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06例,简称为研究组;其中雄性激素睾酮(T)浓度≤75ng/dL患者130例,简称为研究组A;雄性激素睾酮(T)浓度75ng/dL患者76例,简称为研究组B。同期在健康管理中心招募206例女性为对照组,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健康人群的AMH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AMH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B的AMH浓度明显高于研究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MH浓度与睾酮浓度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171且P0.05;ROC曲线分析AMH诊断PCOS患者的线下面积为0.776,面积标准误为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AMH浓度6.19ng/mL为PCOS诊断界值时,灵敏度为69%,特异度为71%。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AMH浓度显著升高,血清AMH浓度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PCOS患者80例(PCOS组),其中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纳入PCOS组1(40例):月经正常、高雄激素血症和多囊卵巢(PCO);月经稀少或闭经、雄激素正常和PCO;月经稀少或闭经、高雄激素血症和无PCO.月经稀少或闭经、高雄激素血症和PCO患者纳入PCOS组2.40例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妇女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研究组血清AMH水平及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PCOS组血清AMH(55.21±9.03) pmol/L高于对照组(12.58±4.82)pmol/L(P<0.05),PCOS组2血清AMH(61.73±7.62)pmol/L高于PCOS组1(32.53±3.05)pmol/L(P<0.05);对照组及PCOS组血清AMH均与小卵泡数(FN)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6、0.703,P<0.05);对照组血清AMH与年龄呈负相关(r=-0.431,P<0.05).结论 AMH分泌异常可能与PCOS发生发展有关,血清AMH水平是描述PCO的可靠指标,也是反映健康妇女卵巢功能衰退的敏感标志物,而在PCOS患者中可能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性激素与抗缪勒管激素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PCOS组)及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60例(参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性激素与抗缪勒管激素水平,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敏感度、特异度,并分析诊断价值。结果PCOS组患者血清AMH、T、LH水平和LH/FSH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1);AMH诊断PCOS的特异度与T、LH和LH/FSH单项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分别与T、LH和LH/FSH联合检测及AMH+T+LH联合检测诊断PCOS的特异度与AMH单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MH41.44pmol/L为诊断PCOS的临界值,AMH诊断PCOS的敏感度明显高于LH和LH/FSH(P<0.05),与T诊断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与T或LH两项联合检测及AMH+T+LH联合检测(并联试验)的敏感度高于AMH单项(P<0.05),AMH与LH/FSH比值联合检测敏感度与AMH单独检测的敏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MH诊断PCOS的敏感度明显高于LH/FSH,与LH或(和)T联合检测则有更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在卵巢储备功能异常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87例,卵巢早衰(POF)患者62例,同时选取健康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AMH、卵泡刺激素(FSH)等指标。结果 PCOS组血清AMH、泌乳素(PRL)、空腹胰岛素(FINS)和睾酮(T)水平分别为17.68±6.84ng/ml、18.10±2.60ng/ml、13.15±2.10U/L和71.16±18.87ng/dl,明显高于正常组和ROF组(P0.05);ROF组血清FSH和黄体生成素(LH)分别为52.20±12.25mIU/ml和40.03±10.55mIU/ml,明显高于正常组和PCOS组(P0.05),而雌二醇(E2)为15.57±6.87pg/ml,明显低于正常组和PCOS组(P0.05);ROF组血清AMH与FSH呈负相关(r=-0.544,P0.05);PCOS组血清AMH与LH、T、FINS呈正相关(r=0.346、0.411和0.432,P0.05)。结论血清AMH在不同卵巢储备功能异常疾病中表达有所差异,可能参与了卵巢储备功能异常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水平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其他原因所致的72例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指标水平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各指标检测水平、PCOS不同分型各指标水平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指标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患者T、LH及AMH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FSH、E_(2)、PRL、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LH及AMH水平在PCOS不同分型中的检测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FSH、E_(2)、PRL、P在PCOS不同分型中的检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MH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72%、90.28%、87.50%、89.71%、85.53%;性激素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88.89%、88.19%、88.73%、87.67%;AMH联合性激素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1%、98.61%、98.61%、98.61%、98.61%;AMH联合性激素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AMH及性激素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水平检测可有效诊断PCOS并鉴别其分型,诊断效能较高,可为临床确立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抗缪勒氏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研究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AMH的检测结果,并收集20例经期正常的同龄妇女做为对照组检测AMH,比较两组之间AMH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人群年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人群的AMH结果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MH作为近年来应用的新指标,对PCOS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与卵巢储备功能关系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我科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132例患者并将其分为4组。A组:卵巢功能正常组(37例);B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35例);C组:卵巢功能减退(DOR)组(34例);D组:卵巢早衰(POF)组(26例)。检测上述4组患者血清基础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催乳激素(PRL)、睾酮(T)及窦卵泡数(AFC)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抗苗勒管激素(AMH)在上述4组中以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最高、卵巢早衰(POF)组最低,且4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抗苗勒管激素(AMH)与性激素比较:抗苗勒管激素(AMH)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成负相关但与雌二醇(E2)、孕酮(P)以及窦卵泡数(AFC)成正相关。结论抗苗勒管激素(AMH)是女性生殖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其血清水平与卵巢储备功能密切相关,结合窦卵泡数及基础内分泌激素检测能更准确地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抗缪勒氏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在常见妇科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AM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 089例常见妇科疾病患者血清AMH,LH和FSH,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疾病组中的血清AMH水平差异,分析PCOS患者中AMH与LH/FSH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计算出诊断PCOS的最佳截断值。结果①AMH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各个年龄组PCOS患者的血清AMH水平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的健康女性(P0.05),其他妇科疾病患者的血清AMH水平与同年龄组的健康女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COS患者和健康女性的血清AMH水平与LH/FSH呈中度正相关(r=0.304,0.464,P0.00);③AMH=6.895ng/ml为PCOS诊断界值时,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79.6%,曲线下面积为0.886,具有最高诊断效能。在LH/FSH=0.960时,敏感度为75.5%,特异度为80.2%,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具有最高诊断效能。结论血清AMH水平升高是PCOS患者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的重要特征,采用ROC曲线分析确立AMH的cutoff值为6.895 ng/ml时,对PCOS诊断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超排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IVF)助孕的PCOS患者80例,另选择同期因输卵管因素接受IVF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MH水平,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患者血清AMH[(30.35±9.22)pmol/L比(14.92±4.20)pmol/L]和LH[(10.36±3.16)IU/L比(5.73±2.36)IU/L]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获卵组AMH水平高于低获卵组(P0.05),高获卵组高于正常获卵组(P0.01);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与获卵数正相关。结论:PCOS血清AMH水平对卵巢超排卵反应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O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抗苗勒激素(AMH)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35位PCOS妇女行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并观察血清抗苗勒激素水平和妊娠率.结果 PCOS组患者血清AMH是正常对照组妇女的4.6倍.妊娠PCOS患者LOD前后AMH水平降低36%.结论 检测LOD治疗的PCOS妇女的血清AMH水平,将有助于预测LOD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抗苗勒管激素(AMH)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激素特征的关系及使用ROC曲线法评价AMH对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576例PCOS患者血清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与503例月经周期正常妇女进行对照。用SPSS绘制ROC曲线及统计分析。结果(1)PCOS组血清激素(中位数)AMH 10.46 ng/ml、E2 40.92、LH 6.67、T 0.7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MH 3.65 ng/ml、E2 35.97、LH 6.45、T 0.48,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COS组FSH 5.14明显低于对照组(6.4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OS组AMH与T、LH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76,0.221,P < 0.05);与FSH呈负相关(r=-0.113,P < 0.05);与年龄、E2无明显相关;(3)以AMH诊断PCO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面积的标准误为0.00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以AMH 6.99 ng/ml为PCOS诊断界值时,敏感性84%,特异性92%,诊断效能较高/价值明显高于E2、FSH、LH、T及年龄等其他指标。结论PCOS患者血清AMH显著升高,其升高可能与激素紊乱和卵泡发育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47例为PCOS组,健康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行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测定。结果:PCOS组年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体重、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H、AMH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H通过对雄激素的调节作用及/或通过其它作用在PCOS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申恒春 《浙江临床医学》2012,(11):1316-1318
目的研究卵泡刺激素(FS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PCOS患者30例,从其直径为8~10mm的窦卵泡中分离颗粒细胞,平均分成未经FSH刺激的颗粒细胞组(PCOS组为A组)15例和体外添加外源性的FSH刺激组[(PCOS+FSH组为B组)]15例,分别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培养液中颗粒细胞分泌的AMH水平,及AMHmRNA表达水平;检测卵巢颗粒细胞中AMH启动子的活性。结果培养液中颗粒细胞分泌的AMH水平,A组为(12.3±3.1)μg/L,B组为(7.64±0.9)μg/L,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AMH mRNA表达水平为(3.1±1.1),B组为(1.9±0.6),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颗粒细胞中AMH启动子的活性A组为(11.8±2.0),B组为(7.9±2.7),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卵泡刺激素可通过抵制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AMH的启动子活性及其mRNA表达,抑制抗苗勒管激素的过度分泌,从而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与内分泌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上确诊为PCOS的200例患者为试验组,以及同期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1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据AMH水平分为高AHM组(AMH≥10ng/mL,n=98)和低AMH组(AMH10ng/mL,n=102);将根据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高HOMA-IR组(HOMA-IR≥2.97,n=108)和低HOMA-IR组(HOMA-IR2.97,n=92)。测定各组卵泡刺激素(FSH)、AM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INS)、睾酮(T)、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计算HOMA-IR,比较各组内分泌代谢指标差异,分析AMH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AMH、HOMA-IR、LH、T均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体质量指数(BMI)高于试验组(P0.05)。高AMH组BMI、HOMA-IR均显著低于低AMH组(P0.05)。高HOMA-IR组与低HOMA-IR组间LH和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HOMA-IR组AMH、INS、BMI水平均显著高于低HOMA-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AMH显著升高,且AMH与BMI、HOMA-IR负相关,与T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营养干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和排卵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妇科收治的PCOS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5)和对照组(n=55)。2组均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及基础治疗,实验组同时给予营养干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清AMH、雄激素(T)、性激素结合清蛋白(SHBG)、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目,排卵率及1年后妊娠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AMH、T、SHBG、LH、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AMH、T、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HB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F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且实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卵巢体积及窦卵泡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的卵巢体积及窦卵泡数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排卵率、1年后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营养干预,可更有效调节PCOS患者激素水平,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体内抗缪勒管激素(AMH)、泌乳素的变化,研究PCOS不孕患者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及卵巢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初次于该院确诊的PCOS不孕患者80例作为不孕组,另选取84例健康女性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年龄20~35岁。检测2组女性的AMH、泌乳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水平及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结果不孕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为(14.47±5.60)ng/mL,泌乳素水平为(15.49±8.01)μg/L,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为(3.52±2.03)μIU/mL,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为(19.76±3.72)IU/L,雌二醇水平为(162.26±61.16)pmol/L,睾酮水平为(2.94±1.30)nmol/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11.600、2.947、7.224、18.001、3.086、6.789,P<0.05),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为(4.56±0.91)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为(15.16±3.05)p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为(1.56±0.41)nmol/L,甲状腺素(T4)水平为(89.51±17.04)nmol/L,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14.681、11.996、10.937、12.232,P<0.05)。不孕组患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卵巢抗体(AOVAb)、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的阳性率分别为28.75%、30.00%、43.75%、21.2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χ2=5.107、9.482、20.871、8.256,P<0.05)。不孕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为(6.45±2.01)IU/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4,P>0.05)。结论PCOS不孕患者体内AMH、泌乳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甲状腺功能和卵巢功能明显减退,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较高,治疗时须考虑降低患者体内的不孕抗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化痰法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将痰湿型PCO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达英-35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抗苗勒管激素(AMH)及性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MH及性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降低睾酮(T)、AMH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补脾肾化痰法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AMH及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降调后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行体外授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一胚胎移植(IVF/ICSI-ET)PCOS患者37例(PCOS组),同期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ICSI-ET患者37例(对照组),因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0HSS)或为避免发生OHSS而取消或放弃移植的患者为取消组。所有患者均使用黄体期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方案,降调节后月经来潮d2~d。测血清AMH、性激素水平,阴道B超检查窦卵泡计数(AFc)。【结果】降调节后两组AMH、雄激素(T)、AFC、获卵数、受精卵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COS患者取消组AMH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妊娠结局组及阳性妊娠结局组(P〈0.05);发生OHSS的PCOS患者AMH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OHSS组(P一0.02);PC0s组降调节后AMH水平与T、AFC、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4、0.352、0.524(P〈0.05);对照组AMH与AFC、HCG注射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卵数、优质胚胎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608、0.418、0.639、0.675、0.581(P〈0.05)。【结论】降调后AMH水平能反映正常卵巢女性降调后窦卵泡水平,提示注射HCG日E。峰水平,预测超促排卵(COH)中促性腺激素(Gn)使用量,获卵数,受精卵数,优质胚胎数。对PCOS患者,调后低水平AMH提示妊娠阴性结局可能,高水平则发生OHSS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抗苗勒管激素(AMH)联合性激素检测在预测卵巢早衰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接收的卵巢早衰与围卵巢早衰患者各45例,作为A组与B组,另选取同期月经周期正常的健康妇女45例作为C组,三组妇女均需进行AMH联合性激素检测,回顾分析检测结果。结果A组、B组妇女AMH、E2明显低于C组,LH、FSH明显高于C组,而A组妇女AMH、E2明显低于B组,LH、FSH明显高于B组,且C组年龄≥32岁妇女AMH、E2明显低于年龄<32岁妇女,LH、FSH明显高于年龄<32岁妇女(P<0.05)。结论抗苗勒管激素联合性激素检测在预测卵巢早衰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通过AMH与性激素水平变化,可帮助判断妇女卵巢早衰程度,且随着年龄增大,妇女AMH、E2水平会降低,LH、FSH水平会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糖脂代谢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接受检查的PCOS女患132例,选择同期本院体检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女性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AMH、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分析PCOS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血清AMH及糖脂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AMH、FPG、FINS、HOMA-IR、HOMA-β、TCHO、TG、LDL-C水平也呈显著性升高(P<0.05),且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OS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与血清AMH、FINS、TCHO、TG、LDL-C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FPG、HOMA-IR、HOMA-β水平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PCOS女性子宫内膜增厚且其厚度与血清AMH、FINS、TCHO、TG、LDL-C水平关系密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