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讨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案。对 3 6例 >60岁SAP患者与 74例≤ 60岁SAP患者的治疗方法 ,并发症和死亡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示 >60岁组及≤ 60岁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66.67%和 2 7.84% (P <0 .0 1)。病死率分别为 41.67%和 14 .86% (P <0 .0 1)。老年SAP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RDS( 5 2 .78% )、休克 ( 3 3 .3 3 % )、肾功能不全 ( 2 7.78% )。在老年SAPⅠ级患者 ,早期非手术治疗与早期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45 .45 %和 90 .0 0 % (P <0 .0 5 ) ,病死率分别为 9.0 9%和 5 0 .0 0 % (P <0 .0 5 ) ;而在SAPⅡ级患者 ,早期非手术治疗与早期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提示老年人SAP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较年轻人明显增高 ;老年SAPⅠ级患者应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预后。方法:住院治疗的SAP患者共76例,收集整理患者所有住院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使用药物、预后情况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结果:SAP好发于男性,30~60岁占69.7%;胰性腹水发生率69.7%,有腹水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39%)较无腹水者高(26.09%),有统计学差异(P<0.05);69例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7例行早期手术治疗,死亡率14.47%(11/76)。早期手术治疗组与个体化治疗组病死率分别为14.3%与10.6%,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前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后者(P<0.05)。结论:SAP多发生于30~60岁,胆道系统疾病然是SAP主要病因;SAP中腹水发生率较高,腹水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但与病死率无关。SAP的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与早期手术相比可减小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胰腺炎38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 对38例SAP早期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手术治疗组病死率25%(3/12),手术组病死率15.3%(4/26)。结论: SAP早期不应过分强调非手术治疗,而应按"个体化"治疗原则,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机,并选择相应手术方式,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4 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治疗情况 ,其中 38例伴有单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SAP -Ⅱ )。将早期手术治疗的SAP -Ⅱ 2 3例与早期非手术治疗的SAP -Ⅱ 15例在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中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0 .4 3% (7/ 2 3)和 34.78% (8/ 2 3) ,早期非手术组中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6 6 .6 7% (10 / 15 )和 4 6 .6 7% (7/ 15 ) ,两组比较早期手术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早期非手术组 (P <0 .0 5 ) ,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别不大。结论 :早期手术对一些严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Ⅱ )患者是必需的。在SAP早期保守治疗期间出现 1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时应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9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选择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涛  朱蓓 《海南医学》2008,19(2):27-28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97例SA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和非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3%、33.3%和32.6%,病死率分别为36.7.5%和11.6%.早期手术组与后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AP的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避免在急性期手术,而尽量采用非手术或延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非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3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0%,对照组为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保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减少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35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死亡率为47.22%;中转手术组死亡率为35.48%;非手术治疗组死亡率为32.35%.早期手术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死亡率,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中转手术组死亡率虽高于非手术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中转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SAP应综合患者情况,密切观察患者体征,把个体化治疗方案与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优点相结合,对感染较轻,无手术指征患者采取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对有手术指征患者要把握好手术时机,及时采取手术.  相似文献   

8.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44例SAPⅡ级病例早期手术治疗(23例)和非手术治疗(21例)患者的病死率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非手术治疗组病死率为71.4%(15/21),明显高于早期手术治疗组30.4%(7/23)。结论 SAP早期正规非手术治疗的同时,根据病情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措施,有望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采用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0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对照组确定为胰腺感染后立即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只对局限性病灶实施手术治疗。结果:并发症出现率,对照组为43.33%,观察组为16.67%;病死率,对照组为16.67%,观察组为6.67%;手术病死率,感染局限者为13.4%,感染未局限者为42.0%,以上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AP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出现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胰腺感染局限患者手术效果好于感染未局限患者。  相似文献   

10.
高海拔地区重症胰腺炎15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海拔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经验.方法: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153例SAP,对其治疗方式、疗效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病死率20.92%(32/15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主要死亡原因,占68.8%(22/32).总并发症发生率47.06%(72/153).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和非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56%(29/36)、37.74%(20/53)、5.93%(23/64),病死率分别为36.11%(13/36)、16.98%(9/53)、15.63%(10/64).早期手术组与后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RDS是高海拔地区SAP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监测与保护呼吸功能、尽量避免在急性期手术是减少SAP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以便制订更科学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近18年来1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65例,其中早期手术39例,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69.2%及48.7%。延期手术26例,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42.3%及34.6%,非手术治疗82例,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40.2%及29.3%。结论: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对SAP均有其利弊,不能片面夸大非手术治疗的作用而忽视手术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无明显手术指征的病例先行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密切观察,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要把握手术时机,适时手术。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的时机,指征与方式选择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外科干预的时机,指征与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2年7月~2004年1月收治的216例SAP病例,其中非手术治疗87例(40.3%),外科干预治疗129例(59.7%).结果该组总并发症发生率47.2%(102/216),总死亡率17.6%(38/216),总治愈率82.4%(178/216).并发症发生率:非手术组为36.8%(32/87),外科干预组为54.3%(70/129),P>0.05;治愈率:非手术组为83.9%(73/87),外科干预组为81.4%(105/129),P>0.05.结论外科干预在治疗SAP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下指征应考虑外科干预治疗:暴发性胰腺炎(FAP)早期虽经非手术治疗,但脏器功能仍呈进行性损害或腹内高压及腹腔间室综合征难以缓解;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去除;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坏死感染,胰周脓肿等感染并发症;某些情况下SAP局部并发症的处理(如无菌性坏死或胰腺假性囊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措施及手术指征的选择,对6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住院后均先于监护室进行非手术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补充血容量、减少胰腺分泌及去除炎症介质、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防治感染及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等。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中转手术和急诊手术29例,其中中转手术12例(包括胆系疾病3例,胰腺感染6例,麻痹性肠梗阻3例,1例死于DIC和MSOF);急诊手术17例(死亡2例,死于MSOF)。非手术治疗38例,除1例为暴发性病例死亡外,余均治愈出院,总死亡率为5.97%。由此可见,重症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有效的综合非手术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对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37例和手术治疗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手术治疗治愈率89.2%,病死率8.1%;手术治疗治愈率86.7%,病死率13.3%(P>0.05)。重症Ⅰ级手术率24.1%,治愈率93.1%,病死率3.4%;重症Ⅱ级手术率34.8%,治愈率82.6%,病死率17.4%(P>0.05)。总手术率28.8%,总治愈率88.5%,总病死率9.6%。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时机,以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的外科治疗策略,可望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不同阶段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菌感染治疗方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1989年 1月 ~2003年 12月收治的127例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诊治情况。第一阶段 47例接受急诊手术,第二阶段 80例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结果:急诊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 40. 4% (19 /47)和 17. 2% (8 /47);个体化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1. 3% (17 /80)和 5% (4 /8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主张以“个体化方案”选择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干预的时机、指征与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5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46例SAP病例,其中非手术治疗71例,早期外科干预治疗54例,中转外科干预治疗21例。结果本资料总治愈率86.3%,总死亡率13.7%,总并发症发生率45.2%。其中非手术组分别为88.7%、11.3%、36.6%;早期外科干预组为83.3%、16.7%、51.9%;中转外科干预组为85.7%、14.3%、57.1%。结论外科干预在治疗SAP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结合临床病理分期和病因选择外科干预的时机、指征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and use of alternative treatment methods of draining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a review of 41 patients who were managed by a surgical hepatobiliary service, in which non-surgical (endoscopic and radiological) treatment modalities were available equally, was performed. Of the 41 patients, 39 patients experienced 45 attempted treatments with ultimate success in 35 (90%) patients. The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of the high-risk patients did not result in a higher mortality at 9% and 25% for endoscopic and radiological management, respectively, than that of 15% which was achieved in the operative series. As a result of treatment selection, the non-operative groups survived for a shorter time (eight weeks) than did those who underwent operation (survival, 30 weeks). This shorter survival time resulted in a similar readmission rate for the non-operative and operative groups; patients did not survive long enough in the non-operative group to develop stent complications. Even if surgery is the chosen treatment modality, preoperative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s recommended in planning that surgery. We conclude that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surgical treatment has the advantage of fewer late complications, while non-surgical treatment has the advantage of less initial morbidity or mortality. If the aim is to optimize palliation not only in the short term, but also in the longer term, then the selection of patients for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pretreatment imaging results, the operative risk and the predicted duration of survival, will result in operative and non-operative methods of treatment being used approximately equally.  相似文献   

18.
重症急性胰腺炎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加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认识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 1997~ 2 0 0 3年收治的 3 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 3例病人中 ,治愈 2 8例 ,死亡 5例。行手术治疗 12例 ,死亡 2例 ;行非手术治疗 2 1例 ,死亡 3例。休克和MOF是主要死亡原因。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宜采用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并存在的双轨制体系 ,早期以非手治疗为主 ,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完全内括约肌切除术(total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Total-ISR)治疗极低位直 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45例极低位直肠癌患者(1.0 cm≤肿瘤下缘距肛缘≤3.0 cm)实 行腹腔镜联合Total-ISR。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切缘及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中位随访时间为20.5个月, 观察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比较术后3,6,12个月的肛门功能情况。结果:45名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20±33) min。出血量(110±31) mL。手术切缘均阴性。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 为6.7%(3/45),无术后吻合口瘘。术后2例出现局部复发,1例发生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Kirwan分级II级 为24.4%(11/45),III级为57.8%(26/45);术后6个月II级为51.1%(23/45),III级35.5%(16/45);术后12个月40例患者中 Kirwan分级达到I级的有7例,II级的有25例。术后3个月与6个月相比,6个月与12个月相比,患者Kirwan分级比较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位直肠癌患者尤其是未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 Total-ISR是可行的,有兼顾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手术的时机与指征。方法回顾分析1996-01~2009-02间,我院收治的186例SAP病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14例(61.3%),外科治疗72例(38.7%)。结果总治愈率81.2%(151/186),总并发症发生率44.6%(83/186),总病死率18.8%(35/186);治愈率:非手术组为84.2%(96/114),外科手术组为76.4%(55/72);并发症发生率:非手术组为39.5%(45/114),外科手术组为52.8%(38/72);病死率:非手术组为15.8%(18/114),外科手术组为23.6%(17/72)。结论及时、正确地把握SAP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对提高SAP治疗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