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圆锥型套简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圆锥型套筒冠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12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共90颗基牙,并与15例66颗基牙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对照,观察1年,从菌斑指数(PLD、牙齿松动度、X线摄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修复1年后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的90颗基牙比采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66颗基牙PLI明显降低(P<0.05),牙齿松动度显著好转(P<0.05),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用圆锥型套筒冠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汝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987-6987
目的探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要点。方法牙体预备制作内冠,内冠试牙合后取印模,制作外冠和修复体,义齿初戴时再对内冠、外冠和修复体进行试牙合,合适后直接将内冠粘固固定。结果 47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圆锥型套筒冠义齿是修复牙列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在牙周病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为20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作牙周病修复治疗。结果患者戴用该修复体后,咀嚼功能好,美观、稳固,摘戴方便,所有余留牙得以保存且牙周病变减轻。随访最长时间为3年。结论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在牙周病修复治疗中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总结67例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护理配合要点。包括牙体预备制作内冠,内冠试合后取印模,制作外冠和修复体,义齿初戴时再对内冠、外冠和修复体进行试合,合适后直接将内冠粘固固定。认为圆锥型套筒冠义齿是修复牙列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精确的修复体医护密切配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列缺损伴牙周病患者35例,结合患者病情给予套筒冠义齿方法治疗,观察义齿使用疗效及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情况、牙槽骨情况以及牙龈状况等。结果经过采用套筒冠义齿方法帮助牙列缺损伴牙周病患者进行治疗,经过1~2年采访发现,义齿使用良好,同时牙周病患者牙齿松动程度有所降低、牙槽骨边缘高度没有出现降低情况、患者基牙的骨硬板以及牙周膜结构完整,并且牙周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消失,大部分患者获得治疗效果良好。针对牙周炎患者采用套筒冠义齿进行修复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49-750
目的观察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牙列缺失患者56例临床资料,根据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可摘义齿进行修复,观察组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进行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前、修复1个月后、修复3个月后、修复6个月后咀嚼效能;修复6个月后牙周指数(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及牙齿松动度(PTV)。结果修复1个月后、修复3个月后、修复6个月后,较对照组,观察组咀嚼效能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较对照组,观察组PLI、GI、PTV指标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失可提高咀嚼效能,降低牙齿松动度,减少牙周病,利于患者牙周组织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列部分缺损修复中以残冠残根为可摘义齿基牙的临床作用及意义。方法 24例(78牙)牙列部分缺损患者,患牙残冠残根常规根管治疗后行桩核冠修复用于义齿基牙,对缺失牙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随访观察1~3a,评价义齿稳定性及桩核冠基牙状况。结果 24例患者可摘义齿均固位良好,经桩核冠修复后的基牙均未发生龋坏、折裂等并发症,除1例3颗基牙松动外,其余均稳固。结论牙列部分缺损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将残冠残根治疗后作为义齿基牙,可提高义齿固位力。  相似文献   

8.
临床追踪观察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的老年患者 ,发现义齿疗效与口腔卫生习惯和是否采取防龋措施有极大的关系 ,作者自2000年6月~2002年5月对20例套筒冠义齿改善老年患者基牙松动度、维持牙槽嵴丰满度和提高咀嚼效率等优点及制作要点进行探讨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套筒冠义齿修复20例 ,男13例 ,女7例。平均年龄67岁。上颌12例、下颌8例;单例游离缺失6例、双例游离缺失8例 ,基牙共78颗。全身健康 ,口腔卫生良好 ,余牙牙周组织健康、无牙周袋 ,牙槽骨吸收不足根长1/3、基牙有良好的支持骨 ,较对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圆锥型套筒冠活动义齿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采用圆锥型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修复后2周,实验组修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2个月,两组语言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2个月,实验组咀嚼功能及固位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舒适与美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年,实验组基牙出血指数高于对照组,总咬合力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圆锥型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的短期效果以及功能恢复优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但传统固定义齿修复舒适度、美观度以及远期稳定性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活动和固定两种义齿在牙周病(PD)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PD伴牙列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采用圆锥型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PD患者出血指数,术后1年和2年基牙健康及咀嚼效能状况.结果观察组修复后出血指数为1.03±0.4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修复2年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修复2年后基牙健康有效率仍然为91.67%,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修复各有优点,应根据PD伴牙列缺损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徐倩  朱智敏 《中国临床康复》2012,(42):7956-7960
背景:失牙后的牙槽骨对稳定义齿、承载咬合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牙槽骨条件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修复的治疗效果。因此,失牙后避免牙槽骨吸收,促进新骨生成显得尤为重要。目的:综述近年来应用于保存牙槽骨骨量方法的研究进展,并讨论拔牙时牙周翻瓣术和即刻种植技术对保存牙槽骨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5至2011年medline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有关失牙后牙槽骨骨量保存方法的研究进展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alveolar preservation,socket preservation",排除重复性研究,共保留其中34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临床试验证明植入人工骨替代材料、膜引导骨再生技术、骨组织工程再生技术等方法能明显减少失牙后牙槽骨吸收的量,促进新骨生成,是目前较为有效的保存牙槽骨骨量的方法。而拔牙时的牙周翻瓣术虽给拔牙操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但是加速了牙槽骨的吸收。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同时证明即刻种植技术,并不能有效阻止拔牙后牙槽骨的吸收。因此,拔牙时是否采用牙周翻瓣术或即刻种植技术应酌情考虑。  相似文献   

12.
牙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常引起牙齿的松动、移位、伸长甚至脱落,影响美观及功能,这使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日益引起关注。文中就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进展及正畸矫治前后的牙周状况分析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并分析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依照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标准,对军队1646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有86.3%的老年人患有各种不同的口腔疾病;牙齿缺失、牙结石、活动义齿、牙残根残冠、牙周病等排在老年人口腔疾病的前5位。结论老年人口腔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口腔疾病患病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尽早有计划地进行治疗和干预,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对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市崇文口腔医院修复科接受全口义齿修复的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人工牙合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长正中牙合型的全口义齿治疗,对照组采用半解剖式合型全口义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佩戴1、3个月后,试验组的咀嚼效能和咬合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固位功能、舒适性及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咀嚼能力,提升患者咬合力,使患者的主观感受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王华  高振  邝华 《中国临床康复》2014,(21):3431-3437
背景:隐形义齿由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树脂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弹性、柔韧性和半透明性。 目的:观察前牙隐形义齿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70例前牙需拔牙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治疗,实验组(n=35)采用拔出患牙前预先做好隐形义齿,拔除患牙半小时后即刻戴入的方法修复;对照组(n=35)采用拔出患牙前预先做好塑胶义齿,拔除患牙半小时后即刻戴入的方法修复,分别在初戴和3个月后对前牙义齿即刻修复满意度进行调查。 结果与结论:①初戴:实验组在美观程度、语音功能、固位功能方面均有较高的满意度,对照组在语音功能和固位功能方面有较高的满意度。实验组在美观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001)。②初戴3个月:实验组在美观程度、舒适性、语音功能、固位和咀嚼功能方面均有较高的满意度,对照组在语音功能和固位功能方面均有较高的满意度。实验组在美观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001)。表明前牙隐形义齿即刻修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美观程度明显优于塑胶义齿即刻修复。  相似文献   

16.
背景:可摘局部义齿卡环可对口腔微生态系造成一定影响。目的:从卡环材料、形态、与基牙接触面积等方面阐述可摘局部义齿卡环对口腔微生态系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80至2011年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数据库、OVID数据库中与卡环对硬组织,软组织及唾液微生物影响的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章。结果与结论:可摘局部义齿由人工牙,基托,牙合支托,固位体和连接体组成,它的戴入可对口腔微生态系造成一定影响。卡环是可摘局部义齿最直接的固位体,它主要与基牙的颊舌面相接触,影响其所在基牙颊舌面的生理性自洁作用,促进菌斑在卡环与基牙接触区周围的聚集,还可改变菌斑和龈沟中细菌的数量和种类,影响其所在基牙颊舌面和牙周微生态系,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龋病,牙龈炎,牙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背景: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适应证的不断扩大,角度基台的应用逐渐增多,后牙区作为口腔咬合的负重区,种植体承载的颌力大,对后牙区角度基台的评价具有更现实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评价角度基台在后牙区种植义齿的短期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来诊接受后牙区种植的114例患者,共植入175颗ITI种植体并完成单冠修复。根据基台的应用分为角度基台组与直基台组。测量两组修复后6个月、2年种植义齿牙周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与种植体周围年均骨吸收量,采用寿命表法计算两组种植义齿的5年累积存留率。 结果与结论:直基台与角度基台的种植义齿在牙周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种植体周围年均骨吸收量差异也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15°与20°角度基台的5年累积存留率为95.6%,直基台的5年累积存留率为96.4%。结果显示种植义齿的基台角度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及骨吸收程度无相关性,15°与20°的角度基台在后牙区种植义齿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认为夹板固定可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和松动牙的预后改善。但夹板传力作用的大小,与夹板材料的刚度以及牙齿和夹板两者之间的密合程度有关系。目的:比较3种牙周夹板治疗下前牙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找出最适合临床牙周夹板固定的材料。方法:将临床诊断为下前牙重度牙周炎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4例,分别应用尼龙丝、正畸托槽和超强玻璃纤维3种牙周夹板对牙周炎患牙进行松牙固定治疗,并分别对3组患者治疗后1,6和12个月的临床疗效及各项牙周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玻璃纤维组牙周夹板固定后的1,6,12个月的临床有效率较高,分别是100%,100%和95.8%;尼龙丝组牙周夹板固定后6,12个月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3项牙周指标最差,与正畸托槽组及玻璃纤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表明应用玻璃纤维牙周夹板治疗重度牙周炎远期疗效显著,各项牙周指标恢复良好,临床上可以作为牙周炎松动牙固定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9.
应用弹性仿生材料制备食物嵌塞阻塞器治疗食物嵌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弹性仿生材料可摘式食物嵌塞阻塞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7例2006-10/2007-04桂林市口腔医院收治混合型及水平型的食物嵌塞患者,应用新型的弹性仿生(隐形义齿)材料制作可摘夹板式食物嵌塞阻塞器给患者戴用.分别在戴后4,12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阻塞器佩戴舒适性,同时评价组织相容性;记录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12周患者各项牙周指标的变化,12周松动牙的X射线片检查结果.结果:2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所有患者对治疗食物嵌塞的效果感到满意,问卷各项目优秀率达96.3%~100%.戴用阻塞器的不同时期各项牙周指标测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2周和治疗前比牙齿松动度,松动牙X射线片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弹性仿生(隐形义齿)材料制作的可摘夹板式食物嵌塞阻塞器治疗食物嵌塞在短期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组织相容性好,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联合义牙弓修复牙齿双端游离缺失以改善传统义齿.方法:采用弹性树脂做基托和唇(颊)侧固位体,缺失区和支托采用铸造支架,制作修复体47件,修复牙双端游离缺失患者39人.患者戴用1年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联合义齿的美观舒适感、食物嵌塞、基牙情况等较传统活动义齿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联合义齿修复双端游离缺失较传统活动义齿具有较多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