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有关资料表明,老年人尤其是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在院内感染中居首位,老年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与病人原有肺部及其它基础疾病有关,还与患者意识不清、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介入性操作(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的应用、吸氧等)及空气中微生物含量有关。老年人因呼吸道功能衰退,身患慢性疾病,加上住院时间长。卧床时间多,致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下降,肺部感染后常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  相似文献   

2.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尿感的发生率为1.6%~43.3%,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老年人容易发生尿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全身和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下降.老年人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或无症状,且多为复杂性尿路感染,治疗时需结合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由于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排痰问题是老年患者极为重要的护理问题。老年病人年老体弱,甚至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均可使呼吸道粘膜受到损害,尤其长期吸烟的老年病人。由于吸烟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不规则,纤毛运动受到障碍,局部抵抗力降低,甚至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了气道的阻力。另外,老年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减少,免疫功能下降;一旦痰栓肺内,很容易造成肺不张,肺部感染。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病人腹部大手术肺部感染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术后要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方法是手指并拢,稍合掌,由外向内,由下向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药科学的迅猛发展,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组织器官呈生理性退行性变,胸腺萎缩,胸腺激素分泌减少,细胞功能下降,分化形成β细胞能力衰退,致使老年人易患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机会大大增加。老年人由于病史较长,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易发生细菌耐药及菌群紊乱导致二重感染。老年住院患者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所做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中,抗生素部分耐药或全部耐药,并发真菌感染的例子并不少见。现随机抽取我院出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历做一归类,分析此类人群感染病原菌、病原学检查及根据药敏实验选用抗生素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老年护理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将成为“超大型老龄化”国家。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一旦患了急性病恢复期较长且病情复杂,慢性病是老年人群的主要问题,不但使老年人行动受限,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常多病共存,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易发生并发症或多脏器衰竭,药物治疗易出现副作用,心理、社会因素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下面是笔者就老年人几个特殊问题的护理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胆汁和尿中常有细菌生长,易发生感染:常见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胆道感染,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次为金葡菌、肺病炎球菌、肠球菌和真菌等。  相似文献   

7.
提高老年患者输液的安全性、舒适性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一般都有慢性或老年性疾病,静脉输液是老年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功能都处于退行性状态,易悲观、恐惧,易发生液体外渗、回血、静脉炎等并发症。因此,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并采取系统性的静脉保护措施,提高老年患者输液的安全性、舒适性,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对120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丽岩 《吉林医学》2006,27(4):417-417
老年人颅内肿瘤手术后并发呼吸系统感染是由于老年人肺泡收缩力小,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大。肺泡壁间质纤维化。换气功能差。全肺气量减少,肺活量明显下降.残余气增加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都较低。胸廓弹力低,呼吸肌力低。在加上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或肺心病.术中术后如排痰不畅,不能翻身或长期卧床.则及易并发呼吸系统感染.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9.
王金敏  李久星 《中原医刊》2003,30(14):63-63
普通外科手术中数量最多的是腹部手术。由于多数病人习惯于腹式呼吸或胸腹式呼吸 ,而腹部手术后 ,病人因刀口疼痛而不敢深呼吸和咳嗽 ,加之腹部大手术后身体状况不允许下床活动 ,因此肺活量小 ,肺张力下降 ,抵抗力减弱 ,易造成术后排痰不畅 ,引起肺部感染 ,有的甚至发展至肺不张。特别是老年患者年老体弱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 ,均可使呼吸道粘膜受到损害。长期吸烟的老年病人 ,支气管粘膜表面的纤毛运动功能下降 ,局部抵抗力降低 ,易致肺内感染及排痰不畅。而老年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减少 ,免疫功能下降 ,一旦痰栓肺内 ,很…  相似文献   

10.
冯晓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0):1234+127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因素,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我院老年科住院患者286例,分析和总结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因素。结果:导尿、高龄、女性、长期卧床、合并糖尿病、抗菌药使用不合理、医源性操作不当是老年科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易感因素。结论:老年科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因素多,采取正确措施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尿路感染是内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碰到的疾病[1],其中大部分是由大肠埃希菌所致的非复杂性膀胱炎。复杂性尿路感染常发生在伴有泌尿生殖道结构或功能异常的患者,对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治疗相对困难,尿路感染的复发率高、细菌清除率低[2]。一、何谓复杂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在以下情况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①尿路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引起尿路梗阻,尿流不畅;②尿路有异物,如结石、留置导尿管等;③合并糖尿病。复杂性尿路感染多数为肾盂肾炎,长期反复感染或治疗不愈,可进展为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3]。据统计,尿…  相似文献   

12.
多项国内外研究发现,老年脑血管后遗症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同时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病,机体抵抗能力减弱,所以老年脑血管后遗症患者容易尿路感染。据国内有关报道,尿路感染是临床多发病,居感染性疾病的第2位,发病率约为2.0%。老年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高高达10%,这与老年人全身和局部抵抗力降低有关。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市北辰医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符合诊断老年脑血管后遗症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共210例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发现老年脑血管后遗症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中,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其次是真菌,这与文献报道相近”。  相似文献   

13.
112例住院老年人尿路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住院老年人尿路感染的认识.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112例老年人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老年患者多合并有易感因素,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2、致病菌以G-杆菌居多,常见为大肠埃希菌:3、常见致病菌对复方新诺明及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三嗪、头孢噻肟耐药率高.结论 老年人尿路感染易感因素多,症状常不典型,以大肠杆菌为主,易产生耐药性,抗菌素使用应结合药敏试验.尽量去除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4.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non,UTI)是老年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二位。老年尿路感染症状常常不典型,发病后疾病进展较快、病情较重,易导致临床上的误诊或漏诊。除此以外,近年来对尿路感染的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而产生的耐药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对于老年尿路感染的用药选择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105例老年人尿路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老年人尿路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05例老年人尿路感染患者进行问顾性分析。结果(1)老年尿路感染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0.8,老年男性尿路感染大部分有易感因素;(2)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率低(40%),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G^-)为主,依次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克雷伯杆菌;革兰阳性菌(G^+)以肠球菌占首位;(3)常见致病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90%,对G^-菌(大肠杆菌)。以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1.2%),其次为头孢三嗪(20.3%),阿米卡星(22.4%)。而对C^+菌(肠球菌),万古霉素仍保持最低的耐药率(1.0%)。结论老年尿路感染致病菌主要为G^-菌,经验选用头孢三嗪、阿米卡星、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已广泛耐药。临床上对老年疑诊有尿路感染者要做细菌耐药性检测,根据其结果合理用药,及时发现和纠正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海燕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3):604-605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以女性多见,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因为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髋部肌群退变,防御能力差,轻度间接外力就可出现骨折。并且老年人伤前往往合并有脑梗死、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伤后长期卧床及被动体位,易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脑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加强基础护理和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我科自2000—2005年共收治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DM)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尿路感染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为探讨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52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尿道、膀胱、输尿管、肾盂粘膜和/或肾间质的炎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老年人大多同时伴有各种慢性疾病,使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成为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感染性疾病;尿感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现就我院1995-2003年收治的59例老年尿路感染易感因素作一分析,旨在提高对老年人尿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是医院感染的易发人群,据统计,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本文对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的高发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其原因:因老年病人机体功能退化,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差,而且大都有多种疾病共存,用药种类繁多,致使体内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从而促使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病人住院时间长,感染机会增多;慢性严重疾病及肿瘤患者,长期激素及抗癌药物的使用,使免疫力、抵抗力进一步降低,导致微生物失调,增加了感染机会;环境因素:探亲人员多,病房内铺有地毯,通风不良,感染危险增加;其次医护人员无菌消毒观念淡漠,也是造成病人医院感染的原因之一。其监控措施:应积极治疗控制基础病,加强支持疗法,提高免疫力;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避免大量、联合使用抗生素;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监控管理,特别是用后的医用器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加强环境因素管理,严格无菌及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洗手制度。以上措施的应用,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飞钦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99-2001
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障碍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人口老龄化和各种危险因素的增加,是老年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致死增长的主要因素。但由于老年人心力衰竭症状多不典型,极易出现误诊误治。为提高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治水平,笔者结合近年来在老干部科的工作经验及有关文献,谈谈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体会。1老年心衰发生率在心衰患者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提高。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中,50岁~59岁心衰患病率为1.1%,≥80岁高达11.2%,心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老年病。老年人心衰的发病率高,一方面与年龄相关的心功能恶化有关,另一方面与其他慢性危险因素累积效应相关,还有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相关,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常与心衰相关。2老年心力衰竭的因素老年人心血管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改变,它削弱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是老年人发生慢性心衰的重要因素[1]。老年心力衰竭常见因素有:心肌缺血或梗死发作;未能控制的高血压;每日膳食中钠摄入过多;不能很好执行药物治疗;摄入液体过多;心律失常;伴有其他疾病:发热、感染、甲亢或甲减、贫血、肾功能不全、维生素B1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