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右心声学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各具优缺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右心声学造影与CDFI对96例分流性先心病的检测结果,探讨其在诊断分流性先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见病,我国每年约有10~15万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心脏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风险小,效果好,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分为左向右分流型和右向左分流型两种,现就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介入治疗患儿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肺小动脉嵌顿注射双氧水左心声学造影法,检查了31例先天性心脏病,与手术结果对比,本法诊断心内左向右分流敏感性96.5%,准确性100%,无假阳性,尤其适用于经血氧资料分析提示假阴性者。通过观察造影剂运行轨迹,本法也可确定心内左向右分流的部位。本文还讨论了左心声学造影原理,影响造影效果因素及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樊琦  胡明华  宋嫣 《江西医药》2021,56(10):1793-1795
目的 探讨右心声学造影在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偏头痛、脑卒中患者75例临床资料,入选者均先后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检查.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状态下右心声学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价值;另外比较右心声学造影诊断时不同状态下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分级情况.结果 75例不明原因偏头痛、脑卒中患者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52例存在卵圆孔未闭,发生率为69.33%;Valsalva动作下右心声学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的准确度为97.33%(73/75)、灵敏度98.08%(51/52)高于静息状态右心声学造影诊断的80.00%、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状态下右心声学造影诊断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声学造影诊断时Valsalva动作下RLS分级高于静息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心声学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准确显示病变情况,利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42例心脏三联症均经手术证实,除摄有平片外,26例行右心导管检查,23例行右室造影.本文根据临床X线资料分析,将本症分为两型,紫绀型25例为右向左分流,右室收缩压平均21.9kPa,肺动脉瓣口直径平均0.46cm.非紫绀型17例为右向右分流,右室收缩压平均12.5kPa,肺动脉瓣口直径平均0.96cm,本症X线表现为肺血减少(69%),SI值小(均值0.229),肺动脉段凸出(86%),左肺动脉/右下肺动脉比值大(55%),左肺门影大于右肺门影(48%),心影增大(67),两型X线表现大都相似,其主要区别是紫绀型肺血减少及SI值小,均比非紫绀型显著(P<0.01),作者对平片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右室造影对本症诊断有重要价值,且测定瓣口直径较准确.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9岁.随父母打工来当地,近阶段因心悸、气喘、乏力、时常呼吸道感染,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来我院超声科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用意大利产百胜AU5心超探头频率2.5~5.0 mmHZ,经心脏各标准切面均在胸骨右缘探及(探头指示点长轴时指向患儿左肩),发现左房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内径达29 mm.右心大小在正常范围.在室间隔上部回声大段中断约31 mm.CDFI:左向右分流,测流速约260 cm/s,房水平未见分流,大动脉未见异常分流,肺动脉瓣上流速约262 cm/s,各瓣膜形状、回声未见异常,右房室瓣口血流频谱示V e>V a.肺动脉瓣、右房室瓣轻度返流,余瓣膜未见返流,用CW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约20 mm Hg,心功能为54%.腹部扫查发现肝胆在腹腔左侧,脾脏在腹腔右侧(内脏反位).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镜像右位心(内脏反位)大室缺,肺动脉瓣、右房室瓣轻度返流,心功能正常下限,左房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内流速轻度增快.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左向右分流型及心肌疾病两种病因合并心力衰竭时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peptid,BNP)水平进行分析,以探讨血浆BNP水平在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心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清脑利钠肽(BNP)和右室长轴二维整体收缩期应变(GLS)及应变率(GLSR)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价值。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心患儿65例分为无PAH(B组,17例)和PAH(A组,48例)两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C)组。血清BNP用ELISA法测定,保存二维图像分析右室功能。结果 A组血清BNP浓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并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右室GLS、GLSR在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GLS随着肺动脉压力程度升高而下降。血清BNP浓度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呈正相关(P<0.01)和左向右分流比率(Qp/Qs)呈正相关(P<0.05)。血清BNP与GLS或GLSR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血清BNP可以反映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的容量和压力负荷,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辅助诊断及疾病严重性评估的客观指标。二维右心室应变和应变率能恰当地评估右心室整体和局部功能。  相似文献   

9.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 PA H )是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导致右心负荷增高、右心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1]。大量证据表明Rho激酶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胞质分裂和基因表达有重要作用。基础研究提示 Rho激酶通路参与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予Rho激酶抑制剂能够改善小鼠慢性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2]。临床上法舒地尔对肺动脉高压治疗研究较少,因此,我们前瞻性应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治疗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常发生肺部并发症。1988年1月~1991年9月,我院共行187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手术,其中心内直视手术154例,发生肺部并发症14例。现就这14例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心声学造影对房间隔缺损(ASD)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技术和右心声学造影技术分析21例ASD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TTE和右心声学造影对ASD的检出率分别为75.%和95.8%。结论 右心声学造影有助于房间隔缺损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李峰  张玉清 《河北医药》1992,14(4):253-254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并不罕见,据胡旭东1963年统计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8%,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绝大部分破入右心,构成心底部左向右分流,在心底部分流畸形中仅次于动脉导管未闭而居第二位,窦瘤破入部位又以右心室为多,但破入右房者亦不少见。我院1980~1990年手术证实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19例中,破入右室13例,破入右房5例,破入左室1例,破入右房者占总数26.3%。本文仅就此5例临床X线征象作一分析,以期提高手术前诊断正确率。1 一般资料男4例,女1例,男女之比4:1;年龄  相似文献   

13.
小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易并发肺炎而诱发心力衰竭(心衰),病死率高。既往单用洋地黄制剂控制心衰,仍有较大部分患儿不能得到满意控制。我院自1993年6月至1997年12月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小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心力衰竭32例,并设对照...  相似文献   

14.
雷芳  林毅  陈辉  王海永 《天津医药》2011,39(9):841-842
摘要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方法:将74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三 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用RT-3DE测量RVESV 、RVEDV、 RVE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中度、重度PAH患者RVEDV、RVESV增加,而RVEF值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3DE可以准确评价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15.
鉴别诊断 (四)心源性疾病 1.先天性心脏病中度以上缺损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多易患肺炎,往往发生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临床根据呼吸急促、发绀、多汗、心脏杂音,结合X线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诊断明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入组2019年5月~2020年1月确诊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并完成肺功能检查的患儿,研究期间共入组69例研究对象.无法配合完成用力肺活量检查者(0~3.5岁,婴幼儿组),采用潮气呼吸法检查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在左向右分流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照全国小儿心血管组制定的心衰诊断标准确诊小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120 例, 在常规应用地高辛基础上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60 例, 对照组60 例, 试验组增用苯那普利, 剂量按每次02 ~04 mg/kg , 一日一次, 口服3 个月~1 年。结果: 两组病例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均无显著差异 ( P> 005) , 具有可比性, 1 年后随访试验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各为: 930 % 和660 % , 卡方检验 χ2 = 666 , P< 0005 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小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病例, 在应用地辛高维持量的基础上增用苯那普利, 可减少左向右分流, 减低左室前后负荷, 增加心脏顺应性, 提高治疗有效率, 是一种适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2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对所有超声测肺体血流比>1.8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结果,无因肺动脉高压致死的病例.但对于临床上肺动脉第二音明显亢进、口唇有轻微或轻微以上青紫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治疗,尚存在争议.因此临床上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出现肺动脉高压是否还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已成为心脏外科医生经常遇到的问题[1].本研究用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进行初步筛选,对2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做了右心导管检查,测得全肺阻力,并做了运动及药物试验,进行对照观察,对筛选手术适应证起到指导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2岁,农民。活动后心慌,胸闷2年来院就诊。查体:心界不大,心率92次,律整,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Ⅲ级,两肺呼吸音清,肝脾未及,下肢无浮肿。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各房、室内径值正常,大动脉转位,主动脉与肺动脉前后位平行排列,主动脉与解剖右心室相连,肺动脉与解剖左心室相连,心房正位。主动脉瓣口在肺动脉瓣口左前方。脉冲多普勒超声探查无异常。声学造影检查,12秒钟后右房、左室、肺、主动脉顺序充填造影剂,未见房室水平的右向左,左向右分流。2年后B超复查,肺动脉内径30mm,主动脉内径30mm,主动脉根部缩窄,左室内径45mm,右室内径40mm,未见房室间隔缺损。最  相似文献   

20.
高渗糖手摇振荡微泡与二氧化碳右心超声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平  倪玉敏 《天津医药》1998,26(3):170-172
笔者对我院1994年8月至1997年7月诊治的20例正常志愿者和30例不同种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采用50%葡萄糖(GS)手摇振荡微泡右心超声造影,并与二氧化碳(CO_2)超声造影对比观察、探讨两种造影剂作用机制和诊断先心病心内分流的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