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疼痛,属于后遗症的一种.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Post Herpetic Neuralgia).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据报导,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相似文献   

2.
郭佳 《中国针灸》2005,25(4):297-297
带状疱疹是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感染而致的疾病。由于40岁以上的患者起病常以明显的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先痛后疱,故早期极易误诊。有人观察年龄较大的患者带状疱疹误诊率达21.3%,通常将疱疹引起的上肢疼痛误诊为颈椎病性的臂丛神经痛;  相似文献   

3.
神经痛伴带状疱疹临床诊断比较容易,但带状疱疹尚未出现前的单纯神经痛,诊断较为困难,往往被误诊为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心绞痛、胁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因多在皮损出现后,才会被确诊,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据笔者多年临床观察,具有突然疼痛,灼热刺痛或跳痛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疼痛分3种类型:持续性烧灼痛、阵发性刺激痛、针刺样痛。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数日及几个月不等,极少数有1~2a。由于疼痛的剧烈性及顽固性,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常常失眠、焦虑不安、情绪压抑甚至有自杀倾向。笔者现将近几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的皮损已完全治愈,但仍有持续性、剧烈的、非常顽固的和难治性疼痛。患者表现为异常痛觉,包括自发性、持续性灼痛或深在性疼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疼痛或阵发性灼痛,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其疼痛时间较长,有些患者表现为难以忍受的瘙痒。临床上尚无特异性药物及疗法,吾师皮先明教授运用三联疗法(梅花针叩刺、火击疗法、中药外敷)治疗本病,疗效突出,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的皮损已完全治愈,但仍有持续性、剧烈的、非常顽固的和难治性疼痛。患者表现为异常痛觉,包括自发性、持续性灼痛或深在性疼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疼痛或阵发性灼痛,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其疼痛时间较长,有些患者表现为难以忍受的瘙痒。临床上尚无特异性药物及疗法,吾师皮先明教授运用三联疗法(梅花针叩刺、火击疗法、中药外敷)治疗本病,疗效突出,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的皮损已完全治愈,但仍有持续性、剧烈的、非常顽固的和难治性疼痛。患者表现为异常痛觉,包括自发性、持续性灼痛或深在性疼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疼痛或阵发性灼痛,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其疼痛时间较长,有些患者表现为难以忍受的瘙痒。临床上尚无特异性药物及疗法,吾师皮先明教授运用三联疗法(梅花针叩刺、火击疗法、中药外敷)治疗本病,疗效突出,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三虫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前期神经痛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痛伴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比较容易,但疱疹尚未出现前的单纯神经痛期,诊断较为困难,往往被误诊。直至疱疹出现,才被确诊,已错过了最佳针对性治疗时间。笔者凭多年临床经验,根据本病具有疼痛突然发生,且呈灼热刺痛或跳痛特征,痛区沿神经分布区域单侧呈现,又有近期流行之背景下,虽无疱疹,但可按照带状疱疹单纯神经痛期,进行早期干预,自拟三虫止痛汤治疗20例,  相似文献   

7.
王玉玺  杨素清  王松岩 《新中医》2004,36(12):34-3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在带状疱疹消退后,患部长时间遗留的疼痛,多见于老年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各类病人。该病多侵犯三叉神经、颈丛神经、肋间神经、腰骶神经、臂丛神经,疼痛可呈刺痛、掣痛、胀痛、灼痛、痒痛或刀割样疼痛:此外,尚可有局部皮肤的触痛,病程可持续数月或十数年不等。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及神经症状。因疱疹皮色潮红,且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宛如蛇行,故中医学称之为“蛇丹”,又因其常发生于腰胁间,故又有“缠腰火丹”之称。带状疱疹最具特征性的症状,就是所谓“灾难性疼痛”。疼痛的特点:一是周期长,疹前、疹期和疹后三个疼痛期衔接;二是“先痛后肿”,“肿而又痛”;三是疼痛剧烈。倘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的第一支或第二支,不但可引起眼的广泛损害性疼痛,而且还会出现剧烈头痛。故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带状疱疹的疼痛形容为“惨痛”。带状疱疹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因为潜伏的水痘病毒复苏及复制破坏寄宿患者的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节所致。  相似文献   

9.
<正>神经病理痛(neuropathic pain,NPP)是一种由疾病或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引起的慢性难治性疼痛,可起源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三叉神经痛、脊髓损伤)、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代谢紊乱(糖尿病性神经痛)、卡压、肿瘤等[1],常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或痛觉超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神经病理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为主要表现,并常伴有明显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中医学称本病为“蛇串疮”“缠腰火丹”或“火带疮”等[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2],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3],PHN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多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表现为缓解后再次出现[4],常呈烧灼痛、撕裂样或刀割样痛,疼痛发作时可导致患者寝食不安或有焦虑和抑郁等表现[5-6]。  相似文献   

11.
正清风痛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皮肤疱疹愈合后4~6周,皮肤的疼痛持续存在者.其发病率约占带状疱疹患者的10%,且多见于60岁以上老人.临床以患处周围持续烧灼样、刀割样或电击样疼痛为特征,常因穿衣或触及患处而使疼痛加重.疼痛持续时间可达数周、数月甚至1年.笔者近年来应用正清风痛宁治疗本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7~71岁,平均64.2岁;病程1~9个月(疱疹愈合后);发病部位在头面部5例,颈部3例,胸部18例,腰部12例,股外侧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拇指罐理疗方法护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采用拇指罐理疗方法对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护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测痛法观察并记录治疗、护理前及皮损消退后30、90天末患者的疼痛评分,计算疼痛下降指数,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有效率皮损消退后30天为71.7%,90天为93.3%。结论:拇指罐理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率皮损消退后90天高于皮损消退后30天。  相似文献   

13.
点刺放血配合腕踝针治疗带状疱疹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菊艳  杜宏斌 《河北中医》2008,30(2):175-176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簇集状丘疱疹、局部疼痛明显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多发于腰腹之间,其次是头面、颈项等部位,呈带状排列,刺痛或跳痛剧烈,治疗不及时易遗留神经痛.  相似文献   

14.
近5年来,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消退后疼痛持续4周以上至数年,呈持续性或闪电样、自发性灼痛、跳痛、抽痛、刀割样疼痛,或兼麻木,或局部皮肤感觉异常(衣服触之都感到不适)等,排除肿瘤或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邹震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6):271-27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出现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当疱疹消退后仍有部分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导致被侵犯部位发生疼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祖国医学称之为"蛇丹愈后痛".针灸疗法能有效地缓解该症状.本文就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疾病,在皮肤科临床属常见的而又难以治愈的皮科顽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点刺拔罐法治疗上述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举例如下。1 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带状疱疹患者,由于失诊或误治等原因,常可遗留神经痛后遗症。由于疼痛较著,病人痛苦异常。根据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瘀血阻遏经脉所致,故治疗上应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辉  杨钦河  陈孝银 《新中医》2002,34(7):53-5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确切原因不明,一般认为是由于带状疱疹初期误诊、或治疗不规范、或患者免疫力低下等原因所  相似文献   

18.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导致的相应节段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疼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固痛症之一,其疼痛持续时间数月至数年。由于患者长期忍受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而引起的以皮肤疼痛和疱疹形成为特点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疼痛和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绝大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症状,有的甚至痛如针刺刀割,频繁发作,影响饮食和睡眠。我科于2006年3月-2011年3月采用超声波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发病后,局部皮损痊愈而神经痛迁延不愈,疼痛持续数月或数年,是国际公认的难治性疼痛,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很大的痛苦。笔者采用头穴透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将2010-01~2011-12在我院针灸科及皮肤科就诊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穴透刺组)40例;对照组(普通针刺组)40例。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