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萍  平芬  韩书芝  苏力  孙洁静 《河北医药》2009,31(11):1316-1317
目的探讨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F2α,8-iso-PGF2α)水平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0例、OSAHS组19例,应用ELISA检测2组血浆8-iso-PGF2α水平。结果OSAHS组血浆8-iso-PGF2α水平明显升高(P〈0.01),并且与反映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的指标有相关性(P〈0.05或〈0.01)。结论OSAHS患者存在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并可能为OSAHS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8-iso-PGF2α可反映睡眠呼吸暂停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对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道下段癌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30人。U组按5000 U.kg-1计算乌司他丁用量,半量于入室后缓慢静脉注射,半量持续1 h静脉点滴。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于麻醉诱导前(T1),单肺通气即刻(T2),单肺通气30 min(T3),双肺通气30 min(T4),术毕(T5)取血样,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血清丙二醛(MDA)和8-异前列腺素(8-iso-PGF2a)的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T3,T4,T5时2组血清IL-6,TNF-α水平都升高(P<0.05或P<0.01),而U组升高幅度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SP-A,MDA,8-iso-PGF2a水平升高(P<0.05),U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组较C组T3,T4,T5时血清IL-6,SP-A,MDA,8-iso-PGF2a升高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可减轻单肺通气造成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探讨其与失血性休克的不同程度及不同时相的相关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sham hemorrhage shock,SHS)10只;重度失血性休克(refractory hemorrhagic shock,RHS)组10只;中度失血性休克组(moderate hemorrhagic shock,MHS)30只,按休克后采血时间的不同又分为休克30 min组(MHS-30 min)10只、休克60 min组(MHS-60 min)10只及休克120 min组(MHS-120 min)10只。采用ELISA方法及酶法分别对各组血清TXB2、6-keto-PGF1α及8-iso-PGF2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1)各组TXB2、6-keto-PGF1α及8-iso-PGF2α水平比较:①MHS组及RHS组TXB2、6-keto-PGF1α及8-iso-PGF2α水平均显著高于SHS组(P均<0.01);②RHS组与MHS组比较,TXB2及8-iso-PGF2α水平显著升高(P<0.01),6-keto-PGF1α水平显著降低(P<0.05);③MHS三不同时相组之间比较:TXB2水平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三组间两两比较,TXB2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MHS-120 min组水平最高;6-keto-PGF1α水平呈上升-上升-下降的趋势,三组间两两比较,6-keto-PGF1α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MHS-60 min组水平最高;8-iso-PGF2α水平随休克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三组间两两比较,8-iso-PGF2α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各组TXB2/6-keto-PGF1α(T/K)比值比较:①MHS各组及RHS组T/K比值显著高于SHS组(P均<0.01);②RHS组与MHS组比较,T/K比值显著升高(P<0.01);③MHS三不同时相组之间比较:T/K比值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三组水平均高于SHS组),三组间两两比较,T/K比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MHS-120 min组T/K比值最高。结论不同程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TXB2、6-keto-PGF1α、8-iso-PGF2α水平及T/K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着休克的发展呈动态变化,因此监测血清TXB2、6-keto-PGF1α及8-iso-PGF2α水平对了解失血性休克条件下机体的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3-硝基酪氨酸(3-NT)、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8-异前列腺素(8-iso-PGF-2α)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OSAHS 患者149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单纯OSAHS组(43例)和OSAHS合并高血压组(106例).选择同时期行健康体检者35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3-NT、HIF-1α和8-iso-PGF-2α水平,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3-NT、HIF-1α和8-iso-PGF-2α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关系,治疗后水平的变化及其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HS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OSAHS组3-NT、HIF-1α和8-iso-PGF-2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OSAHS合并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单纯OSAHS组(P<0.01).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3-NT、HIF-1α和8-iso-PGF-2α水平随着AHI升高而升高(P<0.01),有效治疗后机体的3-NT、HIF-1α和8-iso-PGF-2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3-NT水平与HIF-1α(r=0.594,P<0.05)和8-iso-PGF-2α(r=0.647,P<0.05)水平呈正相关,HIF-1α与8-iso-PGF-2α水平呈正相关(r=0.781,P<0.05).结论 3-NT、HIF-1α和8-iso-PGF-2α水平参与了OSAHS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作为OSAHS合并高血压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与血清SOD、MDA、CAT、GSH-PX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分级与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90例不同血压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1级、2级、3级3组,每组30例)与10例非高血压对照组血清MDA、SOD、CAT、GSH-PX的水平。结果高血压病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患者MDA随着血压升高而升高(P<0.01),而高血压病组患者血清SOD、CAT、GSH-PX活性水平随着血压升高而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MDA水平随着血压升高而显著升高,而血清SOD、CAT、GSHPX活性水平随着血压升高而显著降低,且与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变化。方法 32只雄性8周龄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糖尿病组(D)、糖尿病普罗布考治疗组(P)、糖尿病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组(U),给予灌胃8周后处死,采血分离血清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丙二醛(MDA)、SOD、8异前列腺素(8-isoPGF2α)、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水平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D组血清TC、TG、DL升高,HDL下降,血清MDA、8-iso-PGF2α、PECAM-1明显增加,SOD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P组、U组TC-LDL较D组大鼠水平均降低;MDA、8-iso-PGF2α均显著下降,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1);PECAM-1水平显著下降(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与单独用药组相比,降低幅度更明显(P<0.01)。结论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可减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二者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IL-32、8-iso-PGF2α水平,观察其在COPD不同时期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0例COPD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AECOPD、稳定期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32及8-iso-PGF2α变化水平。结果:检测者血清中IL-32、8-iso-PGF2α水平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期、AECOPD患者三组数据呈现逐渐增高趋势,即急性加重期高于稳定期,稳定期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中IL-32及8-iso-PGF2α在COPD的动态变化参数,为判断该疾病严重程度,并为临床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及出院后是否继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叠综合征(O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及使用无创通气的疗效。方法对41例OS、44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别进行动态血氧Hottle监测和多导睡眠仪(PSG)检查,并对OS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结果所有O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夜间低氧血症;白天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夜间基础氧饱和度波动水平基本一致,而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后则有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提示有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发生夜间低氧血症降低的程度更明显;OS患者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L)显著低于COPD患者(P<0.01);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累计时间的百分率(SLT 90%)显著高于COPD和OSAHS患者(P<0.01);OS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后,夜间缺氧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纠正(P<0.01)。结论 OS患者夜间缺氧较严重,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显著;白天SaO2,PaO2,PaCO2水平变化可能是OS低氧血症的重要决定因素。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反映夜间基础氧饱和度水平,而后者能较可靠地预计夜间低氧的严重程度,可能是OS进展、易出现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刘艳红  付英霞 《河北医药》2012,34(24):3746-374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急性发作期的变化和对肺功能的影响,及与其预后的关系如何。方法检测COPD稳定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治疗前后的hs-CRP、TNF-α及肺功能的水平变化,并对急性发作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TNF-α及肺功能的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CRP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5),且肺功能分级越高,COPD患者血清hs-CRP和TNF-α的浓度越高。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有效治疗后,血清hs-CRP和TNF-α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肺功能分级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与TNF-α升高不仅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染加重,还是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乳酸(Lac)和pH值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和患儿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8例HIE患儿和8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分别在出生时和出生第3天采集脐动脉血,检测血浆中8-iso-PGF2α和Lac水平,用血气分析仪直接检测pH值。结果 HIE患儿脐动脉血中8-iso-PGF2α、Lac水平及pH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第3天轻度HIE患儿动脉血中8-iso-PGF2α、Lac水平和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重度HIE患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E患儿血8-iso-PGF2α、Lac水平和pH值三者的峰值于病程开始时出现,升高的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且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好,可作为对HIE早期诊断和患儿病情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临床意义。方法 8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根据Child分级分为A(35例)、B(30例)、C(20例)3组,并与正常组(56例)相对照。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A、B、C三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是反映肝炎后肝硬化肝功损害程度及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8-异构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血清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方面的作用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患者153例,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1例;对照组50例.测定各组hs-CRP、8-iso-PGF2α的水平.结果 AMI组、UAP组及SAP组的8-iso-PGF2α(mg/L)分别为(524.12±0.67)、(327.24±0.78)、(127.38±1.29);hs-CRP(mg/L)分别为(18.16±0.77)、(13.76±1.13)、(7.64±0.98);均比对照组高(均P<0.05);AMI组、UAP组和SAP组8-iso-PGF2α和hs-CRp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iso-PGF2α和hs-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8-iso-PGF2α和hs-CRP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0例(稳定期COPD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30例(急性加重期COPD组)及健康对照者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VEGF水平及肺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稳定期COPD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FEV1%呈正相关(r=0.723,P<0.01);急性加重期COPD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与FEV1%呈正相关(r=0.583,P<0.01)。结论不同时期COPD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不同。血清VEGF水平可反映COPD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血浆TNF-α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SAHS组TNF-α浓度分别为(11.49±1.32)、(13.29±1.73)和(14.74±2.72)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9.29±1.74)pg/ml.血浆TNF-α水平随OSAHS程度加重而增高,与AHI呈显著正相关(r=0.714,P(0.01),与最低SpO2间呈显著负相关(r-0.601,P<0.01).结论 OSAHS患者血浆TNW-α水平显著增高.且与OSAHS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足溃疡患者血糖波动、氧化应激损伤及对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T2DM足溃疡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接受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浆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SOD)、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溃疡面积。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SDBG、MAGE及LAGE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MAGE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1、2周氧化应激损伤指标及溃疡面积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溃疡愈合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MAGE、溃疡面积与MDA、8-iso-PGF2α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SOD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前后的MAGE与溃疡面积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能够较好的控制老年T2DM合并足溃疡患者的血糖波动、减轻氧化应激程度进而加快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和造模组(n=62),造模组大鼠采用高糖高脂、辛辣饮食联合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复制湿热型UC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美沙拉嗪组(300 mg/kg)、肠炎宁(300 mg/kg)和Ento-A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以提取物计),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后,对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病理组织学(HS)进行评分,测定大鼠脾指数、肝指数和结肠指数,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IL-1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和结肠组织中IL-2、前列腺素E2(PGE2)、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HS评分、结肠指数以及血清中IL-8、IL-17、MDA水平和结肠组织中MPO、PGE2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SOD水平和结肠组织中IL-2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nto-A高剂量组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及血清中IL-17、MDA水平和结肠组织中PGE2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SOD水平和结肠组织中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Ento-A中剂量组大鼠CMDI评分、HS评分以及血清中IL-8、IL-17、MDA水平和结肠组织中PGE2、MPO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肠组织中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Ento-A低剂量组大鼠HS评分以及血清中IL-17、MDA水平和结肠组织中MPO、PGE2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平衡、减少炎症损伤,发挥其对湿热型UC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及其盐酸氨溴索应用前后变化,探讨HIE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机制及盐酸氨溴索的抗氧化效果。方法 HIE(中度)足月儿5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氨溴索治疗组(25例)。另选正常足月儿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方案;氨溴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30mg/(kg.d)。治疗于生后第1天开始,3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生后第1、3、7天)收集外周血,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8-iso-PGF2α浓度。结果 (1)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氨溴索治疗组患儿血浆8-iso-PGF2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水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第7天,常规治疗组患儿血浆8-iso-PGF2α水平仍高于同期正常新生儿水平,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氨溴索治疗组患儿血浆8-iso-PGF2α水平下降,接近于同期正常新生儿水平。结论 HIE患儿存在脂质过氧化作用,盐酸氨溴索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使HIE患儿体内8-iso-PG2α水平下降,有必要加用。  相似文献   

18.
朱荣英  朱艳芳  习静 《天津医药》2022,50(5):548-551
目的 探讨亲环素A(Cyp A)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表达及其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GDM患者96例作为GDM组,另选取孕检的正常妊娠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另据GDM患者的妊娠结局将其分为不良妊娠组(39例)和正常妊娠组(57例)。根据GDM患者的血清Cyp A中位数水平分为高表达组(Cyp A>5.26 mg/L)47例和低表达组(Cyp A≤5.26 mg/L)49例。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的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yp A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DM组Cyp A、MDA、8-iso-PGF2α、IL-6、hs-CRP、TNF-α、FBG、HbA1c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不良妊娠组Cyp A、MDA、8-iso-PGF2α、IL-6、hs-CRP、TNF-α、FBG、HbA1c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0.05)。GDM患者的血清Cyp A表达水平与FBG、HbA1c、MDA、8-iso-PGF2α、IL-6、hs-CRP、TNF-α均呈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P<0.05)。与低表达组比较,高表达组巨大儿、子痫前期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Cyp A在GDM患者血清中呈异常高表达,且与患者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妊娠结局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张林  刘伏友  彭佑铭 《肿瘤药学》2012,(5):343-346,350
目的观察维生素E对抗癌药物顺铂致小鼠肾毒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10mg.kg-1顺铂腹腔注射诱导小鼠肾脏损伤,48小时后分别予维生素E250mg.kg-1和500mg.kg-1口服灌胃,顺铂诱导72小时后通过检测小鼠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评价肾功能的变化,检测肾组织中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 glutathione,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PX)活性的变化,以评价小鼠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10mg.kg-1顺铂诱导的小鼠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和肾组织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肾组织SOD、CAT、GSH、GPX的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与10mg.kg-1顺铂诱导的小鼠相比,250mg.kg-1和500mg.kg-1维生素E灌胃的小鼠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和肾组织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250mg.kg-1维生素E灌胃的小鼠肾组织GPX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500mg.kg-1维生素E灌胃的小鼠肾组织CAT和GPX的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而三组之间肾组织SOD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的维生素E可以有效改善顺铂诱导的小鼠肾功能,可能与其降低肾组织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0.
马鞭草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伟凡 《医药导报》2013,32(10):1289-1292
目的 研究马鞭草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马鞭草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 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马鞭草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马鞭草总黄酮(50,100,200 mg.kg-1)和联苯双酯(200 mg.kg-1),qd,连续10 d. 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四氧化碳(5 mL.kg-1),24 h后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的含量以及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检测肝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p65的表达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 结果 马鞭草总黄酮高、中剂量能降低血清中ALT、AST的活性(P<0.01),降低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P<0.05或P<0.01),抑制肝组织NF-κB p65的表达并降低血清中IL-6,TNF-α,IL-8的含量(P<0.05或P<0.01),升高肝组织中SOD,GSH-Px,CAT的活性,降低MDA,NO的含量(P<0.05或P<0.01). 结论 马鞭草总黄酮对四氧化碳所造成的肝细胞的损伤具有较好的改善和保护作用,减少炎症的渗出,降低氧化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