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喷口腔疱疹局部治疗联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西瓜霜喷剂喷口腔疱疹局部治疗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5-7 d,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退热时间、口痛消失时间及疱疹溃疡消退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对照组有18例出现白细胞总数减少或粒细胞比值下降,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联合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与开喉剑喷剂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热、咽痛、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75.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周守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42+144-142,144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和注射用炎琥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临床诊断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热毒宁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注射予炎琥宁静滴,1次/日,连用3~5 d,观察两组的退热、流涎及咽峡部疱疹的愈合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较注射用炎琥宁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11月~2011年2月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84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点联合潘生丁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点联合抗病毒口服液口服.两组均不使用抗生素,并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鼓励多饮清水、使用解热类药物退热,同时给予西瓜霜喷剂经口直接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有效性及具体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潘生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具有疗效确切、方便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特别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探讨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8年09月来我院诊治确诊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6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患儿入院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和体征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8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退热、疱疹消退等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持续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加快体征缓解时间,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6.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0年5月儿科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8例,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热毒宁组(观察组44例)和利巴韦林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热毒宁0.5~0.8 ml/kg,1次/d,疗程5~7d;对照组应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mg/kg,1次/d,疗程5~7d。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热毒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潘洁 《右江医学》2013,(6):880-881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8月住院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康复新液口服或口含;对照组43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5~ 7 d,观察两组热退天数、疱疹或溃疡愈合天数.结果 治疗组的热退天数为(1.72±0.88)d;疱疹或溃疡愈合天数为(3.27±0.93)d.与对照组比较,缩短了热退天数及疱疹或溃疡愈合天数(P<0.01).结论 热毒宁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4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3例,应用热毒宁注射液5~10ml/d静脉滴注;对照组19例,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静脉滴注;连续3~5d。2组对症治疗相同,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患者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比较疗效,同时观察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4.2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患儿有不适主诉,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钟琼龙 《右江医学》2013,(6):881-882
目的 对比热毒宁与病毒唑用于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5月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热毒宁治疗,对照组予以病毒唑治疗,7 d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口腔疱疹及溃疡愈合时间、平均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药物毒副反应.结论 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可促进患者快速退热、溃疡及口腔疱疹愈合、手足疱疹消退,综合治疗有效率高,安全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采用热毒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热毒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退热时间、进食恢复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起效快,疗程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该院住院部在时间段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区间手足口病患儿共7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3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患儿用常规西医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以临床有效性以及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为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干预后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26/35),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皮疹疱疹消退平均时间为(5.8±0.5)d,对照组经治疗后皮疹疱疹消退平均时间为(7.6±0.8)d,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普通患儿的临床疗效高,可作为本病普通患儿首选用药方案,在临床治疗实践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冲穴点刺放血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合并细菌感染者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以抗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冲穴点刺放血,所有患儿高热时均予对症处理。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缩短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和咽痛消退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冲穴点刺放血结合西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缩短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改善咽痛、烦躁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16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接受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接受单磷酸阿糖腺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体征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8.27%(57/58)]高于对照组[84.48%(49/58)](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和口腔溃疡疱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用药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显著,能缩短患儿退热时间以及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在小儿水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48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予以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和记录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结痂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9.2%,显著低于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分别为(33.5±0.5)h和(38.2±0.7)h,疱疹基本结痂时间分别为(36.9±0.6)h和(42.0±0.9)h,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小儿水痘的临床治疗上疗效显著,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治愈率高的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正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81-1482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0.7ml/(kg.d),1次/d,疗程5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1次/d,疗程5d,在观察期内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体征好转、症状改善时间,并记录热毒宁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毒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起效快、疗程短、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24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23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体温、哭闹、拒食、流涎、疱疹或溃疡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哭闹不安时间、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全部病例均未见发生毒副反应。结论在常规抗菌、退热、输液治疗基础上,喜炎平注射液比利巴韦林注射液疗效显著,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梅霞  尚海平  王俊红  王慧敏 《吉林医学》2011,32(26):5465-5466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5 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病毒唑10 mg/(kg.d)静脉滴入,对两组平均退热天数和疱疹消退天数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天数、疱疹消退天数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7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补液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另外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水疱、皮疹、口腔疱疹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9%,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7.30%(X2=28.37,P〈0.05);治疗组水疱结痂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热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治疗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疾热清注射液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3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应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思密达涂口腔;对照组18例,单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对症治疗相同,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患儿有不适主诉,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于单用痰热清注射液,并且安全无不艮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治疗的1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5例,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病毒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