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调查甘孜县藏族成年人群不同临床类型高脂血症患者清蛋白(ALB)和总蛋白(TP)水平,探讨其与血清中肝功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甘孜县661例藏族成年志愿者血清,测定血脂代谢指标、肝功指标和血清蛋白水平。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进行高脂血症临床分型。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研究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组、高三酰甘油血症组、混合型高脂血症组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发生例数分别为212、140、85和43例,非高脂血症组181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高脂血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血症组、高三酰甘油血症组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组肝功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GT)水平明显高于非高脂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组血清蛋白水平与ALT、AST相关性较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为因变量,ALB,ALT和AST为自变量的回归分析显示:高胆固醇血症,TP=25.149+1.066(ALB)-0.158(ALT)+0.268(AST);混合型高脂血症,TP=28.211+1.011(ALB)-0.067(ALT)+0.176(AST);非高脂血症,TP=37.86+0.79(ALB)-0.079(ALT)+0.162(AST)。结论高脂血症中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可诱发肝功能损害,AST和ALT是影响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蛋白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甘孜县藏族成年人群中,仅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TP水平改变明显,这可能与该区藏族人群的肝功代偿能力较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临床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水平,探讨它们在高脂血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204人,不同临床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336例,后者又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高TC组,80例)、高甘油三酯血症组(高TG组,105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混合组,85例)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低HDL组,66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和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混合组TP和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4组高脂血症患者AL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其中又以混合组ALT水平升高的幅度最大(P<0.05);高脂血症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可见高TC组总胆红素(TBIL)水平要明显高于高TG组(P<0.05),高TC组和低HDL组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要明显高于高TG组及混合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HDL组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脂血症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可见高TG组瘦素水平低于低HDL组(P<0.05);高TC组脂联素水平低于低HDL组(P<0.05).结论 血脂升高可诱发肝功能损害,血清瘦素、脂联素有望成为判定高脂血症患者的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载量与肝功能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丙型肝炎患者115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HCV RNA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及球蛋白(GLB)水平,分析HCV RNA载量与肝功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ALT、AST、G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男性患者ALT水平高于女性患者(P<0.05),ALB水平低于女性患者(P<0.05)。HCV RNA不同载量组的ALT、AST、G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CV RNA载量水平的升高,AST、ALT水平逐渐升高。结论丙型肝炎患者ALT、AST、ALB和GLB水平与健康人群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HCV RNA载量患者AST、ALT、GLB水平也存在差异,故可将其作为评价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甲状腺球蛋白(TG)、总胆固醇(TC)水平联合检测对脂肪肝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39例脂肪肝患者与39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ALT、AST、TG、TC检测。统计两组血清ALT、AST、TG、TC水平以及血清ALT、AST、TG、TC联合检测脂肪肝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血清ALT、AST、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ALT、AST、TG、TC、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四项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清ALT、AST、TG、TC水平均处于高表达状态,以上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脂肪肝患者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脾清化利水方在肝硬化继发腹水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肝硬化继发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43例)与观察组(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健脾清化利水方,4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腹水消退时间及肝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明显比对照组74.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比治疗前低,ALB水平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比对照组低,ALB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水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健脾清化利水方治疗肝硬化继发腹水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缩短腹水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6.
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我院收治的96例NAFLD患者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试验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G、TC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LT、AST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G、T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AFLD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脂肪肝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受检者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记录受检者血清中的各项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研究组AST、ALT、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ST、ALT、TC、TG阳性检出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HDL-C、LDL-C阳性检出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实施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某院收治的7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37例。对照组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试验组则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血脂指标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68%,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等血脂指标和ALT、AST、γ-GT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ALT、AST、γ-GT等各项血脂和肝功能异常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TC、TG、ALT、AST、γ-GT等各项血脂和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脂血症状态,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确诊的12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病例组)、选取120例体检结果正常的对象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Lp-PLA2、Cys-C、肝功能指标;分析不同肝功能患者血清Lp-PLA2、Cys-C水平差异。结果病例组的血清ALT、AST、γ-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血清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血清Lp-PLA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血清ALT、AST、-γGGT水平呈正相关系(P0.05),与ALB水平呈负相关系(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与血清ALT、AST、γ-GGT、ALB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Lp-PLA2水平降低、Cys-C水平升高,Cys-C水平变化与肝硬化肝功能受损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61-3563
目的探讨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如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脂水平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观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ST、ALT、TG和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上述血清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血脂,保护肝功能,改善预后,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各级COPD患者治疗前血气和生化结果的数值、互相的相关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COPD患者进行分级、主要血气和相关生化指标的测定、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诊断价值研究。结果 PaO2、PaCO2、pH、NA、CL、CO2结合力、TP、ALB、A/G在COPD患者各个分级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ALT、AST、GLB在各个级别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除了PO2与CO2结合力、PO2与A/G之外(P〉0.05),其他指标两两之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鉴别COPD患者处于0~Ⅱ级或Ⅲ~Ⅳ级,下列指标的诊断价值中等:PO2、PCO2、CL、CO2结合力。当PCO2/PO2大于0.75、CO2CP/PCO2大于0.60、PCO2/CL大于0.46时,诊断为COPD的Ⅲ级以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COPD患者血气和生化指标随着患者的病情进展而变化。PO2与PCO2、PCO2与CO2结合力之间的具有很强的相关性。PO2、PCO2、CL、CO2结合力在其切点下,对患者的病情具有中等水平的鉴别诊断价值。当PCO2小于48.70mmHg时,其灵敏度为100%,即区别0~Ⅱ级与Ⅲ~Ⅳ级COPD的漏诊率为0。PCO2/PO2、CO2CP/PCO2、PCO2/CL的联合指标对COPD患者处于0~Ⅱ级或Ⅲ~Ⅳ级具有优秀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极低热量饮食治疗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用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极低热量饮食治疗。对照组50例,用洛伐他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脂、转氨酶、体质指数(BMI)、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ALT、AS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ALT、AST、BMI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还原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治疗后相比,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极低热量治疗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依洛尤单抗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难治性血脂升高并冠心病进行研究,明确治疗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 选取河南神火集团总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90例难治性血脂升高并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n=45,依洛尤单抗联合依折麦布组)与对照组(n=45,依折麦布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心功能变化及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癌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各生化指标变化及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积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24例肝癌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并分别测定其相关肝功能各生化指标,同时检测了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加重,肝功能清蛋白(ALB)、总蛋白(TP)、ALB/球蛋白(GLB)、拟胆碱脂酸(Pche)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比值指标浓度呈递减现象,与Child-Pugh肝功能积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和PT指标浓度呈递增现象,与Child-Pugh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各指标Child-Pugh A、B、C三级之间存在一定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癌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肝功能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陈邦邦  刘会春  庞青  王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017-1019,1024
目的探讨胆汁回输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80例因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胆道支架置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40例进行胆汁回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未进行胆汁回输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当天完善必要检查,无明显禁忌后于入院第1天均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观察组患者于入院第2天进行胆汁回输至出院停止,分析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4天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水平变化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ALT、AST、TBIL、DBIL、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后第4天(即胆汁回输第3天)两组患者ALT、AST、TBIL、DBIL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DBIL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比较,在入院后第4天时,观察组患者ALB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患者ALB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除腹胀外,其余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回输可明显改善行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的肝功能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可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STB)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BS)患者外周血生化常规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STB及BS患者共53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STB患者350例为STB组,BS患者189例为BS组。比较两组生化常规指标[血氯、清蛋白(ALB)、球蛋白、胆固醇(CHO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CRP及ESR水平,比较两组不同年龄段、男性与女性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结果STB组AST、ALT、ALP水平低于BS组,ALB水平高于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患者中,STB组ALT水平低于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60岁患者中,STB组ALB水平高于BS组,ALT水平低于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患者中,STB组ALT水平低于BS组,CHOL水平高于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STB组ALT、AST及ALP水平均低于BS组,ALB水平高于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S与STB患者外周血AST、ALT、ALP、ALB水平存在差异,且与年龄和性别有一定关系,可能在BS与STB的鉴别诊断、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内镜下套扎联合药物治疗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s-CRP水平、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且经临床确诊的10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n=52例,内镜下套扎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与单一组(n=48例,内镜下套扎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  相似文献   

18.
唐翠娥  刘永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2):1425-1427,1429
目的了解略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肝功能水平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建立基于该地区的肝功水平参考区间奠定试验基础。方法以略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为调查分析对象,采取新鲜血清标本,用西门子AD-VIL 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肝功6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清蛋白(ALB)进行检测。结果略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ALT、AST、TBIL、DBIL、TP、ALB为偏态分布。分析表明,ALT、AST、TBIL、DBIL水平在男女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ALB水平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和AST的血清浓度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TBIL和DBIL的血清浓度在40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TP和ALB的血清浓度则基本保持不变。结论略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ALT、AST、TBIL、DBIL水平在男女之间存在差异,在不同年龄段之间也存在差异,而TP、ALB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之间无明显差异。建议对体检人群进行健康评估时应区分不同性别和年龄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其发生肝损伤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0例住院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于入院当日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全血细胞计数,根据全血细胞计数结果计算得出NLR,并以中位数为临界值,将患儿分为高NLR组(NLR≥0.42)36例和低NLR组(NLR<0.42)34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EB病毒(EBV)-DNA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和清蛋白水平检测。结果 2016-2018年EBV-DNA检出率分别为1.62%、3.49%、3.99%,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8年6~15岁患儿检出率为2.18%,在各年龄组中最高。与低载量组患儿相比,中载量组和高载量组患儿NLR降低,LDH、HBDH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载量组相比,高载量组IM患儿清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ALT、AST、TB与DB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NLR组比较,低NLR组ALT≥80U/L的患儿比例,ALT、AST、LDH和HBDH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DB和清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患儿NLR与ALT、AST、LDH和HBDH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586、-0.506、-0.577、-0.665,均P<0.05)。结论 IM患儿NLR越低,EBV-DNA载量越高,肝脏损伤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