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针者,无不知九针;针籍者,无不载九针。古有《外经》之谓、堪为针灸医书之精粹的《灵枢经}),合计八十一篇,其首篇即以“九针十二原”名之,并明言“虚实之要,九外最妙”,九针在医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九针之名与形已具体载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然九针之义却未见论及。就针形而言,针之本义为“所以维也”(见《说文解字》),针尖锐利、针身细长是其基本外形。如果说毫针、长针等之外形近于针形,“未如剑锋”之被针则更近于刀形,《灵枢》以“九针”合称,除名形之外,似另寓义也,即何以应九之数的问题。考之古籍…  相似文献   

2.
《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日镌针……八日长针,长七寸。九日大针,长四寸。”芒针即是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演变而来。芒针治疗从主导思想到选穴配方,均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新九针铍针疗法,是以铍针刺激穴位或特定区域及将铍针烧至灼热,烙割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铍针亦是古代九针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五日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灵枢·九针论》:“五曰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  相似文献   

4.
浅谈得气的体会王秀兰天津市塘沽区肛肠医院300450针刺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早在古代医典《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粗守形,上守神,”又说:“凡将先针,必先诊脉。”用针之前,必须坚持在辨证的基础上施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就有记载:“粗守关,...  相似文献   

5.
何学斌  罗济民  王华 《中国针灸》2003,23(6):374-375
习针者 ,无不知九针 ;针籍者 ,无不载九针。古有《针经》之谓、堪为针灸医书之精粹的《灵枢经》 ,合计八十一篇 ,其首篇即以“九针十二原”名之 ,并明言“虚实之要 ,九针最妙” ,可见“九针”在医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具体论述了“九针”的名与形 ,指出“九针之名 ,各不同形” ,以针、员针 ,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合称“九针”。然而 ,若据此而认定“九针”即为九种不同针具的简称 ,仅从名与形上分析问题 ,乃欠深入。《灵枢》何以“九针”为名 ?九针之内涵是否均为针形 ?九针之外是否再无创造 ?…  相似文献   

6.
考察《黄帝内经》,可见在西汉以前曾有过《九针》与《刺法》两篇针刺专著 ;《九针》与《刺法》后来发展为古《针经》;古《针经》进一步增益与改编 ,成为《黄帝针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谓“先立《针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谓“《九针》九篇 ,夫子乃因而九之 ,九九八十一篇”,均指《黄帝针经》。《黄帝针经》就是至今尚传于世的《灵枢经》,乃《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 ,这在当今学术界已成共识。此书本为古代针灸学术著作 ,可是自从更名为《灵枢经》以后 ,医学界片面地推崇它作为医经的一面 ,反而忽略了它是传世最久的针灸专著。…  相似文献   

7.
正九针是指针、员针、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等九种针具。九针之名始见于《内经》,共有3篇专论九针的文献,即《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官针》及《灵枢·九针论》,详细介绍了九针的大小、形状、用途以及创立理念等,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中的毫针、长针、大针,在《内经》时期就  相似文献   

8.
朱兰 《中国针灸》1997,17(10):596-597
试论针刺之“守神”朱兰(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100050)《内经》对于针灸临床治疗强调治神。《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凡刺之法,必先治神。”《灵枢·本神》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粗守形,上守神”。意即“粗工”只知拘守针...  相似文献   

9.
长针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针具。《灵枢·九针十二原》:“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说明了长针的特点和应用。而《灵枢·九针论》进一步解释曰:“八风伤人,内含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取法于纂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  相似文献   

10.
《内经》对徐疾补泻手法,在《灵枢》和《素问》中分别予以不同的论述。《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而《素问·针解》却用“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疾按之”述之。对于第一段经文,《灵枢·小针解》就  相似文献   

11.
Tu针辨     
曾上Jie 《中国针灸》2002,22(4):282-283
■针"是《内经》中所记载的古九针之一。它的渊源和其他的针具一样,都是来源于远古 的"砭石"。"■",《说文》解释是"锐器也"。在《康熙字典》、《辞源》、《辞海》、《古汉语字 典》等工具书中,都解释为古时候的一种刨土工具。对"■针"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的《灵枢经》中。《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九针 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针,长一寸六分……■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灵枢·官 针》又说:"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针于病所,肤白勿取";《灵枢·九针论》也说: "■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  相似文献   

12.
九针十二原之小针之要为《黄帝内经·灵枢》的重要篇章。本文将从辩证辩经施针、辩气侯气施针、辩虚辩实施针等三个方面入手,就针灸治疗中“守神”、“守机”两大原则及几种补泻手法进行简要讨论。笔者认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之小针之要的重要性在于它对医者的精神修为和专业技能提出了要求,激励了千千万万医者不断努力向这个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13.
“絮刺”解     
近代杨永璇先生将七星针叩刺出血后再拔罐的刺法称作“絮刺”。这一名称使很多人感到费解,为什么会用这个“絮”字作刺法名呢?考《针灸甲乙经·卷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中指出:“员针者,取法于絮针……锋针者,取法于絮针。”对《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九针内容作了诠释。这些内容被后世针灸著作纷纷转载,如《针灸大成·四卷·九针式》亦照此转录。从中不难看出,我们现在使用的针灸针,有些原是从絮针发展而来的。七星针叩刺,从针刺的操作来看,如刺得轻就似员针“按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刺得重,则似锋针“写热出血,发泄…  相似文献   

14.
新九针镶针疗法是指用镄针刺激穴位或划割人体某些部位(如皮肤、口腔黏膜等),起到治疗疾病作用的针刺方法。镌针为古九针之一,久已失传。其记载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一日缓针,长一寸六分……镶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现就镌针针具革新与操作方法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5.
“九针”是古代九种常用的针刺工具,由于其形状各异,故也有其不同的功用。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因此,《灵枢·九针十二原》将九针的名称、形状及用途作了详细的介绍,如“(?)针者,头大末锐,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指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篇针者,针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尖如(敝尾),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  相似文献   

16.
在针灸治病过程中,辨病选针与精通经络、辨病用穴、针刺治神等同等重要。但是现在医者大多只具备毫针、三棱针等几种针具,对辨病选针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我们应该对《内经》中“九针”的运用加以继承发扬(1)九针制作的根据及目的《内经》对九针为何以“九”为基数的渊源作了解释:“以针应九之数,乃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一而九之,以应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并指出:“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九以法野。”又《素问·针解》云:“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  相似文献   

17.
高玉杰  左甲 《光明中医》2016,(9):1220-1221
"气至"是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通过对比《灵枢·小针解》和《素问·针解》对《灵枢·九针十二原》部分条文的解释,发现要探明"气至"在《灵枢》中的本义,必须从《灵枢·九针十二原》原文中寻找答案。"气至"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的本义是指"清气"至。"气至"不是目前普遍理解的"得气",而是指通过九针的操作使经脉血气运行如常。  相似文献   

18.
正火针属于九针中的一种,《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九针分别为针、圆针、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其中"九曰大针,长四寸……尖如梃,针锋微圆"。此处所谓的大针,即为火针疗法的专用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所长师怀堂教授根据古代九针,开始致力于"新九针"器具的研究开发和临床推广。新九针包括磁性圆梅针、毫针、梅花针、三棱针、铍针、锋钩针、针、针、圆利针、火针。  相似文献   

19.
针刺“守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小针之道,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历来认为能够“守神”施针者为“上工”(高明医生),那么,怎样用针才能叫“守神”治病呢?笔者就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胥荣东  王旭 《中医杂志》2008,49(1):92-93
《灵枢·九针十二原》行文流畅,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毫无含混参差之弊。但在《灵枢·小针解》中却被解释得义理难明。如其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