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我院主要采用盘外注射(230例)部分患者采用盘内注射(20例)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访200例,优良率达91%。介绍了注射胶原酶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认为: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疗效好、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髓核突出大小10mm,髓核突出伴钙化,伴侧隐窝狭窄,手术治疗复发的椎间盘突出症等,不是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2.
胶原酶注射联合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国内报道甚少,我院自2004年6月~2005年6月开展了胶原酶注射联合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目的:详细介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1994-12~1996-08主要采用盘外注射(230例)部分患者采用盘内注射(20例)国产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术后3~24月随访200例,总优良率91%。结论:严格选择盘内盘外注射的适应症,正确掌握注射胶原酶的操作方法,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联合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注射以及椎体后路突出物内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分为3级:显效,有效及无效。结果术后60例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显效23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3%以上。结论CT引导下提高了操作准确性,联合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经选择病例后,行腰椎间突出症盘内及盘外胶原酶注射。在一年期进行临床表现随访。结果:治疗100例,一年期总有效率93%,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国产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利用注射用胶原酶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7例。结果:对347例治疗,通过一个月以上的随访治疗后的疗效、优良率达95%以上。结论:注射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痛苦少、疗效好,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胶原酶单独注射和与髓核切吸术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  15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分为四组分别按腰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及分别将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与髓核切吸术合用进行治疗。结果 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与髓核切吸术合用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94%及 93 %高于单独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两组有效率 90 %及 88%。结论 胶原酶溶解髓核与切吸髓核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快速、有效的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8.
CT引导下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CT引导下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对1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结果:15例均成功,随访1~16个月,优良率93.3%,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行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前间隙注射皎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得到广泛临床应用。影像学检查对本病术前诊断和病例选择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收集513例资料完整的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年随访结果,回顾性分析疗效与术前CT表现的关系,为胶原酶溶核术适应症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胶原酶经颈椎硬膜外腔置管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X线下经颈椎硬膜外腔穿刺,并置入硬膜外腔导管,注入少量造影剂欧奈派克使颈椎间盘突出部位的硬膜外腔前间隙充盈满意后,注入胶原酶1200u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结果:经术后3-4个月随诊或复查,根据改良的Macnab^[1]标准,显效3例,有效7例。结论:胶原酶经颈椎硬膜外腔置管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和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讨论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 对82例行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2例患者随访3~12个月,疗效优51例,良13例,可8例,差10例,总优良率为78%,有效率为88%,本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二次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过敏反应预防措施,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7-2004年间对10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盘内注射胶原酶介入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笔者各抽取50例行盘内注射胶原酶与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胶原酶溶解术加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60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于20~40岁之间,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逐渐上升,尤以老年人最为突出。由于老年人腰椎具有特殊的病理解剖特点,使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与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在治疗上以往常常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后病人痛苦,费用高,并发症多。我院从1994年1月至2001年1月,采用胶原酶椎间盘内注射溶解术加骶管注射封闭,综合治疗腰  相似文献   

14.
应用国产胶原酶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2例的临床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局部麻醉并在电视X线控制下进行注射。结果12例中治愈6例占50%,显效4例占33%,显效率为83%。结论:胶原酶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各种影像学表现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我院1999年3月-2006年4月开展胶原酶注射后复查CT的对比研究,结果:盘内外注射胶原酶在半年时对大多数患者(即60%左右)表现为缩小,17%患者表现为消失,20%患者仅表现为CT值改变而突出物大小未见改变。另有3%哟患者无影像学改变,在一年后基本没有进一步的改变。结论:盘内外同时注射胶原酶对大多数颈、腰椎闻盘突出症的患者的影像学均有明显的改变,且与临床疗效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对颈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的疗效进行评估,将治疗前后的椎间盘影像学变化同临床症状的改变相联系,以期间阐明作用机制。方法1997年6月-1998年6月使用国产胶原酶冻干制品结合经皮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8例。胶原酶注射局部麻醉和影像增强监视下进行。1200U的胶原酶溶于5ml无菌水中,取一半剂量注入每个突出的间盘,注射时间平均为15min。8例患者的12个间盘在注射前后均作双盲法的影像学评价,剂量注入  相似文献   

17.
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胶原酶不同途径和方法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胶原酶800U稀释成2ml在电视X光机监视下后路盘内或硬膜外注射,483例共分3组,A组盘内注射105例,硬膜外注射378例,其中B组单纯胶原酶142例,C组胶原酶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236例。结果 在统计学上3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总的优良率为86.5%,但各组的反应发生率有极其显著差异。结论 (1)硬膜外注射与椎间盘内注射疗效相同;(2)硬膜外注射比盘内疼痛反应轻且少,加用地塞米松疼痛反应更轻更少;(3)硬膜外注射对多椎间盘突出更适宜。  相似文献   

18.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影像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评价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l、2、3年的疗效,分析疗效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为该方法筛选适应证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按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在我科行胶原酶溶解术的、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254例进行随访观察(复诊、书信、电话等方式),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l、2、3年的疗效。结果 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1年优良率为93.1%,2年优良率为90.3%,3年优良率为90.9%。结论 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是胶原酶溶解术的绝对适应证,合并有其他影响因素的椎间盘突出症应慎重选择胶原酶溶解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胶原酶直接注射突出组织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资料与方法对76例临床确诊为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经棘突间人路直接穿刺椎间盘脱出组织并注射600U胶原酶。随访时间为半年。3年,回顾性分析随访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治愈59例,治愈率为77.6%(59/76),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9.5%(68/76)。其中32例进行了MRI随访(术前、术后7d、1个月、3—24个月)。3例(3/32)MRI复查发现椎间盘变窄,17例(17/76)出现一过性下腰部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棘突间入路直接穿刺脱出的椎间盘组织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统一的选择标准[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幅度在10mm以内、压迫硬膜囊或(和)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对行臭氧盘内注射术加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541例患者进行复诊、书信、电话等方式随访观察,随访时间和例数分别为:2~3个月(近期)541例,4~12个月(中期)312例,13~18个月(远期)115例,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的近、中、远期疗效,并与有关多中心单纯行胶原酶盘外溶解术例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所选病例近、中、远期有效率分别为95.9%(519/541)、90.4%(489/541)、87.2%(472/541);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突出的髓核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回缩,平均缩小30.5%;单纯行胶原酶溶解术近、中、远期有效率分别为89.5%、82.4%、80.4%。结论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是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幅度在10mm以内、压迫硬膜囊或(和)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胶原酶溶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