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将1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药物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开始针灸治疗,常规组在药物治疗15d,患者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后开始加用电针干预治疗。对患者在入院24h内及治疗后15,25,35d时各进行1次FIM,Fugl-Meyer评分。结果提示早期针灸干预与常规的恢复期才开始针刺治疗在前期(3周内)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但前者对3周以后的远期康复效果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机将8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d及治疗后30d NIHSS评分及BI指数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15和30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5和30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5和30d BI指数超过75分的患者比例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5和30d BI指数超过75分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和生存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5例急性脑出血且神志清醒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简称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只按一般护理,在恢复期进行功能锻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早期进行心理康复指导及急性期护理干预,两组治疗4周后进行肌力比较。结果干预组肌力明显比对照组提高(X^2=12.15,P〈0.01)。结论脑出血偏瘫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5例脑卒中病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病人(50例)病情稳定后2~10d内开始康复训练指导及相应的康复训练;对照组(45例)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应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及营养脑神经等药物进行治疗,于病情稳定后3周进行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2、4和8周,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比较两组评分结果。结果早期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2.738~4.568,P〈0.05)。结论早期康复指导及康复训练能使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康复实施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治疗对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油才坤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557-2557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干预治疗对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105例急性PSD患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给予药物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康复治疗组给予药物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和抗抑郁剂干预治疗。结果 治疗组各项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康复组优于康复组。结论 PSD的干预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蔡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1):2550-2551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9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及14d后开始肢体功能锻炼,观察组入院后开始作肢体功能锻炼,30d后进行肌力比较。结果:观察组肌力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早期康复干预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对急性脑卒中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情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与常规治疗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人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常规组局限于药物治疗,仅为临床医师查房时口头叮嘱其自行活动,或家属自行帮其活动。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待病情稳定后(脑梗死患者在人院后〈1周内,脑出血患者在人院后2周内)进行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包括患肢康复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针灸)及心理疏导等。两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及出院时心理状况评估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前后干预组患者通过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训练后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通过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及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即给予系统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治疗4周时用Barthel指数评定运动功能。结果:经4周治疗后,康复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早期高压氧与康复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与康复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2组患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以神经内科常规西药配合中药化痰通腑祛瘀治疗,治疗组依病情不同分别在48h后开始高压氧及康复、心理治疗;对照组依传统的康复时间,待病情稳定后第15d左右开始增强肌力的康复训练。3个月后进行评价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褥疮、泌尿系感染、肩关节半脱位、剧烈肩痛、主动性不足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高压氧与康复治疗对于使患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回归社会有着肯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106例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将212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72 h后即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干预4周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Ashwarth评分法评定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情况、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活动能力情况及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使用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并能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障碍,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吞咽障碍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晓英  杜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41-1142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治疗仪对脑梗塞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病情稳定后48~72h内开始使用吞咽功能治疗仪;对照组在病情稳定后两周开始使用吞咽功能治疗仪,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吞咽功能早期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吞咽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干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尽早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理疗,观察组患者自生命体征稳定24小时后立即渐进式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早期ADL训练,对照组则按传统方式在患者恢复期进行ADL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以及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采取早期渐进式ADL功能训练的患者Barthel评分均高于恢复期进行ADL训练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渐进式ADL训练更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探索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成功率和脱机时间的影响。呼吸机依赖患者84例分为康复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脱机治疗,康复组在常规脱机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正规的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3周后观察脱机成功率及脱机时间。 结果康复组和对照组治疗3周后脱机成功率分别是88.6%和60%,脱机时间分别是(6.8±3.8)d和(14.3±5.2)d;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成功率和缩短脱机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80例恢复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基础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后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2组FMA及FIM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干预1个月和干预3个月后FMA及FI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用于针灸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能有效促进运动功能和躯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康复路径对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及医疗成本效益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多中心单盲平行随机对照方法,搜集早期康复治疗结束后的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86例,其中15例患者在试验未开始前撤回知情同意书,14例患者出院失访,10例中途退出。最终有247例脑梗死患者纳入统计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临床康复路径组(129例)和常规康复组(118例)。临床路径组接受标准化的康复流程干预及药物治疗,常规康复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药物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治疗前)及康复治疗3周时和康复治疗6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值及改善程度;比较2组患者住院6周的费用,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结果 临床路径组治疗6周后与治疗3周时的FMA和MBI评分增值以及FMA和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2组患者康复治疗3周时和治疗6周后的FMA评分增值和FMA评分改善程度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其MBI评分增值和MBI评分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常规康复组FMA和MBI评分每增加1分与临床路径组相比,均需多花费2166元和1940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康复路径能有效改善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ADL)能力,提高医疗成本-效益比。  相似文献   

16.
李芳  才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6984-698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Bobath疗法加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三周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在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治疗组同时加以Bobath疗法加电刺激治疗的康复治疗方法。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1 d进行2次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发病在1~3 d的偏瘫肢体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运动功能,减轻瘫痪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干预治疗对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105例急性PSD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给予药物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康复治疗组给予药物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和抗抑郁剂干预治疗。结果治疗组各项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康复组优于康复组。结论PSD的干预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薛维  张书琼  向莲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222-5223
目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不同康复干预时机对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重庆市万州区三峡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脑出血患者86例,均为首次发病,符合1995年全国第1gtN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表现、腰椎穿刺和头颅CT等检查证实,经常规治疗后,无继续出血,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3例。早期康复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在发病48h内开始接受正规康复治疗,1次/d,20~60min/次;对照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在发病15d后开始接受正规康复治疗,1次/d,20~60min/次,两组在发病后30d及3个月时用NIHSS,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NIHSS,MMSE评分皆有改善,30d时,早期康复组NIHSS,MMSE评分为(10.22&;#177;6.32),(19.44&;#177;6.12)分,优于对照组(12.87&;#177;5.21),(16.83&;#177;5.78)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21.5.43,P&;lt;0.01)。3个月时早期康复组各项评分和临床恢复情况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NIHSS,MMSE的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地证实脑出血患者经早期康复治疗后.运动及认知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9.
早期音乐护理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音乐护理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0d后开始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伤后7d开始进行高压氧治疗并联合音乐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1周的脑水肿程度、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的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的GOS评分。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脑水肿程度有显著性差异,2组GCS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更为明显(p<0.01);3个月后的GO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音乐护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高于晚期单纯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20.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康复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护理的同时配合早期康复干预,于6周后分别用Fugl-Meyer及 Barthe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康复干预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认为早期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