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维吾尔族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环境影响因素,为维吾尔族阅读障碍儿童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喀什、阿克苏地区3 508名三~五年级维吾尔族儿童进行调查,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X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维吾尔族儿童维语阅读障碍的环境影响因素.结果 维吾尔族儿童维语阅读障碍发生率为5.9%.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疆维吾尔儿童阅读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儿童完成作业有困难(OR=1.658,95% CI=1.126 ~2.442)、厌学(OR=1.511,95% CI=1.107 ~2.062)、家庭人均月收入(OR=3.544,95% CI=1.977 ~6.352)、父亲文化程度(OR=4.052,95% CI=1.834 ~8.951)和母亲文化程度(OR=2.248,95% CI=1.289~3.921).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阅读障碍并不少见,其影响因素涉及生理、心理、家庭等多个方面.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改善该地区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状况.  相似文献   

2.
正儿童的生长发育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期约请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节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环境与妇儿健康室许宁副研究员撰写的《高度重视儿童对环境暴露的易感性》。文章根据儿童生理特征、行为特征及环境暴露的机会和暴露量,阐述环境暴露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防控措施与建议,以期保障我国儿童健康成长与推动环境安全工作的高效发展。患有阅读障碍的儿童不仅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受限制,还会对其认知和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张宝平护师撰写的《新疆维吾尔族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与环境影响因素研究》提示,可从生理、心理及家庭等多方面制定发展性阅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维吾尔族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影响因素,为阅读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疆地区1 206名3~5年级维吾尔族儿童进行筛查,利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Logsitic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维吾尔族儿童阅读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阅读障碍的发生率为6.80%,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儿童阅读障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无业、母亲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家庭收入低于1 000元的家庭环境对阅读障碍的发生有影响。结论 维吾尔族儿童阅读障碍并不少见,家庭环境因素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对阅读障碍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病因复杂。在阅读障碍的遗传学研究中,已经发现了多个阅读障碍的遗传候选基因,其中DCDC2被反复证实。除此之外,孕期及围生期因素、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及收入、家庭阅读环境、学校环境等也在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阅读障碍候选基因DCDC2及其相关SNP位点,相关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遗传学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找到潜在的与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发病相关易感基因,初步揭示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医院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诊断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121例和同期117例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Affymetrix Genome-Wide SNP 6.0基因芯片,根据病例与对照研究策略,完成基于Pooling DNA病例-对照相关分析,筛选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易感相关SNP位点,并通过Pathway分析,找到出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发病相关功能基因。结果 ROBO1基因的rs331142和rs12495133及DYX1C1基因的rs3743205和rs11629841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分布均有差异。结论 ROBO1基因的rs331142和rs12495133及DYX1C1基因的rs3743205和rs11629841位点的基因多态与发展性阅读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6.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儿童学习障碍中最主要的类型,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其发生机制、核心认知缺陷的理论相当丰富,且每种理论都获得了一定的支持性结果.恰当整合各领域研究成果,对于深入了解阅读障碍的特点,以及阅读障碍的早期筛查、干预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工作记忆模型能够较好地综合已有遗传学、认知、脑功能等领域的研究结果,对于阅读障碍的理解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视角.概述了近年来对于阅读障碍者工作记忆机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了解家庭环境因素对阅读障碍儿童的影响,为儿童阅读障碍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衢州市3所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1 213名进行问卷调查,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对阅读障碍的定义和诊断标准,采用逐层筛选的方法确定阅读障碍儿童,并对阅读障碍和阅读正常儿童的家庭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阅读障碍儿童的筛查阳性率为4.53%;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收入、买课外书花销、父母文化程度、讲故事、鼓励孩子阅读、买孩子喜欢的书、孩子固定阅读时间、父母阅读频率对儿童阅读障碍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OR=2.35,95%CI=1.16~4.74)、母亲文化程为初中及以下(OR=3.68,95%CI=-1.73~7.83)、偶尔鼓励孩子阅读(OR=3.37,95%CI=1.79~6.35)是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可以促进儿童阅读能力发展,降低阅读障碍的发生;而社会经济地位可以为家庭阅读环境的创造提供外在保障.  相似文献   

8.
对汉族儿童阅读障碍的发病机制从遗传学角度进行探索,旨在了解汉族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遗传候选基因研究策略与未来的研究的方向,文章从发展性阅读障碍遗传候选基因的发现的研究进程进行归纳与综述,探讨了相关基因的发现与功能。得出DCDC2,KIAA0319和DYX1C1是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候选基因,功能研究的表明,他们都参与了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的作用,对它们的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阅读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学习障碍,在表音文字国家其患病率约为5%~12%〔1〕,占所有学习困难的4/5。临床上依据其认知特性可以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和发展性阅读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且遗传成分大于环境成分,双生子的研究显示其遗传度为44%~76%〔2〕。目前的研究认为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多个候选基因关联,其中基因KIAA0319在多个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汉族与维吾尔族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不同阅读特征, 为开展不同种族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本文采用分层检测的策略, 依据ICD-10诊断标准, 抽取3~5年级儿童1 181名, 利用儿童阅读障碍量表进行检测筛查, 以各阅读障碍各因子为自变量拟合了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种族的阅读特征的差异。结果 1)汉族儿童阅读障碍的筛查阳性率为4.69%, 维吾尔族儿童阅读障碍的筛查阳性率为7.93%, 两种族之间阅读障碍的筛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8, P<0.05)。2)维吾尔族儿童阅读障碍组的8个因子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其中口语表达(OR=2.432)和视知觉(OR=6.056)对阅读障碍的影响较大。3)不同民族阅读障碍儿童各因子评分比较:口语表达、书面表达、注意力、视知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维吾尔族儿童显著高于汉族儿童分值。结论 汉族儿童与维吾尔族儿童阅读障碍筛查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阅读中各个环节均受损, 以口语表达障碍和视知觉损害为主;汉族与维吾尔族儿童阅读障碍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 汉族儿童各因子得分均低于维吾尔族儿童。  相似文献   

11.
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DD)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受多个遗传基因的控制,而且基因间也存在交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遗传行为学研究,多个易感基因逐步被识别。本文主要围绕6号染色体,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常见的候选基因DCDC2、KIAA0319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综述,为从“基因-大脑-行为”方面探究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智力缺陷及其对阅读障碍的影响,为汉语阅读障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ICD-10诊断标准,采取分层检测的策略筛查出阅读障碍儿童55名,按1∶1配比选取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相似的正常儿童55名进行配对研究;采用联合型瑞文测验中国第2次修订版分析阅读障碍儿童的智力缺陷。结果汉语阅读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智力水平分布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除A单元外的各分测验得分以及智商总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A和E单元外,瑞文测验各分测验对DD(阅读障碍儿童)均有显著影响(P值均〈0.05),均为DD的保护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与DD显著相关(P〈0.01),为DD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阅读障碍儿童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智力结构上的差异。在智力结构中,以类比能力与DD的相关性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发展性阅读障碍可能的机制主要包括语言框架假设和非语言框架假设。语言框架假设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可能在语音意识、快速命名、语音记忆和正字法加工中表现出缺陷。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发现正字法缺陷可能是产生阅读障碍的重要原因,但关于正字法加工的研究观点并不统一。本文对正字法研究的行为学和神经影像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为进一步开展发展性阅读障碍正字法研究加工机制中的加工测试材料、研究方法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姜琦  骆艳  邓冰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8):1270-1273
发展性阅读障碍指智力正常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性损伤[1],而阅读水平却显著落后于其相应智力水平或生理年龄的一种症状.在西方国家,阅读障碍的发生率在4% ~9%[2],而我国研究显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发生率为5%~10%[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的行为特点和家长情绪状况及其相关性,为多方位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8-11月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儿童中招募诊断为DD的儿童45名作为病例组,同期按性别、年龄、年级匹配正常儿童50名作为对照组,由主要抚养人填写自编社会人口学量表、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言语工作记忆功能上的差异,为相应干预治疗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武汉市某小学筛选出30名汉语阅读障碍小学生为阅读障碍组,以同性别、同年级的正常小学生30名为阅读正常组,采用视觉押韵方式,设定非启动和启动语音复述系统,比较两组儿童2种任务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在启动语音复述系统的任务中,阅读障碍组儿童反应时和错误率均明显高于阅读正常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阅读障碍组儿童启动语音复述系统任务的错误率和反应时与非启动任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阅读障碍儿童言语工作记忆的语音复述子系统存在缺陷,有针对性的训练可提高阅读障碍儿童干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影响,为寻求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湖北省武汉市某城区2所普通小学3~5年级587名学生及其家长、班主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诊断第10版(ICO-10)中阅读障碍的定义,采用逐层筛选的方法筛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进行相关因素路径分析.结果 筛查出阅读障碍学生23人,发生率为3.92%,其中女生5人,男生18人;路径分析图显示,汉语阅读障碍的内层影响因素有提供资源,鼓励阅读、完成作业困难、亲子共读,外层因素有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经济水平.结论 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注重亲子共读有助于预防阅读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彭湘  吴汉荣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52-1054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习困难的一种,占所有学习困难的80%。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先天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集中在家族遗传、神经结构功能异常、语言认知缺陷、脂肪酸代谢异常4个方面。本文就发展性阅读障碍遗传流行病学、遗传方式以及遗传研究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现状及特点,为进一步研究阅读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检测的策略,依据ICD-10诊断标准,对1367名3~5年级儿童开展阅读特点进行比较,筛查出阅读障碍儿童131名,对阅读障碍的各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儿童阅读障碍的筛出率为9.5%。根据DCCC各项得分的性别间比较显示,正常儿童组,男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女生,各项得分的性别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阅读障碍组儿童,除书写障碍的得分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余各项男女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级间比较显示,对于正常组儿童,各项得分的年级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书面表达障碍、不良阅读习惯、书写障碍、意义理解障碍的得分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于阅读障碍组儿童,各项得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尽早地鉴别出阅读障碍儿童,进行适当的干预,并根据不同的类别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典型表现,制定形式多样的、长期的干预计划是教育干预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阅读障碍儿童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阅读障碍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先天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儿童阅读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遗传因素,以及神经机制研究进行了阐述,重点论述了阅读障碍儿童语音加工过程的脑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