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诸多版本的《伤寒论》教材或将四逆散证划归为少阴病类似证、兼变证,或将其划归为厥阴病。笔者结合少阴和少阴病本质、四逆散方药组成及化裁加减,一论将四逆散证条划归少阴病类似证之非,二论将四逆散证条划归少阴病兼变证之过,三论将四逆散证条划归为厥阴病厥证之谬。认为少阴为三阴之枢,四逆散为少阴之虚郁而设,四逆散证和四逆汤证同为少阴病本证。前者开郁以利其枢机,使郁阳得疏、通达四末;后者温阳以利其枢机,使虚阳得壮、温暖周身。改变了以往对少阴病四逆散证的认识,拓展了其在危急重证中应有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少阴病是伤寒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少阴阳气与邪气之间相互竞争的过程。尽管少阴病过程中可以出现发热、厥逆、呕吐、下利、咽痛等证候,但《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45条中言及下利者23条,足见少阴病下利之重要。笔者认为,伤寒病过程中的少阴下利及其伴随症状最能反映少阴阳虚转变及少阴病由轻到重的证候变化。笔者试通过对单纯少阴阳虚下利由轻到重的论述,对少阴病少阴阳气盛衰的动态转变有一个整体的辨识。  相似文献   

3.
周博  颜红 《天津中医药》2018,35(7):508-509
《伤寒论》少阴病篇吴茱萸汤证历代伤寒注家认识不同,为历来研究者所困惑。笔者以《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为基础,探讨少阴病病机及少阴病用吴茱萸汤的机制,以示先贤审证用药之妙。  相似文献   

4.
正少阴病是《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少阴篇在三阴病中占重要地位,因其外可有太阴病下利等症状,内可合厥阴病手足厥冷等症状,其一经之病可代表三阴经[1-2]。足少阴肾脏为水火之脏,水为阴,火为阳,所以肾为阴阳之根本,是先天之气所系之地。少阴病有阳虚证,也有阴虚证,不论阳虚还是阴虚,多为重症[3]。因少阴既包含足  相似文献   

5.
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病与少阴病之间多有相兼及疑似。临床可见低热感冒而非麻黄汤证者,虚人自汗出而非桂枝汤证者;又有麻黄汤证误用清法而入少阴里者,少阴病恢复期而现太阳病症者。对《内经》和《伤寒论》相关条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找出其中异中之同:异者,太阳属表,少阴属里,同者,皆可有发热症状;同中之异——虽皆可有发热症状之同,但又具热有高低,脉有沉浮之异。其用药规律为:纯太阳病可选麻黄汤、桂枝汤,纯少阴病可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四逆辈;少阴病初得而兼低热症状者,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可选。  相似文献   

6.
少阴病多发于外感病后期,病位多在心、肾两脏,病情危重,为全身性里虚证。所以正确诊断、治疗该阶段疾病对于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少阴病禁汗之原理、误汗之原因,针对少阴病误汗变证后的处理,及如何避免此类误诊、误治等方面入手来共同探讨少阴病误汗,为临床诊断治疗相关疾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钱惠泉 《河北中医》2008,30(5):501-501
<伤寒论>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 ,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阐述了少阴病的症状及少阴本虚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阳、少阴两感的证治.笔者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少阴阳虚为主的疾病多有取效.现选验案2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少阴病中的权变治法,少阴病本多禁汗、禁下,但疾病的发展过程无常、变化多端,然又有301、302条使用可汗法,320条使用可下法,及318条阳郁至厥证。对少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之麻黄细辛附子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大承气汤证、四逆散证等四大证之疾病发展过程、机理、方药组成进行详细的探讨少阴病常法中言其变之权变治法,亦在说明"辨证论治"为中医学最高之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9.
少阴篇一、少阴病大旨伤寒阴证少阴主.三阴经伤寒之证,以少阴病为主体,或以太阴为主,非也.病至少阴势急厉.伤寒至少阴病,情势危急,生死别于俄顷,审证处方,极要留意,一有错误,悔之莫及.太阴病多属缓证,较之少阴病轻浅多多,乃或谓太阴最重,少阴次之,焉有是理,僻异之说,不可从也.死生变幻俄顷间.但欲寐而脉微细.欲寐为阴盛阳微之证,微细为阴盛阳微之脉.三阴首推此提纲.脉证俱全须熟记.六经纲领诸条,惟太阳、少阴二纲脉证兼详,其他四经只言证不及脉,可见太阳为三阳之始,少阴为  相似文献   

10.
乙、少阴病兼证治验少阴病兼証,在个人临床治驗上,可分为少阴兼太阳証,少阴兼太阴証和少阴兼厥阴証等三类論治,茲分述如下。I 少阴病兼太阳証少阴病兼太阳証,也就是少阴太阳同病,太少两感証,为少阴病中临床上最常見的一类疾病。因为太阳为六經之藩篱,而少阴又与太阳相表里,所謂“实則太阳,虛則少阴”故也。根据个人治驗,本証临床上分为少阴盛于太阳(重症)和太阳盛于少阴(輕症)两种不同論治,茲分述之:  相似文献   

11.
夏斌 《四川中医》1993,11(3):4-5
下利是少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45条,言及下利者23条,足见少阴病下利之多。有鉴于此,笔者试就少阴病虚寒下利相关问题讨论如后:  相似文献   

12.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少阴病为伤寒六经传变过程之危重阶段,下利是少阴常见症。宋本《伤寒论》少阴篇四十四条条文中,明言下利之条文有十五条,尚有数条少阴下利证者散于厥阴篇中。  相似文献   

13.
三阴三阳中,太阳主表,为六经之藩篱;少阴主里,为人身之根源。太阳少阴既为表里,亦为体用关系,用多必损及体,太阳病失治可成少阴难症,临床常受到忽视。通过病案举隅,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对太阳病及时正确治疗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龚鹏 《四川中医》2010,(1):37-38
本文辨四逆散证少阴病归属。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医籍注解,从病名、病因、病机、方治等方面阐发,四逆散证确属少阴病无疑,四逆散诚调畅气机升降、出入之良剂。  相似文献   

15.
正刘殿池主任医师,师从名医王大经,从医40余年,精通内科杂病,尤擅于治疗内分泌系统、风湿免疫疾病等,对于疑难杂症及危重病证辨别精准,遣方用药轻灵。结合脏腑六经辨证,以少阴虚寒为基础,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糖尿病。1 少阴证与糖尿病《伤寒论》曰:"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三阴病[1],因其阳气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中少阴病急下证承气三法,一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二曰:"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三曰:"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急下证承气三法是伤寒六经辨证的最后阶段,其病机为"阳明失下而成"。有鉴于此,因阳明燥屎内结,热迫少阴,  相似文献   

17.
少阴病为全身性虚寒证,虽有从水化寒、从火化热两途,但阴阳虚衰是少阴病的本质,故治疗本着“虚则补之”的原则,或扶阳抑阴,或育阴清热,不可汗下。但此为之常,少阴病也有不得不汗下者,为之变,本文就此探讨之。1少阴病禁汗下为之常《伤寒论》第285条云:“少阴...  相似文献   

18.
肖勇 《江西中医药》2014,45(2):45-45
《伤寒论》中咽痛方证,有少阴阴虚、虚热上扰之猪肤汤证,有邪热客于少阴经脉之甘草汤或桔梗汤证,有痰热闭阻少阴经脉、咽伤生疮之苦酒汤证,有风寒兼痰湿闭阻少阴经脉之半夏散及汤证,其病因病机不尽相同。本文试举半夏散及汤临运用1例,为学习和实践《伤寒论》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20,19(1):13-16
运用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诊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必须重视研究三大内容:一是少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包含6大证型,即少阴热证、少阴寒证、少阴虚证、少阴血证、少阴气郁证、少阴痰湿证;二是少阴病兼证辨证论治体系,即少阴病本证与少阴病本证相兼、少阴病本证与太阳阳阳少阳太阴厥阴病证相兼等;三是少阴病类似证辨证论治体系,如某些太阳病证、某些脾胃证、某些肝胆证等。对此只有深入研究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才能在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辨治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少阴病前由太阴传来,历经吐、利等劫,人身阳气已虚,后又承接六经传变之末——最难治的厥阴病,故可谓少阴病是阴病发展的重要关口。在三阴篇中,仲景在少阴篇首提灸法,也可见少阴病在三阴篇之重要性,但少阴篇灸法条文的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针对某一特定证候、病症的具体应用,还体现在整个阴寒证用灸思路的承上启下作用上。现试归纳提炼灸法在少阴篇的作用,并将少阴篇灸法的应用放入整个三阴篇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