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护理人员是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的具体执行者。其手的清洁消毒是否符合卫生部的卫生学标准更是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及护理质量。医院感染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传播,并且这一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有报道由于医护人员手的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因此洗手消毒是阻断医护人员经操作导致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医院中的很多精密仪器不易彻底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极易寄生许多病菌,从而成为引发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医院内从事医疗器械维修的工作人员,工作中大量密切接触各式各样的仪器,是一条最主要而又最具特殊性的传播疾病的途径。因此,从事医疗仪器维修工作的人员应该成为医院感染防护工作中的重点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3.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抵抗力低的人群密集的地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减少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杜绝医院内感染,这就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医院的各个部门,但护理工作与预防医院感染最为密切,因为医院中杜绝感染的重要手段是消毒隔离工作,而消毒隔离工作主要是由护理人员来具体执行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医院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周转较快,污染严重,消毒灭菌较难。因此,口腔科器械常是多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媒介。由于我国口腔科病人多,器械相对较少,周转跟不上,消毒手段落后且消毒时间相对较长,加之没有严格的口腔科器械消毒规范,给口腔科器械消毒带来一定的难度。我国约有1.3亿人口携带乙肝病毒,HIV感染形势也令人担忧,所以,切断口腔科传播途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乙型肝炎传播较前几年有大的增长,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除与病人密切接触感染外,主要是经血液传染。手术室因给病人施行手术,是血液污染较重的地方,在手术过程中管理不当,极易造成院内感染。控制院内感染避免乙型肝炎病毒传播,关键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配合工作每一步都通过护理人员来完成,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消毒隔离观念,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才能杜绝传染。现将控制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医院口腔科是病人和病原微生物携带者集中的场所,因而是某些疾病的特殊传播途径,医护人员的手和治疗用具也成为疾病的传染媒介.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消毒与无菌在预防和控制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方面发挥其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医院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经由一定的传播途径进入易感宿主(易感生态环境)而引起的感染,医院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手段。所以对医院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意义重大,它对监督和指导医院加强改进医院消毒灭菌工作、降低院内感染,尤其足控制外源性感染的发生,起到了关键的  相似文献   

8.
刘卫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76-177
口腔科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是直接接触传播。口腔科的很多技术操作都是创伤操作。口腔科的器械种类多,消毒灭菌难,易造成交叉感染。严格规范口腔科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程序,减少外源性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医院感染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而口腔科的医源性感染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口腔是多种细菌性病原体的栖居地,又是多种疾病的传播途径,早有“病从口入”这一提法。因此,口腔医务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口腔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控制及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口腔科的消毒、监测与管理,对病人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迫使医院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倍加重视院内感染的问题。严格的消毒措施、病种隔离、监控和相互制约是切断院内感染传播的途径,可有效的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1.
滴虫性阴道炎是指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该病是通过公共厕所、浴室、脚盆、毛巾、游泳、性交或消毒不严的医疗器械等途径或媒介传播的。滴虫性阴道炎可引发滴虫性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和不孕症等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2.
周迎辉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0):F0003-F0003
我院是吉林省惟一一家收治结核病和各类传染病的专科医院。结核门诊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病原微生物较集中、抵抗力低的人群密集的场所。因此,必须做好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及医院感染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医院感染,2004年-2006年对122例患者采取严密观察疾病各期先兆症状,为早期治疗提供时机,合理给药减轻疾病损害,减少内源性感染的发生;针对易感染的部位做好消毒隔离和护理,切断外源性感染的途径。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血源性疾病主要通过输血、输液、注射、手术以及血液制品等途径进行传播,其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中。医院血源性感染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供应室消毒灭菌技术是医院内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1],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以及无菌器械的供应单位,同时也回收大量各科被污染过的携带致病菌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医疗器材,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各种物品间的污染,使之成为血源性感染的媒介。因此,阻断血源性疾病传播途径,供应室是关健。供应室尤其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在口腔医院治疗中如果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会有传播和感染艾滋病、乙肝等疾病的可能。因此,消毒灭菌质量已成为人们衡量口腔医院的就诊条件之一。而要保证消毒灭菌质量,依靠传统的工作模式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和患者的需求。口腔器械消毒灭菌规范化操作,是保证医患安全、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是本院消毒中心对新的一种工作模式的探索。本  相似文献   

16.
为了输血安全,防止经血传播疾病,防止医院感染。输血科储血冰箱及储血室空气必须达到国家消毒卫生标准,需要定期对输血科消毒工作进行监测。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趴《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和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将输血科消毒卫生标准及监测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许多工作都是由手完成,因此医护人员手上的微生物数量要比其他人群多。手的微生物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最直接的传播途径,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约占30%。医护人员做好手的清洁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措施之一。作者于2005年对本院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在日常医疗护理操作前手的清洁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8.
医院内传染源是各种病源微生物栖、繁殖的场所 ,空气中微生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医护人员实施各种检查治疗和护理 ,极易传播各种疾病 ,是医院内感染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增强无菌观念 ,加强对病人的道德责任感 ,具有审慎的道德品质和慎独修养 ,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隔离技术 ,大多数由护士承担。护理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 ,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院将护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这一环节上 ,从病因学及病原学两方面 ,控制内源性及外源性感染的发生 ,从根本上减少院…  相似文献   

19.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各种病原微生物多而汇集。如若管理不善,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有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发源地,而将病菌传给易感者,使疾病蔓延或发生交叉感染,甚至流行传染病。因此必须防止医源性感染或交叉感染。而院内杜绝感染及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消毒隔离等工作的主要具体执行者是护理人员,其消毒隔离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防止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的效果,以及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还影响护生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防止医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以提高培养护生的无菌观念。  相似文献   

20.
符蔚 《中国热带医学》2003,3(3):409-409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 ,极易对医护工作者和就诊者造成院内感染。据报道 ,我国医院总的感染率在 5 %~ 18% ,平均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 9.7% ,每年约有 5 0 0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消毒不严引起的[1,2 ] 。供应室是医院里无菌器材的供应单位 ,每天都要大量回收各科室被污染过且带有致病微生物的医疗器材 ,若处理不当 ,极易造成交叉污染 ,使之成为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之一。可见阻断疾病传播途径 ,供应室是关键。供应室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 提高人员素质供应室工人主要来自农村 ,文化水平较低 ,缺乏必要的卫生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