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连云区2011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及生存情况,为制订肿瘤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连云港市肿瘤和死因登记报告系统资料,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恶性肿瘤发病数为350例,总发病率为266.17/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5,P0.05),发病高峰为60~65岁人群。发病率前5位的为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3年生存率最高的是乳腺癌(87.5%),最低的是肝癌(33.33%)。结论连云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于全国,发病前5顺位与全国不同。应重点做好乳腺癌和肝癌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平县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与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肿瘤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西平县居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报告卡经审核后,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编码,采用Excel软件分析处理,计算肿瘤发病率、发病顺位、年龄别发病情况及构成比。结果 2010年西平县居民共登记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 498例,年发病率为177.06/10万,发病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85.67/10万,发病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67.92/10万,发病前5位的依次是乳腺癌、子宫癌、食管癌、肺癌、肝癌。男性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发病率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西平县恶性肿瘤发病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群,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及女性乳腺癌、子宫癌是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秦玲  刘杨 《现代预防医学》2014,(20):3662-3664
目的了解2007-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预防恶性肿瘤和制定肿瘤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丹东市城区5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结果 2007-2011年,丹东市城区恶性肿瘤死亡共7 803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8.84%,死亡率逐年上升,平均死亡率为202.34/10万。在恶性肿瘤的死亡顺位中,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70.42%。结论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增高趋势,肺癌已成为丹东市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上海市卢湾区2002—2007年居民新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与死亡分布特征。方法对2002—2007年卢湾区居民新发肿瘤及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2—2007年居民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则有下降趋势,男性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恶性肿瘤发病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肺癌、大肠癌、胃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死亡率位于前5位的为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食管癌和胰腺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乳腺癌、大肠癌、肺癌、胃癌和肝癌,死亡率位于前6位的为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胃癌、肝癌和胰腺癌。肺癌居男性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前列腺癌发病已上升到第5位,乳腺癌则高居女性肿瘤发病首位。胰腺癌的死亡率明显提高,已分别位居男女死亡的第6位。结论卢湾区恶性肿瘤重点监测人群为40~50岁组,重点防治的癌种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5年来温岭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特征,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年来温岭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40岁以后发病率及死亡率迅速升高。发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和乳腺癌,死亡率位于前五位的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肠癌和食管癌。结论恶性肿瘤的预防及控制应以中老年人群为重点,需大力开展社区防癌知识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2~2006年间奉贤区肝癌发病率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了解肝癌的危害程度,提出肝癌防治策略的建议。方法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资料,计算奉贤区肝癌的粗发病率(粗率)、世界标准人口调整后发病率(世调率)、截缩率和累积发病率。结果目前肝癌居奉贤区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奉贤区肝癌的发病近5年来有下降的趋势;60岁以上人群是肝癌发病死亡的高发人群,男性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比女性严重;奉贤区肝癌的粗发病率(粗率)、世界标准人口调整后发病率(世调率)、截缩率和累积发病率均高于上海市区、郊区的均值。结论奉贤区属于上海市肝癌高发地区,应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究其病因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丹东市戊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辽宁省丹东市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强度、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戊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04~2006年丹东市戊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崇明县向化社区恶性肿瘤发病现状的流行病学描述,以掌握恶性肿瘤的发病特征,评价控制恶性肿瘤的措施。方法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系统收集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资料,对2002—2008年向化社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在性别、年龄、肿瘤顺位等分布进行描述,并进行发病率趋势分析。结果 2002—2008年向化社区共新诊断恶性肿瘤701例,粗发病率为314.71/105,其中男性占56.3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男性发病率趋势平稳,女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肝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癌等是危害人群健康主要的恶性肿瘤。结论恶性肿瘤是危害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做好肿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7-2011年扶风县农民工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07-2011年扶风县结核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和病人管理资料,对近5年来农民工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共报告结核病1 266例,农民工发病485例,2007-2011年农民工发病占发病总数分别为2007年30.48%;2008年34.87%;2009年40.93%;2010年44.00%;2011年43.36%。结论近5年我县农民工肺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三早工作难以实施。在继续加大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的同时,应把农民工等特殊人群作为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深圳市居民2001-2015年肝癌发病的流行病学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和评价深圳市肝癌防治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深圳市肿瘤发病登记处收集的2001-2015年的户籍居民肝癌发病数据和相应年份的人口资料,计算肝癌粗发病率,以及标准化人口年龄调整的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并用Joinpoint 4.6.0.0软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1-2015年深圳市肿瘤登记处共登记肝癌5 388例,占所有新发恶性肿瘤的4.17%,居同期全部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第4位,粗发病率为16.14/10万,中标率为14.93/10万,世标率为19.26/10万,0~74岁累积率为2.28%,35~64岁截缩率为34.35/10万。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发病世标率性别比为3.29∶1。从时间趋势上看,肝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世标率从2001年的18.42/10万下降至2015年的14.96/10万,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世标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3.14%(P0.01),30~64岁年龄组均呈现下降趋势(P0.01)。肝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6.1±15.7)岁,中位发病年龄为56岁。发病年龄高峰为80~84岁年龄组,发病率为155.33/10万。结论深圳肝癌发病形势仍然较为严峻,政府部门应在持续推广乙肝疫苗注射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铜陵市2009-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通过铜陵市国家肿瘤登记系统数据及现场调查,收集2009-2012年各类肿瘤的发病资料,统计和分析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等指标。结果铜陵市2009-2012年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6 750例,年平均粗发病率为233.10/10万(男性为298.14/10万,女性为165.20/10万),年平均标化发病率为123.77/10万(男性为147.78/10万,女性为93.03/10万)。男性前5位发病肿瘤依次为胃癌、肺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女性前5位依次为胃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肛门癌,食管癌。5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发病有上升趋势,70岁以后为恶性肿瘤好发年龄段。结论铜陵市恶性肿瘤发病率有所下降,消化道肿瘤和肺癌仍是威胁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肿瘤,为该区当前肿瘤防控的重点。此外还需重点关注结直肠肛门癌、女性乳腺癌、男性肝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邗江县1989年~1998年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10年来我县传染病发病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传染病发病强度、发病构成和流行趋势。现将我县1989年~ 1998年传染病报告发病资料作一初步分析。1 资料来源本站 1989年~ 1998年全县传染病报告发病数据。2 结果与分析2 .1 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  1989年~ 1998年我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 15种计 1490 4例 ,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2 6 5 .5 5 / 10万 ;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 ,仅 1992年、1993年有一发病高峰 ,以后年份发病急剧下降 ,见附表。附表 邗江县 1 989年~ 1 998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1 / 1 0万 )年份 总发病数 (人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本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特点,为更有效地开展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例资料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5年间经我院治疗的10种恶性肿瘤患者共计5345例,其中肿瘤病种构成前5位的分别是肠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和肝癌,占肿瘤患者总数的80.6%。统计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发病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上。结论本地区人口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肿瘤发病存在年龄、性别差异。依据肿瘤发病特征对高危人群做好防治工作是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虹口区2007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2007年虹口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根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系统>资料,分析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发病顺位.[结果]上海市虹口区2007年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386.53/10万,其中男性为398.90/10万,男性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女性发病率为374.31/10万,女性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乳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和直肠癌.男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应关注肺癌、乳腺、消化道肿瘤的发病危险因素,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市1996~2000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分析流行趋势,为今后制订传染病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现将全市近5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分析2019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为该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沙坪坝区肿瘤登记报告资料,采用SPSS 19.0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及标化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沙坪坝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9.24/10万,标化率为201.43/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发病率前5位肿瘤依次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及乳腺癌。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67.10/10万,标化率为110.1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死亡率前5位肿瘤依次是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及胰腺癌。随着年龄的增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该区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肺癌是对该区居民健康威胁最大的癌症,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则是威胁该区居民生命健康的第二大类癌症,需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和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17.
宁波市监测区2006—2009年肝癌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市各监测区恶性肿瘤发病登记报告资料显示,肝癌居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是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为掌握宁波市肝癌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其防治工作提供相关依据,现将宁波市监测区2006--2009年肝癌发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丹东市职业病发病情况,探讨发病特征和规律,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丹东市职业病报告数据,利用Excel表格、SPSS统计学软件等工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19年丹东市共上报新发职业病病例112人,其中职业性尘肺病108人、占96.43%...  相似文献   

19.
泰兴市1999~2002年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泰兴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状况 ,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泰兴市 1999~ 2 0 0 2年恶性肿瘤发病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年均发病率为2 0 5 61/10万 ,发病率较高的前 5位恶生肿瘤依次为食道癌、胃癌、肝癌、肺癌和大肠癌 ,这 5种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7 50 % ,其中男性占 59 3 8% ,女性占 40 62 %。结论 泰兴市恶性肿瘤呈高发状态 ,其中食道癌、胃癌、肝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危害该地居民身体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 ,且存在年龄、性别差异 ,是目前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肝癌发病的变化趋势,为有效开展肝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方法 整理2005—2015年肝癌发病数据,运用Joinpoint软件进行回归模型分析我国肝癌发病率变化趋势,利用R软件进行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肝癌在人群水平上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2005—2015年我国肝癌标化发病率基本表现为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肝癌标化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0.818,P<0.05);城乡男性肝癌年龄别发病率大多在30~岁年龄组呈快速上升趋势,农村和城市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分别在45~和50~岁年龄组,随时间增长呈快速上升趋势。城市人群的发病风险是农村人群的1.198倍(95%CI:1.041~1.379,P<0.05),男性是女性的3.715倍(95%CI:3.228~4.275,P<0.001),每增加5岁,肝癌的发病风险平均增大8.0%(OR=1.080,95%CI:1.077~1.083,P<0.001)。 结论 2005—2015年我国肝癌发病情况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存在城乡、性别及年龄差异,需要制定更加有效完善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预防肝癌的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