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与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拍摄胸片图像的质量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床旁DR摄影系统的优势。[方法]采用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随机拍摄床旁DR胸片300张,与之前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拍摄的胸片300张进行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摄影系统的甲级片、乙级片、废片及曝光量差异,并对其拍摄质量进行直观分析,评价其摄像质量差异。[结果]与CR胸片拍摄相比,床旁DR的应用,进一步减少了重拍率,降低了辐射剂量,可提供更加优良的影像信息。[结论]床旁DR胸部摄影较CR胸部摄影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的诊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控制床旁数字X射线摄影辐射剂量。方法:用婴幼儿和成人计算机X线摄影床旁检查的最小和最大曝光参数曝光,利用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检测照射野中心和距中心100、200和300 cm处的照射剂量。结果:在距婴幼儿照射野中心100 cm和距成人照射野中心200 cm处均能测到X射线辐射剂量。结论:床旁数字X射线摄影辐射剂量控制应遵从实践的正当性、防护的最优化原则,应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照射,并尽量降低群体剂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X线摄影中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附加滤过板对X线的衰减效果,根据不同kV_p选择出合适的滤过板。研制一种能根据kV_p变化而自动更换相对应的滤过板的装置,以达到优化防护、提高影像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X线摄影检查和各种床旁摄影的辅助摄影架装置.方法:该装置由摄影托板、燕尾槽、螺旋升降杆、托板固定架、固定滤线器等组成,利用带有燕尾槽的摄影托板放置和固定影像板或胶片暗盒,利用带有螺旋升降杆的托板固定架来调节摄影架的角度和高度,利用固定滤线器来减少散射线,以提高图像质量.结果:该辅助摄影架装置可根据病情需要任意旋转和调节各种角度和高度,升降及伸缩长度活动自如,适合各类床旁辅助X线摄影检查.结论:该辅助摄影架装置操作简单、快捷、方便、灵活,减少了对医护人员和其他人群的辐射,并且有效解决了X线摄影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RX-1无线平板探测器在改装床旁摄影检查中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受移动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改装移动数字X线摄影(DR)检查的患者各160例,对2种设备在床旁摄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装床旁摄影DR易于辐射防护,其射线剂量相对减少,影像质量明显提高;影像预览和延时曝光功能使床旁摄影检查更加高效、方便和灵活。结论:DRX-1无线平板探测器在改善床旁摄影工作流程的同时,使床旁检查操作更加高效灵活,可有效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加速医学影像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孙涛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1):92-92,134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在床边摄影中的价值。方法:利用数字化X线影像设备DR对500例患者行床边胸部摄影检查。结果:影像质量明显提高,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降低了辐射,杜绝废片。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在床边摄影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能够为临床及时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大容量床旁X线摄影机与小容量床旁X线摄影机在临床应用中成像质量问题,指出了为保证图像质量而选择高容量X线机的必要性,探讨了提高小容量床旁机摄片质量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制一种用于手术室床旁的X线摄影辅助架。方法 :该装置由暗合固定板、托槽、拐臂、卡块、调节钮、凹槽和定位槽组成,其中托槽材质为胶木,其余都选用不锈钢材质。使用时经过卡块的凹槽将装置固定于手术床旁轨道上,固定板和托槽可放置并固定胶片暗盒(或成像板),可根据投照部位需要任意调节固定板和托槽的高度及角度。结果:该摄影辅助架可根据需要任意旋转和调节各种角度,升降及伸缩自如,可满足术中各类床旁辅助X线摄影检查。结论:该装置操作简单、快捷、灵活、方便、省时,解决了长期困扰手术室X线摄影时的暗盒(或成像板)固定和旋转问题,并且可减轻对医护人员和其他人群的辐射。  相似文献   

9.
影像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其相关设备的更新换代紧密相连,只要谈到医学影像技术的新发展,就必然涉及到相关设备的推陈出新.常规X线设备近期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主机系统的高频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以及图像系统的数字化.实现图像数字化主要有成像板技术(IP)、平板检测技术(FPD)、CCD或CMOS技术及线扫描技术等.数字化新技术在X线摄影方面,CR在朝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功能更多、操作更方便发展.DR在降低辐射计量、提高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及进一步拓展软件功能方面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以保证设备性能良好。方法:采用瑞典奥利科Piranha型乳腺机剂量仪、M12乳腺X射线机性能检测模体对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进行胸壁侧照射野准直、光野与照射野的一致性、管电压指示的偏离、半值层、自动曝光控制重复性、探测器均匀性、伪影、高对比分辨力和乳腺平均剂量等检测。检测完毕根据测算方法计算出检测结果,并判断其是否符合WS 522-2017《乳腺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要求。结果:胸壁侧照射野准直检测中硬币被切割的直径距离为4 mm;光野与照射野的一致性检测中光野与照射野相应边沿的偏差为5 mm;管电压指示的偏离最大值为0.31 kV;靶/滤过为Mo/Mo,半值层为0.34 mmAl;自动曝光控制重复性的偏差为2.6%;探测器均匀性检测中图像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兴趣区像素值的偏差为1.60%;无影响临床影像的伪影;高对比分辨力纵向为8 lp/mm,横向为10 lp/mm;乳腺平均剂量为0.61 mGy。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符合WS 522-2017《乳腺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要求,质量控制检测通过,设备运行良好。结论:通过对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可以客观地反映设备的性能,从而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探索X线机质控检测规范和评价标准 ,必须对医用诊断X线机的运行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正 ,只有实施定期的质量控制 ,才能提高X线机的影像质量 ,减少废片率、误诊率和漏诊率 ,避免受检者不必要的照射。现将1999年度我市 35台X线机的质控检测情况介绍如下。1 内容和方法1 1 检测仪器和工具  使用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研制的FWJ 4型质控检验装置。包括数字式剂量仪、线束中心垂直性检测筒、光野—照射野一致性检测板、滤线栅对直检测板、屏片接触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在床旁摄影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法与技术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放射科应用DR进行床旁摄影前、后的图像质量,按照图像评价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9月和2014年9月有图像质量缺陷的非甲级片各200份,通过影像储存和传输系统(PACS)分析图像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制订质量控制方案。结果:2013年9月所摄的200张影像片中,由于曝光条件选择不当87张(占43.5%),摆位不正75张(占37.5%),患者不配合有人工伪影38张(占19%);2014年9月所摄的200张影像片中,曝光条件选择不当58张(占29%),摆位不正105张(占52.5%),患者不配合有人工伪影37张(占18.5%)。加强质量控制后,应用DR进行床旁摄影的影像质量明显提高,并极大缩短检查时间,降低辐射剂量,杜绝出现废片。结论:质量控制是发挥DR在床旁摄影中明显优势的重要环节,保障了为临床及时提供高质量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X线摄影在群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琴  孙睿  李莹娟 《医疗卫生装备》2009,30(9):109-109,111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在群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数字化X线影像设备DR、CR系统对批量急诊患者进行各种位置的投照。结果:影像质量明显提高,拍片一次性成功率达100%,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降低了辐射剂量。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在群伤中的应用,比传统屏—片系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为临床及时提供了更丰富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4.
王艳  李伟  王建福 《职业与健康》2005,21(6):885-885
在医学影像领域内计算机X线摄影正在取代普通X线摄影,新设备的引进使医学影像发生了质的变化,解决了图像的存储、传送和管理,CR(计算机X线摄影术)系统的关键在于使用了可接受模拟信息又可实现模拟信息数字化的成像板(简称IP板)代替了普通摄影中的屏/胶组合,从而实现了数字化影像的重建和显示以及网络传输和管理.IP板的正确使用对图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X线摄影焦点(F)-IP板的距离对CR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X线管焦点(F)-IP板的最佳成像距离,提高CR图像质量。方法根据X线管焦点放大率和几何成像原理,求出最小焦点(F)-IP板的距离;综合考虑X机性能、被照体厚度和不同摄影部位,制定各部位摄影距离。结果现摄影距离CR图像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四肢摄影X线曝光量显著降低。结论不同被照体厚度或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摄影距离,在明显提高CR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X线曝光量,减少被检者受照剂量,降低X线机输出功率,延长X线机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朱宏 《医疗设备信息》2011,(9):105-106,112
本文探讨了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的结构和成像特点,以及对摄影影像质量的要求和测试方法,为检测影像质量提供了参考基础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普通大中型X线机进行数字化改造,提高X线机医疗诊视能力.方法:配置数字图像工作站进行数字化摄影与减影等.使普通X线机具有数字化X线机的功能。结果:数字化改造提升了X线机的临床应用的性能。结论:部分普通X线机可以通过配置数字图像工作站实现数字化,方案通过实践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8.
近100多年来,X线摄影一直是用胶片记录X线影像,即屏/片系统成像、为临床提供了高品质的影像。这种方法产生的图像质量、剂量效率以及功能效用己成为医疗成像的标准。但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出现后,推动了X线摄影数字化成像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MR、DSA的成熟发展使X线摄影数字化成为趋势。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CR问世,开创了X线摄影实现数字化的先河。由于CR技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影像数字化,人们利用现代飞速发展的晶体管制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研制了DR,从而完成了X线摄影直接数字化。  相似文献   

19.
CR在新生儿胸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R在新生儿胸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0人的210张新生儿胸部床旁CR片图像并进行评价。结果:210张新生儿胸部床旁CR片中,甲类片201张,甲片率95.7%;乙类片9张,乙片率4.3%;废片0张,废片率为0。结论:CR系统在新生儿床边摄影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实现了影像的数字化并直接进入PACS,阅片速度快,X线照射剂量低,图像质量高,成功率高,为临床提供了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常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深圳市常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影像质量状况。[方法]用多功能X射线机检测仪和检测板对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的主要指标进行影像质量控制状态检测,数据按相关标准作出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7家单位共364台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的影像质量检测合格率为88.74%,其中,普通摄影设备的合格率最低,检测项目中"光野与照射野四边偏离"指标合格率最低。[结论]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放射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检测和管理,以保护受检者的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