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在胆系结石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5例超声诊断为胆结石的患者行MRI联合MRCP检查。结果115例患者中,单纯性胆囊结石85例,单纯性肝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19例,胆总管囊肿伴结石1例,先天性无胆囊1例,急性单纯性胰腺炎1例。结论 MRI联合MRCP对胆系结石的有无、大小、形态、数目、梗阻部位和胆管扩张的程度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梗阻性病变的MRCP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场MRCP显示胆管梗阻的定位正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结论低场MRCP对胆管结石、恶性胆管梗阻以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医源性胆管梗阻等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高于其它影像检查。低场MRI设备运行成本低廉、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胆系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胆系结石(胆囊结石6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外胆管结石11例)进行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和(或)其他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证实。MRCP采用不屏气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度T2WI扫描,结合呼吸触发及脂肪抑制技术,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全部20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19例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胆系结石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5%,其中MRCP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准确率为100%。结论MRCP检查成功率高,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MRCP对胆系结石特别是胆囊及肝外胆管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梗阻性病变的MRCP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场MRCP显示胆管梗阻的定位正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结论低场MRCP对胆管结石、恶性胆管梗阻以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医源性胆管梗阻等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高于其它影像检查。低场MRI设备运行成本低廉、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RCP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良恶性肝外胆管梗阻的MRCP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7例中,良性梗阻23例,MRCP主要表现为胆管均匀扩张及逐渐狭窄,肝外胆管较肝内胆管扩张明显,肝内胆管呈"枯树枝状"改变;恶性梗阻14例,MRCP主要表现为胆管截断,胆胰管扩张,出现"双管征",肝内外胆管扩张一致。恶性梗阻患者的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明显大于良性梗阻者。结论:MRCP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在评价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经B超或CT检查怀疑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I平扫及MRCP检查。结果48例中36例得到手术病理证实,其余12例与临床综合诊断相吻合。良性梗阻21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8例,MRCP表现为梗阻端以上胆总管均匀扩张,肝内胆管均呈枯树枝状扩张。恶性梗阻27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胆总管癌7例,MRCP表现为梗阻端呈截断征,肝内胆管软藤样扩张;胰头癌8例,壶腹部癌6例,MRCP可见双管征。结论MRCP安全、简便、无创,结合MRI平扫对胆道梗阻}生疾病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胆系结石患者行MRCP检查,评价低场MRCP在诊断胆系结石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68例患者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可清晰显示胆管、胰管扩张程度和范围,对胆系结石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但亦有假阴性的存在,如2例胆总管较小结石漏诊、3例胆囊结石未见显示.结论 低场强核磁共振只要具备软件条件且运用得法能显示胰胆管梗阻的部位与程度,结合MR常规图像,对胆系结石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李晓飞  张勇  杜红   《中国医学工程》2009,(12):19-20
目的:对比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B超诊断胆系结石的价值。方法:应用1.0T超导MRI扫描仪对171例胆系结石患者,胆囊结石68例,肝内胆管结石43例,胆总管结石60例,行B超检查及重T2加权多次激发FSE序列MRCP扫描。结果:B超及MRCP图像均能明确显示68例胆囊结石;103例胆管结石(43例肝内胆管结石和60例胆总管结石)在MRCP原始图像及MIP图像均可明确显示,而B超仅可显示其中的69例(67%)。结论:对于胆系结石的诊断,应有机地结合MRCP与B超检查,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成像技术。胆囊结石首选B超检查,胆管结石应首选MRC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的胆管梗阻病例25例均进行磁共振(MRI)常规序列扫描及MRCP序列检查,由2名中级以上影像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并能清楚显示胆管梗阻部位的位置、形态、大小,MRCP检查影像显示胆管尤为清晰,梗阻部位以上肝内、外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结论 MRCP技术简单、实用、便于推广,是诊断胆管梗阻性病变一种比较完善的方法,在肝内、外胆管梗阻性疾病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226例胆管梗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检查过程中使用低场MRI及MRCP进行检查分析,对比患者的准确病症,分析其在胆管梗阻疾病当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21例患者通过低场MRI及MRCP检查,确诊患者中胆管炎48例,胆管结石119例,胆管囊肿17例,肝门区胆管癌28例,胰头腹壶癌9例,检测准确221例,准确度97.79%.结论在胆管梗阻疾病的临床确诊过程中使用低场MRI及MRCP可以有效确诊患者病症的特异性,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1.
许南亭  温生贵 《海南医学》2009,20(10):122-123
目的研究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检查,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以手术结果为标准,评价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的诊断准确性。结果58例患者中,胆道系统结石25例,胆管炎5例,先天性胆管囊肿3例,恶性胆管梗阻25例。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达98%,定性诊断准确率达93%。结论低场强磁共振MRCP检查能够准确的对临床梗阻性黄疸患者做出影像诊断,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对胆系结石的临床价值,分析47例胆系结石的患者采用快速自旋回波之重T2加权技术进行MRCP检查资料,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取得图像。结果:35例有手术结果,MRCP图像能较好地显示胆道系统结石的病变部位及梗阻程度。表明MRCP作为一种安全非创伤性影像学检查技术,不使用造影剂,能较好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从而提高对胆系结石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对40例阻黄患者行MRCP检查,图像经过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后处理。结果 40例患者中,胰头癌10例,壶腹周围癌3例,胆管癌8例,转移癌2例,肝门区肝癌3例,胆总管结石12例,胆管炎症2例。结论 MRCP可以直观而明确地显示胆管梗阻的部位,形态及胆系扩张情况,但对一些疾病的诊断还需结合MRI或CT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及磁共振常规腹部扫描对梗阻性黄疸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梗阻性黄疸患者36例进行SSFSE序列的2D/3D成像,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技术获得MRCP三维图像。同时行常规腹部MR扫描检查,观察肝内外胆管扩张的程度、梗阻端的位置及形态特点,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结果:MRCP对梗阻部位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定性诊断准确率86%,结合常规冠状及横切位扫描提高了诊断准确率。结论:MRCP虽能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的梗阻,但需结合原始图像及常规扫描才能提高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是目前梗阻性黄疸最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胆系结石60例分别行MRCP及ERCP。把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MRCP与呼吸触发M3D-MRCP影像资料与ERCP对照分析。结果:两种方法MRCP图像清晰,检查成功率100.0%;SSFSE-MRCP诊断胆系结石的准确率为92%;而M3D-MRCP为95%。ERCP诊断胆系结石的准确率为97%,失败2例(3.3%),并发症1例。结论:MRCP安全、简便、无创伤,成功率高,不具备ERCP介入治疗的作用;ERCP可摘除大部分胆系结石,缓解或解除梗阻,对其他胆管梗阻可进行病灶活检。  相似文献   

16.
彭如臣  刘玥  王浩 《北京医学》2002,24(2):102-104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7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采用岛津公司0.5 T SMT-50X型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扫描,采用自旋回波(SE)重T2加权、三维(3D)数据采集成像技术.结果 MRCP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肝内外胆管是否一致性扩张及阻塞段是否突然中断与梗阻性质有一定关系.结合MRCP原始图像及MR常规扫描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对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结论 MRCP检查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CP)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0.2T低场磁共振对85例胰胆管疾病患者行MRCP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以评价低场磁共振MRCP检查的价值。结果85例胰胆管疾病均能较好显示胆管扩张,所有病例均经一次扫描成像,基本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利用低场磁共振进行MRCP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单,可显示梗阻部位、准确判断引起梗阻原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梗阻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137例胆囊切除术后并再发胆道梗阻的患者进行MRCP检查,利用2D、3D并结合横断面图像,着重观察胆道术后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是否存在胆道结石、胆管狭窄、残余胆震结石及恶性胆道梗阻等),并与直接胆管造影、B超或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摹本组137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梗阻的患者中胆道结石97例,MRCP检出89例,准确率91.8%:胆管狭窄(包括胆管损伤和胆道炎性狭窄)35例,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82.9%:本组病例MRCP检出残存胆囊合并残存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下段癌1例,均经手术证实;总之,MRCP可以满意显示术后胆道系统全貌,对胆道结石、胆管狭窄、残余胆囊结石及恶性胆道梗阻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如果能结合常规薄层TWI2序列对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更有帮助。结论MRCP对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梗阻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梗阻性黄疸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梗阻性黄疸的MRCP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9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梗阻性黄疸82例,其中胆系结石67例,胆管炎性狭窄13例,胆总管囊肿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16例,其中胆管癌7例,壶腹癌3例,胰头癌6例。结论 MRCP对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可靠,是诊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肝外胆管癌的常规磁共振和磁共振胆胰管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过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患者60例,并对其进行常规的MRCP检查,在这60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中,肝外胆结石患者有35例,恶性胆管梗阻为25例,综合分析MRCP影像学表现,并且对不同的诊断结果进行合理的诊断,并且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对照。结果:这60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PCP检查均一次成功,而且58例胆胰管显示满意,胆胰管满意率高达96.7%。采用MRCP对肝胆外结石和肝外胆管梗阻分别进行检测,其都具有较高的检测率。结论: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是一种值得使用的检测技术,MRCP的检成功率也不断提高。再加上原始图像的使用和常规的MRI扫描,肝外胆管结石和恶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的准确性也不断提高,值得医学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