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腿中下段因外伤或感染引起胫骨外露者治疗常较困难。我院1990年以来用双蒂排肠肌肌皮瓣修复9例10侧小腿下1心的软组织缺损,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2例,其中1例病损肢体为双侧。年龄18~53岁。病程<10年7例,>20年2例。6例肢体患胜骨骨髓炎并发广泛溃疡,2例肢体为外伤引起的胶骨外露,另1例患者双侧肢体为医前区糜烂溃疡。病灶清除术后,采用双蒂胖肠肌内侧头肌皮瓣8例,1侧肢体用其外侧头肌皮瓣加胖肠肌内侧头推进肌皮瓣,另1侧肢体为其内侧头肌皮瓣加比目鱼肌内侧头逆行转移。手术方法:从胭窝模纹正中线下…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2004牟2月-2006年3月,共治疗小腿中下段烧伤创面迁延不愈者60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探讨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 2002年6月-2010年1月,应用15种皮瓣、肌皮瓣修复128例(138处)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小腿中上段21处,小腿中下段45处,内外踝及足跟部43处,足背及前足29处。主要应用最多的皮瓣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瓣、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范围5 cm×4 cm~23 cm×14 cm。结果术后135处创面Ⅰ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2处皮瓣部分坏死,经二次手术植皮修复;1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皮瓣完全坏死,后改取对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交腿皮瓣修复成活。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例数最多,成活率高,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坏死率较高。术后患者均获随访1~10年,平均23个月,皮瓣均成活良好,无溃疡、渗液等。结论正确认识并选择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提高皮瓣成活率,恢复肢体良好功能,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一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4年起应用带蒂比目鱼肌肌瓣转移治疗小腿软组织缺损、骨外露、骨髓炎15例,经过1~7年随访,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8~51岁,平均32岁,病程1~72个月。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伴内侧软组织缺损7例,创伤后单纯胫前内侧软组织缺损3例,胫骨慢性骨髓炎5例。肌瓣种类:整块肌瓣顺行转移2例,外侧半2例顺行转移1例、逆行转移1例),内侧半11例(顺行转移7例、逆行转移4例)。手术方法:以小腿后内侧手术径路顺行转移肌瓣为例。在小腿上段至内踝上方15cm,沿胫骨内后缘与跟踺之间纵形作切口(视所需肌瓣长度…  相似文献   

5.
胫前软组织缺损多由外伤所致,因小腿胫前软组织少,伤后多有骨外露,很难愈合.作者2003年5月~2008年3月采用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和内侧腓肠肌肌瓣加自体中厚皮移植联合应用,治疗小腿中上段轴向大范围软组织缺损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腿中下段骨折是临床常见且棘手、难于处理的骨折。自1999~2006年我校附属医院共治疗小腿中下段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52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胫前软组织缺损多由外伤所致,因小腿胫前软组织少,伤后多有骨外露,很难愈合。作者2003年5月--2008年3月采用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和内侧腓肠肌肌瓣加自体中厚皮移植联合应用,治疗小腿中上段轴向大范围软组织缺损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行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小腿内外侧双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康复进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切口愈合及骨痂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接骨板前内侧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骨板固定于肱骨中下段前内侧治疗21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A型13例,B型6例,C型2例.闭合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2例.结果:21例患者平均随访15.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2个月.2例桡神经损伤患者3个月后恢复,未出现医源性桡神经损伤.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18例,良3例;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17例,良4例.结论:肱骨中下段骨折接骨板前内侧固定疗效确切,桡神经损伤并发症少,临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 ,48岁。发现阴囊、右小腿包块并进行性增大2个月 ,左小腿红斑 1个月入院。入院检查 :阴囊中隔处见4cm× 4cm× 2cm包块一个 ,质地较硬 ,无触痛 ,局部皮肤变薄、色红 ,但无破溃。右小腿中下段内侧见 5cm× 4cm× 3cm包块一个 ,突出皮肤表面呈半球形 ,表面皮肤粗糙 ,角质层增厚 ,呈灰白色 ,无破溃。左小腿中下段内侧对应部位见 5cm× 4cm大小红斑 ,皮肤变硬 ,略突出皮肤 ,表皮无破溃 (图 1)。胸片显示双肺未见异常 ,B超示腹腔脏器无异常发现。分别取阴囊、小腿包块组织活检。病理检查 肿瘤细胞体积小 ,胞浆少 ,呈…  相似文献   

11.
青蛙皮移植治疗下肢慢性溃疡1例广东省交通医院(510080)陈念谷我科于1993年1月,首次采用青蛙皮移植治愈1例下肢慢性溃疡。男,69岁,因左小腿溃烂2月余入院。2个多月前左小腿皮肤瘙痒,用手抓破皮肤后感染溃烂,检查:左小腿中下段外侧可见4cm×5...  相似文献   

12.
例1男,44岁。车祸外伤致左小腿青紫7h。查体:左小腿中下段肿胀、压痛,足背动脉搏动弱。X片示左胫骨中心段骨折,左踝骨骨折。予以牵引钢针固定后足背动脉搏动增强。1周后因钢针固定处皮肤红肿、渗出,考虑感染所致,予以拔出钢针改石膏固定,后又因患者感足部不适,9d后将石膏拆除,见小腿肿胀明显回缩,足背动脉触摸不到,急诊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扫查显示:患者左下肢为制动体位,从左下肢胫前动脉起始处向下扫查,胫前动脉较健侧变细,内径约  相似文献   

13.
筋膜皮瓣首先由vonten【门提出,由于其具有血运丰富,成活率高,设计容易,解剖简单,转位角度大,厚度适中,弹性好等特点、",因而在临床创伤外科中成功地应用于局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手术效果如何,除了因解剖部位的不同及筋膜皮瓣血供不一致而影响外,与手术操作技巧,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也密切相关。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闲床资料我院自lpol年3月一lop年10月,应用筋膜皮瓣修复肢体局部软组织缺损23例,其中顺行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前内侧和中段前侧软组织缺损7例;顺行间隔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胚前中下1/3软组…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期修复小腿中下段骨折并皮肤缺损2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胫骨中下段1/3斜形、螺旋形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相当部分病人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小腿内侧软组织挫裂伤,无论采用何种内外固定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我科从1996年5月~2002年5月采用微创有限内固定-半环式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斜形、螺旋形骨折35例,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缺损的经验。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跟与足踝部深度创面 2 3例 2 5处。结果除 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远端 1/3坏死 ,行二期手术修复外 ,其余 2 4个皮瓣均完全成活。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多种形式转移 ,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跟与足踝部深度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作者经手诊断和追踪观察战士在训练中胫骨应力性骨折8例,现将其X线诊断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7~21岁,平均17.8岁。以新兵为主,有农村兵5例,为新兵,城市兵3例。伤后3~20天来门诊就诊。致伤部位均为胫骨后内侧,上段4例,中段1/3处3例,中下段1例。均以胫骨为主,其中完全性骨折4例,可疑随访确诊为2例,另2例为不完全性骨折。患者都以小腿疼痛就诊,呈跛行步态,疼痛明显处皮肤发亮肿胀,隆起处有时发红,有灼热感,疼痛明显隆起处质地较硬,高低不平,有压痛,…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有限元力学分析在生物力学领域广泛应用。目的: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数字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探讨踝关节各组成骨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发生形变、位移情况。方法:把经MIMICS、Geomagic和ANSYS处理后生成的踝关节三维数字模型导入软件ANSYS中,经过约束条件、施加载荷、求解试算等阶段,对其各组成骨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静止直立位时,踝关节各组成骨最大应力区集中在内踝与距骨相关节处、胫骨远端关节面髁间线前部、胫骨中下段前缘皮质区及距骨滑车外侧部;最小应力区集中在外踝、胫骨远端内侧皮质区、距骨头、距骨颈;最大位移发生在距骨头,位移自下而上逐步减小;最小位移发生在胫骨、腓骨中下段1/3处。②高空坠落时,最大应力区集中在胫骨中下段前缘皮质区、距骨滑车前外侧、内踝内侧皮质区以及胫骨远端关节面髁间线前部。其中胫骨中下段应力集中区随着压力的增加,稍向内侧移位。距骨滑车外侧部最大应力集中区位置无明显变化,范围逐渐加大。最小应力区集中在外踝、胫骨远端关节面外侧部、距骨头、内踝的外侧皮质;随着压力不断加大,内踝外侧皮质的小应力蓝色区域范围逐渐减小;外踝逐渐出现应力稍大的淡蓝色区域,提示所受应力加大。最大位移发生的部位自距骨头向上,经距骨颈、胫距关节面到胫腓骨中下段逐渐减小,到胫腓骨中下段时减到最小。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肱骨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多以前外侧入路为主,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一些具有显微外科技术的医院开始尝试内侧切口入路,但对其安全性及疗效报道少见。目的:评价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外侧入路内固定物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骨科中心收治的6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根据切口入路分为前外侧入路组33例和内侧入路组35例。通过Gross方程比较2组失血量,并对2组治疗后并发症及肩肘功能恢复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随访12—18个月,X射线示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前外侧入路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6.9±3.9)周,内侧入路组为(15.5±2.2)周;肩关节Neer系统评分前外侧入路组(86±5)分,内侧入路组(84±4)分;肘关节Mayo系统评分前外侧入路组(78±7)分,内侧入路组(81±8)分。内固定后前外侧入路组有3例、内侧入路组有1例出现桡神经支配麻木,腕背伸乏力,3个月后自行恢复,无骨不连及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2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选择内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宫民庄 《临床医学》2011,31(9):100-101
临床上经常遇到足部、踝部、小腿下段软组织严重缺损病例,尤其是骨骼、肌腱外露,修复创面比较困难。我院自2001年至今,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踝部及小腿中下段骨外露、软组织缺损13例,创面闭合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