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活动期SLE患者、30例缓解期SLE患者及30名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3+CD4+(CD4+)、CD3+CD8+(CD8+)、CD19+和CD16+56+(NK)细胞,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期SLE患者与对照组比较,CD4+、CD3+CD4+/CD3+CD8+比值、NK细胞降低(P<0.05),CD8+、CD19+增高(P0.05)。缓解期SLE患者各亚群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SLE患者与缓解期SLE患者比较,CD4+、CD3+CD4+/CD3+CD8+比值、NK细胞降低(P<0.05),CD8+、CD19+增高(P0.05)。结论 SLE患者活动期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有助于了解SLE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降低(P0.05),CD8+升高(P0.05);随着疾病进展Ⅲ期+Ⅳ期与Ⅰ期+Ⅱ期比较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含量均降低(P0.05),CD8+升高(P0.05)。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术后卵巢癌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与术前比较并未明显恢复(P0.05),但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有所恢复(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术后短期并不能恢复,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术后明显恢复,提示其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中核四○四医院收治的HPV基因分型检测为阳性的373例患者为研究组,HPV基因分型检测为阴性的85例患者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检测法检测各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数量,计算CD4+/CD8+比值。比较研究组中,不同CIN分型、宫颈癌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患者T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CD3+、CD4+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降低,CD8+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升高,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降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IN分级、宫颈癌分期的增加,外周血中CD3+、CD4+淋巴细胞亚群数量逐渐降低,CD8+淋巴细胞亚群数量逐渐增加,CD4+/CD8+比值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外周血CD4+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越低,CD8+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越高,CD4+/CD8+比值越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的检测有助于预测HPV感染的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氯化氢气体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37例急性氯化氢气体中毒患者入院当日或次日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8+)、B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16+CD56+)百分数及CD4+/CD8+比值;并与健康体检的49名健康人进行对照分析,观察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急性氯化氢气体中毒患者总T细胞百分数及CD4+T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百分数与健康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及B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氯化氢气体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存在异常,提示急性氧化氢气体中毒患者免疫功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IV/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1例HIV/AIDS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各亚群HLA-DR抗原百分比(HLA-DR+CD3+/CD3+、HLA-DR+CD4+/CD4+、HLA-DR+CD8+/CD8+)。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HIV组和AIDS组的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HLA-DR抗原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IDS组的CD3细胞、CD4细胞HLA-DR抗原百分比均显著高于HIV组。②HIV/AIDS患者CD3细胞、CD4细胞HLA-DR抗原百分比均与CD4细胞数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92(P<0.01)、r=-0.619(P<0.01)。结论: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持续紊乱,测定T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有助于评价HIV/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以及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8~+)、CD4~+/CD8~+、B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56~+)所占的比例,同时分析8例早期中毒死亡患者与14例非早期死亡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百草枯中毒患者较健康对照者CD4~+T细胞所占比例下降、CD4~+/CD8~+比值下降、B细胞所占比例升高(P0.05);早期死亡患者的CD4~+T细胞、CD4~+/CD8~+水平明显低于非早期死亡组,B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38例生殖道感染患者,分为HPV感染组(57例)和普通感染组(81例),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比较3组阴道菌群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HPV感染组乳酸杆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及滴虫阳性率分别为33.33%、87.72%、84.21%及80.70%;普通感染组乳酸杆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及滴虫阳性率分别为55.56%、60.49%、53.09%及50.62%;对照组乳酸杆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及滴虫阳性率分别为78.00%、38.00%、22.00%及24.00%。3组乳酸杆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及滴虫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487,P=0.000;χ~2=16.445,P=0.000;χ~2=20.885,P=0.000;χ~2=21.673,P=0.000)。HPV感染组乳酸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普通感染组和对照组,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普通感染组和对照组(均P0.05)。HPV感染组外周血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比值分别为(48.45±4.45)%、(45.03±4.78)%、(32.45±4.05)%及(1.39±0.35);普通感染组外周血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比值分别为(53.89±5.19)%、(48.02±4.08)%、(29.98±3.18)%及(1.60±0.41);对照组外周血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比值分别为(57.70±5.09)%、(51.98±4.17)%、(27.56±3.34)%及(1.89±0.48)。3组外周血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030,P=0.000; F=20.301,P=0.000; F=6.756,P=0.000; F=6.331,P=0.000)。HPV感染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普通感染组和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高于普通感染组和对照组(均P0.05)。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乳酸杆菌与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呈正相关,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呈负相关(均P0.05);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与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呈负相关,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存在阴道菌群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纠正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对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鼻咽癌(NP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活化T淋巴细胞的检测及放疗后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双色直标的免疫荧光试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正常人,128例NPC患者外周血在细胞膜受体上的表达。结果:126例NP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升高,导致NPC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放疗后肿瘤有复发或转移者CD4+、CD4+/CD8+也有明显的下降。NPC患者的活化淋巴细胞CD3+/HLA—DR、CD8+/HLA—DR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活化T淋巴细胞的含量(P<0.01)。结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及活化T淋巴细胞,对NPC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放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NPC放疗后复发及转移的可能性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5例乳腺癌患者、35例同期乳腺良性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g A、Ig G、Ig M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全血CD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血CD3+、CD4+及CD4+/CD8+比值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Ig G、Ig 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Ig A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改变与癌症组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CD4+/CD8+比值越低,CD8+、Ig G、Ig M水平越高,Ⅱ期与Ⅲ期、Ⅳ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病情、预后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肝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为探索其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对32例确诊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在入院时采血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流式细胞仪上运用双标法检测)及肝功能检测,比较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参考值的差异,并与肝功能损害观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皮疹类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之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外周血成熟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CD3+CD8+)百分数明显升高,CD4+T淋巴细胞(CD3+CD4+)、NK细胞(CD3-CD16+56+)、B淋巴细胞(CD19+)亚群百分数、CD4+/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谷酰转肽酶与成熟T淋巴细胞(CD3+)百分数存在正的线性相关关系;胆碱酯酶、白蛋白与淋巴细胞、CD3+细胞百分数均存在负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肝功能损害与细胞免疫系统的活跃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对恶性肿瘤病理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56例,抽取研究对象外周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统计患者治疗前后及不同TNM分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与TNM分期相关性。结果治疗后研究对象CD3+、CD4+、CD8+、CD4+/CD8+分别为(56.42±10.03)%、(29.61±10.33)%、(40.11±9.68)%、0.85±0.19,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D8+水平较治疗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由单因素方差检验可知,不同TNM分期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比较可见,随着TNM分期增高,CD3+、CD4+、CD4+/CD8+水平不断降低,CD8+水平不断增高;CD3+、CD4+、CD4+/CD8+与TNM分期负相关,CD8+与TNM分期正相关(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发生异常,其表达水平与疾病分期存在密切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对患者机体功能状态予以评估,以此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与胃癌新临床病理分期(TNM)及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量。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CD19+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1)。Ⅲ~Ⅳ期患者的CD3+细胞数、CD4+/CD8+比值、NK细胞数降低(P<0.05)。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与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临床病理分期越晚,其免疫功能越低。检测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胃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NKT细胞表达率的变化,探讨乳腺癌患者免疫状况与肿瘤分期的关系以及免疫指标变化在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法与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正常女性和120例乳腺癌患者的总T淋巴细胞(CD3+)、T辅助/T诱导细胞(CD3+CD4+)、T抑制/细胞毒细胞(CD3+CD8+)、自然杀伤细胞(NK)、NK样T细胞(NKT)的表达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CD3+、CD3+CD4、CD3+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NK、NK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患者CD3+、CD3+CD4、CD3+CD8+、NK、NKT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综合治疗后乳腺癌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恢复到正常值。结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病情、临床分期有一定意义;经过治疗后能够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术后应用吲哚美辛栓对胃肠道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2例胃癌和结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吲哚美辛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病人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24 h给予肠外营养支持7d.吲哚美辛组术后每24 h给予吲哚美辛栓100 mg,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 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CD3+、CD4+和CD4+/CD8+比值、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和NK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有所下降.术后第8天两组病人CD3+、CD4+、CD4+/CD8+比值、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和NK细胞活性均有所改善.两组间比较,吲哚美辛栓组术后免疫功能改善更为明显,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应用吲哚美辛栓可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斯奇康)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RAU患者40例(治疗组)予以斯奇康1 mg肌肉注射,隔日1次,连续治疗8周;后改为5 mg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8周,总疗程为16周.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CD4+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升高,临床总有效率95.0%(38/40).结论 RAU患者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斯奇康治疗RAU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RAU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  相似文献   

16.
齐瑞莹  侯灵彤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58-2959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并比较经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的32例URSA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亚群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同时选择30例正常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RSA患者外周血中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升高,CD8+细胞百分率降低(均P<0.01),而两组CD3+细胞百分率无差异。主动免疫治疗后CD3+细胞无变化,CD4+细胞、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D8+细胞则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CD4+细胞百分率升高、CD8+细胞百分率降低与UR-SA发生有关;主动免疫治疗可降低CD4+细胞百分率,提高CD8+细胞百分率,有利于妊娠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AIU)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探讨AIU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IU患者3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B、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构成比。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IU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构成比下降[(11.95±3.73)%vs.(14.85±4.52)%,P0.05];CD8~+T细胞构成比升高[(30.20±9.12)vs.(23.70±6.51)%,P0.05],CD4~+/CD8~+T细胞比值降低[(1.10±0.42)vs.(1.48±0.49)%,P0.05];T淋巴细胞和CD4~+T细胞构成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IU患者B淋巴细胞和CD8~+T细胞构成比异常,CD4~+/CD8~+T细胞比例失衡,可能在AIU的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裴斐  袁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9,(7):1330-1333
目的 探讨维生素D(VitD)和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中老年脊柱手术后患者感染的关系。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院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中老年患者41例为观察组并分为感染评分高组和低组,选择同期治疗42例手术后未感染者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VitD和T细胞亚群(CD3+数目以及CD4+/CD8+)水平情况。结果 感染评分高、低组VitD水平、CD3+数目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评分高组VitD水平、CD3+数目及CD4+/CD8+比值低于低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脊柱手术后患者VitD水平、CD3+数目、CD4+/CD8+比值与感染评分呈负相关(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VitD水平与CD3+数目及CD4+/CD8+比值呈正相关(t=6.842和6.9333,P<0.001)。结论 VitD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降低的中老年脊柱手术后患者感染风险增加;VitD水平与中老年脊柱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9.
尹金玲  崔玉芳  满其航  杜丽 《职业与健康》2011,27(11):1226-1228
目的探索长期低剂量高功率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名某研究所雷达科研人员(接触组)和39名非微波作业人员(对照组)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率,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比值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接触组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接触组CD3+、CD4+、CD8+均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差异显著;接触组≤10 a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差异不显著,接触组>10 a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升高,且CD3+升高差异显著。接触组和对照组组内工龄≤10 a和>10 a间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不显著。结论长期低剂量高功率微波辐射能明显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紊乱,但未表现出累积效应。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IL-6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1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急诊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 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选取20例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IL-6, 分析不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IL-6之间的差异,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性肺炎患病和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合并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病死率高于未合并糖尿病者[60.7%(17/28) vs 12.5%(9/72), P<0.05]。病毒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辅助/诱导性T淋巴细胞(Th)、CD4+/CD8+比值、B淋巴细胞数、自然杀伤(NK)细胞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 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死亡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Th细胞、CD4+/CD8+比值、B淋巴细胞数、NK细胞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 IL-6水平显著高于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