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手术治疗有效途径。方法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40例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予以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统计手术效果。结果该组40例患者手术优良率为77.5%(31/40),骨折愈合时长(13.12±1.47)周,Ⅰ期愈合率达95.0%,术后并发感染概率为5.0%。结论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确定科学手术方案,进而提高治疗合理性和针对性,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法复塑形夹板固定治疗Ⅲ°踝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Ⅲ°踝部骨折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四步复位法加双塑形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内固定,对所有病例随访18~32个月,平均26个月.并应用AOFAS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平均得分治疗组为86.61±6.12分,对照组为73.25±7.02分,P<0.01,认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分别为23.3%和26.6%,P>0.05,认为无差别.结论:对于Ⅲ°踝部骨折脱位的治疗,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亦能取得满意效果,四步复位加双塑形夹板固定治疗踝部骨折脱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50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该研究50例患者经对应手术治疗后优良率为76.00%,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4.56±1.57)周。患者骨折1期愈合率为96.00%,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0%,通过及时换药后成功痊愈。结论针对患者具体骨折类型确定具体的手术治疗方案能够提升治疗针对性,术后患者能够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加快患者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医闭合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可行性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踝部骨折患者,通过中医闭合复位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分析,比较100踝部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了解到通过中医闭合复位治疗踝部骨折,在临床中可行性较高,治疗优良率较高。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闭合复位治疗踝部骨折在临床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避免并发症问题的出现,在临床中应用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孙正水 《中医正骨》2006,18(7):51-52
踝部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复位要求高。自2003年5月~2005年3月,我们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移位的踝部骨折82例,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手法为主治疗踝部旋前类骨折脱位37例王力平,仇建峰柳州市中医院545001广西柳州市解放北路32号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踝部旋前类骨折脱位是踝关节损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多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属不稳定性骨折及脱位。一般认为只有手术解剖复位才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踝部骨折伴距骨向外侧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63例踝部骨折伴距骨向外侧脱位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超踝内翻小夹板、直角架内翻背伸位固定治疗。结果 :采用Leeds制定标准进行评定 ,本组病例63例中优良55例 ,可7例 ,差1例。结论 :踝部骨折伴距骨向外侧脱位采用手法复位并超踝内翻小夹板、直角架内翻背伸位固定 ,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踝部骨折术后关节肿胀中医分型辨证治疗效果。方法 :将 16 1例踝部骨折术后关节肿胀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 81例和对照组 80例 ,对照组运用西医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采用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 ,加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消肿的优良率上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在治疗踝部骨折术后关节肿胀方面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T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T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T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颈部及体部不稳定性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9~58岁,中位数31岁.按Hardegger骨折分型:Ⅰ型肩胛体部骨折17例,Ⅳ型肩胛解剖颈骨折2例,Ⅴ型肩胛外科颈骨折5例;Ⅰ型合并Ⅴ型3例,Ⅳ型合并Ⅵ型肩峰骨折1例,Ⅰ型合并Ⅶ型肩胛冈骨折2例,Ⅳ型合并锁骨骨折1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 ~ 30个月,中位数16.8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6~10周,中位数7.5周.无感染、异位骨化、医源性神经损伤、医源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照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2例.结论:采用T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颈及体部不稳定性骨折,具有固定牢靠、疗效确切、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踝部骨折患者接受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踝部骨折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30日~2017年2月20日,根据其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经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经中医闭合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比2组干预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踝部骨折患者骨折复位的优良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70.00%),P0.05;实验组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部骨折患者接受中医闭合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可以较好促进其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踝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切开后复位,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踝部解剖复位率为86.0%,对照组患者踝部解剖复位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疼痛、稳定和行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患者踝部功能恢复效果较好,解剖复位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踝部骨折患者,手法复位组52例采取中医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手术复位组50例采取手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法复位组优良率为86.5%,手术复位组优良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肯定,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袁伟 《中医正骨》2004,16(11):26-26
踝部骨折为最多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尤其青壮年最易发生.大多数合并内踝骨折,治疗较为困难.作者自2001~2003年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内踝骨折13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不稳定性肱骨骨踝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骨折恢复优良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较好,术后骨折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四肢洗液配方颗粒熏洗治疗踝部骨折后期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应用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踝部骨折后期关节僵硬,7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222例踝部骨折后期关节僵硬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2%。结论:中药熏洗治疗时促进踝部骨折后期关节功能康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段来宝  杨茂清 《中医正骨》2012,24(5):55-56,59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结合经皮穿针治疗不稳定型踝部骨折脱位60例临床疗效,分析其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踝部骨折脱位的病例,全部运用中医正骨手法结合经皮内固定治疗.术后对所有病人进行定期随访,通过定期的X线片观察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并参照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对患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X线片示骨折脱位均达准确复位,所有患者均于术后6-8周内达到临床愈合标准,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0%以上.结论:手法复位经皮穿针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经济适用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踝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就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观察组选我院治疗的30例踝部骨折患者,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法。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9例踝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踝关节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共有2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高达93.3%。对照组仅有2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为69.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另外,对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观察组各方面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踝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显著改善患者踝关节症状,并有效提升踝关节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手法整复与中药配合治疗外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内服(五灵丹 )、熏洗 (大黄 2 0 g ,栀子 2 0g ,冰片 1 0 g)治疗Ⅲ、Ⅳ度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 42例。结果 :总有效率 95 .2 3%。结论 :手法整复配合中药内服熏洗治疗Ⅲ、Ⅳ度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疗效确切 ,具有使骨折复位 ,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接骨续筋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固定疗法治疗复杂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标准对照,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U形树脂托板加塑形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传统夹板固定治疗,2组均随访12~24月,平均18月,比较2组间的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U型树脂托板加塑形夹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一小二早三方便特点,为复位的踝部骨折提供富有弹性三维稳定的理想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踝关节爆裂骨折系由于高强度轴向负荷引起的关节内骨折 ,骨折伤势较重 ,治疗比较困难 ,易遗留踝部畸形及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发生。目前 ,临床上尚无好的治疗方法。作者自1994~ 2 0 0 0年 7月采用浙江慈溪仲嘉医疗器械厂生产的“T”形外固定架 (见图 1)结合钢针撬拨复位治疗踝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