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为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药品等色素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研究鸡血藤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以水作提取剂,在室温下浸提24h,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色素在440n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好,pH值对此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热稳定性良好。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葡葡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明显影响,淀粉对其影响较大,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它均无影响明显,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药品等色素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研究香菇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方法:以水作提取剂,在室温下浸提24小时,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色素在330n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好,pH值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热稳定性良好。结论: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及葡萄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明显影响,淀粉对其影响较大,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他均无明显影响,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学药品等色素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充分利用茉莉花叶资源,研究茉莉花叶色素的提取最佳条件和理化性质。方法:采用蒸馏水提取法从茉莉花叶中提取色素,用紫外分析法研究所提取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色素在33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水溶性良好。结论:pH值对此色素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在25~60℃热稳定性良好,但色素耐氧化剂、还原剂较差。苯甲酸钠、柠檬酸按、醋酸、蔗糖、葡萄糖食品添加剂对茉莉花叶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在淀粉存在下,对色素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在9种金属离子中,Fe3+,Cu2+使该色素变色,且Fe3+对色素有破坏作用。在Mn2+存在的情况下,色素稳定性差,其他金属离子对色素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确定了溶剂提取红薯藤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分析了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以水为提取剂,室温下浸提24小时。红薯藤红色素在330nm有最大吸收峰,水溶性良好,在25℃~60℃热稳定性良好,pH值对此色素几乎无影响。淀粉对红薯藤红色素有增色作用,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葡萄糖对红薯藤红色素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它均无影响明显,金属离子除了Fe3+能加深色素的颜色,对色素的影响最大外,其他金属离子对其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落地生根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实验以干制的落地生根为原料,5%的柠檬酸为溶剂浸提得落地生根色素,色素易溶于酸性(pH1-pH3)的含水的极性溶剂中不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色素水溶液紫红透明,其对热和光等稳定性比较高;食品添加剂和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无不良影响;Fe^3+、Cu^2+可引起色素变色。此外,还研究了与该色素色调相匹配的吸收峰、颜色反应、不同pH条件的色调及色价等。结果表明:落地生根所含的色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的棉子皮亭色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姜黄、郁金和莪术等3种姜黄属中药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姜黄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紫外吸收特点。方法:采用有机溶媒法提取、分离其中的姜黄色素成分,然后用柱色谱法获取3种色素单体;用薄层层析法对各成分进行纯度鉴定,同时应用紫外光谱扫描分析色素成分的紫外吸收特点。结果:①姜黄色素是3种姜黄属中药的共有成分,以姜黄含量为最高。②乙醚脱脂效果明显优于石油醚。③柱色谱法可获取纯度很高的多种色素单体。④3种姜黄色素单体的紫外吸收图谱基本相同,其特征性吸收峰均位于420~425nm处。结论:有机溶媒法与柱色谱法相结合是提取姜黄抗氧化成分-色素及其单体成分的有效方法;3种主要色素成分相似的紫外吸收特点。  相似文献   

7.
姜黄属中药抗氧化成分及其性能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姜黄、郁金和莪术等3种姜黄属中药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姜黄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紫外吸收特点。方法:采用有机溶媒法提取、分离其中的姜黄色素成分,然后用柱色谱法获取3种色素单体;用薄层层析法对各成分进行纯度鉴定,同时应用紫外光谱扫描分析色素成分的紫外吸收特点。结果:①姜黄色素是3种姜黄属中药的共有成分。以姜黄含量为最高。②乙醚脱脂效果明显优于石油醚。③柱色谱法可获取纯度很高的多种色素单体。④3种姜黄色素单体的紫外吸收图谱基本相同,其特征性吸收峰均位于420~425nm处。结论:有机溶媒法与柱色谱法相结合是提取姜黄抗氧化成分一色素及其单体成分的有效方法;3种主要色素成分相似的紫外吸收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肌力联合快速反应能力训练对行走能力较差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从无健身锻炼习惯的老年人中筛选行走能力相对较差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针对其腰背部及下肢肌群肌力进行强化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辅以快速反应能力训练。于入选时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2组研究对象肌力、反应速度、身体稳定性及肢体运动功能等指标进行评价比较。 结果 经3个月训练后,发现除对照组反应速度指标无明显改善外(P>0.05),2组研究对象其它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均P<0.05);通过组间对比发现,治疗后2组研究对象除肌力指标组间无明显差异外(P>0.05),观察组反应速度、身体稳定性及肢体运动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肌力训练能改善行走能力较差老年人身体稳定性及肢体运动功能;如同时辅以快速反应能力训练则能改善老年人机体反应速度,进一步提高身体稳定性及肢体运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在老年人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镉、铅、汞降低大鼠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主要功能成分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时间动态过程和测定其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给大鼠一次腹腔注射2.4mg/kg体重的醋酸镉,降低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高峰在注射后72小时;注射100mg/kg体重醋酸铝或2.0mg/kg体重氯化汞,则使此细胞色素含量降低的高峰时间为注射后24小时。在作用高峰时,上述镉、铝、汞处理都还明显抑制大鼠肝微粒体中需细胞色素P-450的氨基比林N-脱甲基化酶、乙基吗啡N-脱甲基化酶和苯胺羟化酶活性,但对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性无明显影响。这表明此等金属主要通过降低细胞色素P-450含量而抑制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 56℃ 30 min 热灭活后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咽拭子及提取的核酸在 4℃保存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多重荧光定量 PCR 方法对一例 COVID-19 患者的咽拭子样本,56℃ 30 min 热灭活后进行 COVID-19 双靶点(ORF1ab 和 N 基因 ) 核酸检测,把原始咽拭子样本及提取的核酸保存在 4℃,分别于 24,48,72 和 96h 再次检测咽拭子样本及提取核酸中新冠病毒核酸的含量(Ct 值),分析热灭活后咽拭子样本及提取核酸在 4℃保存的稳定性。结果COVID-19 患者的咽拭子样本,56℃ 30 min 热灭活后核酸检测结果为 ORF1ab 和 N 基因双阳性,Ct 值分别为 31.27 和30.64,咽拭子样本 4℃保存 24,48,72 和 96h 后再次检测 ORF1ab 和 N 基因的结果为 24h (31.41 和 30.68),48h (34.13和 34.28),72h (34.06 和 34.11) 和 96h (36.22 和 40.02)。 提取的核酸 4℃保存 24,48,72 和 96h 后的检测结果为 24h (31.64和 30.06),48h (31.62 和 29.95),72h (31.72 和 29.75) 和 96h (31.36 和 30.09)。56℃ 30 min 热灭活的咽拭子样本在 4℃保存 24h 后,对 COVID-19 核酸的检测无明显影响 ( 偏倚 <1%),但 4℃保存 48~72h,ORF1ab 基因核酸降解约 7 倍,N 基因降解约 11 倍,4℃保存 96h, ORF1ab 和 N 基因核酸分别降解 30.91 倍和 666.29 倍。但是提取的核酸 4℃保存 24~96h 后,对核酸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 ( 偏倚均小于 3%)。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56℃ 30 min 热灭活后提取的核酸的稳定性比原始咽拭子样本好,热灭活后的咽拭子样本可在 4℃保存 24h。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强蓝光对离体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超微结构、吞噬功能和bc1-2表达的影响.【方法】第一代RPE细胞置于蓝光下照射40 min,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部超微结构;将提取的色素颗粒加入第7代细胞,采用灰度分析定量检测蓝光照射后细胞吞噬色素颗粒的量;第3代细胞用于免疫组化法检测蓝光对RPE细胞bc1-2表达的影响.【结果】蓝光照射第一代RPE后,细胞出现线粒体水肿、染色质边集、浓缩;蓝光照组和对照组离体培养的RPE细胞均具有吞噬色素颗粒的功能.加入色素颗粒24 h后,即有色素颗粒进入细胞胞浆,到d4几乎所有细胞内都可见色素颗粒,两组细胞吞噬色素颗粒的时间和量无显著差异.对照组RPE细胞浆中bc1-2蛋白表达呈深浅不一的棕黄色,光照组细胞浆染色较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蓝光损伤离体培养人RPE细胞的微结构,出现凋亡改变;对RPE细胞的吞噬功能无显著影响:蓝光抑制离体培养人RPE细胞bc1-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能影响蛇毒蛋白C激活剂作用的实验条件和该试剂的稳定性。方法分别采用APTT法和CBS02.46底物法,检测蛇毒蛋白C激活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抗凝活性及酰胺酶活性。结果蛇毒蛋白c激活剂的最适pH值为6.0~7.0,最适温度为37~40℃,肝素、枸橼酸钠等抗凝剂及Na^ 、K^ 、EDTA等不影响其活性,SDS则显著抑制其生物学活性。该试剂溶液剂型在室温下或4℃中4w内效价无变化,冻干剂型则在2y内效价无明显变化。结论蛇毒蛋白C激活剂是一种效价较高、稳定性较好,影响因素少的蛋白C活化试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评价多椎间孔间隙单侧钩突切除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例成人新鲜颈椎标本,选择C4-7为实验节段。按正常组,手术组,在2N&;#183;m纯力偶作用下分别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侧旋运动,通过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来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①在6个运动方向上,手术组术后ROM较术前无明显增加(P&;gt;0.05,t前屈=-1.932,t后屈=-1.447,t右弯=-2.768,t左旋=-1.743,t右旋=-1.753),差异无显著性。②运动范围的总和,手术组较术前有明显增加,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lt;0.01,F=17.448)结论:前路多椎间孔间隙显微减压术对颈椎静态稳定性的影响较小,主要表现在颈椎运动范围总和的增加,对某一方向三维运动范围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沉淀煮沸法不同提取条件对血清HBV-DNA扩增结果 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临床实验室提取样本DNA的方法.方法 分别比较将沉淀煮沸不同时间、沉淀打散与否以及蒸气浴和沸水浴3种不同操作条件下提取的DNA对荧光扩增结果 的影响.结果 将沉淀分别煮沸5、10、15 min,其所提取的DNA的扩增结果 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将沉淀打散后所提取的DNA,其扩增结果 明显高于沉淀未打散的扩增结果,P<0.01;蒸气浴10 min提取的DNA的扩增结果 明显低于沸水浴10 min提取的DNA,P<0.01.结论 在提取血清HBV-DNA时,在加入提取液2后应将沉淀打散,并且应将Eppendorf管的管底置于沸水中加热,煮沸时间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缩短,5 min即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发一种具有抗菌和供能作用且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病患者的氧氟沙星木糖醇注射液,建立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考察。方法优化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并进行性状、鉴别和有关物质检查等质量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含量,容量法测定木糖醇含量;用影响因素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氧氟沙星的含量可于293nm波长处直接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47%,RSD=0.76%(n=9);本品在光照、低温及高温条件下5、10d的样品与0d比较,其外观性状、pH值、澄明度、有关物质及氧氟沙星和木糖醇含量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大黄对烫伤后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目的 研究大黄对烫伤后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背部烫伤模型,分离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监测细胞色素aa3、b、c、c1和能荷的水平。结果 烫伤后6h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aa3、b和c1出现明显丢失;而细胞色素c和能荷在烫伤后半小时即有明显下降,于伤后6h最为严重。大黄治疗后细胞色素aa3、b、c、c1和能荷显著提高(P<0.05vs烫伤组)。结论 烫伤能导致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明显受损、能量合成障碍,而大黄能明显改善线粒体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7.
葡萄膜黑色素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由于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含有较多的色素,限制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本实验旨在寻找一种适用于葡萄膜黑色素瘤免疫组织化学的脱色素方法。方法:采用石蜡包埋的人葡萄膜黑色素瘤标本,经3%、10%、30%过氧化氢溶液或0.25%、0.05%酸性高锰酸钾脱色素,AEC或DAB显色,比较免疫组化效果。结果: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增高,脱色素所需时间减少,10%的过氧化氢溶液能脱去多数肿瘤组织的色素,且对免疫组化过程无明显影响,30%的过氧化氢溶液使免疫组化阳性率减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脱色迅速且彻底,但极易脱片。由于AEC显色结果为红色,易于与色素颜色区分,较DAB显色法易于分析结果。结论:10%过氧化氢溶液脱色素后免疫组化染色AEC显色是葡萄膜黑色素瘤免疫组化较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足菌清杀灭微生物效果及刺激性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足菌清消毒原液含苯甲酸、水杨酸、间苯二酚、硼酸分别为20.06、24.88、25.00、25.06mg/L,pH2.0~3.0.为了解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稳定性及对皮肤刺激性,进行了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稳定性与刺激性试验。结果,以其原液作用40min,对布片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均达100%;小牛血清对其杀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其原液对家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为0;置37℃存放90d,各成分下降率均<10%。表明该消毒剂杀菌效果受有机物影响较小,稳定性较好,属于无刺激性物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腰椎后路Ray-TFC的即时稳定性。方法采用国人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进行离体生物力学实验,以中性区(NZ)和运动范围(ROM)为观测指标,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机测定单纯Ray-TFC植入后腰椎运动节段的三维稳定性。结果 单纯Ray-TFC植入后,NZ在前屈、后伸和侧弯时明显减小,但ROM在后伸和旋转时明显增大。结论 后路Ray-TFC植入可使腰椎运动节段的即时稳定性在除旋转的所有方向上显提高,其对腰椎运动节段稳定性的影响在国人与西方人之间无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大黄对烫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研究大黄对烫伤后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背部25%Ⅲ度烫伤模型,分离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监测细胞色素aa3,b,c和c1的水平,并观察大黄在其中的影响。结果:烫伤后2小时肠粘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aa3,b和c1较为稳定,而在伤后6小时出现明显丢失,与烫伤组0.5和2小时及对照组比较,P均〈0.05,而细胞色素c在烫伤后早期即有明显丢失,于伤后6小时最为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