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应用信息技术对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15岁以上居民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状况调查,分析该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获得9种中医体质类型在人群中的评估转化分数数据。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依托自主研发的社区人群中医体质分析系统,采用系统抽样和调查问卷方法实施调查。结果:白云街社区居民9种中医体质类型的构成比前3位为平和质(40.7%)、阳虚质(13.8%)、气虚质(11.4%),其转化分数均值前3位为平和质(58.70±15.10)、气虚质(32.33±17.92)、阳虚质(29.89±20.85),两者与全国同类调查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年龄的体质类型构成比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和质中具有偏颇体质倾向者占33%,不同性别的偏颇体质倾向类型构成比不同,但无统计学差异(P=0.357)。结论:白云街社区15岁以上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质占40.7%,其它8种偏颇体质占59.3%,偏颇体质中以阳虚质和气虚质多见,两者比其它偏颇体质的明显度高;不同性别、年龄的体质特点不同;平和质人群中约有1/3具有不同类型的偏颇体质倾向,男女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香港地区1022例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香港地区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分析香港地区不同社会人口学人群体质类型的特征。结论针对香港地区一般人群,填写"中医体质调查表"收集数据,应用判别分析法判定个体体质类型,利用χ2检验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香港地区一般人群中平和质占46.77%、8种偏颇体质占55.24%;8种偏颇体制中居于前3位的体质类型是阳虚质(9.88%)、气虚质(9.59%)及湿热质(8.22%);不同的体质类型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香港地区一般人群中约1/2人群为平和体质,约1/2为偏颇体质,偏颇体质中阳虚质、气虚质及湿热质较多见。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人群的体质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温州地区居民中医体质调查,以了解该地区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及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基本的原则。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及评判体质。结果:温州地区居民的体质类型构成比较,前5位排列依次为:平和质(639)、兼夹质(253)、阳虚质(148)、气虚质(86)、阴虚质(70)。除了平和质,男性以阳虚、阴虚、气虚质为主;女性以阳虚、阴虚、气郁质为主。从横向看各年龄段中体质类型的分布,仍以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为多。从纵向看各种体质在各年龄段的分布看,各种体质不会随年龄的增长出现明显倾向。结论:温州地区居民体质偏颇多为平和质、兼夹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甘肃中医学院2009级中医医疗系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讨该人群的中医体质规律,并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状态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总人群中平和质占36.41%,偏颇体质占63.59%;偏颇体质中,居于前4位的分别是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男、女生体质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意义,男生以平和质为主,女生以气虚质为主.兼夹体质中,1人带有1种体质的占19.35%,1人带有2种或2种以上体质的占80.65%.结论 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偏颇体质比例较高,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男、女体质分型构成存在差异,应及早针对不同体质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医体质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医体质辨识指导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居民体质辨识采用黄炎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KY3H中医体质识别软件,使用二手数据挖掘的方法,对长宁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中医体质辨识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对接、整合、清理、分析。结果 完成居民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档案对接11 321人,其中32.38%的居民为平和质。偏颇体质中,以阳虚质和气虚质最为常见,分别占25.66%和21.05%。女性偏颇体质居民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尤其在阴虚、阳虚、气虚、气郁和血瘀上。随着年龄增长,不同性别间偏颇体质的差异逐步减小(P<0.001)。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中偏颇体质比例均显著高于无慢性病的人群,OR(95%CI)分别为1.873 (1.494~2.348)和2.907(2.578~3.278)。结论 女性、年龄较大者、慢性病患者偏颇体质比例较高。运用中医诊疗技术对不同偏颇体质的人群进行调整,对社区人群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本校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对淮北一中学生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总人群中平和质占44%,偏颇体质前四位的是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兼夹偏颇体质者占37.71%。结论:高中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偏颇体质超过半数,兼夹体质普遍存在;偏颇体质以气虚质为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9种中医体质类型的人格心理特征,丰富和发展中医体质形神相关理论.方法 2009年5~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中医体质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北京市2所大学的540名大学生实施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 ①内外向维度:平和质人群得分最高[(56.52±8.48)分],气郁质人群得分最低[(45.88±11.13)分];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人群得分较平和质显著较低(P<0.01).神经质维度:气郁质人群得分最高[(59.31±9.70)分],平和质人群得分最低[(44.08±8.55)分];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人群得分与平和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神质维度8种偏颇体质人群得分均与平和质人群得分无显著性差异.②以平和质为对照,8种偏颇体质人格特征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外向维度是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有意义的关联因素;神经质维度是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有意义的关联因素.结论 9种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人群均表现出相应的人格心理特征,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人格心理特征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韩国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探索性分析影响韩国人群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5—11月,选取居住于首尔地区的300例韩国人,运用《中医体质量表(韩文版)》调查其中医体质类型,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体质量指数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并与中国常模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比较。结果 300例被调查人群中,平和质69例,其余8种偏颇体质225例,兼夹体质6例,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为阳虚质(占14.3%)、湿热质(占13.3%)和阴虚质(占12.7%)。不同性别者的体质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者的体质类型比较,以及不同体质类型者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国常模的体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韩国人群阳虚质构成比高于中国常模,气虚质构成比低于中国常模。结论 韩国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性别差异,其分布情况可能与中国人群不同,但尚需要大样本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5岁及以上中国人群中医体质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并描述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征。方法使用《中医体质量表(成人版)》和《中医体质量表(老年版)》,通过"互联网云+终端设备"方式采集108 015例人群体质数据,从整体人群、性别、年龄、地域等维度,对中国成年和老年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对样本的代表性和各体质类型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8 015例样本人群与2015年全国总人口性别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整体人群中,平和质占28.98%,8种偏颇体质占71.02%,位于前3位的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分别占16.41%、13.18%和10.23%;15~64岁人群中,平和质占28.80%,8种偏颇体质占71.20%,位于前3位的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分别占16.75%、13.57%和11.30%;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平和质占30.25%,8种偏颇体质占69.75%,位于前3位的为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分别占14.04%、13.97%和10.70%,气虚质的占比也比较高,达到10.39%。各人群中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的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样本人群的年龄构成比与2015年全国总人群具有一致性,在此维度上对全国人群具有代表性;各组人群的平和质构成比均不到1/3,平和质构成比较10年前降低,偏颇体质构成比上升,整体人群偏颇体质前3位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较10年前排序发生变化;不同性别、年龄、地域人群的体质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344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的问卷调查,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体质分布的特点及其精液质量、睾丸大小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分析常见病因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344例不育男性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思路。结果344例男性不育患者中平和体质占17.4%,单一偏颇体质(为一种偏颇体质者)占25.6%,混合偏颇体质占57.0%。总体体质类型前10位依次为平和质(17.4%)、湿热痰湿质(14.2%)、阳虚气虚质(9.59%)、湿热质(8.43%)、阳虚痰湿质(6.69%)、痰湿质(5.81%)、气虚湿热质(5.81%)、气虚质(4.94%)、阳虚质(4.36%)、气郁气虚质(3.49%)。结论从单一体质类型看除平和质外,湿热质和气虚质是不育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复合类型中,虽然各复合型相对分散,但仍然表现以湿热复合类为主要特征,而阳虚、气虚、痰湿复合类次之的分布特征;而总体阴虚质、特禀质、血瘀质及其复合类都很少见;不育症患者不同睾丸体积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