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近来发现,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可以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布洛芬(ibuprofen)作为一种常用的NSAIDs,对肝癌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国内外鲜有报道。本研究初步探讨布洛芬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的作用,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布洛芬处理组,药物处理0、24、48和72 h后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分布;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性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2)和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PGE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布洛芬组中BEL-740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且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2.0 mmol/L布洛芬组48 h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47.87±5.23)% vs (88.93±5.49)%],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0.04±3.61)%vs (62.36±8.33)%],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6.65±10.07)% vs (9.81±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洛芬作用于细胞48 h后,PCNA、Cyclin D1、Bcl-2以及COX-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23.98±4.89) ng/L vs (68.70±9.43) ng/L]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布洛芬能够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与活力,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及PGE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是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重要激酶之一,有实验报道其在子宫内膜癌中呈高表达,但是其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CDK4表达,并检测其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化学合成的CDK4-siRNA转染至HEC-1B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CDK4的mRNA表达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CDK4、视母细胞瘤基因(retinoblastoma gene,Rb)及其下游p-Rb的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分别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Transwell肿瘤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凋亡以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后HEC-1B细胞中CDK4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抑制CDK4表达后,抑制HEC-1B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染si-CDK4组细胞发生侵袭数为(117±21)个,而转染si-control组及未处理组分别为(269±39)个和(262±35)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转染后早期凋亡率为(21.7±3.5)%,较未处理组[(12.4±2.1)%]和si-control组[(11.8±1.9)%]明显增加(P<0.01);细胞周期分布发生变化,G1期比例增加(P<0.01),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1);进一步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抑制CDK4表达后,细胞内p-Rb表达下降,但是总Rb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对CDK4基因的特异性小RNA干扰片段能够下调CDK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表达,抑制肿瘤生物学进程。  相似文献   

3.
常远  谭立君  王启威 《中国肿瘤》2020,29(9):708-714
摘 要:[目的] 探究miR-125a通过靶向调节p53的表达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喉癌Hep-2细胞系,利用慢病毒分别转染miR-125a与空白质粒,RT-PCR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miR-125a水平,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X线照射各组细胞后,行克隆形成实验、微核检测和流式细胞检测法检测转染细胞凋亡水平及放射敏感性,通过在线软件预测p53基因为miR-125a直接调控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并进一步验证miR-125a与p53的关系,及在喉癌细胞放射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MTT实验结果示,转染miR-125a后Hep-2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克隆形成实验与微核检测结果表明高表达miR-125a可使Hep-2细胞放射敏感性显著提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0Gy下Hep-2-miR-125a、Hep-2-con220组,10Gy下Hep-2-miR-125a、Hep-2-con220组凋亡率分别为(6.30%±0.11%),(0.09%±0.02%),(18.15%±2.49%),(1.95%±0.08%)(P<0.01)。TargetScan软件预测TRIAP1(TP53 regulat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1)为miR-125a的直接调控的靶基因,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高表达miR-125a可正向调控p53的表达,从而增强Hep-2细胞对X线的放射敏感性。[结论] MiR-125a表达上调后可能通过上调p53的表达使Hep-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诱使其发生凋亡,并提高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对人喉癌细胞Hep-2增殖、凋亡和迁移的作用.方法将IL-17瞬时转染Hep-2细胞,即转染IL-17组,同时设置空载体组(pEGFP-N1)和正常对照组.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转染前后IL-1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凋亡变化,细胞划痕修复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转染空载体pEGFP-N1和转染目的基因IL-17的Hep-2细胞出现绿色荧光.成功转染IL-17后Hep-2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IL-17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转染48 h后,转染IL-17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0.34±0.03∶0.46±0.04,P=0.006).转染IL-17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80%±0.80%∶2.90%±0.31%,P=0.000).细胞划痕修复实验结果显示,转染IL-17组细胞相对划痕宽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1.59±0.01∶1.36±0.01,P=0.000).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转染IL-17组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细胞的迁移数量(26.33±2.08∶49.33±1.53,P=0.000).结论 IL-17能够抑制人喉癌细胞Hep-2的增殖能力,降低其迁移能力,增强其凋亡.因此,IL-17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喉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毕晓峰  张超  李茉 《中国肿瘤》2020,29(12):970-975
摘 要:[目的] 分析Kiaa0247与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病理组织中Kiaa0247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及不同肺癌细胞系中Kiaa0247的表达水平,选取表达量最高的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再将Kiaa0247 si-RNA和 Kiaa0247 质粒转染至A549细胞,沉默或过表达细胞中的Kiaa0247,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ax及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Kiaa0247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肺组织(1.14 vs 0.69,P<0.05),鳞癌中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1.14 vs 1.22,P>0.05)。Kiaa0247表达量与患者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与BEAS-2B细胞相比,A549细胞系中Kiaa0247表达量最高(1.52 vs 0.84,P<0.01),Kiaa0247 si-RNA可降低Kiaa0247的蛋白(0.54 vs 0.23,P<0.01)及RNA表达(0.85 vs 0.43,P<0.01),转染质粒可上调Kiaa0247的蛋白(0.63 vs 0.96,P<0.01)及RNA表达(0.76 vs 1.31,P<0.01)。沉默Kiaa0247在48h及72h时促进A549的增殖(0.53 vs 0.73,P<0.05)(1.21 vs 1.57,P<0.01),过表达Kiaa0247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0.86 vs 0.70,P<0.05) (1.51 vs 0.85,P<0.01),主要通过细胞G1/S 期的转变影响增殖。沉默Kiaa0247后抑制细胞凋亡,且使Bax表达量明显降低(1.23 vs 0.78,P<0.01),Bcl-2表达明显升高(0.56 vs 1.35,P<0.01),上调Kiaa0247促进细胞凋亡,Bax表达明显升高(0.68 vs 1.32,P<0.01),Bcl-2明显降低(1.12 vs 0.54,P<0.01)。[结论] Kiaa0247表达可反应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其表达量的高低明显影响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  相似文献   

6.
马晓明  倪克樑 《世界肿瘤杂志》2010,9(1):20-24,F0004
目的 研究BTG2(B cell translocation gene2)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以及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利用RT-PCR法研究31例人胰腺癌及同例癌旁组织BTG2mRNA的表达。利用免疫沉淀法检测其BTG2蛋白的表达。用pcDNA3.1-BTG2质粒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用MTT法测定质粒转染后sw1990/pcDNA3.1.BTG2细胞生长曲线;应用AnnexinV-FITC凋亡检测试剂,用流式细胞仪测定sw1990/pcDNA3.1.BTG2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人胰腺癌BTG2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P〈0.05);人胰腺癌BTG2蛋白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P〈0.01);pcDNA3.1-BTG2质粒的转染能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生长。结论BTG2基因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下调可能与其恶性行为有关;BTG2基因的过度表达可通过诱导凋亡而抑制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生长。BTG2可能是胰腺癌基因治疗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Wnt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hibby是该信号通路β-catenin的拮抗因子,通过对β-catenin的拮抗,阻止异常Wnt信号,从而可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该研究旨在探讨Chibby对喉癌细胞Hep-2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lv-cs2.0-Chibby,经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转染293F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扩增,该重组慢病毒感染喉癌细胞Hep-2后,经puromycin筛选后建立稳定表达Chibby的Hep-2细胞系。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重组慢病毒感染Hep-2细胞后Chibby的表达情况,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TUNEL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重组质粒酶切后得到与理论大小相符的基因片段,序列测定与GenBank公布的一致。重组慢病毒感染Hep-2细胞后Chibby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及plv-cs2.0组相比较,plv-cs2.0-Chibby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细胞滞留在G1期,而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同时促使了Hep-2细胞的凋亡(P<0.05)。结论:Chibby过表达后抑制了喉癌细胞Hep-2的增殖能力,促使了喉癌细胞的凋亡,为喉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rkⅡ表达水平对喉癌细胞Hep-2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rkⅡ在108例喉癌患者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特征喉癌患者喉癌组织中CrkⅡ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构建并验证CrkⅡRNA干扰质粒,将培养后的Hep-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质粒)、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实验组(转染CrkⅡ干扰质粒),细胞转染后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Hep-2细胞中CrkⅡ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喉癌组织中Crk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喉癌患者喉癌组织中Crk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织分化程度为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患者(P﹤0.05)。实验组喉癌细胞Hep-2中CrkⅡ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组穿过基质膜至下室的细胞数目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转染48 h时,实验组细胞的迁移率低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培养24、48、72 h时,实验组Hep-2细胞的光密度(OD)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细胞Hep-2中CrkⅡ的表达下调可降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CrkⅡ有可能成为喉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人喉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耐药细胞系,为喉癌的耐药机制研究提供模型。方法:以高剂量浓度递增间歇给药的方法诱导筛选人喉癌Hep-2的多药耐药细胞株Hep-2/5-FU,比较两组细胞的形态和倍增时间;MTT法确定细胞的IC50及其耐药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内的罗丹明聚集;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DR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应MDR1-P蛋白的表达。结果:建成性能稳定的Hep-2/5-FU耐药细胞株,并与顺铂及长春新碱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且Hep-2/5-FU细胞倍增时间较Hep-2细胞延长[(31.25±4.37)h vs(25.62±3.53)h,P<0.05]。Hep-2/5-FU细胞G0/G1期比例升高[(45.6±3.4)%vs(30.5±1.2)%,P<0.05],而S期比例明显降低[(32.1±4.2)%vs(52.4±3.6)%,P<0.05];Hep-2细胞内的罗丹明较Hep-2/5-FU细胞明显升高[(89.83±0.52)%vs(14.38±0.48)%,P<0.01];Hep-2/5-FU细胞MDR1 mRNA[(13.69±1.12)vs(17.82±0.61),P<0.05]及其编码的MDR1-P蛋白水平高于Hep-2细胞。结论:Hep-2/5-FU细胞株具有明确及稳定的多药耐药性,为喉癌的耐药机制提供了研究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体外观察黄芪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抑制增殖和转移能力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20、100、200μg/ml的黄芪作用于Hep-2细胞24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侵袭实验观察药物对Hep-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影响,AO/EB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黄芪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黄芪浓度增高,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统计学分析,各实验组之间及其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O/EB染色后可见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Hep-2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受抑制,存在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黄芪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cl-2蛋白表达。结论:黄芪可通过抑制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表达,引起喉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发挥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白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IL-1RAP)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其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关系。方法 构建IL-1RAP表达载体,转染胶质瘤细胞系U251,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IL-1RAP对U251细胞周期及凋亡影响。利用免疫共沉淀钓取STAT3,检测转染IL-1RAP后STAT3的表达情况,并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IL-1RAP与STAT3的共定位情况。结果 IL-1RAP蛋白定位于胶质瘤细胞核。与转染空质粒对照组相比,IL-1RAP有明显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52.10±5.51)% vs.(7.57± 0.54)%, P<0.05]和周期阻滞作用[(68.22±1.96)% vs.(38.31±7.22)%, P<0.05]。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共定位证实IL-1RAP和STAT3可以相互作用。结论 IL-1RAP有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IL-1RAP可能通过与STAT3相互作用进入细胞核发挥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周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NA-106b(miR-106b)对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和TU21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ep-2和TU212细胞分为转染miR-106b抑制序列组(实验组)、转染miR-106b竞争性阴性序列组(阴性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组(空白组)。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miR-106b抑制序列对细胞miR-106b表达的抑制效应。应用生物信息学及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析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是否为miR-106b的靶基因。利用PTEN小干扰RNA(siRNA)抑制Hep-2和TU212细胞中PTEN的表达。Transwell实验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miR-106b沉默后和(或)PTEN干扰后Hep-2和TU212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及PTEN、上皮性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Hep-2和TU212细胞miR-106b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10±0.037、0.074±0.009,较阴性对照组(1.013±0.059、1.035±0.062)均降低(均P<0.05)。Transwell实验中,实验组Hep-2和TU212细胞较阴性对照组每个视野侵袭细胞数少[(37.09±4.02)个比(95.65±4.77)个,(29.16±2.49)个比(103.19±6.08)个,均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TEN mRNA的3'-UTR区与miR-106b的3'-UTR区域互补;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显示,转染miR-106b的野生型PTEN基因的荧光素酶报告子的活性降低至(22.84±2.68)%,转染miR-106b的突变型PTEN基因的荧光素酶报告子的活性几乎未改变[(92.08±3.4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Hep-2和TU212细胞PTEN蛋白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高。Transwell实验检测显示,抑制PTEN表达的实验组Hep-2和TU212细胞比未抑制PTEN表达的实验组每个视野侵袭细胞数增加[(65.08±3.57)个比(26.72±2.58)个,(57.38±4.96)个比(31.81±2.97)个,均P<0.05]。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抑制PTEN表达的实验组Hep-2和TU212细胞上皮性钙黏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结论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和TU212细胞中miR-106b可能通过靶向调节PTEN的表达,影响PTEN下游侵袭相关蛋白,而改变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沉默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IL-8小干扰RNA(siRNA)和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转染至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作为实验组和NC组仅转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的细胞作为,未做处理的细胞作为空白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L-8、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cleaved caspase 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 AX)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中IL-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NC组和空白组细胞,OD值明显低于NC组和空白组细胞(P<0.01)。实验组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NC组细胞(P<0.01)。实验组Hep-2细胞中p-AKT和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白组和NC组细胞,而促凋亡蛋白B AX和cleaved caspase 3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和NC组细胞(P<0.05)。3组Hep-2细胞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可通过对磷酸肌醇3-激酶(PI3K)/AKT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抑制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促进其凋亡,为喉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及可能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喉癌细胞株Hep-2中上调miRNA let-7a的表达对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A,HMGA2)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喉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合成miRNA let-7a 模拟体(let-7a mimics)并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入Hep-2内;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MTT法检测let-7a高表达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PCR(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上调let-7a后对HMGA2表达的影响。结果:本实验将let-7a mimics成功转染入Hep-2内,流式细胞术及MTT法检测显示Hep-2内let-7a的表达上调会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喉癌细胞的凋亡。RT-qPCR检测显示:let-7a mRNA在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HMGA2 mRNA在空白组、NC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MGA2蛋白的表达显示:实验组HMGA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和NC组(P<0.01)。上述实验中空白组与NC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et-7a能够显著下调HMGA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为喉癌基因靶向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敲低Bmi-1的表达水平对鼻咽癌细胞CNE2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4种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HNE1和HONE1中Bmi-1的表达,筛选出高表达Bmi-1的细胞株.设计3条针对Bmi-1 mRNA的干扰序列(shRNA1...  相似文献   

16.
董静  陈显权 《现代肿瘤医学》2023,(13):2417-2424
目的:探讨CircCSNK1G1调节miR-381-3p/溴结构域蛋白4(BRD4)轴对喉癌(laryngeal cancer, L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60例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喉上皮细胞NP69及人LC细胞Hep-2、Tu212、M4E中CircCSNK1G1、miR-381-3p、BRD4蛋白表达;将人喉癌Hep-2细胞分为:control组(正常培养)、si-NC组(转染si-NC)、si-CircCSNK1G1组(转染si-CircCSNK1G1)、si-CircCSNK1G1+inhibitor-NC组(si-CircCSNK1G1和inhibitor-NC共转染)、si-CircCSNK1G1+miR-381-3p inhibitor组(si-CircCSNK1G1和miR-381-3p inhibitor共转染);RT-qPCR检测Hep-2细胞中CircCSNK1G1、miR-381-3p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Hep-2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Hep-2细胞迁移;Transwel...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mTOR siRNA对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45例正常喉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TOR蛋白的表达;将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mTOR siRNA组,及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雷帕霉素组,分别利用mTOR siRNA和雷帕霉素进行治疗,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的mTOR siRNA和雷帕霉素分别处理细胞后对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并采用CCK-8试剂盒分析mTOR蛋白表达下调对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mTOR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3种不同浓度mTOR siRNA分别转染Hep-2细胞24、48、72 h,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相比,mTOR蛋白表达均有所降低(P<0.05),且mTOR蛋白表达随mTOR siRNA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3种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处理Hep-2细胞24、48、72 h,各组与溶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mTOR蛋白表达量均有所降低(P<0.05);且mTOR蛋白表达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相比,各mTOR siRNA组的Hep-2细胞增殖在转染后24、48、72 h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 mTOR siRNA均能降低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中mTOR蛋白的表达,有效抑制细胞的生长,为喉鳞状细胞癌的分子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