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辛开苦降法与脾升胃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魏玮  郝建军  周晓莉 《中医杂志》2004,45(9):715-716
李杲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升降相因,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用辛开苦降法升清降浊是治疗脾胃病的大法. 1 脾升胃降是对脾胃功能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2.
脾胃病临床很常见,其治疗方法各异,笔者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故脾胃升降为之主要轴心,理气一法运用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取重要部分。现就临床试探,粗略认识体会,不妥之处恳请斧正。1 脾胃乃升降之轴心 脾胃居中焦,诚人体气机升降的轴心。脾主升清,将水谷之精微输送四肢百骸以充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正如叶天士曰:“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这  相似文献   

3.
从"脾升胃降"论治皮肤病是陈彤云教授学术思想之一.陈彤云认为脾胃失健是皮肤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更是"湿邪"致病的核心病因病机.通过总结陈彤云教授对"脾升胃降"理论的认识和运用,分析其应用升清降浊、斡旋气机来调畅脾胃升降之枢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功能正常与否是疾病是否发生的关键。脾升胃降协调统一,化生气血,排泄糟粕,维系着机体新陈代谢和脏腑功能。脾升胃降失常,不能协调五脏气机升降,导致肺脾肾气机失调,发为消渴,日久演变为消渴变证。故消渴的治疗当辛开苦降调理脾胃气机,使之升清降浊,阴阳平和。  相似文献   

5.
<正> 人有五脏,睥胃居中,为后天之根本,升降之枢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则百病由生。然“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前贤谓:脾胃病寒热虚实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故调治脾胃升降功能实为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临证多有所获。现不揣谫  相似文献   

6.
治疗脾胃病贵在调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为阴土,其气宜升;胃为阳土,其气宜降。两者对全身气机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而临床常见的脾胃病,多是由于脾胃升降出入之气机逆乱而发生。因此,调气在治疗脾胃病中的应用尤为重要。笔者在临证时,注意调节脾胃气机运动这平衡,用降、通、补、升之法,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1 脾胃是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  相似文献   

7.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故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升者升其清阳、降者降其浊阴,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所以脾胃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主要环节,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本文就脾胃升降学说在临床的运用作一简介。1 脾胃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的升降纳化是脾胃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胃  相似文献   

8.
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腐熟,主受纳水谷,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位置居中,为气体升降枢纽,升则上输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因而脾胃健运才能升清降浊,五脏六腑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若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则在内五脏六腑、在外四肢九窍都会发生种种病证。故李杲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由此李杲创制补中益气汤,其用法及方义正如其所云:“《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而立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重用之以补脾肺之气,益皮毛而固腠理,不使自汗以损元气,又可助人参以益脾胃之气。…  相似文献   

9.
王媛媛 《河北中医》2003,25(4):276-277
李东垣认为“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又为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 ,在人体中占重要地位 ,与妇科亦有很大关系。因冲脉隶属于足阳明胃经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 ,脾胃健旺 ,精微充足 ,则气血旺盛 ,冲任充沛 ,经、孕、产、乳正常。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一阴一阳相为表里 ,升降出纳 ,相互支持 ,以完成其益气生血、统血等功能。而气机升降失调亦可引起多种妇科疾病。今将临床上运用脾胃学说论治妇科病经验浅述如兹。1 营血不足 ,心神失养 ,补脾养心 ,益气生血妇女“以血为本” ,月经、妊娠、分娩、哺乳均以血为用 ,易耗…  相似文献   

10.
李东垣的脾胃升降学术思想肇始于张元素,大成于《内经》,升降模式是脾胃皆升,先升后降,有始有终.胃先脾后,胃主脾从;升重于降,上下单向.升始于胃,重在于胃;降始于肺,重在于肺.对胃降无系统性深刻论述,是脾胃生理功能结合四时的时间医学,面面俱到,细致繁杂.黄元御的脾胃升降学术思想来源于道家太极河洛及《内经》,升降模式是脾升胃降,左右双向并行,如环无端.脾先胃后,脾主胃从,以脾胃升降失常阐释治疗诸多病症,是脾胃基本功能结合太极河洛的空间医学,规范圆融,执简驭繁.  相似文献   

11.
<正>邵祖燕教授是全国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内科脾胃病专家,从医50余年,学验俱丰,宗《内经》、《伤寒论》之旨,承东垣、叶桂之说,对中医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脾胃之升降理论独具见解,认为脾升胃降,升降有序是脾胃生理之特性,气机不调,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理之关键,主张以调升降为  相似文献   

12.
升降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初的论述见于《内经》。气机升降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而脾胃又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相因,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全过程。脾胃正常生理功能的实现是脾升胃降的结果。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与多种脾胃病密切相关,升降失调是脾胃发病的根源。调理脾胃升降是治疗脾胃病基本大法。在临床上遣方用药时,要注意顺应脾胃升降之性,灵活应用升降药物,重视肝肺升降对脾胃升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气机升降平衡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应用升降理论,调理脾胃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总结出调理脾胃升降的四种治疗大法。针对寒热错杂、中气阻滞成痞之脾胃升降不及,则宜辛开苦降,使脾升胃降。脾胃虚寒、升降无权之脾胃升降失调,则宜升清降浊,以调脾胃升降。中气虚下陷之脾升不及、升之反作,则益气升阳举陷。中气虚、胃气上逆之降之反作,则降逆和胃,以降胃气。  相似文献   

14.
脾胃升降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脾升清阳、胃降浊阴是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的关键所在。脾升胃降是脏腑-时空系统中气机升降枢转的中心,协调平衡心肺之气降、肝肾之气升,对于脏腑气机的生理、病理状态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作者详细论述"河图时空观"对脾胃升降理论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总结归纳"脾胃为升降之枢"的理论内涵并且分析升降法则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二者同居于中焦,而功能不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以阳气为主,胃以阴津为要.<伤寒论>设"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与"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两篇,分而论之、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16.
陈明德 《天津中医药》2010,27(4):346-347
脾胃居于人体中焦,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赖脾胃所化生水谷精微的滋养;脾胃亦为人体气机升降斡旋的枢纽,居于中土之位,左为心肝,右为肺肾,脾升胃降,协调着其他各脏气机的升降,在脾胃的气机升降协调下,肝得疏泄,肺得宣降,心火肾水得以既济相交。如此,脾胃安则五脏健,五脏健则机体无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金玉老师临症实践中治百病以脾胃为根的指导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从胃脾和"胃消化三热能"、"脾胃疾病之用药、体会等3个方面进行了浅述。认为"内科疾病,始于食不消化","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当医治胃、脾、肾之疾病时,应以祛巴达干为主。脾胃一般由来湿因素伤及,患虚寒性疾患为多见。故在实际临症中应以改善和调节脾胃,注重保护"胃消化三热能",治百病应重视脾胃。  相似文献   

18.
著名老中医吉良晨从医50年,博采众长,对中医基础理论及前人的经验在理解和运用上多有独到之处,对脾胃病的治疗亦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吉良晨老师治疗脾胃病的特点概述如下. 一、纳化升降,首当其要 吉老师认为,中焦脾胃的生理功能,最重要的是纳化升降功能.纳化即生理上胃主受纳五谷;脾主运化精微,若脾虚运化失职,可影响胃的受纳,出现食少、恶心、呕吐、脘腹胀痛等症;升降是对气机而言,生理上脾主升而胃主降,若胃气不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相似文献   

19.
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颇为重视。郭晖主任对脾胃病的辨治颇具心得。临床实践中,滋补脾气,增益脾阴,合理调节气机的升降,脾胃不和,必先开胃,对药运用,加强疗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脾胃病是脾胃的纳运、升降、化生失常引起的消化病,治疗脾胃病要从胃纳脾运、脾升胃降、脾湿胃燥功能特性的反向失调中建立调治基点,根据两者功能失调引起疾病的病机状态提出:化纳相助,升降合用,燥湿(润)相济,纵擒摄宣的用药法度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