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只注意食品中的营养和合理搭配的一些问题,却忽视了食物中的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因素。最近,英国医学专家指出,在我们经常接触的食品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毒素,这些毒素被称之为食物中的隐形杀手。肉制品在食用时要特别小心,因为它们含有肉毒杆菌,而百万分之一克的肉毒杆菌就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亚硝酸盐在食品工业,特别是肉制品工艺中用途非常广泛,它不仅能抑制肉毒杆菌的增长,而且可为食品色香味增色不少。但是,请注意,亚硝酸盐也是一种让人绝对不可大意的有毒物质。它  相似文献   

2.
HPLC同时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常见种类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为建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指标提供数据,并为大众的健康饮食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曲霉毒素B1的平均含量为参考选择黄曲霉毒素含量较多的常见食物种类,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及荧光检测器分析食物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结果:花生酱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最多,平均为2.41μg/kg;大米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次之,平均为0.15μg/kg;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平均含量为0.04μg/kg。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物中黄曲霉毒素其重现性较好,而且可以一次分别测定出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从结果看来尽管多数食品中均含有黄曲霉毒素,但是其含量均没有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其中花生酱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较高。这些数据均可以为大众的健康饮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在一个污染严重的世界之中,大气中的污染、食品中的污染、饮食不当产生的废物、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紊乱产生的毒素……这一切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因此,排除毒素成为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人体的排毒途径主要有3种:经肾脏处理的毒素和废物从尿中排出;血液中的一些废物从皮肤排出;  相似文献   

4.
花生、花生油、玉米及棉籽饼等易被黄曲霉毒素所污染。它们在栽培、收获、贮存、运输与加工各阶段中,若不注意防霉,则很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在气候炎热潮湿的地区,含有高水份的一些粮谷与食品很易被黄曲霉所污染,而且很快就产生毒素。因之对食物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去毒方法应探讨研究。本文拟就国外在黄曲霉毒素的毒性评定与去毒方法方面作一简单介绍。毒性的评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南宁市部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运用秩和检验方法分析2014 - 2017年南宁市590份大米、玉米碾磨制品、黄豆、花生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状况,以食物频率法收集南宁市居民4类食物消费量数据,采用暴露限值法(MOE)和低剂量外推法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膳食暴露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花生油、玉米碾磨制品、大米、黄豆中黄曲霉毒素B1的超标率分别为16.77%(52/310)、1.72%(1/58)、0.00%(0/179)、0.00%(0/43);大米、玉米碾磨制品、黄豆、花生油的黄曲霉毒素B1平均膳食暴露量(ng/kg BW)分别为0.64、1.04、0.07、9.32,引起的肝癌发病风险(例/每年·105)依次是0.023、0.037、0.003、0.331;MOE值由低到高依次是花生油、玉米碾磨制品、大米、黄豆;花生油是4种食品中人群黄曲霉毒素B1膳食暴露贡献率最高的食品,贡献率为84.19%。结论 南宁市市售4种食品引发的肝癌发病风险不大,但是4类食物同时摄入导致的黄曲霉毒素B1总暴露引发的发病风险是不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6.
英国民间组织主席麦格雷戈教授说:“许多食品赢利空间巨大,(生产商)通常在廉价原料中加入食盐,致使含盐量接近海水。食盐容易上瘾,吃了高盐食物,舌头对盐的味觉感受会受到抑制,致使对高盐食物的需求增加,盐是一种长期作用的毒素。”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强化食品 营养强化食品被人们简称为强化食品。那什么是营养强化食品呢?食物营养强化,是指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人为地加入一些人体所必需的,但在日常膳食生活中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以保证人体对营养的需要。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经过这种人为添加了营养素的食品就称之为营养强化食品。加入到食品中的营养素统称为营养强化剂。  相似文献   

8.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原料质量低劣,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及烹调各环节卫生制度不严,使食物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严重污染;食品加工从业人员本身带菌或个人卫生不好,造成对食品的污染;混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达到一定剂量;烹调过程不当使原来无毒的物质产生新的毒素。  相似文献   

9.
正食品添加剂能让食品更安全,它可以改善食物品质、延长食物保存期。比如,一些泡菜里有着色剂,果冻里有防腐剂,又如,一些雪糕含有16种食品添加剂,一些快餐面中有14种食品添加剂……近九成的食品含有添加剂,而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总共有2000多种。不管  相似文献   

10.
食物中毒又称细菌性食物中毒。每年6月~10月是高发期。这时天气炎热,气候潮湿,为各种细菌在动植物上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果在食品加工制作的过程中,烹调欠火、消毒不严或贮藏不当,潜伏在带菌食物中的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致病菌就会兴风作浪。当它们所产生的毒素达到一定数量,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1.
王英杰 《家庭育儿》2004,(10):40-41
高脂肪食物、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空气中的有毒排放物……越来越多的毒素充斥看我们的生活;痤疮、口臭、便秘、头疼……这些都是体内毒素积聚的信号.当健康面临威胁,排毒就成了每日必不可少的功课.  相似文献   

12.
1 食物中毒的概念 食物中毒就是指在正常进食状态下,食用正常数量可食状态但具有毒性的食物,引起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通俗的讲,就是吃了腐败变质、含有致病菌的食物,引起“上吐、下泻”等症状,这就叫食物中毒。正常食物之所以具有毒性的原因:①微生物污染食品并在其中繁殖;②食物被某些毒物所污染并达到引起中毒的量;③作为食物的某些动植物本身含有可引起中毒的天然毒素;④食品在一定条件下储存产毒;⑤误食与可食性食物相似的物质。  相似文献   

13.
食物营养强化,就是在食物加工过程中人为地加入一些人体所必需的,但在日常膳食中又易缺乏的营养素,以保证人体的营养需要。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经过这种人为添加了营养素的食品就称为营养强化食品。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实行了食物营养强化。  相似文献   

14.
食品理化检验的两个难题的解决办法李全水广州市芳村区卫生防疫站(510370)食品理化检验中,往往有一些技术方面的难题而使实验受阻,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笔者在食品理化检验实践中,发现在测定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时,萃取过程容易发生严重乳化现象,以至于难以...  相似文献   

15.
此次检测能力验证是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评处组织,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研究院承担的一次为考核基层实验室能力的检测。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添加不仅可以改变食品的感官性状,而且可以有效的抑制肉毒梭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可以防止肉毒毒素中毒,但亚硝酸盐可以与食物或胃中的仲胺类物质反应生成确认为致癌物的  相似文献   

16.
食物营养强化就是在食物加工过程中人为地加入一些人体必需的,但在日常膳食中又易缺乏的营养素,以保证人体的营养需要。这种食品称为营养强化食品(简称强化食品)  相似文献   

17.
我国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与CAC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我国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与食品法典(CAC)标准的差异,为我国制/修订污染物限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收集我国全部污染物限量标准、CAC相关标准和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对有关污染物的评价结果,进行标准的数量比较和指标比较,并分析JECFA对污染物评价的变化。结果:(1)我国共有20个污染物限量标准,涉及20种污染物58种食品;只有一个适用CAC标准,涉及16种污染物69种食品。(2)我国食品污染物指标包括与CAC标准一致,比CAC标准严格,比CAC标准宽松3种情况。我国的铅限量标准大多比CAC标准宽松,镉限量标准大多比CAC标准严格。(3)JECFA对铅、砷、汞、镉、黄曲霉毒素、展青霉素有新的评价,而且暂定每周耐受量(PTWI)值都有所减小。结论:(1)建议参照CAC标准将各种污染物限量标准合并成一个通用标准,在制定食物中的污染物限量标准时可适当参照CAC的食物分类。(2)食品中铅、砷、汞、镉、黄曲霉毒素卫生标准应是评价和修订的重点,尤其是铅和镉的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8.
受霉菌污染的食品,不仅会变色、变味,脂肪含量减少,蛋白质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是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会显著下降。更为严重的是,霉菌在食品上的繁殖会产生霉菌毒素,通过食物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为了防止霉菌毒素对人体的伤害,首先要防霉。现将常见食品防霉变的几个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霉菌毒素,就其化学结构、毒理学特性以及干扰细胞代谢的方式而言,大体上或多或少都进行过研究。但除早已熟知的麦角中毒外,人们对食品中霉菌毒素的产生所知较少。本文总结了有关食品中霉菌毒素产生的一些最主要的发现。植物性来源的食品美国联邦食品储藏研究所在广泛的比较研究中曾将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株接种于大量不同的植物性食品中,生长六天后测定其毒素含量。受检的有各种粮食制品、豆类果实,土豆干制品、各种熟食、果实、水果干、调味品、饮料以及苹果汁和浆果酱  相似文献   

20.
保鲜膜包食物在微波炉中加热,是好多人的用 通常做法。保鲜膜包食物不宜使水分散失,加热的食物好吃一些。可这样做,却增加了保鲜膜毒素溶出的危险,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绝大部分保鲜膜和常用的塑料袋一样,都是以乙烯母料为原材料。根据乙烯母料的不同种类,保鲜膜又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聚乙烯,简称PE,这种材料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装,像包装水果、蔬菜、食品用的薄膜都是这种材料;第二类是聚偏二氯乙烯,简称PVDC,主要用于一些熟食、火腿等产品的包装;第三类叫聚氯乙烯,简称PVC,这种材料也可以用于食品包装,但它对人体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