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近5年飞行不合格飞行人员疾病谱特点和规律,为新时期进一步做好航卫保障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4月190例飞行不合格飞行人员病历资料,按疾病种类、涉及专业科室及年龄分布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排在前20位的病症为头痛、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高脂血症、抑郁症、屈光不正、晕厥、神经性耳聋、心境不良等.前10位专业科室是神经内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精神科、眼科、消化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全军临床航空医学中心及泌尿外科.31~40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占51.05%.结论 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谱较广,涉及各专业科室,其中内科、骨科、眼科和耳鼻喉科疾病依然是医学停飞的常见原因,而精神性和代谢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值得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近10年军事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谱变化规律,为航空医学研究及卫勤保障方向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近10年医学鉴定结论 为飞行不合格人员的临床资料,统计年龄、机种、医学停飞涉及科室及具体疾病,按飞行机种及任务不同分为高载荷机种飞行员组、低载荷机种飞行员组、低载荷机种空勤人员组,比较各组间年龄、涉及科室及具体疾病分布的不同.结果 共收集366名医学停飞人员资料,其中低载荷机种飞行员组人数最多196例,占比53.55%,其次为高载荷机种飞行员组(111例,30.33%);医学停飞平均年龄(36.21±5.48)岁,3组间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11,P<0.05),低载荷机种飞行员组平均年龄最轻,低载荷机种空勤人员组平均年龄最大.高载荷及低载荷机种飞行员医学停飞主要集中在35~39岁,低载荷机种空勤人员组主要集中在40~44岁;医学停飞最常涉及科室包括:精神心理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及眼科,不同组间排序略有不同;最常见的医学停飞疾病包括:头痛、高血压、焦虑/抑郁状态、颈腰椎间盘病变、屈光不正,不同组间排序略有不同.结论 近10年我军年均停飞人数较既往有下降,仍集中于35~39岁,精神心理性疾病有上升趋势,心血管系统、颈腰椎间盘病变以及航空环境相关疾病停飞明显下降,相应航卫保障应重视并及时转变.  相似文献   

3.
军事飞行学员医学停飞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空军某航空大学近年军事飞行学员医学停飞病征(疾病或体征)特点,为今后军事飞行学员医学选拔和医学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对近年空军航空大学医学停飞的614名飞行学员按照所患疾病或病征及病征所隶属体检科室(专业)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 614名医学停飞学员共涉及病征90余种.飞行学员停飞病征排前10位的是视力不足超标、血压超标、频发心律失常、外伤(骨折)、腰椎间盘病变、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胆囊息肉、晕厥及其他心电图异常.医学停飞病征所涉及体检科室(专业)排序依次为眼科、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放射科检查和检验科检查,其中以眼科和内科病征为主,分别占全部医学停飞病征的50.00%、14.86%. 结论 导致在校军事飞行学员医学停飞的主要病征是视力不足超标、血压超标.针对飞行人员职业特点,普及航空医学教育,加强卫生监督,加强可变的功能性病征的矫治、训练,采取积极保护性的干预和心理疏导等措施,对降低在校飞行学员的医学停飞率,提高军事飞行学员的成才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索因病停飞规律,研究防治措施,延长飞行人员的飞行年限,对空军建设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56年至1984年为346例患耳鼻喉科疾病的飞行人员做了医学停飞及改换机种的结论,分析报道如下.一、各科医学停飞和改换机种分布:我院29年间共停飞2233人,改换机种270人,因耳鼻喉疾病停飞269人,改换机种77人,在各分科中占第三位,见表1.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飞行人员精神障碍类疾病住院及停飞疾病谱,为新时期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5年6月在空军总医院住院诊治的126例飞行人员精神障碍类疾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疾病类型、年龄、机种、职务的飞行结论,并与既往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飞行人员飞行不合格精神障碍类疾病的前3位分别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恶劣心境、适应障碍。主要年龄集中在30~40岁。歼、强击机飞行人员在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运输机飞行人员在停飞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结论飞行人员精神障碍疾病治愈率低,停飞率高。要做到对飞行人员常态化心理教育,出现问题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6.
研究飞行人员住院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制定飞行人员疾病预防、诊治措施,降低停飞率都具有重要意义.神经内科疾病是飞行人员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我院对1991~1995年270例医学停飞飞行员疾病分析表明,神经内科疾病居前位占46.3%,从疾病性质看,功能性疾病多于器质性疾病.近些年来飞行人员神经内科疾病谱有什么变化,还不甚清楚,笔者对近9年在我院住院飞行人员的神经内科疾病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搞好航空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民航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现状,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2000年度全民航飞行人员医学停飞资料统计:含各科与各疾病停飞构成比(%)、总体停飞率及年均停飞率(‰),以及因冠心病停飞者病情及其危险因素统计。有关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近7年来民航飞行人员因病停飞共67人,总体停飞率8.886‰,年均停飞率1.269‰。内科占70.15%,神经科16.42%,其它科共13.43%。心脑血管病共占56.72%(其中冠心病占40.30%),乙肝14.93%,精神病4.48%,其它病共23.88%。内科总体停飞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科停飞率之和(P<0.001),其年均停飞率明显高于外科或眼科(P<0.05)。冠心病总体停飞率明显高于内科其它病或精神神经科或外科与眼科总体停飞率之和(P<0.01)。乙肝总体停飞率明显高于肾病综合征、颅脑损伤等内科或神经科其它疾病以及外科或眼科疾病(P<0.05或P<0.01)。结论:近年来民航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率不高,内科病停飞最多,精神神经科次之。心脑血管病(尤其冠心病)及乙肝是主要停飞原因。外科及眼科因病停飞少见,耳鼻喉科无因病停飞。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994—2020年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疾病住院疾病谱特点,为临床针对性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从医院病历信息系统提取1994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军事飞行人员的病案首页,对住院次数、发病年龄、病人来源、病种分布、甲状腺功能功情况、飞行机种及飞行职务、治疗效果等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214例军事飞行人员住院473次,男性为主(95.8%),病种以甲状腺肿物(48.1%)和甲状腺功能异常(28.0%)为主.年龄≤40岁者占73.4%,主要集中于25~37岁.飞行员居多(83.2%).81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包括甲状旁腺机能低下2例、切口渗血2例.术后49例获得特许飞行资格,12例仍在医学监测中,15例达到最高飞行年限而停飞,5例医学停飞.结论 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检出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具有青年男性多发的特点.治疗时应特别注意甲状腺功能、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本世纪初东北地区住院军事飞行人员停飞疾病的年龄、机种和各机种停飞年龄的分布规律与特征,为新时期军事飞行人员的疾病防治提供临床流行病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0~2005年东北地区停飞军事飞行人员的病历资料,编制2000~2005年东北地区住院军事飞行人员停飞疾病年龄分布、停飞疾病机种分布和停飞机种年龄分布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歼(强)击机飞行员医学停飞情况,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预防飞行员高发疾病提供依据,为部队日常航卫保障提供方向.方法 统计2015年1月—2019年12月31例经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航空医学鉴定为飞行不合格歼(强)击机飞行员的临床资料,对其疾病情况、涉及专科、年龄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并与2006—2012年歼击机飞行员停飞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5—2019年组的停飞疾病排名前2位为头痛、颈腰椎病;涉及专科排序为骨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眼科;停飞年龄分布以30~39岁占比最高.与2006—2012年组停飞情况比较,年均停飞例数下降,无因加速度耐力不良医学停飞病例数,头痛、颈腰椎病仍排在前3位停飞疾病,停飞年龄集中与35~39岁,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歼(强)击机飞行员医学停飞较前有明显下降,航空性疾病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颈腰椎及心理防护仍是各级航卫保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