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角度牵引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7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其中甲组23例,乙组25例,丙组23例。甲组使用角度牵引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乙组使用角度牵引法治疗,丙组使用中药熏洗治疗。比较在三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和疼痛评分。结果:甲组有效率为95.65%,乙组有效率为92.00%,丙组有效率为91.30%,甲组总体的临床疗效优于乙组和丙组,乙组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患者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甲组下降程度大于乙组和丙组。治疗前,三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甲组下降程度大于乙组和丙组。结论:角度牵引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缓解颈肩部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脉冲牵引加微波透热治疗(1号处方),治疗组(41例)在1号处方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周围型面瘫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0例。两组均用针灸、理疗,乙组加用牵正散口服,疗程4周。结果:乙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甲组,病情好转的时间明显快于甲组。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周围型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颈痛颗粒组(观察组)60例,颈复康颗粒组(对照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3组,甲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乙组在常规治疗及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丙组在乙组的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有效率及肺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半月后,乙、丙2组有效率及肺功能情况均优于甲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的临床有效率及肺功能均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0例,两组均用西药结合牵引治疗,乙组加用针灸治疗。结果:甲组与乙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观察埋线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6 月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 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40 例和对照组 80 例 (对照组分为甲组、乙组,每组各 40 例)。三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甲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鼠神经生长因子穴 位注射治疗;乙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埋线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埋线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 注射治疗。三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 3 个月后应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及应用改良 Ashworth 量表(MAS)进行肌张力的评估,比较三组患儿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高于甲组、乙组,差异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三组患儿 GMFM–88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M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 患儿的 GMFM–88 评分显著高于甲组与乙组,MAS 评分显著低于甲组与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埋线、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在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方面有显著疗效,而两者结合的治疗较之两 者单独使用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电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山西中医》2009,25(1):30-30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组100例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牵引组60例采取常规坐位枕颌带牵引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合理中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肝郁脾虚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成甲组与乙组各45例。甲组给予柴胡桂枝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乙组常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胃痛,7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甲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9%,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应用柴胡桂枝汤合理中汤治疗胃脘痛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口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纯西医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及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在总疗效、显效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本疗法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颈椎关节松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颈椎关节松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自主疼痛积分均比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后两组间自主疼痛积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颈椎关节松动法与常规推拿手法均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症状;颈椎关节松动法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症状方面疗效确切,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考来烯胺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来承德市第五医院就诊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辛伐他汀组(甲组)50例,辛伐他汀联合考来烯胺组(乙组)50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血脂情况,结果乙组疗效明显优于甲组。结论联合应用考来烯胺,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高脂血症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动脉颈椎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丹参、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给予辨证施治.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辨证施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探讨中医治疗肝硬化的新思路。方法:将6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甲组及乙组,甲组用健脾活血方,乙组用凯西莱片。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Child积分及胰高血糖素。结果:两组治疗后Child积分、胰高血糖素均较前有所好转(P〈0.05),且甲组较乙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健脾活血方对治疗肝硬化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辨证加手法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辨证中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手法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对照组中治愈9例,好转17例,无效4例,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流速(V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s、Vm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辨证加手法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五步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取自创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4次后,观察2组ADL评分和总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3.3%(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创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针推组采用针灸推拿结合治疗,并与针灸组采用纯针灸治疗和推拿组采用纯推拿治疗比较。结果:针推组治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80%及96%,明显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传统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运用平衡针结合传统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方法。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治愈率、愈显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SF-MPQ疼痛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针结合传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动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例采用运动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推拿结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17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19例,无效5例,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和止痛效果均优于推拿结合口服布络芬缓释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20.
高扬 《江苏中医药》2007,39(3):41-4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患者疗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