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能在体内调节粒系祖细胞存活、增殖、分化及增强成熟粒细胞功能的细胞生长因子,G-CSF ELISA试剂盒主要是用于测定人血清及体液中G-CSF水平,对诊断有无细菌感染,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意义.利用此试剂盒我们测定了52例足月儿脐血清和65例4~5月胎儿胎肝悬液中G-CSF含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一种多肽链的细胞生长因子,有促进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功能[1]。重组人G-CSF  相似文献   

3.
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又称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与异常免疫反应相关的全身性高炎症因子血症,主要为继发性HLH,病因包括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促进骨髓中粒细胞成熟和动员,常用于HLH相关粒细胞减少症的辅助治疗。该文回顾G-CSF治疗成人HLH的相关文献,强调成人HLH中G-CSF的使用需根据原发病因的致病特点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4.
造血祖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受到某些生长因子的调节.红细胞生成素(EPO)能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增加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加强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功能.对艾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以及癌症和化学疗法引起的中性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了G-CSF和GM-CSF的临床毒性和效力试验,结果表明,治疗后24小时,几乎所有患者中性白细胞计数增加,副作用罕见且轻微.CSF联合应用可能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G-CSF)是存在于正常人体、刺激骨髓细胞集落形成的集落刺激因子的一种。本文综述了G-CSF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概况,重点调研其表达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我院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的规范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7-12月乳腺癌住院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药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141例乳腺癌患者556次化疗情况,G-CSF总预防使用率99.64%。G-CSF有250次(46.29%)预防性使用不合理,其中2次(0.37%)使用不足,92次(17.04%)使用过度,156次(28.89%)使用不规范。结论:目前我院乳腺癌化疗不规范应用G-CSF的比例较高,临床医生应提高G-CSF合理应用的意识,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到临床用药过程中,促进G-CSF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丹  杨玉芝  冯琨  江红  向朝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38-2139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因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G-CSF治疗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结果 G-CSF治疗组的患者粒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7.1±4.2)d与(12.9±5.4)d、(10.4±6.4)d与(18.3±3.9)d,均P<0.05].14例患者治愈,1例死于重度感染.结论 ATD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经G-CSF治疗,能够有效缩短粒细胞恢复的时间,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有效地提高各种中性粒细胞减少病人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包括毛细胞白血病(HCL)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了克服α干扰素(IFN-α)治疗HCL时易发生感染的缺点,作者采用IFN-α与G-CSF联合治疗6例HCL病人,并分析了G-CSF对HCL病人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  相似文献   

9.
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经验性治疗中的作用。通过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1例案例分析,讨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经验性治疗。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应给予经验性的抗菌药物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同时注意对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巯咪唑致粒细胞减少(包括缺乏组)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及其受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ranulocytote clony-stimulating factor receptor,G-CSF-R)的水平变化是否相关.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甲巯咪唑治疗粒细胞正常组(粒正组),甲巯咪唑致粒细胞减少组(粒少组).检测12例粒正组,8例粒少组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G-CSF和中性粒细胞G-CSFR的表达率,分析中性粒细胞减少与G-CSF水平及G-CSFR表达的关系.结果 粒少组及粒正组G-CSF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粒少组G-CSF水平较粒正组的G-CSF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粒少组G-CSFR表达率较粒正组及正常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G-CSFR表达率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呈显著相关.结论 甲巯咪唑致粒细胞减少与患者G-CSFR的表达率相关.甲亢患者G-CSF表达率反应性升高.  相似文献   

1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特异性地促进中性细胞产生的造血因子。通过基因工程已生产重组G-CSF,现已有用于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市售产品。本文就G-CSF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加以介绍。中性细胞、巨噬细胞的产生与集落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12.
背景:粒细胞生成刺激因子诸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用于预防进行恶性淋巴瘤治疗的患者的发热性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和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粒细胞缺乏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病毒、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口服维生素B4片和鲨肝醇片,疗程至粒细胞恢复正常为止。治疗组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肌肉注射。结果: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缩短粒细胞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但不缩短发热时间和疾病病程。结论:集落刺激因子应用于粒细胞缺乏症具有见效快、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集落刺激因子(CSF_s)是一组糖蛋白。它具有刺激造血干细胞和影响定向造血祖细胞成熟、分化和功能激活等功能。本文重点介绍了粒-巨噬细胞CSF(GM-CSF)在多种疾病中应用,并简单讨论其它几种C5F如粒细胞CSF(G-CSF)、巨噬细胞CSF(M-CS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生物药品导致骨髓坏死的认识,并探讨骨髓坏死的原发病、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病例,对病例特点进行分析,讨论骨髓坏死与原发疾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关系。结果骨髓坏死可发生于急性白血病的不同阶段,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出现骨髓坏死,常与粒细胞缺乏期G-CSF半衰期较正常情况下延长,刺激骨髓内细胞增生,加重微循环障碍,致骨髓缺血缺氧有关。结论急性白血病缓解状态下,由药物导致的骨髓坏死如诊断及时准确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1 商品名Neulasta2 结构特点本品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非格司亭 (filgrastim,Neupogen) 的聚乙二醇化物。3 开发与上市厂商美国安进公司生产,于2002年4月在美国首次上市。4 适应证用于治疗有高度感染风险的非髓样恶性肿瘤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 作用机制G-CSF是人体中天然存在的一种刺激中性粒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其功能活动的细胞因子。重组G-CSF以皮下注射方式给药,一日1次,可使肿瘤化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缩短,并减少感染的发生率。G-CSF的聚乙二醇化物可延迟其单剂量注射后的经肾消除,并使t1…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预防实体瘤或淋巴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相关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VIP、WanFang Data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关于PEG-G-CSF和G-CSF预防实体瘤或淋巴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相关事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2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RCTs,合计2 5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要结局指标方面,PEG-G-CSF与G-CSF相比,对化疗后第1周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发生率[RR=0.70,95%CI(0.46,1.06),P>0.05]和化疗后多周期FN发生率[RR=0.80,95%CI(0.61,1.04),P>0.05]的作用相当;在次要结局指标方面,PEG-G-CSF与G-CSF相比,可以降低化疗后第2周期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RR=0.80,95%CI(0.68,0.94),P=0.008]和化疗后第4周期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MD=-0.23,95%CI(-0.42,0.04),P=0.02],对化疗后第1,3,4周期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化疗后第1,2,3周期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骨痛或骨骼肌肉痛发生率的作用相当(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PEG-G-CSF和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相关事件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但PEG-G-CSF可以部分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8.
Fulphila(Pegfilgrastim-jmdb)是培非格司亭(Pegfilgrastim)的生物类似药,是一种作用于造血细胞的长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Fulphila通过与特定粒系祖细胞或成熟中性粒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粒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杀伤能力。临床研究证实,Fulphil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培非格司亭相似,因此,2018年6月4日Fulphila获得FDA批准上市。Fulphila可用于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所导致的发热或感染风险增加的几率。本文对Fulphila的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临床评价和安全性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合理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促进效果,为G-CSF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的肿瘤化疗患者各50例,收集G-CSF用药相关信息,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合理性评价分析。结果 共收集100例患者的380次化疗情况,G-CSF应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预防使用、用药时机、血常规监测以及用药疗程不合理。临床药师干预后,G-CSF使用率及不合理使用率均明显降低(P<0.05);一、二级预防使用G-CSF不合理率显著降低,用药时机、血常规监测等不合理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用药疗程不合理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的干预规范了G-CSF的临床应用,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相关不良事件进行了分析,体现了临床药师对促进合理用药,预防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保护患者用药安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