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美沙酮替代治疗早期的主客观睡眠特征. 方法:选择20例美沙酮替代治疗早期的海洛因依赖者(海洛因依赖组)和20名正常人为对照(对照组),进行全夜多导睡眠图(PSG)的监测,以评估受试者的客观睡眠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鼍指数问卷(PSQI)、爱泼沃斯嗜睡评分量表(ESS)评估受试者的主观睡眠状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海洛因依赖组主客观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效率降低,主观入睡潜伏期延长(P<0.01);主观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与PSG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洛因依赖组PSQI及E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SS评分与慢波睡眠的减少呈显著负相关(r=-0.614,P=0.004). 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美沙酮替代治疗早期睡眠质量差,主客观睡眠评估不一致,患者白天困倦感与慢波睡眠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失眠症患者对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估,并通过对多导睡眠图(PSG)睡眠参数的定量分析,对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客观评估,进一步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失眠症患者和健康人各100例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进行评定,并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的整夜睡眠描记,次日晨起后询问夜间睡眠情况.结果 失眠症组PSQI各成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失眠症组的睡眠潜伏期(min)延长(失眠症组43.69±11.54,对照组16.01±10.44)、总睡眠时间(min)减少(失眠症组314.65±91.89,对照组446.41±77.81)、睡眠效率降低(失眠症组64.51%±18.59%,对照组91.32%±3.58%)、快眼动睡眠时间(min)减少(失眠症组33.26±15.61,对照组93.21±2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眠症组对总睡眠时间的评估较PSG检测值显著减低、对睡眠潜伏期的评估较PSG检测值显著增高,自我评估与实际睡眠情况不一致.结论 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失眠症患者的PSG各睡眠参数有特征性的改变,利用PSG检查发现失眠症患者对失眠情况的主客观评估不一致,存在过高估价睡眠潜伏期和过低估价睡眠时间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焦虑障碍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焦虑障碍(AN)的多导睡眠图(PSG)模式。方法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技术,对25例AN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者(NC)进行PSG整夜监测。结果与NC组比较,AN组PSG主要有:REM睡眠潜伏期前移[NC组(87.8±11.7)分,AN组(59.9±19.7)分,P<0.01],醒觉时间增加[NC组(17.7±6.4)分,AN组(36.9±11.9)分,P<0.01],睡眠潜伏期延迟[NC组(19.9±9.8)分,AN组(37.7±16.7)分,P<0.01],睡眠效率下降[NC组(94.6±5.1)%,AN组(90.5±5.7)%,P<0.05],第1阶段睡眠[NC组(9.1±1.9)%,AN组(19.7±10.9)%,P<0.01]增高,第2阶段睡眠[NC组(56.2±4.7)%,AN组(47.7±22.3)%,P<0.05]降低。结论焦虑障碍患者有REM睡眠潜伏期前移、慢波睡眠S2降低等多项睡眠脑电指标的异常,应与神经生化结合进一步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4.
首发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2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结果 首发抑郁症患者组PSG主要指标表现为REM睡眠潜伏期(RL)前移[正常组(81±11)min,首发抑郁症患者组(62±19)min,P<0.01];睡眠维持率(SMT)下降[正常组(98±5)%,首发抑郁症患者组(87±8)%,P<0.01],第二阶段睡眠降低[正常组(57±5)%,首发抑郁症患者组(43±12)%,P<0.01]及REM 3个睡眠参数有改变.结论 REM睡眠潜伏期前移是首发抑郁症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失眠患者的抑郁情况及心理状态.方法 60例失眠症患者为失眠组,对照组为在本院体检的无睡眠障碍的健康人60例,所有调查对象自愿填写并完成各个评价量表,包括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A型行为类型问卷.结果 失眠组症状自评表中10个调查项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焦虑情况与抑郁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A-、A和M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P<0.001; χ2=6.53,P<0.05; χ2=18.77,P<0.001).结论 失眠患者多伴焦虑和抑郁,应主要采用心理干预,辅以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及调整患者人格,以改善患者睡眠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40例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失眠患者,分为苯二氮类联合曲唑酮组(曲唑酮组)和苯二氮类联合安慰剂组(对照组),逐渐减半苯二氮类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根据Holtzman-Gellert戒断症状评分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评价曲唑酮戒断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自治疗后7d戒断症状评分开始降低(P=0.000),自治疗后15dHAMA评分开始降低(P=0.000);与治疗前比较,经曲唑酮治疗后两项评分均降低(P=0.000)。与对照组比较,曲唑酮组患者治疗后7d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经曲唑酮治疗后总睡眠时间和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睡眠潜伏期缩短(均P=0.00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治疗苯二氮类药物依赖和戒断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睡眠多导图(PSG)客观评价米氮平治疗早期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及改善睡眠的疗效.方法 入组25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在进行基线量表评估和PSG监测后开始服药,米氮平起始剂量每天15 mg,3 d后增至每天30 mg,睡前1 h服用;7 d后再次进行量表评估和PSG监测;观察治疗后失眠、焦虑抑郁症状、PSG的变化.结果 25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在米氮平治疗7 d后分别进行量表评分,显示各量表减分值分别为Athens失眠量表(7.92±3.86,t=10.255,P=0.00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9.80±4.41,t=12.132,P=0.00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6.84±5.57,t=6.137,P=0.000);PSG结果显示治疗总睡眠时间(min)延长(402.46±80.75,t=-2.990,P=0.006)、睡眠觉醒时间(min)缩短(80.38±48.02,t=2.972,P=0.007)、睡眠效率明显提高(76.17%±10.65%,t=-2.750,P=0.011),深睡眠比例显著增加(19.66%±11.43%,t=3.236,P=0.004),而入睡潜伏期和睡眠中清醒次数、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比例及出现次数无差异.结论 单一使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起效快,同时能增加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觉醒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增加深睡眠比例等,达到有效改善失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沉香熏香疗法对失眠障碍患者中失眠、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0例失眠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晚睡前接受沉香熏香治疗,对照组接受不影响睡眠的丙三醇熏蒸治疗。连续干预3 w后评估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入睡前觉醒量表(PSAS)、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量表(PHQ-9)得分,比较两组患者失眠、焦虑、抑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3 w时,实验组PSQI得分、PSAS得分和ISI得分显著降低(所有P 0. 05),睡眠效率显著增加(P 0. 01),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P 0. 001),GAD-7得分和PHQ-9得分均显著降低(GAD-7:P 0. 05,PHQ-9:P 0. 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沉香的临床疗效在不同的性别和年龄分层中无明显差异。结论沉香熏香治疗能显著改善失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失眠严重程度,同时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9.
失眠症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失眠症病人的人格特性、负性情绪等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失眠一般情况调查(其中包括影响睡眠相关因素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6例门诊失眠症病人进行调查,与9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失眠组的E分低于正常组,N分、L分高于正常组(P<0.01);②失眠组SAS、SDS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③E分与N、SAS、SDS评分呈负相关,N分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分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SAS与SDS评分呈正相关(P<0.01);④对影响睡眠质量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焦虑、病程、经济状况、轮班制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失眠患者的人格具有内倾性和不稳定性,其负性情绪与人格特征有关,失眠可受病程、经济状况、轮班制、负性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学生考试焦虑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使用考试焦虑量表(TAI)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福州地区609名初高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中学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5.9%;考试焦虑与睡眠质量得分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高三年级的考试焦虑与睡眠质量得分最高;考试焦虑与PSQI总分、睡眠时间及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有显著相关(r=0.14,P<0.01;r=0.14,P<0.01;r=0.14,P<0.01),且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4,P<0.01;β=0.14,P<0.01;β=0.14,P<0.01).结论 考试焦虑对中学生睡眠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