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目的比较高血压患者群体与健康人群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率及血浆中和抗体水平,探讨HCMV感染率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CMV的阳性率观察组为78.33%、对照组28.33%,观察组HCMV UL93DAN、HCMV IgG及HCMV IgM阳性率分别为71.67%、70.00%及41.67%,对照组分别为55.00%、56.67%及3.33%;HCMV特异性中和抗体检测观察组集合滴度为37.55±20.06,对照组集合滴度为59.69±24.32;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均优于观察组,其中HCMV、HCMV UL93DNA及HCMV IgG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HCMV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降低,说明HCMV体液免疫状态低下,人巨细胞病毒与高血压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高血压患者群体与健康人群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率及血浆中和抗体水平,探讨HCMV感染率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CMV的阳性率观察组为78.33%、对照组28.33%,观察组HCMV UL93DAN、HCMV IgG及HCMV IgM阳性率分别为71.67%、70.00%及41.67%,对照组分别为55.00%、56.67%及3.33%;HCMV特异性中和抗体检测观察组集合滴度为37.55±20.06,对照组集合滴度为59.69±24.32;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均优于观察组,其中HCMV、HCMV UL93DNA及HCMV IgG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HCMV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降低,说明HCMV体液免疫状态低下,人巨细胞病毒与高血压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曾嫦  林祥伟  黄宇泽  黄江玲 《中国校医》2012,26(3):207+209-207,209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流产、死(畸)胎、肾炎、脑炎和诊断不明发热(无名热)关系,对以上643例患者和60例对照者CMV感染状态进行了调查分析。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MV—IgM特异性抗体。结果CMV—IgM抗体阳性率病人组18.2%(117/643),对照组1.7%(1/6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35P〈0.01)。结论CMV感染与流产、死(畸)胎、肾炎、脑炎和无名热等疾病的部分患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肺炎衣原体(Cpn)、巨细胞病毒(HCMV)、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和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感染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冠心病患者90例和对照组90例血清Cpn特异性IgG抗体、血清HCMV特异性IgG抗体和血清HAV特异性IgG抗体.结果病例组中血清Cpn IgG和HCMV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6%和71.1%,对照组分别为30.0%和45.6%,有显著性差异;而HAV IgG抗体阳性率在CHD组中为81.1%,对照组为75.6%,无显著性差异.交互作用分析表明,Cpn和CMV感染可协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其效应指数为5.80.结论Cpn和HCMV感染与冠心病之间有一定的统计学联系,且两种感染因子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存在正交互作用,HAV感染与冠心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王希英  张国林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591-1591,1593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肺结核组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15.1%,高于正常对照2.2%的阳性率(P﹤0.01)。[结论]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可提高肺结核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活动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临测糖尿病患者活动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HCMV pp65基因内自行设计一对引物,建立RT-PCR检测727例糖尿病患者及230名健康献血者外周血白细胞HCMVpp65 mRNA转录水平,同时应用抗体捕获酶联免疫法检测HCMV pp65-IgM.结果 糖尿病患者HCMV-IgM及mRNA阳性率分别为11.14%和16.64%,与对照组(0.87%、2.17%)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不同年龄段HCMV感染率,结果发现发病年龄<30岁的患者中HCMV-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从病程来看,病程<1年的糖尿病患者HCMV-mRNA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活动性的HCMV感染,RT-PCR检测HCMV pp65和抗体捕获HCMV pp65特异性IgM可快速有效地确诊HCMV活动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婴幼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时,母婴血清抗体不同表型与其肝损伤和致畸的关系,并检测其糖膜蛋白B基因型。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收治的337例血清HCMV IgG抗体阳性,尿液HCMV DNA定量>500 copies/mL的HCMV感染患儿,同时检测其母亲血清HCMV IgG抗体。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血清HCMV抗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CMV DNA;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进行HCMV病毒分离;巢式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进行HCMV临床分离株糖膜蛋白B基因型检测。结果在337例HCMV感染患儿中,124例血清抗体表型为HCMV IgM(+)IgG(+),其母亲血清抗体表型HCMV IgG(-)组患儿肝功能异常与致畸率分别为86.42%和40.74%,显著高于母亲IgG(+)组的65.12%和34.88%(均P<0.01);213例患儿血清抗体表型为HCMV IgM(-)IgG(+),其母亲血清抗体表型HCMV IgG(+)与IgG(-)两组比较,患儿肝功能异常率(53.85% vs 66.89%)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致畸率母亲IgG(-)组(28.38%)显著高于IgG(+)组(23.08%)(P<0.05)。HCMV IgG(+),尿液HCMV DNA≥104 copies/mL患儿的尿标本中病毒分离阳性率为50.00%(31/62)。随机抽取8株HCMV临床分离株(来源患儿中7例有肝脑损害),检测糖膜蛋白B基因,均为gB1型,与标准株AD169株、TOWNE株的DNA序列相似性分别达94.8%和97.0%。8株HCMV的DNA序列同源性达98.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4%。结论母亲为HCMV IgG阳性的患儿肝功能异常和致畸率比母亲为HCMV IgG阴性的患儿低。HCMV DNA≥104copies/mL婴幼儿可预示症状性HCMV感染。gB1型可能是导致婴幼儿肝脑损害的主要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状况.方法 选取60例接受放疗后恶性肿瘤患者为放疗组,60例未接受放疗恶性肿瘤患者为未放疗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CMV-IgM抗体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法检测HCMV-DNA水平.分析比较三组HCMV活动性感染率.结果 放疗组、未放疗组和对照组HCM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3%(8/60)、8.3%(5/60)、3.3%(2/60),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7,P> 0.05),未放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7,P> 0.05),放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P< 0.05);放疗组、未放疗组和对照组HCMV-DNA阳性率分别为33.3%(20/60),16.7%(10/60),5.0%(3/60),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P< 0.05),未放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P< 0.05),放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5,P< 0.01);ELISA法和FQ-PCR法在检测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HCMV活动性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8/60)比33.3%(20/60)](X^2=6.71,P<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HCMV活动性感染率增高,放疗后HCMV活动性感染率进一步增高,FQ-PCR法检测恶性肿瘤患者HCMV活动性感染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母乳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母婴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希英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17-1319
目的:探讨母乳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和母婴传播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乳清HCMV-IgM特异性抗体;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乳清HCMV-DNA,组织细胞培养法部分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农村哺乳期妇女HCMVJ-IgM和HCMV-DNV阳性率(18.1%和21.0%)皆高于城区(8.3%和11.2%);成熟乳HCMV-DNA阳性率(20.4%)高于初乳(11.5%);感染母乳喂养儿的感染率(47.5%)高于母乳阴性组和人工喂养组(20.0%和17.5%)。结论:母乳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孕妇围生期HCMV感染与婴儿先天性疾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孕妇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对婴儿的近期影响。方法采用ELISA和PCR相结合的方法,采集74例HCMV活动性感染孕妇及50例无HCMV活动性感染孕妇的婴儿血进行HCMV—IgM及HCMV—DNA检测.并对感染婴儿定期随访至生后6个月,追踪其近期预后。结果孕期HCMV活动性感染组的婴儿先天性感染率为36.49%,围产期感染率为45.95%,显著高于孕期无HCMV活动性感染组(P〈0.005);HCMV活动性感染孕妇的婴儿中,先天性感染组症状性感染发病率高于围生期感染组(P〈0.025);神经系统异常、先天畸形及全身性感染发病例数多于围生期感染组(P〈0.05);先天性感染组中,症状性感染婴儿治疗后肝功能恢复、HCMVHCMV—IgM和/或HCMV—DNA转阴率及近期预后比围生期感染组差(P〈0.05)。结论孕期HCMV活动性感染与婴儿先天性感染及围生期感染显著相关。孕期HCMV活动性感染引起的先天性感染较围生期感染严重,预后差.故应重视孕期HCMV感染的检测,预防和阻断HCMV先天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妇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及其母婴垂直传播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查11859例孕妇HCMV的特异性抗体(IgG及IgM),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其中248例具有活动性HCMV感染孕妇的羊水或胎儿脐血或产后直接抽脐血检测HCMV-DNA。结果孕妇HCMV感染率为95,3%(11306/11859),孕妇活动性HCMV感染率为3.5%(417/11859),孕中期羊水的HCMV-DNA阳性率为12.1%(12/99);孕晚期脐血或产后直接抽脐血HCMV-DNA阳性率为6.0%(9/149),羊水的HCMV-DNA阳性率与分娩期脐血及及新生儿血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孕前绝大多数已感染过HCMV,测定孕中期羊水的HCMV-DNA,对早期诊断先天性HCM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巨细胞病毒抗体测定对盆腔炎性粘连的预测价值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感染(HCMV)与不孕、异位妊娠的关系,探讨HCMV抗体检测对盆腔炎性粘连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2例女性患者腹腔镜术前HCMV抗体检测结果和术中情况,比较不孕、异位妊娠组和卵巢囊肿组HCM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HCMV感染症与盆腔粘连的关系,以及粘连程度与血清HCMV抗体阳性率的关系。结果:不孕与异位妊娠组HCMV抗体阳性率(51·25%)明显高于卵巢囊肿组(14·2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HCMV抗体阳性病例的盆腔粘连发生率(93·88%)明显高于HCMV抗体阴性病例的盆腔粘连发生率(31·18%),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OR值33·839,95%可信区间9·713~117·826。随盆腔炎性粘连程度加重,血清HCMVIgG抗体阳性率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盆腔炎性粘连程度与血清HCMVIgG抗体阳性率之间关系较密切,Pearson列联系数为0.613。随粘连程度增加,IgA抗体阳性率增加不显著(P=0·023),盆腔粘连炎性程度与血清HCMVIgA抗体阳性率之间关系不密切,Pearson列联系数为0·227。结论:异位妊娠及不孕的发生与HCMV感染有较密切的联系。感染HCMV较易引起输卵管异常、盆腔粘连。在预测盆腔炎性粘连程度时,IgG抗体较之IgA抗体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将8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治疗组,进行血清HCMV抗体检测,并选取4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HCMV感染阳性率为42.0%,健康对照组为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与>2支病变组HCMV感染经造影检查表明,冠状动脉单支病变36例,阳性8例占22.2%,多支病变者45例,阳性26例占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与HCMV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HCMV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检测HCMV抗体可以为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提示,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EBV-IgM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期血清EB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IM患者血清标本78份,同期健康体检血清标本3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BV-VCA-IgM抗体.[结果]两组阳性率分别为87.2%和3.3%;阳性率IM组高于体检对照组(P<0.01).[结论]对IM患者作血清EBV-VCA-IgM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巨细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196例儿童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进行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并与51名正常儿童对照比较.[结果]196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22例,阳性率为11.22%;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51例,阳性率为26.02%;51名对照2种抗体均阴性(P<0.05,或P<0.01).3例患者2种抗体均阳性.6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5例急性支气管炎和98例急性支气管肺炎病人中,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4%、31.43%、35.71%(P<0.05);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5%、8.57%、35.71%(P>0.05).[结论]检测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与肺炎支原体抗体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产妇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乳汁与血液中病毒载量相关性,探讨乳汁HCMV检测在HCMV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疑似HCMV感染的502例产妇乳汁及血液HCMV.DNA,并对其新生儿血清及尿液HCMV—DNA进行检测,观察新生儿的感染情况。结果502例产妇乳汁阳性率12.15%,血液阳性率15.74%,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96,P〉0.05),而血液中平均拷贝对数值高于乳汁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06,P〈0.05)。且乳汁与血液HCMV—DNA拷贝数对呈显著正相关(r=0.698,P=0.000)。502例疑似HCMV感染产妇的新生儿血液、尿液HCMV—DNA检测共63例阳性,阳性率12.55%。母乳HCMV阳性组与母乳HCMV阴性组、母血HCMV阳性组和母血HCMV阴性组比较,新生儿血液、尿液HCMV—DNA阳性检测率均升高(x2值分别为438.69、63.71、407.48,均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孕产妇血液与乳汁的病毒载量存在相关性,乳汁携带病毒为婴幼儿发生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张璋  赵瑞  王江涛 《现代保健》2012,(16):144-14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 对82 例诊断明确的血小板减少患儿的外周血做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HCMV-IgM) 检测.结果 82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HCMV-IgM 阳性31 例(37.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儿接受地塞米松(DEX) 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IVIG) 常规治疗,其中20 例HCMV 感染患儿加用更昔洛韦(GCV) 治疗,疗程14 d,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患儿病程明显缩短,且无复发.结论 新生儿HCMV 感染与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对HCMV 感染的患儿加用更昔洛韦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潜伏-再活化感染对乙型肝炎患者疾病演变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62例HBsAg呈阳性的肝病患者血清,实时荧光PCR定量法检测其HCMV—DNA和HBV—DNA含量,ELISA法检测其HCMV—IgG、IgM水平。结果HCMV—DNA和HCMV—IgM两者的阳性率及HCMV—DNA定量均值较一致:对照者〈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肝癌患者;乙型肝炎HBV—DNA阳性患者与乙型肝炎HBV—DNA阴性患者间的HCMV—DNA阳性率和HCMV—IgM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多重感染状态下,HCMV潜伏-再活化感染与乙型肝炎疾病演变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聚合酶链试验(PCR)检测39例自然流产患(流产组)血清中HCMV-IgM及外周血,胎儿组织中HCM-VDNA,并选择23例人工流产孕妇做对照组。结果:流产组患血清中HCMV-IgM,外周血,胎儿细胞HCMV-DNA阳性率分别为38.46%,43.58%,33.33%。对照组分别是8.69%,8.69%,4.31%。两比较差别有显性意义(P<0.05)。结论:HCMV感染是引起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和液态芯片技术检测1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病例组)和20例非感染性脑病患者(对照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2型(HSV-2)及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IgM抗体及脑脊液中各病毒的DNA,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者脑脊液中HSV-1 DNA阳性率为56.2%(9,16),对照组为5.0%(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SV-2、HCMV DNA两组均未检出.联合检测表明,病例组HSV-1阳性率为93.8%(15/16),对照组为20.O%(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中HSV-1、HSV-2、HCMV 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V-1感染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