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病名对照的必要性,难点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的中西医病名对照可补充中医诊断不够客观和具体等不足,促进中医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民现代医学沟道的共同语言,且便于医疗管理和卫生统计,有利于中医病名诊断的完善和充实。在对照研究中,重叠和笼统的病名应分化、规范或合并,欠的可以创新。  相似文献   

2.
规范的中西病名对照可补充中医诊断不够客观和具体等不足,促进中医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建立与现代医学沟通的共同语言。且便于医疗管理和卫生统计,有利于中医病名诊断的完善和充实。在对照研究中,重叠和笼统的病名应分化、规范或合并,欠缺的可以创新。  相似文献   

3.
毋庸置疑,中医病名的诊断属于中医诊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名的不尽完善影响着传统中医的继承和弘扬,挖掘整理及其规范中医病名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对于血液系统疾病,中医病名缺乏规范性是临床诊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似乎血证就是血液病的总称,虚劳可以概括所有贫血性疾病,因此,有必要尽快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4.
中医病名规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慎贤  丁涛  于飞  陈苏宁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51-2252
中医病名诊断是中医诊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存在一些缺欠和不足。已经影响了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挖掘、整理、规范中医病名,坚持中医病名诊断。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医病名的现状,从历史和临床实践的角度论证了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从认识论和方法学上比较了中西医病名的异同,阐述必须坚持中医病名,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规范中医病名学术体系,推动中医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中医病名诊断是中医诊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存在一些缺欠和不足,已经影响了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挖掘、整理、规范中医病名,坚持中医病名诊断,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的主要特色。传统中医辨证体系对证候的鉴别缺乏客观化的认识,没有统一标准;不仅病名不规范,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缺乏统一准则,这为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带来了极大不便,对中医学的发掘继承、学术发展以及对外交流,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中医病名规范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医诊断应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名诊断。进行中医病名规范之研究,是中医学发展的大计。病名不规范,不仅临床的诊断和疗效的判断、科研成果的评定、医疗事故的分析等均缺乏准则;同时对中医学的发掘继承、学术发展,以及对外交流,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当前,中医的诊断在社会上得不到承认,因而病名规范显得更有必要,它等于为中医诊断立了“法”。通过研究,若能在统一中医病名的基础上统一中医诊断标准,将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医疗以及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在对外交流等方面也是有益的。中医病名规范之研究,涉及的问题较多,研究的难度颇大。本文仅就疾病的概念、病名诊断的必要、病名中存在的问题、主症能否作病名和疾病的分类等作初步探讨。对于病名的命名形式、命名原则和具体作法,将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痹证与风湿病一、二级病名对比,找出痹证病名存在的问题。以逻辑的要求和推理,分折了痹证病名不规范是病因病机不确切这一更深层次中医理论体系的问题。得出规范痹证病名的方法:继承合理的中医痹证病名;纳入西医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的中医病名及辨证诊断规范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使现代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能客观,规范,本文从冠心病的中医病名及辩证分型方面提出了研究思索,认为应在修订和规范中医传统病名概念的基础上,确定冠心病的中医病名,对辨证分型应引进现代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研究,借助计算机及多元分析等数理方法使之客观,规范,以指导临床和科研。  相似文献   

11.
论中医病证研究原则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琦 《新中医》1998,30(8):3-5
中医病证研究对指导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在病证研究中要坚持以下原则。继承原则:保持中医传统诊部体系,通过学习,整理,保留沿用与现代临床相适应的部分古下名称,分类方法,治疗方法,否定与反思原则,对不符合临床实际的错误认识进行了反思,否定;规范原则:中医病证命名要避免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尽量规范化,病名要的反映疾病的本质特征,要区别病,证,症3个不同的概念,用西医指标使病证诊断客观化,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十几年有关中医病名规范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分别从中医病名现存问题、中医病名存在的必要性、中医病名规范的关键和前提、中医病名规范原则及病名规范的思路与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中医病名规范研究的现状作一简要概述.认为中医病名应以继承性、实用性、特异性、先进性、准确性、公认性(权威性)、稳定性七项标准为原则.并根据中医病名规范研究的现状指出鉴于中医病名规范研究的复杂性及其涉及范围之广泛,建议该问题应由有关部门组织整个中医界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指出中医病名不可废,有其存在的必要,中医病名不应被西医病名所干扰或代替.同时还强调了应重视中医病名之合理继承.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系统分析中医病名规范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病名规范化内容及研究建议。笔者认为目前中医病名存在诸多问题,如“病”“证”“症”界定不清、中西病名混杂、病名层次混乱、病名内涵不清、缺乏统一标准等,根据存在问题,规范中医病名应从明确疾病定义、分化病名义项、规范病名分类、选定疾病正名、区分中西医病名、界定命名方式等方面入手,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对进一步开展中医病名规范化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统一建立术语体系、传承中医病名特色、开展中西病名比较、借助现代先进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重视中医病名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肯定传统的中医病名的科学性、实用性与群众性的同时,指出中医病名的症状性、笼统性、不足性与停滞性,提出创新中医病名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具体做法。认为中医病名的继承与创新是关系到中医学的发展与同国际医学接轨速度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谈建立中国医学病名及其系统的紧迫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中国医学病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现代科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整理和建立起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中医病名命名方法。方法:学习中医学传统著作,分析历史上中医病名存在问题,运用现代科技理论和辨证唯物观点提出命名法则和方法。结果:中医病名的整理,一要保持中医特色,注意继承传统精华之内容;二要体现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及新疾病谱的涌现,其整理和描记初步提出可用继承、充实、撮合,语言、现代、中西医通用等9种方法。结论:中医病名一定要改革,而且要规范地建立起来,并形成有序而严谨的系统,本文对此作出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伤寒杂病论》系统阐述了《内径》的多数病名,并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它对病名诊断还采用了辨病与辩证结合,动态观察以及鉴别辨病的方法,使许多病名沿用至今,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这些认识对于规范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加强中医教学、统计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论坚持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中医病名的历史、现存缺陷与对策出发 ,阐述必须纠正“重证轻病”、“西病中证”的错误认识。发展并规范中医病名 ,坚持中医病名诊断 ,是保持和发展中医学术体系的要害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规范中医"眩晕"病名的诊断,以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诊疗。方法:通过整理古医籍、搜索相关文献,分析中医"眩晕"病名的历史沿革,结合临床实践,对"眩晕"病名的欠缺之处提出一二拙见。结果:纵观中医"眩晕"病名历史演变,可知其内涵欠清、外延过泛,不利于中医规范化、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学术思想的交流。结论:应按照中医理论体系,在继承原有"眩晕"病名的基础上,创新、细化、扩展中医病名,如将头晕、头昏、头懵等以主症命名法立为新病名。  相似文献   

19.
中医病名规范,目的是为统一中医诊断标准。病名不规范就无法统一诊断标准。长期以来,由于中医病、症、证混同不分,过于强调辨证,忽视了辨病,并逐渐有取代辨病的趋势。因之病名杂沓纷纭,极不规范。并且存在着一名多病与一病多名的问题。中医病名要规范,必须明确病、证、症三者的概念,分清其区别与联系,把病和证区别开来;以症名病的,必须有明确的病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个病必须从类病中分化出来;见于病名阶段的单个症状又须归到一个病中去。只有理清这些方面的关系,才能使中医病名达到规范的目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病名诊断规范专题研究组曾就中医病名诊断规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专题研究。本刊将选刊这方面的文章,藉以征求广大中医界的意见,来共同完成中医病名诊断规范这一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病名代表着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辨病是形成“理法方药”诊治体系的基础。“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诊断模式没有认识到中医病名的自身价值,不利于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目前,中医诊断普遍采用中西医病名对照诊断模式,如何在不丧失自身优势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成果,为现代疾病寻求一个恰当的中医病名已成为当前在学术界引起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