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NRAGE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RAGE基因mRNA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cDNA探针的制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36例胃癌组织、16例癌旁组织和1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NRAGE基因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 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NRAGE基因mRNA的表达较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胃癌组织中NRAGE 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胃癌的发生可能与该基因的低表达有关,NRAGE基因可能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c1)表达及变异,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以Rac1mRNA为标志基因,用RT-PCR方法检测66例患者胃癌组织、癌旁组织、11例胃良性病变中Rac1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PCR-SSCP方法显示Rac1基因存在的变异。结果66例胃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中Rac1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82%、27.27%,两组差异显著(χ2=39.6,P=0.001)。11例胃良性病变中无Rac1 mRNA的表达。胃癌组织中Rac1 mRNA平均表达水平(Md=1.641,Q75=1.96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Md=0,Q75=0.02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转移组、微转移组和转移组中Rac1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2.22%、88.67%和92.86%,三组差异显著(χ2=25.165,P=0.000)。微转移和转移组中Rac1 mRNA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三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4.577,P=0.0007)。Rac1在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胃癌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的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份超水平表达Rac1的PCR产物在非变性胶中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染色区带,表明它们的Rac1表达产物存在基因变异。结论Rac1 mRNA的高表达以及变异与胃癌临床病理表现密切相关,为胃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姚荣  胡咏华  左清平 《中南药学》2012,10(5):349-353
目的 探讨人微小RNA-27a(microRNA-27a,miR-27a)及其靶基因FOXO1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变化及其在金雀异黄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10对胃癌癌旁/癌组织中microRNA-27a及其靶基因FOXO1 mRNA的表达.不同浓度(5、10、20、40 μmol·L-1)的金雀异黄素作用于胃癌细胞SGC 7901 72 h后,用噻唑兰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并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miR-27a及其靶基因FOXO1 mRNA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较癌旁组织miR-27a表达升高(1.566±0.206 5),其靶基因FOXO1 mRNA表达降低(0.298±0.156 6).Pearson线性分析表明:miR-27a与FOXO1 mRNA呈负相关(r=-0.701 8).金雀异黄素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细胞增殖得到了抑制,尤其在20与40μmol·L-1浓度下,细胞抑制率明显降低.不同浓度的金雀异黄素处理72 h后,miR-27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其靶基因FOXO1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加(均P<0.05).结论 金雀异黄素可能通过抑制miR-27a表达,促进FOXO1 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MMP-1和TIMP-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1)基因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MP-1和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60例胃癌组织中MM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IMP-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MMP-1 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未分化癌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低、未分化癌则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癌,Ⅲ~Ⅳ期明显低于Ⅰ~Ⅱ期,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但MMP-1、TIMP-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大小和部位等临床参数无关(P>0.05).MMP-I与TIMP-1表达呈负相关(r=-0.513,P<0.05).结论 胃癌中MMP-1、TIMP-1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赵志华  陈可欣 《天津医药》2016,44(9):1120-1123
目的 研究胃癌中 Vav1 的表达情况, 分析 Vav1 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实时定量 PCR 检测并比较胃癌细胞株(HGC-27、SGC7901、MGC803)及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中 Vav1 mRNA 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 105 例胃癌病理组织石蜡标本中 Vav1 蛋白的表达情况, 分析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与 Vav1 蛋白阳性表达间的关系, Kaplan-Meier 法及 Cox 回归分析影响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 Vav1 mRNA 的表达在胃癌细胞株(HGC-27、SGC7901、MGC803)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胃癌组织标本中, Vav1 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 预后生存分析中,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 Vav1 表达与胃癌预后有关(P < 0.05)。 Cox 回归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深(HR=2.764, 95%CI 1.316~ 5.817, P=0.007), 淋巴结转移分级高(HR=1.298, 95%CI 1.098~ 1.534, P=0.002)和 Vav1 阳性表达(HR= 2.577, 95%CI 1.066~ 3.946, P=0.006)是影响本组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 Vav1 在胃癌的侵袭和迁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且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MP-9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与60例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MMP-9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根据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类分析其与MMP-9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MMP-9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5%,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25%,而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MMP-9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43.33%,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1.67%。胃癌组织中MMP-9mRNA及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未侵及浆膜层的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2%和57.9%;而侵及浆膜层的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和83.3%,分别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的胃癌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和60.0%;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6%和85.7%,分别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粘膜,MMP-9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胃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备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结论 Rho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miR-200家族及E-cadherin表达量与胃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25例胃癌组织中miR-200家族及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200家族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下调(P<0.05),在TNMⅢ期胃癌组织中miR-200b,miR-200c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的miR-200家族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下调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200家族表达下调可能与胃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姜明泽  王磊  杨树博 《安徽医药》2024,28(2):321-325
目的 分析食管癌组织中微RNA-634(miR-634)和锌指蛋白ZBTB20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是否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接受手术的食管癌病人102例,从病人根治切除术手术标本切取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634、ZBTB20 mRNA相对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食管癌组织中miR-634与ZBTB20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iR-634、ZBTB20与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食管癌病人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1.02±0.06、1.01±0.05)相比,食管癌组织中miR-634低表达(0.69±0.15)(P<0.05),ZBTB20 mRNA高表达(1.64±0.26)(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634、ZBTB20 mRNA在食管癌病人的组织样本中表达水平负相关(r=-0.65,P<0.05);两者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  相似文献   

10.
庹敏  童仕伦 《安徽医药》2017,21(11):2019-2022
目的 探讨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miR-2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77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胃黏膜组织标本,应用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miR-21、PTEN和PI3K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21与PTEN/PI3K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miR-21及PI3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胃黏膜组织(P<0.05),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TNM分期、淋巴转移有关(P<0.05),PI3K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淋巴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与miR-21和PI3K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28,P<0.05;r=-0.517,P<0.05).结论 miR-21可能通过抑制PTEN,激活P13K信号通路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凯军  李茂恒  王文韬  魏娉 《河北医药》2016,(23):3537-3540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38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1基因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38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85例胃癌组织、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81、PCNA、Cyclin D1、p21的表达情况;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miR-381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分析miR-381与PCNA、Cyclin D1、p21的关系。结果 miR-38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CNA、Cyclin D1的mRNA在胃癌组织中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p21基因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低于癌旁正常组织( P <0.05)。 miR-381与胃癌的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05),与胃癌其他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 P >0.05)。相关分析显示,miR-381与Cyclin D1存在负相关( r =-0.3864, P <0.05),与p21存在正相关( r =0.3223, P <0.05)。结论 miR-381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miR-381可能通过调节Cyclin D1、p21而参与胃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SBP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组织标本80例,采用Real time-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SSBP1 mRNA和蛋白表达状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检测SSBP1在肝癌细胞株HepG2、MHCC97H、SMMC7721、Huh7及正常人肝细胞L-02的表达状况.结果 SSBP1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7±0.23、0.36±0.05和80.00%(64/80)、15.00%(12/80),SSBP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G2细胞中SSB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HCC97H、SMMC7721、Huh7及L-02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SBP1表达与肿瘤大小、AFP、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肝癌组织和细胞系高表达SSBP1,与临床病理参数有关,且SSBP1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李玉苓  邹东花  高健 《安徽医药》2023,27(6):1178-1182
目的 探讨微RNA-125a-5p(miR-125a-5p)和维生素D受体(VDR)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肝癌)病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沧州市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HBV相关肝癌病人65例,术中取病人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比较miR-125a-5p、VDR mRNA在不同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miR-125a-5p、VDR mRNA水平与肝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125a-5p、VDR mRNA的相关性。随访5年,Kaplan-Meier法分析miR-125a-5p、VDR mRNA水平对肝癌病人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肝癌组织miR-125a-5p水平0.69±0.16低于癌旁组织0.97±0.11(P<0.05),VDR mRNA水平1.73±0.45高于癌旁组织1.03±0.12(P<0.05)。miR-125a-5p、VDR mRNA水平与HBV相关肝癌病人门静脉侵袭、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肝癌病人肝癌组织中miR-125a-5p...  相似文献   

14.
张伟  谭永胜  马和平 《河北医药》2016,(22):3395-3400
目的:探讨miR-31在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方面的影响,以及在小鼠体内miR-31联合5-Fu对胃癌生长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临床耐药胃癌患者癌组织和非胃癌患者胃组织中以及PBMC中的miR-31的表达,野生型MFC细胞和耐5-Fu 的MFC-R细胞中miR-31的表达,同时,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胃癌患者癌组织和非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比例,分析miR-31和FOXP3的相关性。 MTS检测miR-31对MFC细胞增殖的影响。 miR-31和5-Fu联合用药后对小鼠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 LDH释放实验检测CD8+T细胞对MFC的杀伤影响。结果临床耐药胃癌患者癌组织和PBMC中的miR-31水平显著低于非胃癌患者(P<0唵.05),而外周CD3+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非癌症患者( P <0.05),且二者呈负相关( P <0.05)。而在耐5-Fu的MFC细胞中,miR-31的水平降低。当转染miR-31到MFC细胞中后,miR-31的高表达增加了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P <0.05)。小鼠体内实验证实,miR-31协同5-Fu可以显著抑制MFC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并且miR-31可以降低荷瘤小鼠肿瘤浸润以及外周的Treg的比例,增强CD8+T细胞的CTL功能( P <0.05)。结论miR-31能够抑制胃癌MFC细胞的生长可能是通过直接增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且通过抑制Treg细胞的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癌中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6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HOTAIR在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并利用Kaplan 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其与病人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HOTAIR的表达水平为(4.26±1.4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表达(0.47±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OTAIR高表达组病人的预后不良.结论 HOTAIR在胃癌中呈高表达并与胃癌病人的预后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 cyclinD1、p73和 p2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30例正常组织中 cyclinD1、p73和 p27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yclinD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8.3℅(41/60)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23.3℅(7/30)( P ﹤0.05),其阳性率与侵润深度、淋巴转移和 dukes 分期相关( P ﹤0.01)。p7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8.3℅(35/60)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3.3℅(1/30)( P ﹤0.01),其阳性率与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和 dukes 分期相关( P ﹤0.05)。p27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率为53.3℅(32/60),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中的80.0℅(24/30)( P ﹤0.05),其阳性率与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和 dukes 分期相关( P ﹤0.01)。结论 cyclinD1、p73和 p27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对三者进行检测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虞炜  蔡善保 《安徽医药》2020,41(2):138-142
目的 探讨人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1例胃癌与相应癌旁组织中PRD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5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RDX1在胃癌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PRDX1蛋白水平在胃癌组织中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间PRDX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RDX1蛋白的过表达与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较短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RDX1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结论 胃癌组织中PRDX1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RDX1蛋白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做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孟利军  朱艳丽  郭晓鹤  蒯君  杨璐  杨芳  秦咏梅 《安徽医药》2022,26(12):2469-2473
目的探讨组织微小 RNA(miR)-454、miR-132、液泡膜 -ATP酶( V-ATPase)表达与结肠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关联性。方法选取 2011年 9月至 2014年 1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 96例结肠癌组织标本、 96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标本、 82例良性结肠病变标本为研究对象。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测定标本中 miR-454、miR-132、 V-ATPase mRNA表达,分析 miR-454、miR-132、V-ATPase mRNA表达与结肠癌病人一般资料、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随访 5年,统计 miR-454、miR-132、V-ATPase高表达、低表达病人 3年、 5年生存率。结果结肠癌组织标本中 miR-454表达 69.86±7.29与 V-ATPase mRNA表达 5.42±0.41高于良性结肠病变组织 10.74±2.03、2.79±0.38、癌旁正常结肠组织标本 1.28±0.74、1.96±0.32, miR-132水平表达 1.46±0.25低于良性结肠病变组织 3.68±0.73、癌旁正常结肠组织标本 4.59±1.24(P<0.05);中低分化、 Ducks分期 C~D期、有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病人 miR-454与 V-ATPase mRNA表达高于高分化、 Ducks分期为 A~B期、无淋巴结转移病人, miR-132表达低于高分化、 Ducks分期为 A~B期、无淋巴结转移病人( P<0.05); miR-454、V-ATPase mRNA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 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 miR-132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 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 P<0.05); miR-454、V-ATPase mRNA高表达病人 3年( 9.23%、33.85%)、 5年生存率( 44.00%、28.00%)低于低表达( 70.97%、61.29%)、(69.57%、55.10%)病人, miR-132高表达病人 3年、 5年生存率( 70.59%、58.82%)高于低表达病人(48.39%、33.87%)(P<0.05)。结论 miR-454、V-ATPase mRNA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 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 miR-132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 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可为结肠癌恶性化生物学行为特征、病理级别、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