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经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剂预处理,清除受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制,然后把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体.使受体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手段。与骨髓移植相比,PBSCT有如下优点:(1)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收集比较方便,无需麻醉,也无需多部位骨髓穿刺之  相似文献   

2.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处理血液.采取存在于末梢血中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从而重建患者造血和免疫功能。患者在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之前,极易造成机体的免疫损伤,引发感染。武汉市普爱医院肿瘤科2004年5月收治1例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将全程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梅 《医药与保健》2003,11(1):18-18
看了这则新闻,大家很可能要问,什么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建立脐带血库有什么意义?了解这些问题,首先从脐带血谈起。脐血或称脐带血是婴儿娩出断脐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绒毛血管内的血液。研究表明,脐血中含有较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由于其来源丰富,脐血作为干细胞移植的又一来源愈为重要。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简称脐血移植,是将原本丢弃的脐血进行废物利用,经过采集、冷冻、配型后通过静脉输给白血病或恶性血液病患者,重建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是继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根治…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能继续增殖和分化成熟为造血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周围血中只有极少量。通过适当的方法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使患者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称之为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来自同胞兄弟姐妹的称为同胞间的异基因骨髓移植;而来自非血缘关系者称非血缘异基因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来自同胞兄弟姐妹的外周血干细胞称异基因外  相似文献   

5.
《rrjk》2017,(1)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多见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是将他人的造血干细胞(不包括同卵双生)移植到受者体内并正常生长繁殖的一种治疗方法。目的是建立供者型的正常造血与免疫,以取代受者原有的异常的造血和免疫系统。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是目前治疗各种血液病、肿瘤的最有效地方法。主要用于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放疗、化疗后造血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6.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血液学研究中心(710061)刘陕西郑成云王宝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bloodstemcelstransplantationl,PBSCT)是通过各种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指将各种来源的正常造血干细胞包括骨髓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在患者接受超剂量化疗或放疗后,通过静脉输注植入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被摧毁或已衰竭的造血及免疫功能.HSCT的理论基础是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成熟为各种血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的能力.HSCT不仅重建了患者的造血功能,亦重建了患者的免疫功能[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SLE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前后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Th1、Th2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对4例行APBSCT的重症SLE病人分别采集不同时间段的外周血,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69+、CD95+细胞)及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NF-γ、IL-4、IL-10、TGF-β以判断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病人症状明显改善,自身抗体转阴。IL-4、IL-10在移植后明显低于动员前水平,"Th2优势"得到纠正。移植后CD4+细胞回升缓慢,CD4+/CD8+持续降低;CD4+CD25+/CD4+在移植后降低。结论初步观察APBSCT后重症SLE病人"Th2优势"得到纠正,CD4+CD25+/CD4+降低。  相似文献   

9.
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根治血液与其他系统恶性肿瘤、遗传性与获得性严重血液病及某些免疫性疾患等的重要手段。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进展 ,细胞因子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在克服移植后的某些合并症 ,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及扩大移植适应症等方面细胞因子无疑起到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关键的作用。现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细胞因子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促进移植后造血功能的恢复 ,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扩增及防治移植后的某些合并症等方面。1 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外周…  相似文献   

10.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办法之一。我们对2000-2004年20例APBSCT患者合并感染者应用美罗培南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0.1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恶性淋巴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所有病例均符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1.2动员方案除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动员外,其他均应用大剂量环磷酰胺(HD-Cy)动员。1.3自体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冻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治疗的MM患者34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患者APBSCT回输后血象恢复情况,观察患者肝功、口腔黏膜炎以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PBSCT治疗前CR的10例患者术后均为完全缓解,治疗前部分缓解的22例患者2例完全缓解,1例无效,1例因为重症感染导致死亡。治疗前无效的2例患者1例无效,1例因为重症感染导致死亡。34例行APBSCT治疗的患者发生4例肝功异常、5例腹泻、5例口腔黏膜感染,均经过治疗后好转,发生7例感染中2例重症感染导致患者死亡,5例感染较轻,经抗生素治疗好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计61.76%。结论使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可以尝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型血细胞分离机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3年3月23日~2023年5月31日在本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抽取24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全部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获取外周血干细胞悬液,记录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CD34+等血细胞参数,而后再采集患者外周血同样分析上述血细胞参数,明确相关设备的采集效果。结果:相较于外周血,外周血干细胞悬液CD34+、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水平更高。结论:使用费森尤斯卡比COM.TEC血细胞分离机对外周血进行处理能够采集到更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需求的外周血干细胞悬液,应用该设备可优化外周血干细胞参数,有助于进一步强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医药信息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代替骨髓治疗白血病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是目前疗效较好的方法。但骨髓的采集麻烦且不易获得,对患者的治疗有诸多限制。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110—PBSCT)手术冶疗,只需从供血者静脉中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2-3次,每次约50毫升,即可对病人进行移植治疗。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初始于国外,我国首次用这种打法的是北京医科大学血液研究所。据该所所长陆道培教授介绍:用这种方法移植后,患者的造血功能较异基因骨髓移植重建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方法对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98例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均行APBSCT治疗,观察其移植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情况,予以3年时间的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病例成功重建造血;CD4+/CD8+恢复正常率为:治疗12个...  相似文献   

15.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按照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不同分为: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造血干细胞迄今仍然是一种高风险、高费用、高难度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恶性血液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现对我科三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八面来风     
10月7日,上海市红十字会向社会宣布,我国首例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上海获得成功,接受移植的病人是来自杭州的11岁男孩高天冲。据上海血液病医学专家介绍,目前世界上成功移植非血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共有7例。  相似文献   

17.
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山东省滨州地区医院内科(256610)邹霓,王萍山东省滨州卫生学校金仲品,田汝康,董向让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ABSCT),是一种经诱导后从自身外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 5例对其他治疗效果反应较差的复发SLE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案采用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方案采用环磷酰胺+抗胸腺球蛋白抗体方案,常规措施预防移植相关并发症.移植后3个月,复查各项免疫指标,评估疗效.结果 5例患者造血干细胞动员均获成功,造血重建顺利回输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的天数为8~16 d;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的天数为10~20 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天数为12~20 d.无一例出现严重的移植后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3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均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难治性SLE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方法,包括有异基因骨髓移植(AlO-BMT),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O-PBSCT)自体骨髓移植(ABMT),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T)。从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微卫星(STR)位点多态性,建立移植后嵌合体检测方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观察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5个STR位点,提取10例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的骨髓或外周血DNA,PCR扩增后经银染分析其多态性,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嵌合体定量分析。结果 5个STFI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在移植供受者间鉴别率高,适合进行嵌合体检测研究,银染法敏感度在90%左右。结论 STR-PCR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的灵敏、准确度高的检测方法,但银染法灵敏度欠佳,应采用更为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