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徐冰  李卫平  狄文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434-2436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发病率在育龄妇女占5%~15%、绝经后妇女占3%~5%。内异症具有临床病变的广泛性和病理表现的多形性的特点,虽属良性疾病,但其表现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类似。Brinton,LA等曾对216851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进行随访,平均年龄38.8岁(12—82岁),平均随访年限11.4年(1—21年),得出EMs的恶变率为1.2%。  相似文献   

2.
验交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面以外的疾病,近几年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其检出率不断增多,已成为妇科常见病。1990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院经妇科手术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共220例,占同期妇科手术的18%。其中已婚不孕72例,占33%;以往有各类妇产科手术史者129例,占58%。现将在我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220例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0年1月至1994年12月妇科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共220例,占同期妇科手术1200例的18%。最小18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20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一步探索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史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42例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25~52岁(平均41.24岁,中位年龄42.5岁),临床表现包括盆腔肿块(24例),痛经(9例)等,多合并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33/42例)。其病理大体观多表现为息肉样的实性或囊实性的肿物,镜下以密集增生的伴有囊性扩张的腺体为主,多合并纤毛上皮化生(77%)。随访42例患者预后均存活良好,无明显证据提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但2例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发生恶变。结论 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极其罕见的类型,大体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息肉状外观,镜下多表现为增生活跃且囊性扩张的腺体为主,纤毛上皮化生是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显微镜下的重要特征之一。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预后一般良好,但是病理提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间质细胞过度增生时需警惕其恶变。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手术辅助诺雷得治疗3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生率不断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率高,而且术后3月再粘连可达50%。临床病理研究证实,异位内膜的恶变率为0.7%~1.7%。近年来腹腔镜已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方法,术后辅助应用达那唑、孕三烯酮、他莫昔芬及促性腺素释放素a(GnRH—a)等治疗内膜异位症均可减少复发。本文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内美通和GnRH—a(诺雷得)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子宫内膜种植到子宫腔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的病症。其临床特点为异位病灶的周期性出血及由此引起的局部粘连。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其侵袭、复发行为颇有恶性生长的特点,成为世界妇科研究的热点。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据报道 32%的慢性盆腔疼痛及48%的不孕症息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诱发因素也很多。如:1.人工流产手术使宫腔内压力改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病变部位多见于卵巢和盆腔。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增多,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确诊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声像图资料,旨在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0年1月~2006年12月,经术后病理确诊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7例,年龄23~38岁,发病时间为剖宫产术后半年至6年。临床表现为腹壁切口处出现与月经周期相关的规律性疼痛并进行性加重,疤痕处可触及质硬、形…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以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并且继续生长和浸润为特点。经血倒流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发病原因。90%妇女可见此现象,大多数却未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尚有其他因素促使异位内膜病变的种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手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关系。方法:选自1994年2月-2004年2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51例。通过手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关系及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时间来判定,均有病理诊断为依托。结果:10年间共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2例,占同期妇产科手术981例的6.32%,其中既往有妇产科手术史者51例,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2.2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与妇产科手术率的增加成正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是降低本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10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腹腔镜诊断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优势及效果。方法 对10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病例行腹腔诊断治疗。结果 腹腔镜下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盆腔其它部位子宫内膜异位者占81.2%,通过腹腔镜治疗明显提高治愈率。结论 腹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肿有明显优势及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子宫内膜种植到子宫腔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的病症。其临床特点为异位病灶的周期性出血及由此引起的局部粘连。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其侵袭、复发行为颇有恶性生长的特点,成为世界妇科研究的热点。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据报道32%的慢性盆腔疼痛及48%的不孕症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1]。本文收集了本科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初步探讨。1资料与方法统计自2000-01~2003-01,本科共收治经过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年龄22~50(平均37·8)岁。45岁以下76例,占76%;未婚2例,未孕12例;有人流史的67例,占67%;有一胎生育史的74例,占74%,有二胎及二胎以上生育史的16例,占16%。放置宫内节育器者68例,占68%;进行性痛经6个月以上者49例,占49%…  相似文献   

12.
赵建月 《现代保健》2010,(13):67-68
目的探讨女性结核性盆腔炎误诊的原因。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1987年8月~2008年7月收治的46例结核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误诊者经手术病理确诊,术前诊断卵巢肿瘤30例占65.2%,盆腔炎性包块待查8例,占17.4%,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占17.4%。结论结核性盆腔炎好发于年轻妇女,多为继发感染,多数缺乏明显症状,易误诊为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及炎性包块,结合患者情况做一些必要检查可以早发现,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慢性盆腔痛(CPP)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对本院61例CPP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进行诊断,并对查出的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宫腔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宫腔镜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6个月评价不同病因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官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61例CPP患者,其中57例(93.4%)查出盆腔及宫腔内病变,B超检查发现盆腔及宫腔内病变者38例(6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7,P〈0.01)。57例盆腔及宫腔内病变中宫内病变23例(45.1%),盆腔病变18例(31.6%),宫腔合并盆腔病变者共16例(28.1%)。致痛病因主要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宫腔粘连和黏膜下子宫肌瘤等。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各类疾病46例,其CPP疼痛缓解率在85%以上,效果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可明确大部分CPP患者的不同病因,其诊断率高于B超检查;CPP的发生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及粘连等有关;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CPP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其他部位,是妇科常见疾病,好发于30~40岁的女性,大约七成患者有继发性痛经,约六成患者有不孕症。常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痛经、月经失调、性交疼痛、不孕症等。主要表现周期性发作。没有症状者约为二成。痛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疼痛特点为局部性、周期性、渐进  相似文献   

15.
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2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为妇科常见病 ,好发于生育年龄 ,绝经后则较为罕见。现将我院 5年间收治的 2 9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作一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6~ 2 0 0 1年在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绝经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2 9例 ,同期住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4 71例 ,占 2 0 %。年龄 4 9~ 72岁 ,平均 5 7岁 ,绝经年龄 4 5~ 5 8岁 ,平均 5 2岁 ,绝经年限 1~ 2 0年 ,平均 7 2年。 2 1例术前行内分泌检查 ,其中 12例血雌二醇 <7…  相似文献   

16.
徐友萍 《工企医刊》2013,(5):409-410
卵巢内膜囊肿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或间质),种植于卵巢表面,子宫内膜组织向卵巢皮质内陷形成的假囊,囊肿壁与卵巢关系密切,卵巢内膜囊肿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50%-70%。笔者经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病例共52例,术中及术后情况处理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的病因与诊断。方法分析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468例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良性病变致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占74.15%(347/468),非器质性病变占16.03%(75/468),恶性病变占9.83%(46/468)。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病变发生率逐渐上升,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下的非器质性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上,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性病变是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宫腔镜辅助诊断性刮宫、活检是诊断异常阴道流血的较好方法,子宫内膜及子宫颈等组织活检的病理诊断,不同期子宫内膜的判断,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海英 《现代医院》2006,6(6):47-48
目的探讨30岁以下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原因及与不孕关系。方法回顾在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年青患者占46.8%。其中未婚患者占22.06%,已婚患者33.82%不孕不育,33.82%患者有妊娠史,所有患者均无其它手术史及妇科病史。17.65%者其母有痛经史。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自身情况占主要条件,内异症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Ⅰ期患者术前受孕率高,为85.71%。而Ⅲ期,Ⅳ期患者受孕率为零,Ⅰ期患者治疗上对尚未生育患者来说可暂时予保守治疗,减少手术机率与创伤,对Ⅲ期,Ⅳ期患者来说,手术则可提高受孕率。痛经是主要症状之一,有一定的遗传性,不可忽视尚未婚育及已婚患者的痛经症状,应积极治疗,减少不孕症发生。常见病变部位在卵巢,以左侧多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特点,研究腹腔镜结合病理诊断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疗价值。方法取该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2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病变组织切除并作病理检查。结果①102例红色病变21例,黑色病变23例,白色病变58例,病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83例(81.37%),没获得内异症病理依据患者19例(18.63%),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中,包含100%红色病变,89%黑色病变以及27%白色病变。②阔韧带后叶(38)和宫骶韧带(39)为最常见病变位置。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由多种病灶引起,病变以白色为主,而病理符合率以红色居高;阔韧带后叶和宫骶韧带为最常见病变位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中,腹腔镜加以精确的病理检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该病好发于25~50岁的育龄妇女,对妇女健康影响很大。据某医院妇科门诊统计,在门诊病人中,20%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近40%的患者因此而不能生育。迄今为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尚未清楚。一般来说,凡本应生长在子宫腔内壁上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部位,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若子宫内膜异位至卵巢,可使之增大、固定、失去功能,形成“巧克力囊肿”。病变的不断蔓延会使与妊娠有关的卵巢和输卵管的功能障碍越来越严重,引起月经失调和不孕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