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以突触后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致敏和破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胸腺切除术、血浆置换和免疫球蛋白等。MG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反应不同,对于疾病进展迅速、反复发生MG危象的患者,常规疗法效果不佳,生活质量难以保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AID的方法,日前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硬化(MS)等AID的治疗,获得了肯定的疗效,而对于MG的治疗则报道较少。我们希望通过对AHSCT治疗MG的相关问题的系统综述,提高临床对此项治疗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临床,使许多血液病患者获得了新生。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大剂量的化疗和放疗,使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都受到严重损害,极易发生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除保持高洁净度环境外,康复护理是移植成功的关键之一。我们通过对16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观察,实施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治疗的MM患者34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患者APBSCT回输后血象恢复情况,观察患者肝功、口腔黏膜炎以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PBSCT治疗前CR的10例患者术后均为完全缓解,治疗前部分缓解的22例患者2例完全缓解,1例无效,1例因为重症感染导致死亡。治疗前无效的2例患者1例无效,1例因为重症感染导致死亡。34例行APBSCT治疗的患者发生4例肝功异常、5例腹泻、5例口腔黏膜感染,均经过治疗后好转,发生7例感染中2例重症感染导致患者死亡,5例感染较轻,经抗生素治疗好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计61.76%。结论使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可以尝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次自体造血千细胞移植(D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造血重建及生存情况。方法 对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MM)3例,第一次预处理方案白血病组为CY+TBI,MM组为HDM(马法兰200mg/m^2);第二次预处理方案白血病组为MEC(马法兰140mg/m^2,VP-16,CY120mg/kg),MM组仍为HDM。结果 6/6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9~20d),5例至今仍无进展存活(PFS)14—26m,1例MM除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外,其他病人病情稳定。结论 DAHSCT意者相关死亡率低,无病生存率较高,以此方案行双次自体千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例难治性SLE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环磷酰胺(CTX)40 mg/(kg·d)静脉点滴连用2 d(-4,-3),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 mg/(kg·d)静脉点滴连用5 d(-6,-5,-4,-3,-2).同时碱化和水化尿液,保护心、肝、肾功能.结果 5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数时间分别是9 d,10 d.所有患者在移植后40 d左右颜面部红斑等症状消失,大部分患者自身抗体转阴或抗体滴度减低,5例均出现移植后感染,3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心血管并发症,无移植相关性死亡,随访至移植后1年,2例患者移植后2月激素完全撤退,3例泼尼松用量〈10 mg/d.结论 APBSCT是难治性SLE的有效方法之一,造血重建恢复迅速,且相对安全,但由于例数较少及观察时间有限,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晚期肺癌(ALC)的疗效。方法8例急性白血病(AL)、2例恶性淋巴瘤(ML)和1例ALC用AHSCT治疗。AL、ML、ALC分别用MA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MeEAM(甲基环己亚硝脲、足叶乙甙、阿糖胞苷、马法兰)、MeEEC(甲基环己亚硝脲、足叶乙甙、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预处理。结果11例患者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中位随访9(4~23)个月,7例患者已持续缓解14(4~23)个月,4例患者分别在移植后3、4、5、12个月复发。结论初步结果提示AHSCT能延长AL、ML和ALC患者的无病存活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 2 6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治疗的小儿恶性血液肿瘤患儿有关材料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自1989-0 1~ 2 0 0 3 -0 62 6例恶性血液肿瘤患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3例、恶性淋巴瘤 7例、神经母细胞瘤 5例 ) ,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3 5~ 12 (平均 7 4)岁 ,在其完全缓解 ( 2 4例 ) ,部分缓解 ( 2例 )后进行了APBSCT治疗。移植时病程中位时间 12月 ( 6-64 )。 18例用化疗加rhGM -CSF或rhG -CSF动员 ,8例采用常规化疗方案作为动员剂。预处理方案中 19例基本方案为全身放疗 (TBI)加环磷酰胺 (CTX)。 7例未用TBI ,仅以马法兰为主做为预处理方案 (马法兰 +卡铂 +足叶乙甙 4例 ,白消胺 +马法兰 3例 )。结果 移植后白细胞 >0 5× 10 9/L、>1 0× 10 9/L、血小板 >2 0× 10 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 12 ( 8~ 2 0 )d、17d( 10~ 2 8)、2 1( 7~ 78)d。中位随访时间 7 3年 ( 1月至 14年 )。至今无病生存 70 %( 18/2 6) ,死亡 3 0 %( 8/2 6) ,其中移植相关死亡 2例 ( 7 7%)。结论 化疗联合G -CSF是一高效、低毒的动员方案 ;APBSCT是治疗小儿血液系统肿瘤 ,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并发症防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情况,提出造血细胞移植感染防治的策略。方法 对我院1984年9月-1998年3月收治的150例次各种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情况,根据移植类型、感染发生与否、预防用药、病原学及感染部位等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部150例次病感染的发生率为89.3%,共3例患者死于感染,感染死亡率为2%,这3例均为真菌感染,80例预防或治疗中用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或头孢他啶的病例,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2.5%,而未用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或头孢他啶的病例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仅15.7%,P<0.02。结论 预防性应用广谱强力的抗生素并不能减少感染发生率,反而可能增加真菌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陈柯材  刘林 《现代保健》2013,(12):159-16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其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总体生存率提高获益于移植供者的选择、预处理方案的改进、支持技术的提高,尤其现今造血干细胞来源多样性、预处理方案的改进等。  相似文献   

11.
宫内移植造血干细胞(IUHSCT)是替代出生后骨髓移植治疗先天性血液疾病的一种方法。其理论依据是胎儿耐受概念和供者干细胞竞争宿主造血位点。目前,动物实验支持IUHSCT,但临床成功例数不多。通过加强干细胞生物学及移植耐受方面的研究,IUHSCT有可能常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为比较具菌药物对造血干移植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128例移植患者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分3组:酮康唑0.2每日1次口服30例,酮康唑0.2每日1次口服,同时加大蒜素2 ̄3粒,每日3次口服或30 ̄60mg,每日1次静脉点滴36例,氟康唑50 ̄100mg每日1次口服62例。结果 单作酮康唑组真菌感染率为43.3%,真菌血症10%;酮康唑与大蒜素合用组真菌感染率为47.2  相似文献   

13.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主要应用在治疗一些难治性的全身性并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由于此疗法在预处理过程中采用大剂量的化疗 ,抑制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极易发生医院感染 [1] ,尤其是内源性的、条件致病菌的感染。现对我院近年来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等 7例病人的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998年 1 0月~ 2 0 0 1年 8月我院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7例病人 ,其中男 3例、女 4例 ,年龄 1 5~ 5 9岁 ,系统性红斑狼疮 3例、多发性硬化 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例…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07,7(11):156-156
美国华盛顿医学院一项长期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入患有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如白血病和淋巴瘤)体内会引起患者性功能和性活动的减退。(Blood在线发表于2007年9月18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笔者根据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长期护理,总结了有效的护理经验。护理效果满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支持下的高剂量治疗(HDT)已成为近年来治疗难治或复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AHSCT的并发症少,对NHL效果可靠,所以在移植的数量上甚至超过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然而NHL的复发是影响AHSCT疗效的最主要因素,移植后的微小残留病(MRD)是其复发的根源。如何将利妥昔单抗(CD20单克隆抗体)用于AHSCT,从而减少移植后的复发,是目前淋巴瘤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就AHSCT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NHL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提高利妥昔单抗在治疗NHL中作用和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高AHSCT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ATG/ALG在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中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在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用和毒副作用,对移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ATG/ALG为基础的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对14例恶性血液病、1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实施异基因骨髓或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5例恶性血液病实施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恶性血液病采用环孢菌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喋呤(MTX),SAA患者采用CSA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结果3例患者未植入,于移植早期死于感染。其余22例恢复造血,ANC>0.5×109/L和Plt>20×109/L平均为12.1(3~29)d和20.1(5~79)d。移植后3例为供者型完全嵌合体(CC);19例为混合嵌合体(MC),4例自行转为CC,5例DLI后由MC转变为CC。移植早期均未见aGVHD,DLI后并发Ⅰ度aGVHD1例、Ⅱ度aGVHD3例,2例皮肤局限型cGVHD、2例为广泛型cGVHD。并发严重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各2例、4例和5例。ATG/ALG使用过程中全部出现寒战、发热和流感样症状等。结论ATG/ALG使用安全,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减少aGVHD发生并降低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需多年行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自身免疫病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的热门课题[1]。本院于2003年对1例药物治疗无效的SLE患者成功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8岁。确诊为SLE且病情反复发作8年,再发颜面部、  相似文献   

19.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发病12h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3名,分为骨髓细胞移植组(n=18)和对照组(n=15),骨髓细胞移植组除常规治疗外,在PC I后1周经皮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通道,用指引导丝将微灌注导管送入支架内后,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经微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梗死血管远端。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灌注缺损指数。结果术后6月随访,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前、后LVEF分别由(46.5±2.3)%、(46.0±3.4)%增加到(48.4±2.5)%、(47.4±3.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灌注缺损指数分别由14.8±3.0、14.6±2.4降低至10.5±1.8、12.8±2.4,前者比后者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在移植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行,术后能改善心肌血流灌注,但对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罗勤 《生活与健康》2014,(10):32-35
1.何为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干,译自英文“stem”,意为“树”、“干”和“起源”。类似于一棵树干可以长出树权、树叶,并开花和结果等。通俗地讲,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也是人体的始祖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