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采用行气活血、化瘀消积、利湿之品为内服方 ,并以理气通络、破血散结、清化利湿药灌肠 ,配合 GL- 1 48B型光量子血液治疗仪进行量子化输血的综合方法治疗盆腔炎 48例 ,结果临床体征全部消失 ,痊愈率达 97.9% ,总有效率达 1 0 0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全部恢复正常。血液流变学检查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以活血利湿汤内服及药渣熏洗,热敷患肢为主,配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溃疡局部用药治疗下肢静脉瘀血性溃疡60例,并与不用活血利湿汤而单用药治疗下肢静脉瘀血性溃疡60例,并与不同活血利湿汤而单用后法治疗的56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测显示,本疗法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液粘滞性和聚集性,与对照组相比有  相似文献   

3.
以补气养血扶正、健牌利湿化痰、活血化瘀软坚立法,自拟扶正轨肝汤治疗肝硬化26例,结果治愈12例,显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8.5%。  相似文献   

4.
肠达顺灌肠液治疗湿热蕴结型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肠达顺灌肠液方由大血藤、苦参、败酱草、生地榆、薏苡仁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之功,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单用本方直肠给药与5-Fu疗效相当,二者交替灌肠联合应用有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尹平 《北京中医》1996,(4):33-33
运用桃苡汤治疗扁平疣78例,取得较好疗效,有效率达90%。主张在治法上应用活血化瘀,利湿解毒,软坚散结为主。  相似文献   

6.
标本兼顾治疗女性尿道综合症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枚 《山西中医》2002,18(5):23-23
采用清利湿热为主,佐以健脾益肾治疗女性尿道综合症32例。结果:痊愈2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95%的可信区间为78%-99%)。  相似文献   

7.
证病结合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证病结合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不孕的疗效,将86例AsAb阳性不孕患者分成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挟瘀三型,运用补肾,调肝,健脾,利湿化瘀法论治,经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35%,痊愈率为69.76%,患者月经周期,基础体温等均有明显改善。提示中在中药辨证论治,可能有调节生殖神经-内分泌-免疫-前列腺素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盆炎一号汤合盆炎散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帆  全权 《新中医》1998,30(10):31-33
根据清热利湿,健脾疏肝,活血祛瘀原则,对29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以盆炎一号汤合盆炎散治疗,结果治愈2320例,显效313例,好转267例,总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消栓煎为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自拟消栓煎内服及药渣熏洗、热敷患肢为主,配合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蝮蛇抗栓酶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患者,并以单纯静滴以上药物为对照组治疗4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测显示,本疗法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滞性和聚集性,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消栓通脉、利湿消肿、扶正祛邪之功,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能脉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循环障碍疗效。方法 口服通脉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循环障碍60例,与田七胶囊组30例作对照。结果 通脉胶囊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所致眩晕头痛有明显缓解作用,能有 地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及降低血液粘稠度,总有效率达93.3%,优于田七胶囊。结论 通脉胶囊可有效地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循环障碍引起的头昏、头痛。  相似文献   

11.
王兴昌 《山西中医》1994,10(5):40-41
乳糜尿治验举隅江苏大丰县人民医院(224100)王兴昌笔者根据前贤经验,结合自己临床实践,采用清热利湿治其标,培补脾肾固其本的方法,对乳糜尿进行辨证分型治疗,收到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湿热下注,清浊相混证见小便浑浊如泔,或夹凝块,或夹血液,尿时艰...  相似文献   

12.
105例急症胃痛病人中,男性占54例,女性占51例,以金牛腹痛片为主辨证治疗,结果:显效8例,占7.6%,有效91例,占86.8%,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4.2%,认为急症胃痛发作时大多数存在“湿热”证,故在辨病与辨证基础上,以金牛腹痛片行气止痛,清热利湿,解毒活血为主治疗。  相似文献   

13.
凉血化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萍  刘忠信 《河南中医》1999,19(6):16-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具有多种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形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年轻女性,尤以生育期妇女为多。常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受损,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患者有皮疹、关节痛、发热、乏力,继以头痛、纳差、失重、脱发及肾、心、肝、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眼、骨骼、淋巴等不同程度的被累及。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常减少,血沉增快,血清球蛋白及丙种球蛋白增高,尿中有蛋白、红细胞、管型。5%一10%患者有溶血性贫血,Ch巾S试验阳性。免疫学检查:血液或骨髓检查狼疮细胞阳性率达6…  相似文献   

14.
三仁汤加减治疗癌症放、化疗后副反应10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三仁汤加减治疗癌症放、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疗效观察。方法:105例患者均以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湿阻中焦型予以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止呕;血瘀气滞型,予以清热利湿、健脾止呕,佐以活血化瘀通络;气血虚弱型予以清热利湿、健脾止呕、气血双补。结果:治愈64例(61.0%),显效31例(29.5%),好转10例(9.5%),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对癌症病人放、化疗后出现中焦脾胃症状有较好疗效,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癌症病变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春 《四川中医》1999,17(6):30-30
笔者于IW7年1月至1998年5月采用清热利湿活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3例均在门诊经临床检查和理化检测,按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诊断。其中年龄22-30岁25例,31-40岁19例,41-SO岁14例,sl岁以上5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为54岁,平均32,4岁;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16例,6-12个月者28例,l+-3年者13例,3年以上者6例,最短为3个月,最长达近18年。2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获苦12g,马齿觅、败酱草各3(),三楼、泽兰各109,制…  相似文献   

16.
应用舒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治疗后病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缺血性ST-T、血液粘度均有改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8%,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4%,与心痛定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利湿活血汤为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9例,总有效率达98.45%,并从方位证分型治疗方法与临床的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病的病机特点为湿,热辨2三者互结,相因为患而致下肢气血瘀滞,脉络闭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节性血管炎中血液流变这与中医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2例病人的检测,并应用赖氏协定方辩证加减进行治疗,15d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结节性血管炎病人血液流变性指标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有异常,而经中医辩证治疗血液流变性指标改善明显,临床显效率为75.00%,有效率达91.67%。结论:结节性血管炎血液流变性特征为高血粘综合征,属血浆、血清粘度增高型。中医药治疗该病有  相似文献   

19.
崔云  洪善贻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1):498-500
观察因精液不液化致不育患者共82例,提出本症多与瘀湿有关,临床上其不仅多有瘀湿证,且血液流变学观察表明: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液比粘度、红细胞电脉时间、红细胞压积普遍高于正常;血液流变性与精液液化有相关性。以活血祛瘀、清利湿热为治法研制的液精煎治疗本病82例,并随机设30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50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5.2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体征、精波液化时间显著好转,同时血液流变学及精液粘稠度指标亦获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中药内服外浸治疗中风病患肢肿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昀  孙力 《中医药学报》2003,31(4):40-40
采用益气活血利湿通络中药内服、局部中药浸泡治疗中风病患肢肿胀。结果:治疗组中风病患肢肿胀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有效率94.2%,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中风病症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疗前、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提示:活血化瘀,利湿通络中药内服外洗对中风病患肢肿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