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运用脉象仪采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脉象信息,分析脉象信息在冠心病诊疗中的意义,从脉象上为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方法:采用上海道生DS01-C脉象仪分别对纳入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进行脉象采集,对比分析两组脉象及脉图参数变化的规律和差异。结果:冠心病患者可见脉象有11种,其中弦脉、缓脉、结脉出现次数较多,占总体脉象的68.50%。弦脉冠心病组占34.20%,健康组占17.6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脉冠心病组占21.42%,健康组占14.3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脉象两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h_1、h_3、h_4、h_3/h_1、t_5参数及BMI数值,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脉图参数可以为冠心病辅助诊断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单部脉脉图为依据,建立平、滑、弦三种脉象的特征参数及正常医学指标参考范围。方法分析447例非疾病人群的脉图,其中平脉脉图171例,弦脉脉图118例,滑脉脉图158例。对脉图幅值、时值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平、滑、弦脉特征参数指标与分布范围。结果平脉、弦脉、滑脉两两比较,h_1/t_1、h_3/h_1及h_4/h_1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脉与滑脉比较,w/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弦脉与滑脉、平脉与弦脉比较,w/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测量脉图特征参数的指标范围,建立了三种脉象特征参数的正常医学指标参考范围。结论基于以h_3/h_1、h_4/h_1、w/t和脉形为核心的指标参数,可以建立平脉、弦脉、滑脉脉图的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基于手机的智能脉诊系统对脾虚泄泻的虚脉患者进行脉象检测,探索脾虚泄泻虚脉患者脉象图的分析方法,明确智能脉诊系统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使中医脉诊客观化、物联网化。方法:以中医脉诊理论为基础,应用LGX-2016H基于手机的腕带充气式智能脉诊系统分别对40例脾虚泄泻虚脉患者与40例平脉患者进行脉象检测,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脉象图中P1、P2、H1(y)、H2(y)、-H1(y)、H1(x)、T-T、R参数进行分析,得出脾虚泄泻虚脉患者脉象图的分析方法。结果:智能脉诊系统在"浮、中、沉"三个脉位,检测虚脉P1、P、P2、H1(y)、-H1(y)参数均小于平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2(y)、H1(x)、T-T、R检测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GX-2016H智能脉诊系统可准确检测脾虚泄泻的虚脉患者脉象,应用方便、准确,有利于中医脉诊客观化、物联网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紧脉和弦脉两种脉象脉图是否存在差异,寻找两种脉象的客观诊断指标。方法采用脉象仪对紧脉(38例)和弦脉(40例)进行了脉图参数的检测,以35例平脉作为对照组比较。结果紧脉和弦脉主波升支陡峭,脉波上升速度快、斜率大;主波高且宽;重搏前波波幅及高度升高;降中峡高度升高。与平脉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弦脉比较,紧脉重搏前波波幅及降中波波幅增高明显(P〈0.01);而主波宽度不如弦脉增加明显(P〈0.01)。结论紧脉脉图与弦脉脉图间存在差异。较之弦脉,紧脉外周阻力的加大,更可能是血管功能性收缩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的寸口6部脉图的差异。方法: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分析仪分别采集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慢性胃炎患者33例寸口6部脉图,提取时域分析特征,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疾病的不同对脉图时域特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的不同对脉图时域特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组与慢性胃炎组仅在左寸部的t4,右寸部的t4、h5,左尺部的t1\t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胃炎单周期脉图较支气管哮喘更宽大而非更高,支气管哮喘较慢性胃炎单周期脉图的收缩期所占比例更大。支气管哮喘与慢性胃炎在"寸"部存在脉图时域特征差异,与寸口分候脏腑理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相符,但尚未说明脾胃功能之间的差异。脉象的左右侧差异产生的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6.
对几种脉象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四诊之一的脉诊,是辨证施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用脉象仪记录脉象进行研究已有一些报导,但各种脉象仪所用换能器性能不一,记录出的波形因而也颇有出入.我们应用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物理教研组制作的用半导体应变片作为换能器的脉象仪描记了94人的脉搏波,主要观察了滑脉、弦脉、弦滑(又分以弦为主及以滑为主两种)以及细滑、沉细及平脉几种脉象.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弦脉和非高血压病弦脉脉图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运用时域分析方法分析比较高血压病弦脉和非高血压病弦脉的脉象参数信息,初步推断两类弦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形成机理。方法:应用ZBOX-1型中医脉象仪采集22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压力脉图和300例非高血压病弦脉压力脉图,比较高血压病弦脉与非高血压病弦脉脉图对应的时域参数(h3/h1、h4/h1、w/t)的特点。结果:高血压病弦脉组、非高血压病弦脉组脉图h3/h1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高血压病弦脉组h3/h1值又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病弦脉组(P<0.01);高血压病弦脉组脉图h4/h1值显著高于正常组及非高血压病弦脉组(P<0.01);高血压病弦脉组和非高血压病弦脉组脉图w/t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弦脉组外周阻力高、血管弹性差、大动脉的张力增高;而非高血压病弦脉组外周阻力无明显变化,但动脉顺应性减退、大动脉处于高压力、高张力的状态,两者具有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时域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平、弦、滑脉脉图的敏感性。方法:用ZM-Ⅲ型脉象仪和TP-Ⅰ型脉象仪采集平、弦、滑脉的脉图,比较两种方法判读脉象的准确性。结果:对于不典型的平、弦、滑脉波形,在一定范围内,小波分析法参数PSR1对于弦脉的区分更为敏感,而对于滑脉的区分则是时域分析法参数h3/h1较敏感。结论:小波分析法参数PSR1对于不典型弦脉脉图的区分更为敏感,为脉诊客观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脉象客观指标,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脉象变化,为临床辨证冠心病提供客观化依据及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应用YM-Ⅲ型脉象采集仪对观察组289例冠心病患者及对照组120例正常人的脉象进行采集,并对2组的脉象、脉图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单一脉象统计,冠心病患者可见脉象有11种,其中弦脉、滑脉、沉脉共占76.48%,较其他脉象所占比例大。弦脉观察组占34.60%,对照组占1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H脉观察组占29.41%,对照组占19.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脉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1、U、h3/h1这3个变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图参数可为临床上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超音波血流计对弦脉和滑脉客观化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8年初开始应用超音波血流计对中医学中弦脉、滑脉及正常脉 (平脉 )进行脉象客观化检测的研究 ,共收集 78例典型的脉象图。通过脉图分析 ,特别是比较主波的宽度 ,提取出各自脉象的特征性数值。通过统计学 ( u试验 )处理 ,结果显示弦脉与滑脉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弦脉与平脉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而平脉与滑脉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209例脉图参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脂肪肝患者与正常人的脉象及脉图参数的比较,初步探讨脂肪肝患者脉象特征与脉图参数的变化,以期为脂肪肝的早期干预与脉象研究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应用TD-Ⅲ中医脉象仪,观察209例脂肪肝患者与203例正常人脉象分布及脉图参数h1、h3、h4、h5、h3/h1、h5/h1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肝组以弦脉、滑脉多见,正常人组以弦脉、平脉多见。脂肪肝患者脉图参数h1、h3、h4、h3/h1均高于正常人,而h5、h5/h1低于正常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以弦脉、滑脉多见,亦见濡脉、弦滑脉、细脉。采取定期脉象检查并进行相关干预对于防治脂肪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疑似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的脉图特征参数,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脉图特征的相关性,挖掘脉诊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脉象样本,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分为冠脉正常组、冠脉非严重病变组、冠脉严重病变组。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3组脉图时域特征参数差异。结果与冠脉正常组及冠脉非严重病变组比较,冠脉严重病变组脉图时域参数t1、t1/T、t1/t4显著增大(P<0.01),h5/h1显著减小(P<0.05);与冠脉非严重病变组比较,冠脉严重病变组t5/t4、h4/h1显著增大(P<0.05),T、h5/h1显著减小(P<0.01),t4显著减小(P<0.05)。基于脉图时域特征参数,运用随机森林的模式识别方法,建立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的评估模型,该模型对3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平均识别率为77.94%。结论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脉图时域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参数变化可反映不同分组患者的心血管特征。脉诊的无创检测技术可作为现有心血管病变检查技术的辅助工具,在心血管疾病筛查和监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作为四诊客观化之一的脉诊的现代化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从脉图仪器研制、图形分析方法,脉图的临床验证及脉象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研究从仪器入手,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能模仿中医的妙手,有拾取脉象特征信息的触觉功能。再经过放大、检波或滤波等信息处理装置,由记录仪对浮、沉、迟、数、弦、滑、涩、促、结代等各种脉象描绘脉图,再经过统计分析,即可由脉象仪代替手指切脉而作出脉象判断。现代临床普遍使用的几种型号的脉象仪其重复性、稳定性已基本符合临床检测要求。脉象的研究已从定性逐渐向定量阶段过渡。为了使脉诊客观化研  相似文献   

14.
生理性弦脉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理性弦脉的脉象特征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性别、形体胖瘦、季节的关系。方法:将医师诊脉与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1062例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弦脉测定。结果:受检者中,弦脉为118例,占受检者总数的11.11%,出现的比率在春季明显高于其它季节(P<0.01),在男女之间及消瘦体型、正常体型、超重或肥胖体型之间出现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性弦脉在春季多见,其脉象与病理性弦脉相比较为柔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社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患者的客观化脉诊特征,为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客观化诊断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社区高血压健康档案人群中选取49例高血压病肝火亢盛患者作为病例组,对照组选择44名社区健康居民。利用脉诊仪对两组双侧手臂桡动脉关脉信息进行采集。结果病例组右侧桡动脉关脉信息的H1、H2、Ass三个脉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病例组其他大部分指标的均值均高于正常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脉诊仪能够发现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患者的右手关脉脉诊图的主波要比正常人高大,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正确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常人的脉象简称常脉。有人根据《内经》平人脉象一息四、五至的论述,把正常人的脉象统称之为平脉,实际上这仅指脉象形成要素中的至数而言。常脉也有位、形、势之分,故切脉时可有浮、沉、平、滑、弦、细等脉的指感。脉搏波直接反映心血管活动状态,采用现代化仪器能把桡动脉脉搏波描绘成脉图。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正常人的心血管功能可有较大范围的改变,因而出现多种脉象和脉图,这些脉象或脉图,理应属于生理变异范围内的常脉。刘冠军在《脉诊》一书中指出,在一定条件下,浮、沉、大、长、滑、弦、缓、洪诸脉皆属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不同情感状态下脉图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与识别,以期为大学生情感状态的辨识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11名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以中医情志脉象理论为基础,通过素材诱导,激发受试者不同情感表达。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受试者平静、喜悦、恐惧、悲伤4种不同情感状态下的脉图共224人次,提取4组情感状态下脉图时域参数和多尺度熵参数,采用非参数检验统计4组脉图特征参数差异,随机森林分类器对情感状态进行分类识别。结果 4组脉图时域参数及多尺度熵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脉图时域参数对不同情感状态进行识别,识别率为70.52%,基于脉图时域和多尺度熵参数进行识别,识别率提高至74.52%。结论脉图特征参数可为情感状态的辨识提供客观参考依据,脉图时域参数结合多尺度熵参数可提高情感状态识别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王唯工共振理论,通过脉诊仪研究肥胖、超重人群与正常人群脉象频域特征的差异性,为肥胖、超重人群脉象参数提供量化依据。方法 将280例受试者按体质量指数(BMI)进行分组,分为体质量超重组(肥胖、超重)、正常组、体质量过轻组。通过脉诊仪采集脉诊参数,并收集身体指标等相关信息,将脉诊参数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展开为频域图,获得其脉象频域参数。对比这3个组别脉图频域特征的差异,提取不同BMI人群的特征点。结果 体质量过重组C3谐波强度低于正常组及体质量过轻组(P<0.05)。结论 肥胖、超重人群C3(脾部)的谐波强度低于正常人群及体质量过轻人群,考虑与肥胖、超重人群脾虚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应用腕带充气式脉象仪对妊娠晚期便秘滑脉患者分娩前后的脉象进行检测,寻找妊娠晚期便秘滑脉患者产前与产后的脉象图差异,明确脉象仪的可操作性,使中医脉诊科学化、客观化、远程化。方法本研究以中医脉诊理论为基础,应用LGX-2016H腕带充气式脉象仪对妊娠晚期便秘滑脉患者分娩前后进行脉象检测,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脉象图中T、H(x)、H(y)、-H(x)、-H(y)、P1、P2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妊娠晚期便秘滑脉患者分娩前后脉象的差异。结果妊娠晚期便秘患者产前滑脉脉象图中产前H(y)、-H(y)较产后高,且T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x)、-H(x)、P1、P2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GX-2016H腕带充气式脉象仪可准确检测妊娠晚期便秘滑脉患者脉象,通过脉搏波压力及脉率可判断滑脉。  相似文献   

20.
脉诊亦称切脉、候脉。是医生运用手指的触觉切按病人动脉脉搏以探测脉象,藉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断方法。是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医学的一种独特诊病方法。一、平脉: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应是三部有脉,脉位居中,不快不慢,一息四至,从容有节,和缓有力。是胃、神、根在脉象上的具体体现,也是精、气、神在脉象中的综合反应。脉来从容有节的为有胃气,胃脉赖于脾胃水谷之气的充养,有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