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队人员立体视觉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全息立体视觉检查仪对部队341名不同专业人员进行了立体视 检查,有94.7%的受检者立体视锐度正常,其中以飞行员的检查结果最佳,远、近视力和立体视觉正常率均为100%,汽车驾驶员的立体视锐度正常率为94.65,高于同职业普通人群(83.78%)。检查结果显示,部队人员立体视功能现状良好;入伍时进行立体视觉检查,对保证部队 兵员质量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激光全息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仪在选飞体检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激光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仪在选飞体检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应用军事医学科学院和海军总医院合作研制的激光全息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仪对300名选飞受试者进行立体视锐度检查,并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立体视觉锐度通过≤60s者102例占34%,通过≤100s者198例占66%。结论:浑水摸鱼全息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仪对飞行人员体检和健康鉴定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在招飞体检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应用<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在招飞初检过程中对431名视力正常的高中生进行立体视锐度检查.结果 431名立体盲筛查图未通过者1人,占0.23%;立体视锐度为800 ″者2人,占0.46%;立体视锐度为400″者3人,占0.70%;立体视锐度为200″者1人,占0.23%;立体视锐度为100″者6人,占1.39%;立体视锐度为60″者37人,占8.58%;立体视锐度≤40″者381人,占88.40%.结论 <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没有单眼线索,能准确、可靠、快捷地定量测定立体视锐度,具有可操作性,在招飞体检工作中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测定实验性屈光参差,探讨其对舰船人员立体视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人志愿受试者25人,年龄22~34岁,均无眼病史.通过在受试者右眼前试加不同的透镜片,范围1~3 D,造成4种不同类型的屈光参差[单纯近视、单纯远视、近视散光和远视散光(轴90°)],然后应用颜少明数字化随机点立体视检查图测定立体视锐度.结果 所有受试者立体视锐度都随屈光参差度的增加而降低.1 D的球镜性屈光参差时,受试者立体视锐度降低至50″~54″;1 D的柱镜屈光参差时,立体视锐度降低至50″~52″.无论何种类型,3 D的屈光参差均可造成极显著的立体视锐度降低.结论 各类型低度的屈光参差都可对成人双眼高级视觉功能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因屈光参差而产生的黄斑中心凹抑制是造成立体视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招飞体检中进行立体视觉检查的方法和标准。方法用自行研制的RNDD型立体视觉检查仪和俄罗斯立体镜对4组不同人群(共376人)进行了远、近距离立体视觉检查。结果①通过对186名应征青年的远距离立体视觉检查,初步确定小于35弧秒为立体视锐度的正常值;②按上述标准对工作人员组、预校学员组、飞行员组检查后,淘汰率分别为10.9%、2.5%、0%。说明预校学员组经过招飞体检严格淘汰后,立体视觉不合格人数大为减少,飞行员组经过多次多环节的淘汰后,立体视觉几乎没有不合格的。也说明该立体视觉检查仪精度高;③远距离立体视觉和近距离立体视觉的对比检查中可看出,它们之间的好坏互有交叉,即远距离立体视觉检查不合格的却有近距离立体视觉合格的;近距离立体视觉不合格的,却有远距离立体视觉检查合格的。结论确实存在远距离立体视觉和近距离立体视觉的区别,二者不能等同。一种理论认为这是由于微小斜视所致。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在飞行、驾驶职业选拔中应进行远距离立体视觉检查。根据实际,宜在预校入学学员体检中采用RNDD型仪器进行立体视觉检查,立体视锐度应小于35弧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数字化随机点立体图在我国招飞体检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应用数字化随机点立体图对861例视力及眼位正常的招飞体检受试者进行立体视锐度检查,对于立体视觉显著异常(立体视锐度≥800")者进一步进行Titmus立体镜检查及隐斜度数测定.结果 立体盲筛查图未通过者1例,占受检者总数的0.12%;立体视锐度800"者为4例,占0.46%;立体视锐度400"为7例,占0.81%;立体视锐度200"为4例,占0.46%,立体视锐度100"为9例,占1.05%;立体视锐度60"为76例,占8.83%;立体视锐度≤40"为760例,占88.27%.立体视锐度≥800"的5例中,4例为显性外斜视.结论 数字化随机点立体图没有任何单眼线索,能精准地进行立体视锐度定量测定,使用快捷简便,具有可操作性,在招飞体检工作中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立体视觉功能情况,以及随机点光栅立体视觉检测图板(简称随机点光栅板)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门诊健康体检无眼疾病140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10-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和71-80岁组各20例。分别采用随机点光栅板法和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fg称颜氏图)法,对不同年龄组立体视觉功能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年龄组立体视锐度及两种检测方法立体视锐度分级。结果:随着年龄增长,两种方法测得立体视锐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1-50岁各年龄组立体视锐度分别与前一年龄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71-80岁组与61-70岁组比较亦差异不显著(P〉0.05)。随机点光栅板法立体视锐度,61~70岁组与51~60岁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颜氏图法立体视锐度,51~60岁组与41-50岁组、61-70岁组与51-60岁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51-60岁组、61-70岁组和71~80岁组中,随机点光栅板法立体视锐度正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颜氏图法(P〈0.05);31-40岁组和41-50岁组中,则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高,立体视觉功能逐渐减退,随机点光栅板法较颜氏图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价老年人的立体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在飞行人员选拔时采用立体视觉检查的必要性及用白噪声图检查立体视觉的飞行人员选拔标准。方法用该仪器对457名现役飞行员进行了检查,并以275名视力正常现役地勤人员作为对照。另对在飞和因技术停飞的学员各30名的立体视觉作了对比。结果飞行人员立体视觉明显优于地勤人员,在飞组学员优于停飞组学员。457名飞行员按年龄分组的检查结果,在45岁前,年龄与立体视觉无关。结论在飞行员选拔中有必要检查立体视觉;空、地勤人员立体视觉不宜采用同一标准。建议用本仪器选拔飞行人员的标准为立体视敏锐度≤30″角,交叉和非交叉视差各为200’角。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人眼追踪技术研制裸眼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系统(glasses-free random dot stereo-test-system,GFRDSS),检测正常视力男性青年的5 m距离立体视锐度。方法在不同照度环境下检测230名正常视力、正常眼位男性青年的立体视锐度。观察组采用GFRDSS检测方法;对照组采用Distance Randot(DR)检测方法。结果GFRDSS可以检测视差范围40″~800″的5 m远距离立体视锐度。100~300 cd/m2照度下,与对照组[41.3%(95/230)]比较,观察组有83.91%(193/230)受检者立体视锐度达到正常水平(4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569,P<0.05)。350~600 cd/m2照度下,与对照组[75.22%(173/230)]比较,观察组有84.78%(195/230)受检者立体视锐度达到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48,P<0.05)。结论采用人眼追踪技术GFRDSS可以实现5 m距离无辅助立体视锐度检测,正常人群测试结果显示GFRDSS敏感性高于DR,且可以有效避免环境照度对检测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体视觉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近和远立体视觉功能情况。方法:对5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进行了近和远立体视视锐度的测定。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7-81岁。双眼手术44例,单眼手术6例。双眼矫正视力均在0.4以上。结果:50例中有近立体视觉者42例(84%),无立体视者8例(16%);有远立体视觉45例(90%%,无立体视者5例(10%)。结果:立体视觉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视力的高低与立体视觉功能密切相关。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即视觉功能会得到恢复,远立体视觉功能较近立体视觉功能恢复好。立体视觉功能是评价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黄静  卢炜  周跃华 《人民军医》2009,(9):606-607
目的: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选择屈光度差≥2D近视92例,分别检查裸眼视力、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矫正前后双眼视功能,分析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结果:(1)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0.6与〈0.6组近立体视锐度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2)高度屈光参差组(2~5.75D)与重度屈光参差组(≥6D)矫正后近立体视锐度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3)近视性屈光参差者矫正前后融合功能及远、近立体视功能比较,差异显著(P〈0.05)。(4)近视性屈光参差者矫正后,具有正常近立体视功能的屈光参差度数为(3.125±0.685)D,具有异常近立体视功能的屈光参差度数为(3.928±1.549)D,立体视锐度缺失的屈光参差度数为(6.817±2.667)D。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别应用颜氏图、Titmus及TNO三种方法对242例海军航空学院报考者进行立体视觉检查,以探讨这三种方法在招飞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2例视力、眼位正常的海军航空学院报考者分别应用颜氏图、Titmus及TNO三种方法进行立体视锐度测定。对于结果显著异常者复查立体视觉、眼位并行隐斜度数测定。  相似文献   

13.
许丽明 《民航医学》1996,6(2):15-16
通过对正常视力健康青年进行Dolman深径觉计和立体视觉检查图测定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深度知觉的产生即建立在双眼信息的立体视觉基础上,也建立在单眼因素和一系列通过经验训练而提高的因素作用的基础上。飞行中深度知觉不完全依赖于立体视觉,因此立体视觉的检查在飞行人员的体检鉴定中并非不可缺少。建议立体视觉的检查不作为飞行人员体检鉴定中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立体视觉功能,采用激光全息立体视觉检查图对8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进行了立体视视锐度的测定。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52-81岁。双眼手术62例,单眼手术18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在0.4以上。在80例患者中,有近立体视觉者67例(83.7%),无近立体视觉者13例(16.3%)。有远立体视觉者71例(88.8%),无远立体视觉者9例(11.2%)。立体视觉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视力的高低与立体视觉功能密切相关。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体视觉功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远立体视觉功能较近立体视觉功能恢复好。立体视觉功能是评价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验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中立体视觉功能检查的精度和准确性,探索其在飞行员医学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52名健康男性青年为受试对象,在同一环境下,由同一检查者分别用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金氏双眼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检查图对每名受试者进行立体视觉功能检查,记录最小识别图形的秒角.结果 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的合格人数为49名(94.23%),Titmus检查图的合格人数为50名(96.15%),金氏双眼立体视觉检查图的合格人数为45名(86.54%).经统计学分析,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与Titmus检查图及金氏立体视觉检查图无统计学差异,Titmus检查图与金氏立体视觉检查图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x2=0.00、1.77、1.77,P>0.05).结论 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中立体视觉功能检查能准确、可靠地定量测定立体视锐度.  相似文献   

16.
三维立体视觉是人体一种高级视功能,是眼科临床一项重要检查。此立体视觉检查图系应用视差信息理论、红绿互补原理,采用随机点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研制成功。可准确定量测定立体锐度、立体范围和中心抑制暗点,用以诊断立体盲,检查斜视、弱视等眼病的立体阈  相似文献   

17.
立体视觉检查在飞行人员健康鉴定中的地位和价值多年来一直有所争议,且各国的标准差异很大。为此我们在招飞体检中用立体视觉检查图和DOLMAN深径觉计检查了正常现力的健康男青年400余名,并将两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飞行人员立体视觉鉴定提供依据。一、对象和方法受  相似文献   

18.
1991年民航招飞体检中使用Howard-Dolman’s深径觉计进行立体视觉功能检查,淘汰率为5.60%,1992年改用《立体视觉检查图》,淘汰率降为1.62%,两相比有显性差异(P<0.01)。后是利用视差原理设计的随机点立体图,排除了人为因素,对提高招飞体检合格率有重要意义。飞行中飞行员对距离、深度等的判断能力依赖于多种信息的综合,这种能力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提高。提示我们传统的检查方法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建议招飞体检中对立体视锐度的测定应放宽标准。  相似文献   

19.
全息立体视觉检查仪的设计与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立体视学觉检查图卡及相应观片装置。方法:立体视觉检查图卡含随机点图对合成,普通图对合成,彩色体视图对合成以及非图对合成4种,采用彩虹全息技术制作。观片装置有眼位固定标志,特定角度照明,选择使用的点光源及带状光源。结果和结论:依据该设计制作的样机显示,裸眼即可进行立体视锐度检查,且因能防止强记猜图,检查条件规范,检查结果的可靠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引言 双目镜的光学设计通常需要在头盔的一边安装像增强器,而多种传感器的输入(如像增强器、前视红外传感器)会被结合在头盔上安装单一的显示器之内。传感器的侧间隔,比标准的瞳孔距离是大些。这样,就产生一种感觉偏离,称之为超立体视觉(Hyper-stereopsis),包括一种夸大了的相对深度感觉。在飞行操作上这种偏离的深度感觉的潜在后果是明显的。因此,进行了一种综合的飞行试验,以检测各种不同量的超立体视觉对飞行操作的影响。方法 使用3种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