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患儿46例,将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憋喘时间、住院天数、家属满意度、患儿肺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憋喘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成像仪在门诊手足口病患儿外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门诊输液的3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血管成像仪辅助外周静脉穿刺;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时间、等候输液时间、穿刺成功、家属满意度、护理投诉和护理纠纷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时间、等候输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投诉及护理纠纷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血管成像仪,对目视法穿刺困难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外周静脉穿刺,能显著缩短静脉穿刺时间及等候输液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从而降低护理投诉及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叩背护理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采用传统叩背护理,观察组(n=35例)采用改良叩背护理。比较两组排痰前后血气指标、痰液黏稠程度、排痰量、肺部感染发生率、呼吸困难指数、住院时间及叩背舒适度。结果两组排痰后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O_2、SaO_2血气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排痰量、肺部感染发生率、叩背舒适度、呼吸困难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叩背护理法可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提高叩背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刘金娥  刘苗  张雯  吴丹 《当代护士》2018,(6):110-112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对小儿喘憋性肺炎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128例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雾化吸入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雾化吸入治疗期间行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依从率及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健康教育可提高小儿喘憋性肺炎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有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睡眠质量及血氧饱和度(Sp O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8例上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鼻腔冲洗,每天清洗1次,直至患儿临床症状消失为止。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睡眠质量、Sp O2水平差异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流涕、喷嚏、鼻塞、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Sp 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5.32±3.14)分高于对照组(82.96±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改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睡眠质量及Sp O2,促进患儿预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吸痰法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法,研究组给予新型改良式吸痰法。观察两组气道护理指标、肺部湿罗音和痰液黏稠度、吸痰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吸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吸痰次数、雾化次数、气道灌洗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湿罗音和痰液黏稠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吸痰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改良式吸痰法用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吸痰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陈洁 《妇幼护理》2021,1(2):409-411
目的 分析 PICU 住院患儿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4 月院内收治 PICU 住院患儿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患儿感染事件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观察 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对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感染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显 著降低(P<0.05)。结论 PICU 住院患儿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可降低患儿感染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提升患儿 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单金霞  杜永青 《妇幼护理》2023,3(4):863-866
目的 分析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小儿输液护理过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我院在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间治疗 的 80 例静脉输液治疗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和传统护理模式。比较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心理状态和护理纠纷和护理投诉。结果 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患儿的 心理状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输液实 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治疗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投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全程系统护理分析的护理效果。方法:以广东省阳山县人民医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喘憋性肺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氧化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将此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程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0%,对照组疗效优良率为75%,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价为(92.12±1.21)分,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价为(70.21±1.09)分,观察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给予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进行全程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氧气驱动雾化吸人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鼻腔冲洗方法对鼻咽癌放疗患者鼻腔粘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鼻咽癌放疗患者43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鼻腔冲洗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鼻咽癌放疗患者49例为观察组,实施改良鼻腔冲洗方法。所有研究对象放疗过程中均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其放疗后鼻腔黏膜反应程度、鼻腔粘连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鼻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鼻腔黏膜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改良鼻腔冲洗方法,有助于减轻鼻腔黏膜反应、预防鼻腔粘连,同时加强患者护理,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对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患儿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眼科行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182例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9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危机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缺陷、护理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投诉虽低于对照组,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化疗中危机管理的实施,可有效减少婴幼儿化疗风险,保证婴幼儿化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肺炎患儿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收治的58例肺炎患儿通过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憋喘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1.03%(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6.55%)明显高于参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炎患儿中,可提高治疗效果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鼻咽分泌物抽吸法与吸痰法对人博卡病毒检测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鼻咽分泌物抽吸法采集标本,观察组采取吸痰法采集标本。比较2组患儿博卡病毒检测阳性率差异、鼻腔黏膜损伤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博卡病毒检测阳性率为45%,显著高于对照组博卡病毒检测阳性率8.3%(P0.05);观察组患儿鼻腔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痰法可提高儿童博卡病毒检测阳性率、减少儿童鼻腔黏膜损伤发生并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提高变应性鼻炎(AR)儿童鼻腔冲洗中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100例接受鼻腔冲洗治疗的AR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鼻腔冲洗操作正确率、居家鼻腔冲洗依从性、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鼻腔冲洗操作正确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较对照组居家鼻腔冲洗依从性升高;观察组患儿家属较对照组满意度各项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能提高AR患儿的鼻腔冲洗操作正确率,改善居家鼻腔冲洗依从性,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综合气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91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气道护理,比较2组咳嗽、喘憋、肺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憋、肺啰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5例(10.9%)发生呼吸道感染,对照组共13例(2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应用在重症肺炎患儿中可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强化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法及密闭式吸痰在ICU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人工排痰及开放式吸痰,观察组给予振动排痰法及密闭式吸痰,比较2组的气道护理效果、VAP发生率、预后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第7天的p(O2)、SpO2、SaO2均高于对照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吸痰次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痰液喷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住ICU时间少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法及密闭式吸痰能够提高ICU患者呼吸道护理效果,减少VAP的发生,提高护理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对儿科门诊护理纠纷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儿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及家长(或监护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评分和护理满意评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为患儿家长提供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发展性反馈管理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呼吸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发展性反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动脉血气指标参数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动脉血气指标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mMRC、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展性反馈管理模式可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呼吸管理效果,改善动脉血气水平,增强呼吸功能,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对咳嗽喘憋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有咳嗽、喘憋的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遵医嘱随机进行雾化吸入(化痰药与平喘药无先后顺序),G5排痰机排痰以及吸痰;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程序化护理,即先做雾化吸入(雾化要求先用化痰药然后给予平喘药),30 min后给予G5排痰机排痰,然后视患儿病情酌情给予吸痰.结果 治疗组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在咳嗽、喘憋的患儿康复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康复进程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我院8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及其家属实施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可缩短患儿康复进程,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