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腔镜手术器械手供一体化管理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进行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器械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器械手供一体化管理,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及患者满意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上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管理时,相较于常规管理方式,采用器械手供一体化管理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分析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的心理障碍及心理需求。方法 对160例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心理治疗计划。结果 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恐惧感97.5%,焦虑感94%,悲观失望50%,害怕手术中疼痛22.5%,对医护人员过度要求25%。156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后能够积极配合,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洁净手术室器械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从而缩短手术时间,保证临床手术顺利进行。方法对普通器械实施图谱化管理、应用视觉标志、急救物品采用纸塑包装、小件物品应用整理箱;专科精密贵重器械专科组长负责制,同时建立数据库;外来手术器械严格监督灭菌效果及加强跟台人员无菌技术培训。结果器械的使用率得到提高,器械的丢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保证了器械的良好性能,促进了手术医生提高技术操作水平。结论一系列规范、完善的手术器械管理措施和方法,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了临床手术的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器械颜色标识配合器械卡在神经外科手术显微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神经外科手术显微器械以颜色标识进行器械管理,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颜色标识法实施后神经外科手术显微器械错漏现象明显改善,医生对手术器械管理方式满意度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颜色标识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灭菌效果肯定,可有效的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显微器械错漏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及后勤器械组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王惠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276-276
目的:加强洁净手术部手术器械的管理,使器械的流通流程达到洁污分流,降低手术器械的流失和损耗。方法:制定手术器械流通程序,严格按程序实行器械管理,做好重点环节管理。结果:实施器械管理后,手术器械丢失率与损耗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器械的流程管理达到洁污分流的要求.对洁净手术部的器械管理确有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从20112年1月起开始对手术室的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然后将2013年1月-2012年13月的手术资料和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2013年开始实施规范化管理之后,无菌器械的合格率、手术量、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和2012年相比明显提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的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保证手术器械管理科学化,延长器械的寿命,减少器械的浪费和闲置,同时又保证了手术器械的合格率,为科室和医院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自动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拓展,手术室的各类物流管理也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化时代,其中手术器械的自动化管理对提高手术器械的使用周转率、节约手术成本、防止器械的丢失、保障手术顺利安全地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近两年来对手术器械实行高效、快捷的自动化管理,既保证了器械的管理质量,又提高了其使用效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毒供应中心(CSSD)对外来手术器械实施集中消毒供应管理的效果。方法:采取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管理模式,对实施管理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集中管理前的2013年度463台手术,共使用外来手术器械11 464件,手术室实施常规分散式管理;观察组为实施集中管理的2014年度491台手术,共使用外来手术器械12 138件。分析两组管理方法中器械清点准确率、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遗失率、湿包发生率、质量追溯有效率及临床使用满意度等指标。同时每月从两组组管理方法中随机抽取100件,共1 200件器械进行蛋白质残留测试,比较两组管理方法中的残留蛋白测试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管理方法的器械清点准确率、器械清洗合格率、质量追溯有效率、蛋白质残留测试合格率及临床满意度分别为100%、99.05%、100%、99.33%和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5%、76.06%、88.34%、81.83%和86.83%(P<0.05);而观察组管理方法的器械遗失率、湿包发生率为0.58%和1.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6%和27.65%(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医院外来手术器械实施集中式管理的效果优于常规分散式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培养和提高新一代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的业务水平,关系到在新世纪我国耳鼻咽喉科事业的发展。对一组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的业务水平进行了考查,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通读专业教科书,加强相关外科基础学习训练,做好本专业基本手术,跟踪学习本专业的进展,是培养和训练新一代耳鼻咽喉科医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细节管理措施在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抽取80台次在我院实施的手术治疗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0台.A组采用常规的管理制度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管理;B组采用细节化管理措施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管理.对两组的器械情况、手术医生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B组器械的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器械出现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手术室的外来器械采用规范化的细节管理措施,可以使手术室器械的消毒合格率和完好率得到有效保障,是手术医生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避免手术器械出现差错,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器材管理面临着器材生锈、清洁消毒不良、管理程序落后等诸多的挑战,特别是骨科手术室器械的管理工作,随着骨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正确的清洗、保养和消毒可保证手术器械发挥指定作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在骨科手术室,针对手术器械的管理应该积极地应对挑战,不断地优化管理,管理好骨科器械,提高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是确保骨科手术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手术,其中儿童患者占绝大多数。扁桃体术后刀口疼痛是影响进食的最主要因素,大多数患儿术后拒绝进食,进一步影响刀口愈合程度。因此,做好患儿的术后饮食指导至关重要。这不仅要求耳鼻咽喉科护士要掌握本科的疾病护理常规,还要掌握儿科的护理技巧。  相似文献   

13.
腔镜手术器械的管理涉及到医疗安全,消毒灭菌,精密器械的保养,手术进程预见性,计划采购等方面的问题。鉴于腔镜器械与常规手术器械的不同点,有必要对其管理进行讨论。1我院情况我院于2002年12月开展腔镜手术,有两套腔镜设备,一台为美国史塞克三晶片888型,于2002年12月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和分析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的心理应激及心理需求.方法 对80例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心理治疗计划.结果 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恐惧感97.5%,焦虑感94%,悲观失望50%,害怕手术中疼痛22.5%,对医护人员过度要求25%.78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后能够积极配合,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12例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用了耳鼻咽喉科常规检查,共检出81例患有耳鼻咽喉科疾病,占72.3%,其中以慢性咽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和耵 栓塞为最多,并且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发病率与饮酒时间、日饮酒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卿 《中外医疗》2013,(24):32-33
目的探讨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有效的器械管理方法。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实施手术所用的组织钳、止血钳共2000件,将所有器械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器械由供应室专门负责全部工作流程,对照组器械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负责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结果试验组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为97.5%,灭菌合格率为98.5%;对照组手术机械的清洗合格率为85.5%,灭菌合格率为88%。结论实行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管理手术器械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器械护理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上海东方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举办的《上海东方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颅底外科国际论坛》定于2014年7月31日(周四)至8月6日间进行。本次会议内容涉及颅底解剖,前颅底、中颅底及侧颅底病变诊治的基本知识、手术技巧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耳脑胶在耳鼻咽喉科手术中使用的经验和教训。方法:为耳鼻咽喉科92例手术患者使用耳脑胶黏合切口、固定组织瓣、涂抹创面等。结果:2例切口愈合欠佳,90例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耳脑胶在耳鼻咽喉手术中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在组织中应用时避免过多,以免形成团块,影响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完善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流程.方法 实行器械准入制,器械实行预约、核对、签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登记等规范化流程管理.结果 2009年12月-2011年04月供使用了382例次骨科外来器械,均未出现因器械原因导致的手术感染.结论 该流程管理,既保证外来手术器械准入,及时到位,又确保了手术是外来器械的灭菌质量,有效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手术的安全和及时进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新型的专用器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手术中,外来手术器械是市场经济的新鲜产物,它是指器械供应商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这类器械的使用节约了医院的开支,降低了医疗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有手术针对性强,质量优异等特点,但由于这类器械流动性大,其潜在的隐患易被忽视。如何加强管理,确保器械安全使用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我院对外来手术器械在操作规程上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严格监控每一道操作流程,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