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伟  肖颖彬  陈林  陈柏成 《重庆医学》2003,32(9):1137-1137
患者 ,男 ,4 1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伴双下肢水肿 3月余入院。患者于 1988年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 ,当时无任何症状 ,未行进一步诊断治疗。 1989年行造影检查 ,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左室瘘。 2 0 0 1年 11月后患者多次出现发热 ,并出现劳力性心悸气促。 2 0 0 2年 1月 2 5日 ,患者突然出现左上腹剧痛 ,后又出现右下肢痛及右下小趾肿痛、发紫 ,均未行治疗 ,后自行缓解、消失。在当地医院行CT、心脏彩超及血培养等检查 ,诊断为右冠状动脉左室瘘、感染性心内膜炎、脾梗塞、房缺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入院时…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29岁.因阵发性左侧胸部疼痛2 d而入本院心内科.该患入院前1周曾感冒、发热,出现左胸部阵发性刀割样疼痛,每次1~2 h并向左上肢放散,伴阵发性胸闷心慌.入院查体:体温37.6℃,左胸部及左上肢痛觉过敏,多汗.入院后辅助检查均正常,诊断为心肌炎,给予营养心肌对症处置,病情不缓解.神经内科会诊查体:左胸部皮肤温度低,胸骨角左上缘局限压痛.诊断为左上胸段交感神经链炎.给予静点地塞米松、抗病毒等对症治疗,10 d后症状消失出院.  相似文献   

3.
<正> 应用超声心动图,特别是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笔者曾在超声心动图上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男患,47岁,住院号:221145。因劳累性心悸、气短一年,呼吸困难加重半个月,于1984年6月25日住院。半月来因受凉后咽部疼痛、发热,且心悸、气短加重,不能平卧。住院前两天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入院检查:体温38,脉率120,呼吸  相似文献   

4.
霞者.男,38岁,1998年7月1日第二次入院。患者于十年前开始间歇于睡后午夜出现双下肢软弱无力伴轻徽疼痛,疼痛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饱餐后易诱发加重,严重时波及双上肢,在发作初伴出汗、疲乏、恶心、呕吐、心悸、气促,无畏寒发热、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持续数小时至数日自动缓解。1998年 4月 6日查血清钾3.23 mmol/L,以“周期性麻痹”第一次住院,住院3天,经补钾后,症状消失出院。出院后仍反复发作且症状加重,1998年7月1日再次入院。既往无其它病史,家族中其父20年前患“甲亢”作甲状腺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31岁,农民,住院号18973。因发热后疲倦、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40天,于1990年12月27日住院。入院前40天起病发热 T39℃,无畏寒及寒战,2日后觉全身疲倦无力、咽痛、进食梗塞感,当地予服“维C 银翘片”、“退热针”等治疗,一周后热退。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偶有饮水呛咳。病后一周出现右上肢肌肉疼痛、无力、活动受限及浮肿。左上肢、胸部、腰背部及两下肢亦相继出现同样症状,休息亦无缓解。尿深黄色。近期无疫水接触。在当地按“肝炎”治疗无效,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查体:  相似文献   

6.
闫薇  刘宏杰  王琳  郭在培 《西部医学》2009,21(6):1068-1068
病例 男,20岁,因“左上肢反复结节、肿胀1^+年”于2008年1月22日于我科就诊。1^+年前,患者左肘关节内侧出现一皮下硬结,约2cm×2cm大小,无红肿、压痛及发热。2周后结节长大,并以结节为中心,皮肤出现凹陷性肿胀。20天后,肿胀蔓延至手背,自觉瘙痒。当地医院诊断为“皮肤感染”,予“头孢曲松”治疗7天后,左上肢肿胀消退,结节变软,缩小。入院前11^+月,  相似文献   

7.
患者原某,男,45岁,农民,因心前区疼痛1d于1998年4月9日入院。入院前一天出现头痛,继之有心前区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无放射痛,也无心悸、气促,偶有咳嗽,无痰,咳嗽时疼痛加剧,无发冷、发热,曾在当地医院疑为“感冒”,经治疗无好转而入院。  入院检查:体温37.4℃、血压...  相似文献   

8.
患者柳某,男,60岁.因咳嗽、胸痛2月余,活动后气促1周入院。入院前2月余,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咯少量白色粘液痰、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无明显的畏寒、发热、潮热、盗汗、心悸,无双下肢水肿.在院外行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并经抗感染、镇痛、抗痨等对症治疗1月余后,其症状时好时差.在入院前1周,病员出现活动后气促,以重体力劳动为甚.有40年吸烟史,每天在20支以上。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4岁,住院号36208,1987年10月31日第2次入院。患者于13年前开始间歇于午夜熟睡后突然出现下肢软弱无力伴轻疼痛,尤其在病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饱餐后诱发加重,严重时波及双上肢,在发作初伴出汗、疲乏、恶心、呕吐、心悸、气促,无畏寒发热,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持续数小时至数日自愈。1987年5月31日查血清钾3.328mmol/L,以“周期性麻痹”第1次入院,住院6天,经补钾后,症状消失出院。出院后仍反复发作且症状加重,1987年1O月31日再次入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5岁,因“左腰部疼痛1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腰部疼痛,1周前左腰部疼痛加重,反复发热,伴呕吐5~6次/d,偶有寒战、盗汗,无胸闷、气促,尿色稍红,无膀胱刺激征。就诊外院诊断为左肾结核,行抗结核治疗,疗效不佳,遂转至我院。体格检查:T 39℃,P 108次/min,R 20次/min,BP 106/72 mmHg。双侧肋脊角无压痛,左肾区叩击痛,右肾区无叩击痛,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患儿男性,12岁,因心悸、气促3月余,发热、咳嗽1周入院。入院前3个多月,于夜间看守渔塘时受惊,跑回家中大汗淋漓,蒙被入睡。半月后渐出现心悸、气促。约20天后出现高热达39℃。当地医生按感冒处理,先后肌注鱼腥草及庆大霉素6天,因未见好转而转公社卫生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给于肌注青霉素1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但因心悸、气促加重,伴尿少及下肢浮肿而转县人民医院。仍按风湿心治疗,肌注青霉素10天,其余治疗不详。住院50天好转出院。近1周又发热,心悸、气促加重,伴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我们于1981年临床观察并经尸检证实,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突然发生脑蜘蛛膜下腔急性出血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3岁。发热畏寒,心悸气促,下肢浮肿5个月,但无午后潮热及盗汗,无咳嗽咯血,尚能平卧,经门诊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近月来症状有所加重,心悸、气促发作频,且伴头晕,疲倦,下肢乏力、浮肿,胃口欠佳,尿少色黄,经门诊治疗未改善,预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发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收入院治疗。既往史:1963年产前检查谓患“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1969年因畏寒、持续  相似文献   

13.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二失瓣和主动脉瓣。现将感染性心内膜炎仅侵犯肺动脉瓣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37岁。该患半年前于劳累及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闷、心悸、气短,未予注意。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并逐渐加重,同时伴有胸痛、咳嗽、咯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到某医院求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给予丹参、肌苷、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10天,症状无明显好转出院。2月前病人心悸、气短症状加重,同时伴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发热(体温不详),双下肢及颜面水肿,尿量减少,每日尿量约500ml左右,为进一步明确诊…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男性,28岁,工人,因发热、出汗及关节与肌肉疼痛3月余,于1980年3月17日入院(住院号59129)。入院3月余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心悸和夜间出汗。一周后相继出现左臀和双小腿肌肉,以及左肩、双髋和双髁关节的剧烈游走性疼病,伴左胸部疼痛,无明显红肿,因活动时疼痛加剧而卧床不起。自觉无畏寒发热。以“风湿性  相似文献   

15.
Reiter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2 7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发热 2 0 d,关节肿痛10 d”以“发热原因待查、尿路感染、风湿性关节炎 ?”入院。患者入院前 1月 ,曾有冶游史 ,2 0 d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 ,T37.5~ 38.5℃。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尿路感染”,给予“安奇 0 .2 5 ,3次 / d治疗 1周 ,症状较前减轻 ,仍有发热、尿道口及阴囊疼痛 ,且出现右膝、左踝关节肿痛、乏力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来我院。查体 :T38.2℃ ,P10 6次 / min,R19次 / min,BP16 / 11k Pa,尿道口微红 ,阴囊无红肿 ,睾丸无压痛 ,右膝、左踝关节肿胀、压痛 ,活动轻度受限 ,神经反射…  相似文献   

16.
胡新科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1):716-718
1:女患,41岁,主因“间断胸痛2天,持续胸痛5小时”来诊.患入院前2天与他人生气后间断出现心前区闷痛,向后背及左上肢放散,每次持续15分钟左右自行缓解,一天发作4至5次,静息状态或活动时均有发作,未就诊及服药,入院前5小时晨起后再次突发心前区疼痛,向后背及左上肢放散,伴出汗,心悸,自服“速效救心丸”10粒后30余分钟无缓解,于5小时后被家属送至我院急诊,  相似文献   

17.
董桐 《新疆医学》2002,32(2):80-81
一、病历简介:患者女性,27岁。因发热、头痛1周加重伴心悸、胸闷于2001年6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天因着凉发热、咽痛、轻咳、头痛及周身不适,在当地卫生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不见好转并出现心悸、胸闷。入院前1天上述症状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8.7C,血压100/  相似文献   

18.
现将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伴强直性脊柱炎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2岁,素健,主因“发热35d,腰腿疼30d”入院。患者35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达40℃,无胸痛及胸闷,在外对症处理,效果不佳,大约5d后出现腰腿疼,以左骶髂关节疼痛为著,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6岁,以发热、咳嗽8天,倦怠、胸闷、心悸3天,鼻出血半天于2002-7-6日入院。入院前8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40℃之间,时升时降,伴咳嗽,初期干咳,以后有痰,气促,在外治疗,给予“青霉索 头孢拉定”肌注3天,症状无改善,且出现倦怠、胸闷、气促、心悸、四肢无力,仍在外输液治疗2天(用药同前),近半天来,  相似文献   

20.
一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新活素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余希文 《当代医学》2009,15(2):77-77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18岁,学生,主因反复胸闷、胸痛伴发热3天入院。出现心前区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无放射痛,无大汗淋漓,伴发热、活动后气促,步行100米即感气促,尿量减少。既往体健,1周前有腹泻病史,未诊治症状自行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