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绝经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绝经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卵巢功能衰退是渐进性的。围绝经期(Peirmenopausalperiod)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前者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绝经,后者是指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线毁坏导致的绝经。人工绝经者更易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1]。近年来由于女性工作及精神压力的加大,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人数有所上升,治疗上主要有心理治疗、激素药物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但在制订治疗方案上存在着很大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该时期与绝经重叠1年时间).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雌激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临床特征、内分泌学及生物学上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40岁左右),也就是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包括绝经过渡期、绝经和绝经后1年。妇女在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雌激素水平波动或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该时期与绝经重叠1年时间).绝经指连续12个月月经不来潮,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前者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引起月经永久停止;后者是指双侧卵巢经手术或受放射线等损害所导致的绝经.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俗称更年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是妇女从有生殖能力到无生殖能力的过渡阶段,包括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一年.绝经是指妇女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月经,连续12个月无月经后才认为是绝经.自然绝经是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引起月经永久性停止,是妇女生殖能力终止的标志.妇女普遍的自然绝经年龄在45~55岁,平均50岁左右.围绝经期可发生绝经相关健康问题,如围绝经期综合征、绝经过渡期功血、泌尿生殖道萎缩病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严重影响着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及生命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围绝经期保健也逐渐得到广大妇女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安力彬  张巍 《吉林医学》2008,29(8):641-643
围绝经期指女性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与临床表现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一般持续2—8年,主要特征是卵巢功能降低、生理内分泌不稳定及性激素显著变化。症状包括经前期综合征、潮热、不规律月经、失眠和情绪变化等。绝经年龄、症状出现早晚与轻重因人而异,并受多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围绝经期保健开展了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7.
若暄 《大家健康》2011,(6):22-22
更年期,即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各类表现特征起,-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一般发生在40~60岁.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围绝经期妇女约1/3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  相似文献   

9.
背景知识定义 绝经是指最后一次月经周期结束。妇女在最后一次月经之后 1年即可认为是绝经后。出于临床实践的需要 ,大部分妇女在停经 1年后即可认为进入绝经期。绝经期症状通常发生于围绝经期。发病率和患病率 在英国 ,绝经开始的平均年龄为 5 0岁 9个月。围绝经期开始的平均年龄为 4 5 5岁~ 4 7 5岁。苏格兰进行的一项调查 (6 0 96名 4 5岁~ 5 4岁的妇女 )显示 ,84 %的妇女曾经历至少 1种典型的绝经期症状 ,其中 4 5 %认为至少有 1种症状造成影响1。病因和危险因素 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了绝经期泌尿生殖道症状 ,但血管舒缩症状和对心…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临床特征、内分泌学及生物学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往称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种症候群。多发生在45~55岁,有人可持续至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从而影响人际关系和正常生活。为使绝经期妇女能适应此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心理疗法及中医药在围绝经期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是妇女自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包括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大多数病人表现为心情压抑、悲伤、焦虑,常伴有失眠、躯体不适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和内分泌功能尤其是性腺功能减退或衰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妇女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至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1].症状轻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而症状严重者将会影响到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及创建健康社区和正常人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绝经期是指女性从接近绝经时,从卵巢功能出现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是女性特有的生理变化;女性绝经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大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女性年龄、体重、饮食、生殖等相关因素均与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有着密切关系,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近几年来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防治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医务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朱瓒 《海南医学》2016,(6):978-981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临床特征及内分泌、生物学改变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2个月为止。笔者检索了2000-2015年8月间已发表的关于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健康的文献,对检索出的文章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从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以及研究现状几个角度,总结我国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健康研究概况以及研究的不足,展望了今后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原称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CLS),是指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即在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一年内的一段时期,在临床学、内分泌学及生物学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也就是出现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至最后一次月经后的一年内出现的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失衡,引起各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侯群.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是指从出现卵巢功能衰退征兆到最终月经结束后一年的时期,围绝经期分为绝经前期、绝经和绝经后期三个阶段.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早期健康教育,预防更年期综合征出现,以安度生命中这一特殊时期,也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pefimenopausal period)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临床上或血中激素水平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如何能顺利地度过围绝经期是每个妇女的期望。何种治疗是更加恰当和更加优化的?我个人认为:(1)疾病时期细分,选择适当的方式;(2)个性化治疗;(3)治疗覆盖更多的患者;(4)大量临床研究指导专业化治疗;(5)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  相似文献   

18.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有病防变、愈后防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 a。  相似文献   

19.
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期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时期,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1年。我国城市妇女绝经的中位年龄为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1]。围绝经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约有1/3的围绝经期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即无自觉征状;2/3的妇女则可出现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症状,如月经紊乱、潮  相似文献   

20.
李时荣  孙勤暖  于慧玲 《医学综述》2007,13(14):F0002-F0002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以闭经3~12个月或频繁出现不规则月经为起点,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的1年,一般发生在39~51岁之间,平均时间约4年。此期间妇女从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包括从临床到内分泌及生理等方面均可出现较显著的变化,临床上往往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紊乱为首发症状前来就诊,而最后诊断往往以子宫内膜活检为依据。本文对以子宫不规则出血诊刮的围绝经期子宫内膜进行病理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子宫不规则出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