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PCT、hs-CRP及WBC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细菌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2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分别计算PCT、hs-CRP及WBC诊断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并通过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3个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小儿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PCT诊断细菌性肺炎的灵敏度为88.71%,特异度为92.50%,阳性预测值为94.83%,阴性预测值为84.09%,约登指数为0.79;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T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效能明显大于hs-CRP和WBC;PCT、hs-CRP、WBC单独及联合诊断细菌性肺炎时AUC分别为0.898、0.658、0.653和0.902,3个指标联合检测较单独诊断细菌性肺炎的AUC大。结论 PCT对小儿细菌性肺炎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效能,PCT、hs-CRP及WBC联合检测对小儿细菌性肺炎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尿抗原测定快速诊断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尿抗原测定方法用于快速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及军团菌感染的临床意义及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用免疫色谱层析法测定肺炎链球菌及军团菌尿抗原,对痰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住院患者行静脉血细菌培养与鉴定,同时进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73例患者中,肺炎链球菌痰培养阳性率为2.74%(2/73),血培养阳性率为1.37%(1/73),尿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为15.07%(11/73)。支原体抗体阳性21例(28.77%),衣原体抗体阳性4例(5.48%)。未检出军团菌阳性病例。结论尿抗原测定方法用于诊断肺炎链球菌的阳性率明显提高,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快速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沈阳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支原体感染占主要地位,其次为肺炎链球菌。  相似文献   

3.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荣  蒋娇伏  姚冬梅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0):806-808
目的探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6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痰及咽拭子培养。结果检出病原体阳性269例,阳性率为63.1%,其中细菌阳性149例,肺炎支原体阳性118例,真菌2例。主要细菌为肺炎链球菌(SP)58株,流感嗜血杆菌(HI)30株,副流感嗜血杆菌(HP)35株,卡他布兰汉菌(MC)11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及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高达86.2%、70.7%、67.2%和65.5%。肺炎支原体(MP)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9%、50.8%。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达71.1%。结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检出率略高于肺炎支原体,细菌、肺炎支原体对抗生素耐药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地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谱及其细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将2005年1月以来符合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的2526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培养分离菌种,用VITEK-60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①在2526例中获得阳性标本1338例(52.90%),培养出细菌1417株,其中G+球菌875株(61.75%), G-杆菌542株(38.20%),常见细菌为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8种细菌共计1121例(79.1%)。②A群链球菌对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62.34%;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1.5%,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及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7.6%~13.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81%~90%,对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30%左右。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2.4%,对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及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为20%~30%.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10%~12%)。铜绿假单孢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0~4.2%,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46.5%.结论本地区小儿CAP常见细菌为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D群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有一定程度的耐药,对常见的G-杆菌敏感的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相似文献   

5.
目的 随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的变迁,了解如何合理选择和正确应用抗生素.方法 综合国内外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研究和抗生素研制的新进展.结果 肺炎链球菌仍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结论能否正确选择药物和合理使用上述药物的剂量和方法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PCT测定在细菌性肺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126例肺炎患儿,其中病毒性肺炎58例(病毒性肺炎组),细菌性肺炎68例(细菌性肺炎组).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儿血清中的PCT水平.以PCT≥0.5 μg/L作为阳性阈值,比较2组患儿血清PCT的阳性率.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PCT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PCT是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标志物之一,血清PCT检测有助于小儿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作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小儿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中不同表现,明确PCT在小儿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中临床价值,为治疗小儿肺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患者96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96例(对照组),两组儿童均接受PCT相关检测,并行统计分析相关检测结果以及应用价值。同时记录患儿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PCT平均值为(0.29±0.14)ng/ml,阳性率为9.38%;对照组患儿PCT平均值为(3.18±0.74)ng/ml,阳性率为93.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在小儿病毒性肺炎中的阳性率高于细菌性肺炎,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临床诊断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一项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近年萍乡地区小儿社区获得肺炎致病菌感染的情况,结合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收治3267例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结果:痰细菌培养阳性124例(19.90%)。萍乡地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共79例(63.71%),主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37例(29.84%),金黄色葡萄球菌27例(21.7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例(12.10%)。结论:肺炎链球菌是萍乡地区小儿社区获得肺炎主要致病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有增多,经药敏试验发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苯唑青霉素葡萄球菌等耐药菌株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细菌感染性肺炎是成人死亡的重要原为。据估计,美国每年约有1,200,000人患细菌性肺炎,55,000人死亡。通常由吸入口咽的细菌而致病。依赖“常规”的痰培养每易误诊。本文旨在回顾成人细菌性肺炎的致病因素、诊断方法及各种以细菌为病原体所引起的肺炎。一、容易引起肺炎的因素: 肺炎致病菌是感染肺炎的因素。医院外和医院内感染肺炎的致病菌是不同的。前者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大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随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的变迁.了解如何合理选择和正确应用抗生素.方法 综合国内外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研究和抗生素研制的新进展.结果 肺炎链球菌仍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结论 能否正确选择药物和合理使用上述药物的剂量和方法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张晓东 《吉林医学》2012,33(33):7273-7274
目的:研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致病菌株种类,为CAP患者的治疗提供经验与方法。方法:对124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取所有患者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致病菌的分布情况。结果:124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为:肺炎链球菌3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8例,肺炎支原体9例,铜绿假单胞菌14例,大肠埃希菌12例,流感嗜血杆菌2例,痰培养阴性患者29例。且致病菌中以肺炎链球菌(31.45%),明显多于其他各种致病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致病菌种类多,主要以肺炎链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液C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PCT)、血沉(ESR)、WBC及中性粒细胞(NE)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症状怀疑支原体肺炎者320例,痰培养确诊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及病毒性抗体检测诊断为病毒性肺炎患儿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确定支原体感染组87例,非支原体感染者233例.非感染组PCT、CRP较非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但均低于肺炎链球菌组,并高于病毒性肺炎组.ESR、WBC及NE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之间无明显升高,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T、CRP对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区分能确定是否是支原体感染.CRP是MPP急性期炎症反应的敏感检测指标,动态监测CRP可判断MPP病情轻重、判断治疗效果.ESR无助于早期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但有利于鉴别细菌性肺炎与非细菌性肺炎;WBC及NE可作为一般排查感染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降钙素原在鉴别小儿细菌和病毒性肺炎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鉴别小儿细菌和病毒性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2月儿科收治的253例小儿细菌性肺炎和123例小儿病毒性肺炎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儿保科正常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小儿均进行PCT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正常儿童PCT阳性率分别为77.87%、14.63%、0,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小儿肺炎病原学不易早期明确,PCT在区别细菌性、病毒性肺炎有统计学意义;PCT测定结果可及早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清肺饮对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临床诊断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组,分别选择中药清肺饮和西药抗生素治疗。结果:两组治愈好转率均在95%以上。结论:清肺饮可作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采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8例小儿感染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175例,病毒性肺炎组134例,单纯肺炎衣原体肺炎组130例,单纯肺炎支原体肺炎组129例,另选测定健康体检儿童200例血清PCT,对比四组的检测差异以及性别与检测结果相关性。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VT检测浓度以及阳性检出率与其他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组、单纯肺炎衣原体肺炎组、单纯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正常组PVT检测浓度以及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中男性患儿PCT阳性检出率为71.43%,与女性患儿的70.2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小儿感染性肺病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尤其是可以区分细菌性肺炎,并对抗生素使用和预后做出指导,最大程度避免用药不合理导致细菌耐药性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516例小儿细菌性肺炎细菌学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小儿肺炎的细菌感染情况。方法对51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于住院当天采集痰液并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516例中获得阳性标本259例,阳性率为50.19%,革兰阴性(G-)杆菌155株(59.85%),革兰阳性(G+)球菌77株(29.73%),其中前8位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55株,大肠埃希菌52株,肺炎链球菌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流感嗜血杆菌26株,表皮葡萄球菌25株,鲍氏不动杆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10株。G-杆菌对亚氨培南及阿米卡星敏感性高,对头孢二代、三代敏感性不很高。G+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敏感性高,对青霉素及红霉素敏感性低,G-杆菌及G+球菌对增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药物敏感性高。结论东莞地区小儿肺炎细菌感染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大肠埃希菌及肺炎链球菌等8种细菌为该地区小儿细菌性肺炎的常见细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病原构成及肺炎链球菌耐药性。方法选取250例CAP患儿,行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肺炎链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到77.8%;其次为四环素(59.3%)、红霉素(55.6%),但对于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结论对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而言,肺炎链球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致病菌株,经过一系列的药敏试验显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较敏感,可用于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  相似文献   

18.
张晓梅 《黑龙江医学》2021,45(15):1666-1668
目的:分析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PCV13疫苗的早期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就诊的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547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检测结果、不同时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检测结果以及PCV13疫苗的保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同年龄患者的发病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0~3岁儿童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不同月份患者的发病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3月儿童患者的发病率较高.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不同时间的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PCV13疫苗组患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未接种PCV13疫苗组患者,其相对危险度为0.441(95%CI:0.201~0.914),接种疫苗患者的发病风险是未接种疫苗的0.441倍.疫苗的保护率为54.12%(95%CI:0.231~0.929),疫苗的效果指数为2.13.结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见于0~3岁儿童,好发于冬春季节,其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通过对患者注射PCV13疫苗,可有效预防肺炎.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尤其是病原微生物分布与耐药性)存在很大差异,盲目遵照国外指南指导本国临床实践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和肺真菌病有其不同的特点.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不推荐首选大环内酯类作为CAP的经验性治疗在我国,肺炎链球菌是CAP最重要的致病细菌之一,但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与耐药程度都很高.因此,与欧美国家不同,我国不推荐首选大环内酯类作为CAP的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类及构成比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00例,均采集痰液和血液进行病原学检测,并且进行分析。结果:4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分离获得173株细菌,其中居于前几位的是肺炎链球菌(32/173)(18.49%),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30/173)(17.34%)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0/173)(11.56%)。在进行分离典型病原菌血清检查中获得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的比例分别为(103例/75.73%)、(33例/24.27%)。结论:通过对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400例患者进行病原学分析,其中感染比例最高的为肺炎链球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还存在大量的混合感染和非病原菌感染,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依据病原菌的特点和敏感药物的特异性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