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加强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中医临证思维,有利于学生把握疾病规律;有利于学生准确的施方用药;有利于学生在临证时实施“治未病”.因此,在本科临床实习中,可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中医临证思维、指导学习中医经典、注重引导传统文化的学习这三方面,来加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医临证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客家名医,张小山主任医师辨治疑难杂病,临证强调治病必求其本,遣方用药尤其擅长运用岭南常见中草药,注重"治未病"思想在疾病中的运用,临床疗效显著,颇资临证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心病的传统中医脉象分布、心病脉图及其分析方法对心病脉诊的临证作了研究.认为还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相关学科为手段,辨病须与辨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从"证"的角度探讨,才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杨志波教授在长期皮肤病临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强调病机演变、注重内外兼治、提倡病证结合、分清标本缓急、平治权衡、擅治未病的皮肤病中医论治体系。在临证中,重方剂之理,灵活变通;辨病机之因,防治皆宜,集理、法、方、药于一体。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或证"辨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汉·张仲景《伤寒论》有关“或证”辨治予以探析,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诸方面,不仅示明了疾病“或证”发展变化的机理和复杂多变的本质,尤在针对主病证的主方中着重示明了对诸多“或证”具体加减用药的变化,从而强调,中医“或证”治疗同样是中医临证辨治的重要内容,其与疾病主证的联系十分紧密。在论治方面,不仅重主证主方的选择,同样也要重“或证”药物的变化,以主证为主,“或证”为辅;主证选方,“或证”变药。实为中医临证辨治疾病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6.
罗灵松,原广东梅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兼任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梅州市中医学会理事等职。临证四十余载,学验宏富,自幼习医,精勤不倦,通读《黄帝内经》、《针灸学》、《中国按摩全书》、《针灸甲乙经校释》等典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临床工作中重视辨证与辨病并举,长期从事筋伤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的诊疗,尤其擅长运用针挑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甲亢和旋转扳法治疗腰源性膝关节痛等,遣方用药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曾师从罗灵松老中医,现将其辨治疾病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素有"痰生百病"和"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笔者临证从痰着手治疗诸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代名医秦伯未治学严谨,临证对歧黄之术刮垢磨光而疗效出奇,将其学术治验熔于所著<谦斋医学讲稿>中,毕生业医首辨伤寒温病异同,内伤杂病当识脏腑发病与五行辨证,诊断重视病名,成方以法统之.今就其临证五辨探析如下,以期光大名医经验.  相似文献   

9.
张静远 《中医杂志》2013,(4):341-342
周春祥在临床诊治中提出了辨"量"诊断,轻灵顾护脾胃的观点,展现了升降相因、隔脏用药的中医思维,形成了独特的临证特点。  相似文献   

10.
肝痰证辨治     
探讨痰证从肝辨治。据肝主疏泄,能调节津液代谢及影响肺、脾、肾等脏腑气机,故取疏肝、平肝、养肝祛痰,兼活血、清火、除湿、补脾、润肺等法,治疗因肝本脏自病与干及他脏所生之痰证,疗效显著。在临证中,肝痰证辨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基于中药材DNA条形码技术的知母种子基原鉴定方法,保障知母种子基原的真实性。方法:收集知母的30份基原植物样品和9份生药材样品,获取其参考DNA条形码序列,采用克隆测序方法验证参考序列的准确性。收集51份待检测知母种子样品,获取其DNA条形码序列,基于BLAST法、遗传距离法和邻接(NJ)系统发育树法进行物种鉴定。结果:对于基原植物和生药材样品,由于基因组内存在异质性,核糖体DNA第2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无法稳定获得,但可成功获得psbA-trnH序列。知母psbA-trnH序列分为6个单倍型,有3个变异位点,2处插入/缺失,种内变异最大值0.003 5,种间变异最小值0.1,在NJ系统发育树上聚为独立的支。共获得153条知母种子的psbA-trnH序列,经BLAST法、遗传距离法和NJ系统发育树法鉴定均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结论:psbA-trnH是知母种子鉴定的适合条形码序列,可用于知母种子的真实性鉴定。所收集51份知母种子样品的基原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相关项下规定,未发现伪品。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噪声测试系统,能够便利地对离心泵内部流动诱导噪声信号进行采集、调理、分析,得到噪声特性.应用ST70型水听器测量诱导噪声信号,通过虚拟仪器应用模块分析频谱特征,进而判断机组运行状况.在工频时对5种流量大小状况的诱导噪声进行测试及时域频域分析,发现随着流量的增加,诱导噪声时域波形开始趋于紊乱,而且振幅峰值不断降低;噪声信号在低频范围内组成基本稳定;在500~1000 Hz范围内频谱内有两个峰值,且随流量变化影响很小;在1000~2000 Hz范围内频谱峰值逐渐开始突显.试验表明水听器采集的信号能够反映噪声的基本特性,该测试系统能够进行噪声信号的时域、频域、A计权声级及倍频程等分析,能满足工程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针对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进行再评价研究,以期为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支持。方法 检索针刺及其相关疗法(灸法、敷贴、毫针疗法等)系统评价的文献,筛选文献后提取资料,采用AMSTAR 2量表和GRADE系统工具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67次结局指标;AMSTAR 2工具评价结果:高质量研究5篇(38.46%),中等质量研究6篇(46.15%),低质量研究2篇(15.38%);GRADE评价工具中,16.42%为中等可信度,53.73%的结局指标为低等可信度,26.87%的结局指标为极低可信度。结论 系统评价的结局指标应用GRADE方法进行证据分级显示,针刺治疗COPD的疗效是确切的,但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研究质量等级较低,针对此情况,期望开展证据强度、质量、级别高的系统评价,作为高级别证据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4.
癌性纳差是目前肿瘤疾病死亡常见原因之一,是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疾病治疗及生存时间的综合征。目前临床研究,中药治疗癌症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各种经验方、成方等较少,且该类方剂无系统的组方规律研究,隐性规律不能被挖掘,使得临床用药难以创新性发现与认识。该文基于灰色理论并联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中医治疗癌性纳差方剂的组方规律。通过自建"癌性纳差处方数据库",并从中筛选出359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组合,并演化得到不同证型下的新处方4首。中医治疗癌性纳差的方剂以健脾益气为主,需注重以温补肾精、调理肝肺之气为辅,用药应考虑阴阳的互根互用,体现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以灰色关联分析、灰色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构成的灰色筛选法,可以实现对方剂组方规律的主客观分析,筛选出的基础新方,能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癌性纳差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正  康立源  范骁辉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196-3199
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可靠性理论的中药注射剂质量风险分析方法。运用贝叶斯网络分析把风险事件抽象成节点,从而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FMEA)结果转化成风险网络;并针对系统可靠性问题进行不确定性推理和分析,建立可靠性分析平台。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如何运用网络分析工具进行风险分析,发现关键风险因素和系统可靠性的薄弱环节。通过计算某个风险事件对整个质量风险系统的影响,得出各个节点的重要程度,给出合理优化方案,降低质量风险,提高系统可靠性。该文以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脉注射剂车间为例,实现了基于FMEA的静态风险分析和基于贝叶斯网络分析技术的动态风险分析与模拟。通过对生脉注射液车间进行相关风险评估,确认潜在风险和应采用的控制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为基础,结合真实世界淋巴瘤的症状及病机要素,设计淋巴瘤中医证候量表。方法:通过查阅淋巴瘤中医证候学和症状学相关文献,结合淋巴瘤临床症状数据挖掘结果,形成量表条目池。选取江苏省中医院的淋巴瘤患者进行正式调查,分别从离散趋势法、克朗巴赫系数法、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4个方面考评量表的信效度。结果:共纳入受试者129例,应用以上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删除未通过筛选的条目,确定了包含5个维度、25个条目的终选量表。结论:本研究初步形成的疗效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客观指导中医临床治疗,为高级别临床证据的产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3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HIV抗体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36例,其中HIV初筛阴性68例,HIV初筛阳性68例,用CLIA法、ELISA法及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对其中一种方法检测出HIV抗体阳性的标本用其它两种方法同时复查,并送检HIV确证实验室用WB法(金标准)进行确证试验。结果:136例患者中,初筛阳性患者68例,以免疫印迹法检测作为金标准,确证阳性患者32例,其中ELISA初筛出36例,灵敏度100%,特异度96.2%,误诊率3.8%,漏诊率0,可用度0.94,可靠度0.96,kappa值为0.922,与WB法比较具有诊断一致性(P>0.05);胶体金法初筛出36例,胶体金法灵敏度100%,特异度96.2%,误诊率3.8%,漏诊率0,可用度0.94,可靠度0.96,kappa值为0.922,与WB法比较具有诊断一致性(P>0.05);CLIA初筛出64例,CLIA灵敏度100%,特异度69.2%,误诊率30.8%,漏诊率0,可用度0.58,可靠度0.69,kappa值为0.514,与WB法比较不具有诊断一致性(P<0.05)。以CLIA法血清HIV抗体S/CO≥1作为HIV初筛阳性的临界判断,对64例CLIA初筛阳性的患者分别用ELISA、胶体法及WB法进行复查,发现S/CO为1~10组,WB法、ELISA阳性符合率为0,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为13.3%;S/CO为11~50组,WB法、ELISA及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均为66.7%,S/CO>50组,WB法、ELISA及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均为100%;以WB法为诊断基准,三组随着S/CO越大,真阳性率越高,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胶体金法复查初筛阳性的患者随着S/CO值越大,其阳性符合率越高,三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免疫检测方法检测HIV抗体各有优势,医院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检测方法,对初筛阳性的标本可采取另一种方法复检,相互结合,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采取措施保护职业暴露人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分析巯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多态性位点。方法用以PCR为基础的DHPLC,检测健康成人和脐血以及急性白血病病人,TPMT基因第5外显子G238C、第7外显子G460A和第10外显子A719G的3个多态性位点。结果健康成人、脐血和急性白血病病人全部DNA样本,TPMT基因外显子区的3个位点的多态性频率为3.49%,远低于白种人和非洲人。变异的位点仅为第10外显子A719G,且均为杂合变异。TPMT第5外显子630例标本的色谱峰均为单峰。第7外显子有316例为单峰,214(34%)为杂合峰。将单峰标本进行1∶1混合后重新进样也有杂合峰出现。经DNA测序分析,证实此区无序列变异;杂合峰标本在54和60℃为单峰,55~59℃均为杂合峰。而单峰标本峰形未随温度发生变化。说明DHPLC的检测误差并不是柱箱温度不合适引起的。第10外显子有608例为单峰,杂合峰为22例,其中10/22例标本进行DNA直接测序,证实为杂合变异。结论DHPLC技术能快速筛选出TPMT第5和第10外显子区的多态性位点,但不能检测出第7外显子的多态性位点。因此,DHPLC不能作为单一方法进行TPMT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Due to the complex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we developed a strategy based on fishing and knockout of bioactive compound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HSCCC) and preparative HPLC for evaluating the holistic activity and interaction of the components of Herba Epimedii. First, osteoblast target cell extraction was used for preliminary screening of the potential bioactive compounds of Herba Epimedii. Second, the bioactive compounds identified (epimedin A, epimedin B, epimedin C and icariin) were fished and knocked out using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and preparative HPLC. Third, the bioactivity of resulting fractions was assessed by determining their influence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thereby allowing for an evaluation of their interaction.The pharmacodynamic contribution ratio of each bioactive compound to the efficacy of the herbal medicine could then be comprehensively and intuitively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spectra-activity correlations (VIP values) of the tested compositions using 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 (PLS-R), through which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creening and isola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by the target cell extraction technique were verified. The proposed strategy is a useful approach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相似文献   

20.
于春泉  王泓午  于立志  高健  王秀云  步怀恩 《中医杂志》2012,53(21):1844-1846,1851
目的 联合应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日本心理亚健康分型诊断量表(MHP)中文版筛查社区心理性亚健康人群,并对所用量表的信度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天津市宁河县某社区居民进行筛查,排除躯体、精神和心理性疾病人群后,采用SCL-90和MHP中文版两个量表筛查心理性亚健康者,并对两个量表进行信度评价.结果 共纳入受试者1 590例,完成SCL-90量表测量者1101例,完成率为87.94%,其中772例被判定为心理亚健康态;完成MHP量表测量者1013例,完成率为80.91%,其中491例被判定为心理亚健康态.在1101例中两个量表共同判别有989例为心理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在健康人群中发生率为89.83%.SCL-90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7,MHP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9. 结论 SCL-90和MHP中文版均可用于筛查心理性亚健康者,且两个量表均具有较好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