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肝司阴器” ,与男性生殖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男性的生理、病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肝气郁结、肝经湿热、寒凝肝脉为男科疾病的重要病机 ,疏肝理气、清肝利湿、暖肝散寒为男科常用治法 ,而柴胡疏肝散、逍遥散、龙胆泻肝汤、暖肝煎则为其代表方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从肝论治男科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参考《灵枢·经脉》篇对于男科疾病肝失疏泄病机的观点,从疏肝理气、清肝利湿、滋养肝肾等方面论治男科疾病,综合分析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功能性不射精症、早泄、静脉曲张性不育四则代表性案例,总结从肝论治男科疾病的临床意义。[结果] 从肝论治男科疾病,其中,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是因心情不佳、肝失疏泄导致性生活的质量下降,故以疏肝理气、温补肾阳治疗为主;功能性不射精症是肝气郁滞,疏泄失常,导致两肋胀闷,不能射精,故以逍遥散疏利肝气,加炒枳壳、预知子、青皮等加强疏肝之功,丹参、路路通活血通络,再加生地黄、菟丝子补益肾精,可达到良好的疗效;早泄多为肝气郁滞、开阖失度,故拟疏肝理气、固肾封藏之方,加以精神疏导,协同治疗,效果较佳;静脉曲张性不育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郁、血瘀、肾虚,故治疗上以疏肝、活血化瘀、益肾为主。[结论] 肝的疏泄、藏血功能对男性性功能具有广泛影响,以肝脏理论为基础治疗男科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为临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大量的社会调查与医学统计显示,越来越多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及男性生育问题如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等正在向男性袭来,并严重地威胁到男性的身心健康,全世界范围内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女性要少2~3岁。这些危害男性健康的现状已经逐渐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与此严峻形势相比,我国男科学从业人员严重匮乏,男科学临床与基础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男科疾病患者常分散于内科、内分泌科、皮肤科和泌尿外科,社会上从事男科诊疗的人员良莠不齐。因此,作好男科学发展的统筹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王晓峰教授。  相似文献   

4.
男科学是一门研究男性生殖调节、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以促进男性身心健康、提高男性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新兴学科。但其目前还不是一个独立学科,男科是近20年才提出的一个相对于妇科的新型科室。本文通过不孕不育民营专科医院--广州长安医院男科开展男性不育症治疗20年来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男科学艰难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5.
原位肝移植救治肝豆状核变性患儿成活3年的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2岁,体质量31kg,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腹型失代偿期),1996年5月22日在我院于全麻下行原位肝移植术。供肝取自22岁男性脑死亡者,采用改良快灌快切取肝法获取供肝。切除病肝后,供肝植入次序为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及门静脉...  相似文献   

6.
男科学是一门边缘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男性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男性生殖系统病理生理、男性节育与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男科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成为影响男性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男科学因此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的基本病理过程,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发病率之比为2.3:1~2.6:1;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外,肝硬化主要发生在男性和绝经期女性,绝经前妇女很少发生肝硬化;性别(男性)作为独立的危险因子加快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的进程。提示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E2)在肝纤维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疑难病杂志》2006,5(2):127-127
“第二届亚太地区男科学论坛”将于2006年10月26,30日在上海举办。大会主题“关爱男性生殖健康:从科学研究到公众参与”,大会主席是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亚洲男科学会执行主席、《亚洲男科学杂志》执行主编王一飞教授。学术报告内容:男性生殖健康:全球及地区展望;后基因组时代的男科学;男性节育:现状及新途径;男性不育与辅助生殖技术;中老年男子的生殖内分泌问题;前列腺与男性健康;男性性功能的基础与临床;生殖道感染,HIV及爱滋病;传统医学与男科学。  相似文献   

9.
正常人肝静脉肝内吻合支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正常人肝静脉是否存在肝内侧支吻合的问题,作者对13例正常成年男性新鲜离直进行了研究,其中6例尸肝在国内外首次进行了肝静发支灌注造影,1例行门静脉造影,并对6例尸肝行肝中静脉墨汁灌注染色及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1)肝静脉存在肝内侧支吻合,吻合支主要位于近肝包膜的第四、五级属以。(2)肝中静脉与肝短静脉间存在侧支吻合。(3)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存在短路。以上发现,为非规则性肝切除提供了解剖学依  相似文献   

10.
150例药物性肝损害住院病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莉 《新疆医学》2011,41(3):51-55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住院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种药物可致肝损害,西药较中药多,居前几位的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化疗药和抗菌素等。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和老年易致病。结论:预防药物性肝损害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B超声像图鉴别肝癌与肝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超是诊断肝癌与肝血管瘤的主要手段,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尤其重要。我院1988~1993年B超检查168例原发或继发性肝癌与50例肝血管瘤,同时也做了CT检查和血清胎甲球化验,进行了对照;部分患者并得到手术病理证实。现将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68例肝癌,男性108例,女性60例;年龄28~72岁,平均46.8岁。50例血管瘤,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22~68岁,平均41.6岁。仪器是EUB一27、ALOKA-256,以3.SMHZ探头,分别取仰卧及左侧卧位。按肝脏常规扫查方法操作,还对肝门腹主动脉周围列入常规检查。并沿右…  相似文献   

12.
柴胡在治疗泌尿男科疾病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临床疗效也比较显著,对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泌尿系感染、阳痿、肾病、泌尿系结石、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男性乳房发育症等许多泌尿男科疾病的防治都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常人肝静脉肝内吻合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正常人肝静脉是否存在肝内侧支吻合的问题,作者对13例正常成年男性新鲜离体尸肝进行了研究,其中6例尸肝在国内外首次进行了肝静脉分支灌注造影,1例行门静脉造影,并对6例尸肝行肝中静脉墨汁灌注染色及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1)肝静脉存在肝内侧支吻合,吻合支主要位于近肝包膜的第四、五级属支。(2)肝中静脉与肝短静脉间存在侧支吻合。(3)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存在短路。以上发现,为非规则性肝切除提供了解剖学依据,也为肝外伤或肝癌累及1或2支主肝静脉时可将其结扎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琦教授治疗男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泌乳素血症为多种因素引起的血清泌乳素过高所致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血清泌乳素 (PRL) >2 5 μg/L即可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在男性主要为乳腺发育异常、阳痿、不育等。其病因复杂 ,常顽固难愈。王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男科专家 ,对中医男科的理论贡献颇丰 ,男科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笔者有幸侍诊案侧 ,兹将其治疗男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以供同道参考。1 法补肾调肝 ,用专病专方高泌乳素血症属中医“溢乳”、“不育”、“阳痿”等范畴 ,肾虚是本病的基本原因。另外 ,本病的发生还与肝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总之 ,本病的病机为肝…  相似文献   

15.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成立15周年庆典暨第五届中国男科论坛7月10日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就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节育与不育、男科实验室检验及诊疗仪器进展、男科生殖期手术进展等专题的研究进行了报告。现就其中计划生育和男科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6.
肝脓肿声像图表现及临床价值西宁特钢职工医院(810005)刘东玲肝脓肿是一种常见的非肿瘤性炎性疾病,其变化快,但早期易与肝肿瘤混淆,故术前诊断在临床上显得很重要。资料与方法本文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2至58岁,平均45岁。其中11例均因发...  相似文献   

17.
早泄是男科常见的难治病,成年男子的发病率为35%~50%,是指男子在性交时失去控制射精的能力,阴茎插入阴道之前或刚插入即射精,或女性在性交中达到性高潮的频度不足于50%。中医认为早泄主要为湿热或相火扰动,或肾气亏虚、精关不固、精液封藏失职而成。常采用清热利湿、清泄相火、补肾固精等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成年男子承受工作、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较大,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以及烟酒过度等,往往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精关开合失司,发生早泄。因此,应重视肝在早泄发病中的作用。现将笔者运用清肝、疏肝、柔肝法治疗早泄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樊小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386-387
肝纤维化指由各种致病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酒精性和药物中毒)所致肝内纤维组织异常增生,表现为肝内弥散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变化,其细胞病理学基础为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并产生胶原,最终导致肝硬化。属祖国医学的“肝积”、“痞积”、“臌胀”等范畴。导致肝纤维化的主要疾病是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而后者又多集中在亚太地区和我国。在我国属多发病,男性多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8):1。  相似文献   

19.
王建林  孟晓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2990-2991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在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0.4%~7.3%,占肝脏良性肿瘤84%,女性多于男性。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影像科和临床医生常遇到的问题。B超和多排螺旋CT的应用现已成为肝海绵状血管瘤重要的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MRI)以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和多参数、多切面、多方位成像的特点,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志民 《河北医学》1997,3(2):25-26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肝脓肿的发病率明显减少[1]尽管如此,肝脓肿仍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CT作为检查肝脓肿的最新影像技术,认识和掌握肝脓肿在CT上的各种表现,能为正确诊断和及时正确治疗提供条件。本文就我院近年来肝脓肿的CT表现小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1991~1994年期间,在我院经CT检查,通过手术病理和临床治疗确诊的肝脓肿患者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9~72岁(平均38岁)。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腹痛,邓分有压痛和白细胞升高等。16例伴有胆道结石,2例伴有白血病,利例伴有腹腔多发性脓肿和1例伴有牌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