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黎药角花胡颓子茎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黎药角花胡颓子茎叶用70%乙醇提取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薄层色谱及波谱分析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角花胡颓子茎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羽扇豆醇(2),齐墩果酸(3),熊果酸(4),α-香树脂(5),β-胡萝卜苷(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胡颓子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叶的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化学及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3,3′-二甲氧基槲皮素(2),咖啡酸甲酯(3),3,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4),spingicacid(5),对甲氧基苯甲酸(6),3-甲氧基山柰酚(7),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胡颓子根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将胡颓子根乙醇提取物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得到其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乙酸乙酯部位通过硅胶柱色谱和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应用薄层色谱跟踪检测,结合重结晶技术,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ursolic acid)(1),胡萝卜苷(daucosterol)(2),槲皮素(quercetin)(3),山柰酚(kaempferol)(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没食子酸(gallic acid)(6),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7),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8),豆甾醇(stigmasterol)(9),对羟基苯乙酸(hydroxyphenylacetic acid)(10),对羟基苯甲酸(hydroxybenzoic acid)(11),柚皮素(naringenin)(12),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 3-O-β-D-glucopyranoside)(13)。结论: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中药胡颓子叶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鑫  黄浩  朱瑞良 《中成药》2006,28(3):403-405
目的:对胡颓子叶(E laeagnus pungens Thunb.)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方法:采用硅胶和凝胶层析以及多种波谱学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胡颓子叶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一烷(hentriantane)(1),羽扇豆醇(lupeol)(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和3,5-二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3,5-di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5)。结论:化合物1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5.
胡颓子叶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胡颓子叶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胡颓子叶中分离出2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1→3) -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kaempferol 3-O-β-D-glucopyranosyl-(1→3) -α-L-rhamnopyranosyl-(1→6)-β-D-galactopyranoside,1],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1→3)-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β-D-葡萄糖苷[ kaempferol 3-O-β-D-glucopyranosyl-(1 →3) -α-L-rhamnopyranosyl-(1→6) -β-D-galactopyranoside-7 -O-β-D-glucopyranoside,2].结论:从胡颓子叶中分离到的化合物2是一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来源于胡颓子属的3种药用植物(胡颓子、披针叶胡颓子、宜昌胡颓子)叶进行红外光谱鉴别研究。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法研究比较3种植物叶粉末的红外谱图特征。结果:3种植物叶的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整体上虽较相似,但某些吸收峰的峰强度或峰强比有一定差异,其中二阶导数光谱的差异更为明显;披针叶胡颓子大叶类型与小叶类型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差异极小;不同采收期同种植物叶样品的种内差异远小于同属不同种之间的种间差异。结论:红外光谱法能较可靠地辅助用于胡颓子属3种药用植物叶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黄丽杰  刘伟  崔永霞 《中成药》2015,(4):796-800
目的研究胡颓子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胡颓子叶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和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凝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胡颓子叶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3,3-二甲基-5-氧代-2-己醇烯丙酸酯(1)、β-谷甾醇(2)、水杨酸(3)、香草酸(4)、没食子酸(5)、山柰酚(6)、槲皮素(7)、银椴苷(8);从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芦丁(9)、葛花苷(10)、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3'-O-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12)、3'-甲氧基槲皮素(13)。结论化合物1、8、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长叶胡颓子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叶胡颓子果实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100%长叶胡颓子果实水提取物滤纸片对大肠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阴沟肠杆菌、变形杆菌、甲型链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长叶胡颓子果实对以上细菌均有抑菌作用。结论:长叶胡颓子果实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叶胡颓子叶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乐原 《中草药》1997,(1):47-48
报道了对长叶胡颓子ElaeagnusbockiiDiels的叶的显微特征之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这一药物资源提供鉴定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长叶胡颓子地上部位与地下部位体内外抗氧化作用,进行长叶胡颓子地上部位开发利用价值及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行性评价。方法:测定长叶胡颓子各部位在低、中、高质量浓度(5,10,20 g·L-1)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观察各部位在低、中、高质量浓度(5,10,20 g·L-1)对铜离子诱导的健康人静脉血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的影响,测定LDL氧化延迟时间(lag time)和达最大氧化速率时间(Tmax),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反应液中丙二醛(MDA)含量;选用KM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造模8周后,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2,5,10 g·kg-1)长叶胡颓子各部位提取液,14 d后眼眶取血,分离血清,观察长叶胡颓子各部位对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长叶胡颓子地上部位低、中、高各剂量组对O-·2清除率分别为(58.26±6.14)%,(68.21±3.47)%和(74.67±4.10)%,对·OH清除率分别为(48.24±6.24)%,(78.21±7.24)%和(90.17±6.58)%,二者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地下部位各剂量组,同时长叶胡颓子地上部位和地下部位均能显著增加LDL的Lag time和Tmax,其结果与其减少铜离子诱导的MDA生成作用相一致;血清TAC,SOD,GPX活性均升高,能有效降低小鼠血清MDA含量,其地上部位活性升高显著。结论:长叶胡颓子各部位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能明显提高血清及LDL抗氧化能力,同时长叶胡颓子地上部位抗氧化活性显著优于地下部位。  相似文献   

11.
魏娜  李佩佩  王勇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180-1181
目的建立黎药角花胡颓子茎叶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采用生药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对角花胡颓子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角化胡颓子叶粉末鳞毛众多,由数十个细胞连接而成,辐射状排列成圆盘状;叶表皮细胞成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5~6个;网纹导管众多,偶见螺纹导管;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层色谱图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分离度良好。结论该实验为角花胡颓子的鉴定、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宜昌胡颓子根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目的:分析宜昌胡颓子根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宜昌胡颓子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21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50.95%。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醇、酸、酯、烯烃和烷烃等。结论:宜昌胡颓子根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菜油甾醇(7.09%),4,6,6-三甲基-2-(3-甲基-1,3-二丙烯)-3-氧三环[5.1.0.0(2,4)]辛烷(6.67%),十七烷(4.86%),蒲公英甾醇(4.55%),5-溴-4-氧代-4,5,6,7-四氢苯并呋喃(3.94%),羽扇豆醇(3.15%),苯并[b]萘并[2,3-d]呋喃(2.26%),2,6,10,14-四甲基十六烷(2.19%),十八烷(2.11%)和Z-5-十九碳烯(2.0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叶胡颓子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保健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以下简称模型组)和胡颓子组。根据实验要求,分别按标准喂养15周后测定每组动物个体血脂、血液流变及心肌酶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浆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降低,心肌酶大量释放(P<0.01),血液流变异常改变;与模型组比较,胡颓子组动物血浆中TC、TG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MDA含量减少,SOD及GSH-PX活性增强,心肌酶的释放受到抑制(P<0.01),血液黏度、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能力明显降低。结论:长叶胡颓子果实具有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流状态和抗氧化作用,对预防高脂蛋白血症、心血管内膜细胞及心肌组织的损伤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颓子对人胃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萍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148-2149
目的探讨胡颓子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1)对照组:自由饮食,(2)胡颓子组:以浓度250,500,1000 mg/L胡颓子果实水煎液ig,(3)5-氟尿嘧啶(5-Fu)组:50mg/kg.wb 5-Fu ip。1周后取各组大鼠血清 RPMI-1640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测定不同血清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胡颓子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高,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胡颓子对SGC-790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玉山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397-1398
目的研究长叶胡颓子果实提取物对大鼠结肠炎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结肠炎模型,灌肠用药2周后,评价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 I),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长叶胡颓子果实提取物(300,500,1 000 mg/kg)灌胃用药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大鼠结肠损伤指数和MPO活性、减少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且与用药剂量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长叶胡颓子通过抗脂质过氧化,对大鼠结肠炎结肠损伤进行修复,减轻结肠损伤,抑制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长叶胡颓子多糖对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山 《四川中医》2006,24(5):24-25
目的:研究长叶胡颓子多糖对大鼠结肠炎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结肠炎模型,灌胃用药2周后,评价大鼠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肿瘤因子(TNF)、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长叶胡颓子多糖(100、300、500mg/kg)灌胃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大鼠CMDI、MPO活性、减少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使显著升高的TNF、IL-8水平下降,降低的IL-10水平升高,且与用药剂量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长叶胡颓子多糖通过拮抗氧化、免疫调节、损伤修复作用缓解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减轻结肠损伤。  相似文献   

17.
胡颓子熊果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杨  邓明会  林平 《四川中医》2006,24(3):35-36
目的:探讨胡颓子熊果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乙醇回流法提取胡颓子熊果酸(ursolu acid,UA),用四噻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胡颓子熊果酸对脾细胞的增殖作用,用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胡颓子熊果酸促进脾细胞增殖反应,对脾细胞IL-2、IFN-γ的产生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胡颓子熊果酸可增强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胡颓子叶异名蒲颓叶,为胡颓子属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的干燥叶,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胡颓子叶性酸,平,无毒.<本草纲目>中记载"胡颓子叶治:肺虚,短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大叶胡颓子根和茎的抗菌作用,为大叶胡颓子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用乙醇分别对大叶胡颓子根、茎进行提取,通过纸片法和平板法,测定其醇提物对4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氏杆菌)和革兰氏阳性代表菌(枯草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 大叶颓子根、茎对5种供试菌皆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均较低.结论 大叶胡颓子根和茎中存在有效抗菌成分,有望成为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新药材.  相似文献   

20.
沙棘种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种子的化学成分,为沙棘作为药食两用资源的开发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光谱分析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沙棘种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3-O-芸香糖苷(1),儿茶素(2),表儿茶素(3),没食子儿茶素(4),表没食子儿茶素(5),6,9-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6),山奈酚(7),槲皮素(8),异鼠李素(9),(-谷甾醇(10),葫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