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保和丸是家喻户晓治疗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腹泻的丸剂中成药。方剂来源于《丹溪心法》。命名原由有二:一是保和丸虽由消导药为主组成,但作用平和;二是保和丸能消积和胃,胃腑以通为和。药物组成为山楂(焦)、神曲(炒)、半夏(制)、茯苓、莱菔子(炒)、麦芽(炒)、陈皮、连翘。  相似文献   

2.
胃气是人体胃功能的总称。胃是人体的根本,因为维持人生命的一切物质都靠脾胃供给,再由肠道消化吸收其营养成分,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需要。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认为“胃气壮,五脏六腑壮也”,黄帝内经也有“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的说法,所以,要养生、延年益寿,就请君注意保养“胃气”。如何保养胃气?首先须注意饮食要有节。一是饮食不过量,吃  相似文献   

3.
《内经》原指胃气上逆喘不得卧之"胃不和则卧不安",经后世医家引申为从脾胃病入手论治失眠的指导思想。本文从"胃"的含义、"胃"的生理、"胃"的功能论述"胃不和"的病因病机;"胃不和"导致"卧不安"也分虚实,即饮食积滞,劳倦脾虚都会导致阴阳失交而致失眠。  相似文献   

4.
王豪 《家庭医学》2007,(1):56-56
二妙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一书。本方由黄柏、苍术2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下注、腿膝疼痛、脚气肿痛、湿疮以及带下、淋痛等病症。现将临床上较好的几则新用途介绍如下,患者可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5.
林延质 《中国保健》2009,(15):664-666
祖国医学对“胃气”的认识由来已久,它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玉机真脏论》说“五脏者,皆廪于胃气,五脏之本也”。可见古代对胃气非常重视,胃气的充沛与否,是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和防病却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四季脾旺不受邪”,故历代医家无不重视保护人体的“胃气”。这一思想在仲景《伤寒论》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值得认真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正>胃病是指上腹隐隐不适,或无节律性疼痛,不能接纳食物,或不能正常腐熟输化水谷。临床上一般症状表现多有吐酸水、嗳气、食后痞满、恶心欲呕吐、脘腹闷塞不舒感,部分胀痛,或连及肋胁。现代医学称“胃炎”、“胃脾功能紊乱综合症”等。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都以胃为根本,胃是全身营养供应之源泉。胃主受纳,脾主消导,一纳一消运行不息,造化精、气、神,精是营养物质基础,气是人体生理活动功能,神是人体一切机能活动的外象表现。所以说有精才有气,有气才有神。《承安遗集》称“有胃气,得神者生;无胃气,失神者凶。”即“脾胃为后天之根本”,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这种纳运协调、升降有序、燥湿相济的默契配合,在人体饮食、消化、吸收等生理活动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脾属脏,胃属腑,脾与胃互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将水谷化为血气,以滋养全身,灌溉五脏,脾胃固则百病不生。《黄帝内经》日:“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相似文献   

8.
正玉屏风散最早出自宋代张松的《究原方》,但原著已失传,现存的方剂录自《医方类聚》。有的学者认为该方出自元代医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或元代医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其方药组成为防风30克,黄芪(蜜炙)、白术各60克。主治表虚自汗,以及虚人腠理不密,易于感冒,汗出恶风,面色刮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是体内  相似文献   

9.
王豪 《医药与保健》2006,14(2):29-29
桂支茯苓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本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症块的功效,适用于妇女月经困难、经停腹痛等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方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介绍如下,患者可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10.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由山楂300克,神曲100克,半夏,茯苓各150克,陈皮,连翘,菜菔子各50克,共为细末,煮糊为丸,梧桐子大。多用于治疗食积停滞所导致的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大便不调等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山楂、神曲色赤红,入血分.兼消兼化兼通六腑,消食化淤行心血.利胆腑,有洁净之作用,故可用于  相似文献   

11.
玉屏风散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本方由黄芪、白术及防风三味中药组成,具有固表止汗的功效,适用于体虚自汗、容易伤风等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方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 肾炎 用本药治疗各类肾小球  相似文献   

12.
<正>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伤寒论本旨清》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相似文献   

13.
郭纪生 《现代养生》2014,(15):16-17
"郭氏养生二十四字诀"的第二部分:养胃气,慎饮食。《黄帝内经》说:"胃为后天之根。"中医也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说明胃气跟肾气是一样的重要,都是生命健康的基础条件。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根,一个都不能少。胃作为后天的根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脾胃的功能非常重要,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制造精血的源头,是所有营养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贺鹏 《保健医苑》2007,(3):29-31
<正>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中医治病必讲“忌口”,它是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所吃中药与食物性味有无矛盾;二是所吃食物对疾病有无不良反应。“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历来医家对此十分重视,其有关内容也广泛存在于《内经》、《伤寒论》、《金  相似文献   

15.
中医对胃气的作用很推崇,如“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内伤脾胃,百病丛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可见保护胃气,是在自己身体内筑起一道防病治病的屏障。  相似文献   

16.
玉屏风散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一书。本方由黄芪、白术及防风三味中药组成,具有固表止汗的功效,适用于体虚自汗、容易伤风等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方还有不少疗效较好的新用途,现介绍如下:1郾治疗肾炎:用本药治疗各类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易患伤风感冒而使病情反复发作者,效果满意。用法:在原有的用药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个疗程。2郾治疗慢性荨麻疹:玉屏风散(丸)每次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1周为1个疗程,一般1 ̄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经临床治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理论中,以脾与胃为表里,同属消化器官,认为纳入饮食的是胃,传送其精微的是脾。在《内经·厥论》中说:“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在《奇病论》中又说:“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这是古人对消化功能的猜想。这种猜想,体会到被消化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8.
降糖神糊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 《东方药膳》2003,(9):6-6,17
食物调养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历代医药学家十分重视食品对人体营养与保健的双重作用。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书中就明确提出:“凡欲治病,先以食疗,即食疗不愈,后乃药耳。”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在其《脾胃论》中也特别强调饮食调养对防病治病的重要性,认为“饮食所伤,百病由生。”所以他的治病方法,首先在于饮食调养。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巨著《本草纲目》中将大量日常食用的蔬菜、瓜果、鱼肉列为药物,指出其保健与为药物,指出其保健与治疗的功用。历代关于食疗专著也不少见,如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南唐陈…  相似文献   

19.
胃溃疡食疗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病是指胃、十二指肠溃疡,中医称为“胃腔病”,民间通常称为“胃气病”。“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溃疡病的部位,常发生在胃小弯、幽门前区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具有慢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特点。这是因为它起病缓  相似文献   

20.
六味地黄丸     
[出处] 本方来源于宋代儿科著名医学家钱仲陌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原方名并不是当今众所周知的六味地黄丸,而是地黄圆(丸)。四百年后,薛己在他所著的《正体类要》中才正式把地黄圆改名为六味地黄丸,一直沿用至今。方名所说的“六味”,不是人们所知道的辛、甘、苦、酸、咸、淡,而是说本方是由六味药物组成。细说方名“六”字,还包含着一种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