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29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体摘除14眼;睫状体扁平部三孔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体摘除15眼.一期植入人工晶体12眼.结果随访22眼1~12月,平均8.5月.18眼眼压<21mmHg,2眼局部滴抗青光眼眼水,眼压为24mmHg,2眼口服降眼压药物,眼压为24.00±3.25mmHg.视力提高16眼,无变化6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晶状体半脱位伴发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眼外伤性晶体半脱位3例、3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视力为0.02~0.1,无继发性青光眼.结果出院时视力1例0.3,1例0.8,1例1.0.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外伤性晶体半脱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案.方法对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36例、36眼进行规范的围手术期检查及治疗.29例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虹膜周边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7例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2年.术后矫正视力>0.2者34例(94.4%),眼压14.57~18.86mmHg者34例(94.4%);2例(5.6%)视力为光感~0.02,眼压22.38~28.01mmHg,眼底可见视神经萎缩.结论根据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制定规范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前,隧道式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及后房型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已在临床上普遍应用[1,2].我们用此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38例、38眼,术后恢复了有用视力,有效降低了眼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9年2月至2001年5月我院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38例、38眼行联合手术,随访4~24个月.男20例、20眼,女18例、18眼,37~71岁,平均61岁.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7例、17眼,白内障继发青光眼15例、15眼,白内障合并开角型青光眼4眼,外伤性白内障青光眼2眼,术前视力为光感至0.3;眼压为28~60mmHg,平均33.18±4.63 mmHg,患者均为一期植入后房型IOL,晶体为Stroze公司产的一体式晶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性青光眼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随访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42例4 ~59个月,平均26.95个月;对照组42例随访2~69个月,平均24.19个月.随访包括患者的视力,眼压及眼底等的变化.结果经抗青光眼药物治疗,40例眼压达正常、无复升,2例为永久性高眼压,其中1例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另1例药物治疗无效、失明 .对照组继发性青光眼1例.结论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药物治疗大多有效.白内障术后须经常检测眼压.  相似文献   

6.
挫伤性前房积血是眼球钝挫伤中最常见的病症,并可继发青光眼、角膜血染等严重的并发症,致使视功能不可逆转的损害.1988年12月至2001年11月我院收治了17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内障防盲筛查中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7例最终确诊为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入院明确诊断后,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摘除晶状体,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均为老年患者,门诊初诊为晶体溶解型青光眼4例,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2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过熟期1例,该患者行散瞳检查后遂出现晶体囊膜破裂皮质溶解,临床表现与另6例大致相同。6例术后第1天眼压降至正常,1例术后3d眼压为30~42 mmHg,经多次前房放液及降眼压药物治疗,术后2周逐渐停用所有降眼压药物,眼压恢复至正常。视力因病程及眼底情况不同恢复不一致,但均较术前提高。结论 ①晶体溶解性青光眼在患者刚就诊时不易确诊;②前房冲洗后行白内障摘除为治疗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有效方式;③落后地区仍然存在较多白内障过熟期患者,应加强宣传,使患者远离继发性青光眼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挫伤性前方积血43例,全身应用降眼压、皮质激素和止血药治疗,必要时行尿激酶球注或前房冲洗术.结果除继发性青光眼1例,角膜血染1例外,余者视力均有提高,其中20例视力恢复至1.0以上.结论挫伤性前方积血的合理、适时治疗,有助于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应用玻璃酸钠的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前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共37例(37眼)前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经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而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术中向巩膜瓣下及前房内注入玻璃酸钠0.2mL;以同期行复合小梁切除术的29例(29眼)前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作为对照,术中于巩膜瓣下及前房内注入0.2mL平衡盐溶液.术后监测并记录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滤过泡情况,随访9~15个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及功能性滤过泡比率较高,滤过瘘口开放较好,术后早期浅前房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视力改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前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行复合小梁手术,应用玻璃酸钠能减少滤过道黏连,明显提高手术质量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超声乳化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3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HTK〗评价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HTW〗方法〓〖HTK〗回顾分析34例(41眼)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用药后眼压控制良好择期手术34眼、高眼压条件下急诊手术7眼,均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2个月~3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房角开放范围。〖HTW〗结果〓〖HTK〗术中、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P<0.01);眼压比入院接诊时明显下降(P<0.001);前房深度加深,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中有2眼术后半年加用抗青光眼药物。所有患者原狭窄房角增宽,关闭的房角部分开放。〖HTW〗结论〓〖HTK〗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