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刘征  莫慧湧 《重庆医学》2008,37(19):2190-2191
目的 探讨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加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骨折10例.结果 术后随访1年至3年6个月,10例骨折均愈合,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该术式能提高青壮年股骨颈骨的愈合率,减少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8月-2011年3月我科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121例,其中FicatⅠ期29例,FicatⅡ期56例,FicatⅢ期26例,FicatⅣ期10例。手术切除股骨头周边增生变形的骨赘和炎性反应的滑膜组织,将股骨颈前外侧凿成与腓骨外径相应的骨槽,C臂X光机监视下沿骨槽深达股骨头软骨下区,凿刮骨坏死囊变组织,取髂骨松质骨填塞,将游离腓骨插入股骨头骨洞内,嵌入股骨颈骨槽内,螺丝钉或克氏针内固定,吻合腓骨动静脉与旋股外动静脉。结果:随访1~9年,根据综合评价其优良率达83.5%。结论:该手术可在直视下彻底清除坏死囊变组织和减压,同时植入新鲜质骨,为坏死区再血管化清除障碍。植入的带血管游离腓骨可增加股骨头部的血供和支撑作用,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此术式可用于FicatⅠ、Ⅱ和部分Ⅲ期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观察其与单纯植骨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先通过改良的watson显露旋股外侧动静脉较粗分支,再将股骨头死骨清除干净后,可在大小转子间取松质骨植入股骨头内,切取适当长度带腓血管的腓骨段插入股骨头颈中心并固定,将腓动静脉与旋股外侧动静脉较粗分支无张力吻合,并避免血管蒂受压.结果:手术26例,术后进行1~2年的随访,其中22例股骨头存活,4例术后1年股骨头坏死,患者行股骨头置换.结论: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提高股骨头存活率,有效缓解疼痛,改善Harris评分,延迟全髋置换时间.  相似文献   

4.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保留髋关节的手术方法相关的文献,主要对近年来骨股头缺血性坏死的保留髋关节的治疗方法,即髓芯减压术、病灶清除术联合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带血管蒂的骨移植手术、球囊扩张骨水泥填充术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进行综述。同时,报告了X线、CT、MRI诊断骨股头缺血性坏死的一些利弊,有助于该领域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加压螺纹钉加带臀中肌蒂大转子骨块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加带臀中肌蒂骨块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4 7例。结果 术后随访 2年~ 5年 2个月 ,平均时间 3年 5个月 ,所有病例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 ,无骨不连发生 ,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例 ,手术治疗优良率达 91 5 %。结论 该术式能提高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 ,避免发生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带血管髂骨块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块转移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可以促进骨愈合.防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本组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6例,全部痊愈,均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的髂骨移植结合转子间旋转截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1997年来采用血管蒂的髂骨移植结合转子间旋转截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评价手术疗效。结果经1~4年随访,优良率75%,有效率83.3%。结论该术式能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股骨头坏死趋势、延缓股骨头缺血坏死进程的目的,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渊  咸宝山  刘富  咸如良 《海南医学》2010,21(23):68-69
目的研究中青年重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Ⅲ期以上)的治疗,修复自体股骨头的完整性及恢复髋关节功能,避免过早人工关节置换。方法将病变股骨头坏死组织病灶清除后,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移植联合自体柱状骨软骨移植,修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关节软骨缺损。结果治疗各种病因所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9髋),经术后2-8年随访,髋关节疼痛症状消失或减轻,关节功能恢复接近正常。结论该手术是治疗中青年重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Ⅲ)的有效方法,术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能够避免或延迟中青年患者过早的人工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和预防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带血管腓骨移植到股骨颈的前外侧,腓动静脉与旋股外动静脉吻合。结果:1982-2002年间共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29例。获得随访89例,随访时间3-19年,随访患进行X线和功能检查,按骨折愈合和功能情况分析。有效率和良好率分别是95.4%和85.1%。结论:对股骨颈骨折,腓骨有协同固定作用,对股骨头坏死腓骨作为皮质骨有支撑和防止塌陷的作用,吻合的腓骨血管为股骨头颈部提供血供,促进了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和股骨头的恢复与重建,腓骨骨膜在骨折的愈合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俊  黄克  李林  张波  梁红锁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273-1274,1277
目的:探讨应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及富血小板血浆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46例ARCO分期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髂骨植骨、自体骨髓及富血小板血浆移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5~28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接近或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结果示股骨头囊性变消失,坏死区有新生骨小梁通过。结论:股骨头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及富血小板血浆移植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一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准确定位打孔联合植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2月~2011年12月,共治疗早中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52例(93髋),根据ficat分期,Ⅰ期36 髋,Ⅱ期47髋,Ⅲ期10髋,在MRI三维定位、C臂引导下实施坏死区定位打孔植骨的同时植入体外分离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 经1到4年零10个月随访及磁共振检查,49例患者症状缓解或消失,股骨头坏死体积明显减小,血管增加,新骨形成,总有效率97.8%.结论 准确定位打孔联合植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无需坏死灶清除.  相似文献   

12.
李雷 《医学综述》2008,14(21):3342-3343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方法对近6年来齐河县人民医院应用自体骨髓加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5例疼痛消失,4例疼痛缓解,1例疼痛缓解不明显。经1年以上随访,Ⅱ期优良率100%,Ⅲ期早期优良率为65%。结论用自体骨髓加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创伤小、预防塌陷、降低病残率、延长自体关节使用寿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同种骨软骨支架治疗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探索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含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从实验兔的耳中央动脉采取动脉血5 mL,再通过离心方法获取PRP,用16号骨髓穿刺针从实验兔自体股骨髓腔抽取骨髓5 mL,把抽取的骨髓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原代培养和成骨诱导.对已获取PRP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实验兔进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取同种股骨髁部骨软骨制作软骨支架,最后以制备的软骨支架为载体,将经过成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到软骨支架上,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用16号骨髓穿刺针对坏死的股骨头进行髓芯减压术,术中将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坏死的股骨头下.实验动物共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为空白对照;B组仅进行髓芯减压;C组髓芯减压后植入经过成骨诱导培养的细胞;D组髓芯减压后植入细胞-支架复合物.实验后在第2、4、8周各组分别处死6、6、8只,每只实验兔的股骨头行大体标本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D组治疗效果最显著,通过空骨陷窝计数发现D组与其他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基质干细胞通过PRP的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软骨支架材料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提供良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其向成骨细胞分化;PRP和软骨支架材料联合应用可促进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脉药物灌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2月在我科接受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75例(共126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选至股骨头供血动脉,先灌注罂粟碱30ml、尿激酶50万u、复方丹参30ml,最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等量注入各支血管。术后第3、6、12、18、24个月,根据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与再造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影像学评价股骨头形态学变化。结果疼痛缓解率95.65%(118/126);步行距离延长84%(63/75);关节功能缓解率8650%(109/126);影像学改善率72.73%(56/77)。结论经动脉药物灌注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有效,能够有效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钽棒植入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ARCO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后植入钽棒并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果:所有患者经过7~24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活动范围接近或恢复正常,除2例患者进展为ARCOⅢ期外,其余股骨头均无塌陷,影像学检查结果示股骨头囊性变消失,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4.2±7.1)分提高到术后(83.9±8.6)分。结论:钽棒植入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近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动脉溶栓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注射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至股骨头供养动脉,灌注脲激酶40万u,罂栗硷50mg。然后局部穿刺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悬液15~20ml,MSC数量约为1×107~1×108个。结果股骨头、颈区域狭窄闭塞血管再通,股骨头血管染色区域明显增大,坏死区域逐渐缩小。结论经动脉溶栓后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注射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人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和旋股外侧血管束联合移植术 ,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9例。结果 术后随访 3~ 7年 ,优良率达 88.9%。结论 采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和旋股外侧血管束联合移植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兼有两种术式的优点 ,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探讨股骨头钻孔管移植髋关节外支撑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的疗效。方法 :股骨头钻孔去除坏死骨加上腓骨骨移植 ,髋关节外支撑架固定。结果 :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1 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40岁 ,平均病史 2年 ;本组Ⅰ~Ⅲ期 8例 ,Ⅲ~Ⅳ期 3例 ;随访2年 ,优良率 86 6 %。结论 :本术式优点是 :注重彻底清除坏死骨 ,髋关节外植骨 ,早期负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缝匠肌髂骨瓣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6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和施行缝匠肌髂骨瓣植入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时间为8~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分为(38.3±4.1)分,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5.2±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41例,良11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为92.8%。结论缝匠肌髂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既重建了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又提供了可替代坏死骨质的自体活骨,且取材方便,易于操作,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